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6 把握自己的行動,徹底消滅盲區【行動記錄表】
2024-10-02 02:58:54
作者: (日)讀書猴
① 準備一本手帳,在上面寫好自己接下來的計劃
最好是那種有垂直型時間軸的手帳,能夠將未來一周七天、每天24小時的時間安排都記錄在同一頁內。
② 在未來的一周內,記錄自己的行動
如果是最後放在一起寫,很可能會因為間隔時間太長而不小心擱置下來。
為了能夠在開始或終止某項行動時立刻將時間記錄下來,我們應該隨時做好記錄的準備,比如可以將記錄表隨身攜帶。
③ 將自己的計劃和實際的行動記錄進行對比
將計劃和行動記錄進行對比
將計劃和實際的行動記錄進行對比,發現自己的計劃不夠明確。
做計劃的人有很多,但是記錄自己行動的人卻很少
行動記錄表,正如其名,就是一種記錄自己行動的方法。
有的人可能會問,我們明明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為什麼還要特意去記錄下來呢?
但其實,我們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了解自己的行動。
人的注意力總是會被一些特別的事物吸引,而那些平淡的日常瑣事則會被我們在無意識間處理掉,往往留不下什麼印象。
大家可以試著憑藉記憶來寫一寫自己在過去的一周中做過哪些事情,然後一定會驚奇地發現自己的記憶竟然如此模糊不清。大部分人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些事情上花費了時間,只會感覺每天都過得忙忙碌碌,因為時間不夠用而焦慮不堪,還沒有回過神來,一天就這樣結束了。
做計劃的人有很多,但是記錄自己行動的人卻很少。
換句話說,很多人都只會考慮「自己應該做什麼」,然後制訂計劃,寫下日程安排。而最終的結果,往往是被現實擊垮,慘遭失敗。
減肥失敗的人,通常是連自己的準確體重和日常飲食習慣都沒有把握清楚。而在時間管理上失敗的人,往往也是不了解自己平時都將時間用在了哪裡。
只有搞清楚自己將時間用在了哪裡,才能制訂出更加實際可行的計劃和日程安排。因此,在進行時間管理時,最重要的就是將思維從追逐理想的「我要做什麼」模式轉換為紮根現實的「我在做什麼」模式。
只有做好記錄,才能著手改善
除了幫助我們清點自己手頭的時間資源,讓時間管理變得更加切實可行以外,行動記錄表其實還有別的作用。
它原本是行為療法中讓患者進行自我監測[25]的方法之一。
在自我監測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將自己的行動、認知和感情記錄下來,然後減少那些需要控制的行動和認知,或增加某些行動,養成習慣。
也就是說,記錄的過程本身就可以幫助我們改善自己的行動。
這種自我監測之所以能夠產生效果,是通過下列的幾種機制。
記錄和認知自己的實際行動,會使理想中的自我與自我認知之間出現鴻溝,即認知出現不協調,進而使人產生改變行動的動機。
在記錄的過程中,人會更加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產生自覺。這樣一來,我們就會注意到一些自己無意識間做出的習慣性行動,以及這些行為發生的徵兆和誘因,從而主動去減少導致問題行動發生的誘因,或增加導致積極行動發生的誘因。
全盤記錄自己的行動並將其可視化,可以幫助我們回顧和反省自己的行為模式以及時間的使用方式。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糾正對自己的行動以及自我形象的認知偏差。人對自己的行動和自我形象的認知很容易偏向極端,例如「我什麼事都沒做成」「完全沒有時間」,或是相反「我完全投入在學習中」等。只要將自己的實際行動記錄下來,就會發現這些認知都與現實相去甚遠。
將自我監測的結果以記錄的形式留存下來,讓第三者也能夠看到我們行動改善和自我監測的完成度以及持續情況。即使不會真的給別人看,只是走一個形式,也能夠有效防止行動記錄的中斷,幫助我們保持記錄的質量。
自我監測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對目標行動、認知和感情的產生進行認知,第二階段是將行動用數據系統地記錄下來,第三階段則是檢視自己觀察得出的數據。
記錄的對象也可以分為很多種,既包括我們表現出來的外顯行為[比如吸菸、說髒話、吃飯(吃了什麼、吃了多少、花了多長時間)等],也包括沒有表現出來的內在行為(比如感情、想法、飢餓感,還有它們持續了多長時間、強烈程度和次數等)。
對所有的行動進行監測
行動記錄表與其他自我監測的方法有所不同。其他自我監測的方法,例如對目標行動出現的次數以及對節食過程的記錄,其對象往往比較單一。而行動記錄表的記錄對象則包括了人在24小時中出現的所有行動。
對某一目標行動出現的次數進行記錄,可以幫助我們增加或減少其出現的次數。當我們想要增加某項行動時,對其進行計數能夠促使該行動產生,而當我們想要減少某項行動時,對其進行計數也會抑制該行動的產生。而行動記錄表則與其不同,通過檢視自己的記錄,我們可以慢慢地從中找到切入點,對過多和過少的行動進行調整。
在記錄行動的同時,我們還可以記錄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心情,觀察一下情緒和幹勁的波動情況,努力使其保持穩定。
人能夠維持恆定的體溫,卻無法將意志力和情感維持在恆定的狀態。對於人類這樣的生物來說,行動記錄表既是一個外接的穩定裝置,也是外腳手架的一部分。
但與此同時,行動記錄表也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必須隨時隨地記錄自己在做的事情,所以做起來十分麻煩。記錄雖然不是一件難事,但很容易忘記,一旦忘得多了,我們做記錄的積極性也會迅速下滑,以致最終放棄記錄。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將習慣槓桿(方法10)等能夠幫助我們堅持下去的方法應用到行動記錄上來,或者是使用手機上的時間記錄App[26]來幫助我們記錄。
再或者,我們也可以想辦法利用這種「麻煩」,例如直接在事先寫好的行動計劃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如果使用普通的記錄方式,那我們就必須要在結束一項行動後才能對其進行記錄。而如果是對行動計劃進行修改,就可以提前寫好一個框架,省下許多麻煩。更妙的是,這樣一來,我們的行動越是與原計劃相符,需要記錄的內容也就越少,這就會促使我們去遵守自己制訂的計劃。誠然,即便如此,行動計劃也不像列車的軌道那樣具有強制性,但至少它為我們在坑坑窪窪的路面上鋪好了一層石磚,能夠引導我們向著正確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