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17 用古代的雄辯術來自問自答【拉米提問法】
2024-10-02 02:59:48
作者: (日)讀書猴
① 找到一個自己不了解,或是想要了解的事物, 用下列問題來自問自答
·類別(屬於什麼類別?)
本書首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種差(與該類別中的其他事物有什麼不同?)
·部分(由哪些部分構成?)
·定義(它的定義是什麼?)
·詞源(這個詞是如何演變而來的?)
·反義詞(它的反義詞是什麼?)
·原因與由來(它是由什麼產生的?)
·結果與衍生物(會衍生出什麼?)
② 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寫出來,不知道的可以等之後查閱相關資料
「提問」是一切知識的起源
「提問」是一切知識的起源,也是我們學習的起點。
我們時常會在心中抱有模糊不清的疑問,或是某種還稱不上是疑問的違和感。如果想讓這種疑問或是違和感變得更加具體,讓它們成為我們學習旅途中的一部分,我們就必須自己去提出問題、尋找答案。
提問,意味著我們正在從已知邁向未知。
如果我們什麼都不懂,那就根本提不出問題來。反之,如果我們停留在自己的已知圈內,那就不會產生任何疑問。
只有站在知與無知(已知與未知)的分界線上時,人們才會提出疑問。
古代有一種用來訓練辯論能力的方法,人們會先確立一個主題,然後提出與該主題有關的一系列問題,再自己去尋找答案。
這一系列問題,相當於一個收納物品的「方格架」,可以幫助辯論者歸納和整理辯論時要用的各種論據。
在這一系列問題中,有些問題主要針對在某時某地發生的具體事件,其回答也都是一些具體的信息,比如「主體是誰、主題是什麼」「客體是誰、客體是什麼」「發生在哪裡」「是在誰,在什麼的幫助下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是怎樣發生的」「是什麼時候發生的」等[7]。而當我們的對象是抽象事物時,使用法國數學家伯納德·拉米創立的「拉米提問法」會更合適一些[8]。
本書提倡使用該方法來加深我們對即將涉足的領域或方向的理解。
這種提問法既可以用在「心理學」這種比較寬泛的領域,也可以用於某個特定的研究方向。
例如,如果我們將主題定為「臨床心理學」的話,問題與回答將如下所示。
當我們想要了解某個事物時,最快的方式就是直接回答本質問題「……究竟是什麼」。
然而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卻是相當困難。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從各個方面去了解這個事物,然後將獲得的信息匯總起來進行分析和思考。因此,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一個終極問題。
當我們開始著手學習一項新內容時,首先應該先提出一些問題,從各個方面去了解我們的學習對象。而拉米提問法正好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套完整的提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