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 致所有不想放棄學習的人
2024-10-02 02:58:11
作者: (日)讀書猴
所謂自學者,是指那些沒有學習的機會和條件,卻義無反顧地開始自己學習的人。
當你只是一名小學生,卻想要學習學校課程以外的三角函數時;當你已經退休,卻決定重新開始研究以前放棄了的課題時;當你無數次遇到困難,想要用自己的力量跨越難關時;當你因為自己的無知而充滿悔恨,打從心底里想要改變自己時,你就已經走上了學習的征途。
由於缺乏學習的機會和條件,所以自學的道路註定不會是坦途。
你可能不被周圍的人理解,可能會因為缺乏時間、資金或學習資料而一籌莫展,可能會因為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而束手無策,還可能會被一些不靠譜的建議所迷惑,從而陷入迷茫。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想為這些自學者提供幫助。
自學者需要什麼
自學者並不是在別人的要求或是強迫下才開始學習的。
因此,自學者的學習不會被責任所束縛,但與此同時也缺乏保障。
他們的手頭沒有統一發放的教材,身邊也沒有老師來不厭其煩地監督。
就算是偷懶也不會留級或是退學,還有,無論多麼努力也不一定能得到相應的回報或是稱讚。
自學者可以自由地選擇開始或是結束學習,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更容易遭遇挫折、中途放棄,容易一味地貪圖安逸或是產生狹隘的主觀臆斷。
因此,自學者們需要的並不是「基於腦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樣的神經神話[3],也不是成功人士和高學歷精英們那滿是倖存者偏差[4]的自我吹噓。
自學者必須自己決定學習的內容,自己為自己尋找教材等學習資源,安排學習的時間,不斷地試錯,在各種制約因素的干擾下堅持學習下去。
如果自信心遭受了打擊,也只能自己來想辦法恢復。同時,還要確保自己的學習動機不被忙碌的生活壓垮,每次遭遇失敗後,都要重新找回學習的積極性。
那麼,對於自學者來說,哪些知識是必要的呢?
首先,為了決定學習的內容,我們必須對自己學習的對象?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掌握了「關於知識的知識」後,我們才能夠去思考哪些知識對自己來說是必要的,知道這些知識被存放在哪裡,找到相應的教材,並且衡量教材的可信度。
不僅如此,自學者還必須自己來決定學習的方式。
學習使人改變,而人也正是為了改變而學習。
當學習使人改變後,以前的學習方法可能就會變得不再合適。
如果我們只會借鑑他人的學習方法,那麼總有一天會遇到瓶頸。因此,我們需要先學會一些必要的方法,再將這些方法進行組合,或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改造。想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先理解這些方法背後的原理。
這就意味著,作為一名自律的學習者,自學者必須根據自己的變化來重新規劃自己的學習。
在此基礎上,自學者還需要掌握完成計劃的本領。為此,自學者需要學會自我控制,讓自己保持學習的動力,並且戰勝各種誘惑。
人類是一種不可救藥的生物,他們雖然能夠達成月球漫步這樣的偉業,卻又屢屢會在減肥這樣的小事上失敗。只有了解了人類的機制,我們才能夠抵擋住周圍人消極的言語和自己心中的怠惰,讓心中那微弱的學習動機一直點亮,照亮前行的道路。
雙系統理論(Double Process Theory)
本書只是一本自學的工具書,討論「什麼是知識」「什麼是學習」「人的本質是什麼」這樣宏大的主題未免會顯得有些不自量力。
但是審視前提、尋根究源也和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繫。這些疑問不僅出現在晦澀難懂的專業書籍里,還會出現在學習的過程中。
的確,當我們在順利前行時,我們的目光只會注視著前方,而不會對準自己的腳下。當我們認真投入地去做一件事,結果路上遇到了重重阻礙,或是發現自己的努力完全是徒勞無功時,我們才會開始思考(或是自言自語)「為什麼結果會變成這樣」「為什麼我非要去做這件事」。
人是第一種很愛問「為什麼」的生物。正是這種天性驅使我們走上了學習的道路,並且開始思考應該如何去學習。
當然,許多問題根本不會有人來回答,甚至也不會有人來傾聽,最終只會自己煙消雲散。很多時候,我們即使冒出了疑問,也必須繼續前行,無法為它們一一駐足,否則日常生活很難順利地進行下去。
但接下來我要問的問題涉及人類的深層本質,也是學習的基礎。既然本書的目的是為那些想要自學的人提供幫助,那麼自然就無法繞過這些問題。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需要先向大家介紹一下雙系統理論(Double Process Theory)[5]。這種理論既與知識和經驗的獲取以及思考等認知能力有關,也與自制力和耐性等非認知能力有關,可以讓我們綜合性地去理解人類的機制。
雙系統理論認為,人類的認知和行為會通過兩種系統(歷程)產生。
