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 我們應該學什麼 自己來決定學習的內容
2024-10-02 02:59:39
作者: (日)讀書猴
艾美·赫曼是一名律師,同時也是一名美術史學家。她長年在收集與展覽美術品的弗里克收藏館舉辦講座,而講座中用到的教材正是那些古往今來的名畫[1]。
來聽講座的人來自各行各業,有將來想成為醫生的醫學生,有數學成績太差,以致可能考不上大學的布朗克斯高中生,甚至還有FBI的工作人員和紐約市的刑警。這些人之所以會來這裡聽她的講座,就是因為他們想要提升自己的「觀察力」。自己平時在生活中會忽視掉許多細節,而自己卻完全察覺不到。這種忽視有時會為我們帶來巨大的損失,甚至使我們落入危險。而提升了觀察力以後,我們就能夠抓住那些多數人都容易忽視的細節,並理解這些細節背後的含義。
聽過她的講座,對名畫詳細分析後,醫學生的診斷能力有所提升,高中生成功通過了數學考試,刑警也不再光憑經驗作出主觀臆斷,使破案能力更上了一個台階。
那麼,赫曼為什麼會使用名畫作為教材呢?對此,她做出了這樣的解釋。
所謂名畫,是指那些從完成至今,被許許多多的人反覆鑑賞和提及的繪畫作品。這些人中也包括許多研究者,例如美術史學家。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收集了許多資料,從各種各樣的角度對名畫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討論。其討論的內容不僅包括畫的來歷、主題和技法,還包括畫中所描繪的對象。
如果用「人類」這樣一個集合名詞來表示的話,那麼我們可以說,通過研究成果的不斷累積,人們傾注到名畫中的腦力勞動已經匯聚成了一雙「人類之眼」。從這個角度來看,對美術史等學術研究不斷深入的過程就是在提升人類總體的認知能力。
因此,使用名畫作為教材,我們可以將自己的觀察結果與歷代學者通過詳細的觀察與分析所積累起來的研究成果進行對比。這就像是做完題後「對答案」一樣。
通過將自己的觀察結果與「人類之眼」的觀察結果進行比較,我們就會看到自己忽視了哪些細節,以及作出了什麼樣的主觀臆斷。正是因為有了研究成果的不斷累積,「人類之眼」才會越發明察秋毫,我們也才能夠跟著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其實,所有知識和學習知識的過程也同樣如此。
許許多多的人所貢獻的智慧形成了知識,而這些知識則共同鑄就了人類的認知能力。每當新的知識被創造出來,人類總體的認知能力就會有所提升,而個人則可以通過與這些知識建立聯繫,來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牛頓將這一過程形容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這個與人類知識庫之間建立聯繫的過程,就是「學習」。
自從義務教育制度出台後,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曾經在學校學習過。
學校是一種學習輔助裝置,它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幫助。在學校中,我們能夠避開許多吸引我們注意力的事物,還有接連不斷的學習項目來使我們保持一定的學習熱情。不僅如此,學校還會對人類知識庫中的核心內容進行總結,並以教材和授課計劃的形式提供給我們。學校在學習者和知識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有了學校,學習者就不必再自己去收集學習資料。
然而,雖然學校選用的教材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求,但卻不一定與您的需求相符。又或許,學校提供的教材已經無法讓您滿足,而您想要學習更高層次的內容。
因此,您才選擇了自學。自己乘船,在知識的海洋上揚帆起航,確定航行的方向,找尋自己所需求的知識。
在自學時,我們不僅可以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還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材以及學習方式。
但是自由遠看起來十分誘人,實際到手後卻是意外的沉重。自學者選擇的學習內容大多數都是來自自己不太了解的領域。面對這樣的領域,我們在選擇教材和學習方法時,往往會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才好。
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自學者都沒有老師可以求教,而本書第2篇的內容就是為了幫助大家來解決這一困難。
想要自己來決定自學的內容,我們就需要先掌握一些通用的調查方法。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發現未知」和「查閱資料」的方法。掌握了這兩種方法後,我們就能夠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學習些什麼」以及「想要學習這些內容需要使用哪些資料,如何才能獲取這些資料」。
