首頁> 其他類型> 自學大全> 方法16 清點腦內的知識【知識地圖】

方法16 清點腦內的知識【知識地圖】

2024-10-02 02:59:45 作者: (日)讀書猴

  ① 找到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或是課題,把能夠想到的所有相關內容都寫下來,不必按照特定的順序

  自己想要了解的內容、有點感興趣的內容、有一定了解的內容、聽說過的名稱和用語以及記不住名稱的模糊概念等,只要是與自己選擇的主題有關即可,想到了就可以寫下來。

  無論是單詞、詞組還是短句,都無所謂。數量越多、種類越豐富、叫不出名字的模糊概念越多越好。例如,右圖中就是一些與相對論有關的概念,順序完全是打亂的。

  ② 全部寫完後再回頭看一看,將自己有所了解的項目用方框圈起來

  寫到沒什麼可寫的了,就先停筆,然後回頭看一看自己寫下來的內容。

  在看的過程中,將那些與自己的知識儲備有所關聯的項目用方框圈起來。比如自己學過的內容、聽說過的內容,或是在書上見到過的內容,這些都可以算在內。

  在之後的步驟中,如果您學到或是想起了什麼新的概念,也可以隨時添加進來。

  ③ 從這些帶方框的項目中選擇自己比較感興趣, 或是看上去比較重要的項目,查閱一下相關的知識。 查完的項目可以再加上一層方框(雙層方框)

  查閱時儘量選擇比較快捷的方式,比如利用手頭的辭典和百科全書,或是在網上搜索。

  4 查過一些詞後,再將自己寫的內容重新看一遍,把那些看上去有聯繫的項目用線連起來

  

  在連線時,不必在意這些項目有沒有被框起來。如果在過程中發現需要查閱一下某個項目的相關知識,可以跳回③。

  ⑤ 不斷重複③和④,直到知識地圖的內容大致確定下來, 不再繼續擴增或是變化為止。再從所有項目中選出幾個自己還想進一步詳細了解的項目,用圓圈圈起來

  這次圈出的項目應該大部分都是我們還不是很了解(沒有畫方框)的項目。當然,您也完全可以從自己已經有了一定了解(畫了方框)的項目中選擇。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已經理解了某個概念,然而查閱資料後才發現自己原來還有許多不懂的地方。

  這種從已知重回未知的項目很容易勾起我們的求知慾,很多人會將它們選作學習或是研究的主題。從「我懂了」到「原來我不懂」,也許正是這種轉變所帶來的震驚讓我們難以釋懷吧。

  ⑥ 看自己寫下的內容,從畫圈的項目中選出一個自己 最感興趣的項目,在圈的外側再畫一個圈(◎)。 您的學習或研究將會圍繞著該項目展開

  最終人們選定的項目往往會與其他自己感興趣的項目有一些關聯,同時與自己了解的項目也有一定的聯繫。

  ⑦ 隨著學習或是研究的不斷深入, 不斷地對知識地圖進行修訂

  我們所掌握的知識會隨著學習或是研究的不斷深入而發生變化,因此我們也應該同時對知識地圖進行修訂。

  知識地圖會與我們的知識網絡一同成長。與此同時,我們感興趣的內容也會不斷發生變化。

  「我知道什麼?」

  蒙田曾經在《隨筆集》[3](1580)中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知道什麼?」(法語:Que sais-je?)本節中所介紹的知識地圖就是一種用地圖來整理腦內知識的方法。

  《柏拉圖對話集》的枚農篇中曾經提到過一個「尋找的悖論」,我們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也會碰到這個問題。

  如果你知道自己在找的東西是什麼,那你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找的東西是什麼,那你也無法去尋找它。

  綜上所述,我們要麼不必尋找,要麼無法尋找,只有這兩種可能性。

  然而事實上,已知和未知並不是絕對的。我們雖然不是完全懂得自己正在探求的知識(如果完全懂了的話,那就沒有探求的必要了),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依靠自己僅有的知識,就能夠判斷找到的東西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有些時候,無知的確會成為我們求知路上的絆腳石(上文中所提到的悖論「不知道自己在找的東西是什麼,所以無法去尋找它」),比如有的人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哪裡不懂,還有的人知道自己哪裡不懂,但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弄懂它。

  製作一張知識地圖,可以幫助我們從記憶中打撈和收集已知的知識,並利用這些知識來打造一座基地,為我們將來走向未知做好準備。

  川喜田二郎在其著作《構思法(續)》[4]中用一整章的篇幅論述了「探索」和「探險」的區別。他認為,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那這個尋找的過程就叫作「探索」。反之,如果一個人不清楚自己在尋找什麼,那這個過程就叫作「探險」。