系統1是在無意識狀態下,自動且迅速地順應直覺做出行動;系統2則處於意識的控制下,反應速度較慢,是思考過後的行動。
我們可以將系統1比作一群傳統工匠。
我之所以用了「一群」這個詞,是因為該系統中包含很多不同的「專業部門」,也就是「模組」。
雙系統理論
系統1的一大特徵就是「熟練」,這種熟練來源於人類長期以來的進化。各個模組都能夠順利完成自己擅長的工作,且幾乎不會占用任何時間和認知資源。
系統1所適應的環境[6]還停留在人類尚未完成進化的階段。當時的人類還居住在廣袤的稀樹草原上,生活的聚落中也不過只有一百來個人,和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世界相比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即使是到了現在,在很多情況下,系統1依然能夠在我們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判斷。但由於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因此系統1有時也未免會出現錯誤。現如今,系統1的弱點早已廣為人知,專門針對這些弱點設計出來的詐騙手段總會令人防不勝防。
相反,我們可以將系統2比作慢性子,卻又愛死摳道理的新學徒。這個新學徒可以彌補老工匠的缺點,會使用假設思維(「如果……的話」)來進行思考,能夠解決新的課題。但它幹活的速度卻比較慢,工作時還會占用大量的認知資源。如果認知資源和能量(葡萄糖)被其他課題占用了的話,它就無法順利地完成工作。
接下來,讓我們利用雙系統理論來分析幾個關於意志和認知的問題。
比如說,我們之所以會出現節食減肥失敗的情況,就是因為系統1戰勝了系統2。
系統2會利用知識和假設思維做出預判?「如果把這些全部吃掉的話,那麼體重就會增加」。但系統1卻會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斷,驅使我們撲向那些高卡路里的甜品。因為,在系統1建立起來的舊石器時代,果實是人類主要的營養來源之一,而「甜」這種味道會告訴我們果實的營養價值在什麼時候達到最高點。同時,由於高卡路里的食物比較稀少,所以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人類在找到這樣的食物時會儘可能將其全部吃掉。
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現如今,人類的這種與生俱來的機制與舊石器時代時並沒有什麼兩樣,但我們所生存的環境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甜美的果實和高卡路里食品曾經是珍貴的美食,而現在在發達國家卻可以用很低廉的價格輕鬆買到。在現如今這樣的環境下,如果我們還任由自己被大腦與生俱來的喜好和衝動所驅使,那麼結果會變成什麼樣子?儘管我們用理性就能夠預料到結果,但是在多數情況下,系統1的衝動依然會戰勝系統2,使越來越多的人走上肥胖的道路,這對人類來說也是一種史無前例的現象。
不過,我們也大可不必因此而感到沮喪。
雖然系統1的優勢地位難以動搖,但只要我們理解了它的特性,就可以加以利用。由於系統1基本只會對「此時此地」的現實做出反應,因此它對環境的依賴性極強。換句話說,只要我們搞清楚系統1在不同的環境下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就能夠通過重新設計環境來對其進行誘導。我們可以操控系統2,利用知識和假設思維來重新設計環境,從而間接地對系統1進行控制。
例如,心理學家汪辛克就根據系統1對環境的依賴性設計了巧妙的實驗,證明了一個簡單的環境變化(比如使用尺寸更小的餐具)會比各種熱門的減肥方法和意志力更加有效。
接下來,讓我們再來思考一個與本書的主題相關的問題。
一般來說,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學習很難,是因為對擅長長期記憶和模式匹配的系統1來說,學習時所接觸到的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會見到,與生存沒有直接關聯,所以它們並不重要。
系統1會牢牢地記住那些對生存來說至關重要的信息。例如,如果我們在吃了某種食物後感到了不適,那麼我們將一輩子都忘不掉它[7]。
相反,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很快忘記在學校中學習過的內容。這也並不全是系統1的錯,畢竟在舊石器時代,別說算式,就連文字都尚未出現。
如果我們理解了系統1的特性和它所適應的環境,那麼就可以將其加以利用。
例如,在舊石器時代,拍照和錄音這樣的複製技術尚未出現,因此只要我們多次聽到或看到某一事物,就意味著我們在生活中會頻繁地接觸到它,以後也很可能再次遇到,所以它對我們來說具有極高的記憶價值。如今我們所說的「虛幻的真相效應」(Illusory truth effect或Illusion-of-truth effect)就是由此而來,它也是系統1的一大弱點。