這些方法很多都是來源於公共圖書館(Public Library)在提供資料檢索服務中積攢下來的經驗。
與古代的皇家圖書館不同,公共圖書館面向公眾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進來查閱資料。所以,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來應對來館者的各種不同需求。
為此,公共圖書館不僅原則上要準備好所有知識的相關資料(雖然也會受到預算、面積等現實因素的限制),還要幫助目的各不相同的來館者找到想要的資料,也就是提供資料檢索服務。
很多專門講如何自學的書都沒有教大家如何自己去查找資料,而是直接將作者本人在求學過程中學過的知識當作「大家都需要學習的知識」介紹給了讀者。
然而,就像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不能直接對來館者說「我已經事先決定好了你要查的資料」一樣,教別人如何去自學的時候,也不應該直接告訴人家「我已經事先決定好了你應該學的內容」。
自己來決定學習的內容,這是自學者的特權,也是自學有別於其他學習方式的重要特點。
想要做學問,就必須先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去。因此調查能力也是科研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名研究者必須知道自己的研究在整個學術研究史上處於什麼樣的位置,並在論文中寫清楚該領域目前有哪些相關的研究,自己的研究為這個領域帶來了什麼,或否定了哪些原有的研究成果。無論是增添新的內容,還是否定原有的內容,都必須建立在先行研究的基礎之上。否則,大家的研究成果就會處於孤立的狀態,學術研究的內容也就無法累積和更新。
閱讀參考文獻是所有學術研究開始的前提。因此,除了一些初學者還需要多加練習以外,所有的研究者都已熟練掌握了查找參考文獻的方法。
學會了如何去調查,我們就能夠超越個人的極限,去參考全人類所擁有的全部知識。調查能力支撐著整個人類社會的認知,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習能力。
從比較功利的角度來看,擁有強大的調查能力要勝過擁有成千上萬本書。因為只要具備了這種核心學習能力,我們就可以找到任何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大幅下降。
然而凡事都有正反兩面,與此同時,人們成為信息的輸出者,對外發布信息的成本也下降了許多。
在以前,對外發布信息需要花費較高的成本,而這就對信息的內容(或者說信息的輸出者)起到了一定的過濾作用。現如今,誰都可以對外發布信息,這也就意味著信息的質量會變得參差不齊,只能由信息的接收者自己來篩選。因此,調查的最後一環,就是對自己獲得的信息進行篩選,本書第2篇的最後將會為您介紹相關的方法。
自學者可以自己來決定學習的內容,而篩選信息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就是用來換取自由的代價。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普及的今天,無論是誰,只要想獲取信息(無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都會面臨與自學者相同的困境。因此,篩選信息的能力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必備技能。
本書的第2篇中會提到「文獻目錄」(bibliography)這個概念,對此,很多人可能會感到有些陌生。
無論大家以前有沒有接觸過,以後能否接觸到,都同樣應該知曉它的存在。
甚至可以說,在沒有文獻目錄的情況下,我們與各種學習資源的相遇幾乎是全憑偶然,自學的成敗也完全交給了運氣。即使有別人來提供現成的教材,也不一定就會適合我們。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得到足夠的學習機會和資源。儘管條件很是艱苦,依然有人無法放棄求知,想要繼續學習。正因如此,自學這種形式才有其存在的意義。
這也就是說,自學者不能光是待在原地等待「偶然」的降臨,而是應該主動出擊。「文獻目錄」是專業人士用來查找資料的工具。對自學者來說,它就像是燃油和引擎,能夠讓學習的小舟在無風甚至逆風的情況下依然不斷向前航行。
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想要為某個學科或是方向製作一份毫無遺漏的文獻目錄,將所有相關文獻全都收入其中,顯然是有些不太可能。但儘管如此,依然有許多前輩不計後果、埋頭苦幹,為我們照亮了求知的旅途。
有了他們費盡心力來完善的文獻目錄,自學者就擁有了更高的起點,可以自己去尋找和選擇學習資源,不必再指望他人來為自己安排,也不必再去坐等「偶然」的發生。
調查研究/查找資料時的用語一覽表
*以下詞語的定義與用法僅適用於本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