  川喜田二郎和梅棹忠夫等人都是進行「探險研究」的專家,常常深入無人區展開調查。而本書中所說的「探險」則是一個抽象概念,其含義比較寬泛。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點,我們可以先詳細探討一下川喜田二郎所提出的4種「探險」。

  內省、回想、間接信息探險、直接信息探險

  首先,川喜田二郎將探險分成了「內部探險」和「外部探險」兩種。隨後又將「內部探險」分為「內省」和「回想」,將「外部探險」分為「間接信息探險」和「直接信息探險」。整個探險的過程大概就是按照「內省、回想、間接信息探險、直接信息探險」的順序來進行。

  其中,「內部探險」要早於「外部探險」。

  那些走上「外部探險」道路的探險者在前往無人涉足過的區域時,也許並不知道自己能找到些什麼,但是他們的心中卻會滿懷期待。也就是說,他們在選擇探險的區域時,就已經預計到了自己應該能夠發現一些新的事物。

  然而在「探險」的最初階段,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哪裡尋找,也不知道自己需要找什麼,以及為何要開始尋找。川喜田二郎認為思考真正成形前的這段過程也是「探險」的一部分。

  這種尚未成形的思考首先是從「內省」開始的,這一階段也是「內部探險」的前半部分。在幾乎什麼都不了解的情況下,人們走上探索之路的動力完全是來自內心中隱約的執念。我們說不清這種執念究竟由何而起,但是卻無法對其置若罔聞。

  這種說不清卻又放不下的感覺,就是我們「探險」的出發點。也就是說,真正的探險早在我們出發之前就已經開始了,而此時的我們還在努力整理自己的思緒,想要搞清楚這種執念究竟是從何而來。

  「內省」是一個整理思緒的過程,其目的就是想方設法揭開這種執念的真面目。

  「這種執念為什麼總是揮之不去」「它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當時發生了什麼」,通過這樣自問自答,將內心中漂浮不定的想法收集起來,這種執念就會逐漸開始擁有輪廓。

  然後我們就可以進入下一個思考階段了。仔細回想一下這種感覺以前是不是出現過,是否與我們讀過的某本書,或是聽說的某件事有關。

  如果說第一階段的「內省」是讓我們看清自己內心的狀態,那麼第二階段就是讓我們去搜索自己的記憶。這個從記憶倉庫中翻找和比對的工作,就叫作「回想」。

  我們所回想起來的這些事件都是曾經發生於外部,然後被儲存到我們的內部記憶中來的。因此,「回想」的過程就是經由記憶來逐漸向「外部探險」過渡的過程。

  接下來,「外部探險」則與我們平時所說的探險比較相近。

  首先,為了選擇一個合適的探險方向,做好必要的準備和計劃,我們需要事先做一些調查工作。而這個過程就叫作「間接信息探險」。在「間接信息探險」中,我們要廣泛地去查找許多領域的相關資料,從中找到一些值得注意的點,或是能夠提供信息的人。

  這樣一來,雖然我們仍然無法預測探險的最終結果會是怎樣,但是也有了一個大致的方向。最後進入下一階段,也就是「直接信息探險」階段,我們可以直接奔赴現場,滿懷期待地去尋找自己想要的信息了。

  無論是在「間接信息探索」的階段,還是在「直接信息探索」的階段,我們都無法明確指出自己在尋找的究竟是什麼。由於目標尚不明確,方法的好壞也很難判斷。正因如此,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抱著一切皆有可能的心態,去尋找那些興許會與自己的目標(尚不明確)有所關聯(包括直接關聯和間接關聯)的事物。在「探險」的過程中,往往正是突發事件和偶然事件為我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線索。

  跟執念奉陪到底

  在討論完川喜田二郎的「探險」後,讓我們再回到「尋找的悖論」中來。

  自學者想要學習,正是因為他們對某件事物不了解。而這種不了解也會為學習帶來諸多困難。學習時能用到的教材和學習資源都有哪些,其中哪些比較正規,哪些則會帶來誤導,面對這些問題,不了解該領域的人大多都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況且對於大多數自學者來說,他們也很難找到一個有智慧的人來幫助他們擺脫這些無知所帶來的困境。

  然而,在川喜田二郎所提到的「探險」中,人不應該被「尋找的悖論」絆住而止步不前。他認為,如果我們很無知,不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那就可以直接地毯式排查自己腦海中的想法或是某個領域中的內容。跟執念奉陪到底,從腦海中將各種記憶打撈出來,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有關係的領域(或場所),這樣一來,各種突發事件和偶然事件的概率也會最大化。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讓我們先來整理一下腦內的知識,將它們都寫下來吧。手握知識地圖的自學者,就是一個真正的「探險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