我們在學習中經常會通過「多次重複」來加強記憶。這種甚至稱不上是學習方法的方法,就是利用了系統1的這個弱點,讓它誤以為我們所學習的知識是生存所需的重要信息。同時,這也是GG和宣傳的慣用伎倆。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
雙系統理論不僅能夠用於解釋人類的認知能力,還可以用於解釋自我控制等非認知能力。與此同時,當我們在思考「人為什麼要學習?」「知識為什麼會存在?」等問題時,它也會為我們提供一個基點。
系統1建立於漫長的舊石器時代,因此它所適應的也是當時的環境。我們現在所生活的環境早已變得大不相同,所以我們才必須使用適用範圍更廣,但是卻更加遲緩,耗能量也更大的系統2。環境之所以會發生改變,就是由於人類在歷史的進程中(也就是反覆遭遇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徹底改變了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生物作用於周邊的環境,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改變環境的行為,被稱作「生態位構建」。
許多生物都會有類似的行為。小到狗用尿的氣味來標記領地這種短期行為,大到河狸修建堤壩來攔截河流這種可能持續好幾個世代的長期行為,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人類也同樣通過構建生態位改變了環境,並且建立了文明。而人類的這一行為無論是從規模、時長還是影響力來看,都要遠遠地超過河狸。不僅如此,人類的生態位構建還有一個最顯著的特徵,那就是它不僅停留在改變環境這一物理層面上,還上升到了認知的層面。認知層面的生態位構建更是使人類得以大規模且長期地改變環境。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所構建出的認知生態位中的一部分,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知識」[8]。
這種認知層面的生態位構建與系統2有著莫大的聯繫。
系統2的特徵,就是能夠使用語言來思考。而它的兩大缺點——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且速度比較慢——也是來源於此。
與此同時,系統2的優點也同樣是源自語言的特性。首先,有了語言的否定形式後,人類就可以表達與當前情況不同的其他情況,使假設思維(「如果……的話」)成為可能。其次,有了語言後,人類的思維也不必再與眼前的事物一一對應,使更高級的抽象思維成為可能。再者,語言中的嵌套結構還使反省思維(「我正在做什麼、正在想什麼」)成為可能。
不僅如此,使用語言來互通想法也使學習和知識的出現成為可能。
如果我們只會觀察眼前的事物,那麼虛構的故事(這也是一種改變了人對世界的看法的認知生態位)將永遠都不會出現。有了語言後,人們才得以創造出「我們都是神的子孫」這樣的神話故事,使由血緣關係親近者組成的小型聚落髮展成為更大規模的聚落。農耕與城市就此誕生,文明的構建也成為可能。
除了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外,我們還可以用語言來向自己下達命令,控制自己。小孩子在剛開始學習做事時,會一邊動手,一邊自言自語,把每一個步驟都出聲說出來。在此基礎上,語言還是制度和法律的基石(這也是一種認知生態位)。一個龐大的社會無法單靠道德和感情來維繫,而制度和法律則是控制社會的基本手段。
想要讓知識持續存在下去,就必須通過學習來加以傳承。反過來說,只要有了學習者和傳承者,那麼認知生態位會比物理生態位更能耐得住時間的考驗,可以永遠地存續下去。
雖然許多生物已然滅絕,但生命的活動卻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同樣,雖然許多知識早已失傳,但人們對知識的探求卻從未停止過。有了前人的學習和研究作為基礎,我們才能夠進一步擴張人類的知識庫。認知生態位的構建使人類擁有了巨大的力量,能夠快速地改造自己的生存環境,但人類通過進化得來的與生俱來的認知機能(系統1)卻還沒能跟得上變化的腳步。
說完這些後,我們再從個人層面上來重新思考一下「我們為什麼必須學習」,很明顯,答案只有一個。
如果我們依然生存在系統1的適用環境下,可以靠與生俱來的認知機能生存下來,那麼就沒有必要去學習新的知識了。
人類為了解決一些單靠與生俱來的認知機能解決不了的問題,構建了「知識」這樣一種認知生態位,改變了自己所生存的環境。一直以來,人們都在學習知識,再將知識傳承給下一代。而人類與知識的共生(共同進化)使生存環境的改變進一步加劇。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與人類進化時所處的環境,這二者之間的差距只會變得越來越大。
雖然我們的大腦會將直覺和感情放在第一位,但是單靠與生俱來的認知機能早已無法適應現在的環境。如果沒有了理性和知識,那麼當今世界的社會和文明將無法延續下去。
人類變聰明了嗎
那麼這麼多年來,人類在構建了認知生態位以後真的變得更聰明了嗎?是不是因為偷吃了「智慧的果實」而被趕出了伊甸園,最終只落得了一個悲慘的下場呢?科學與組織管理能力的進步,是不是只會讓人類更加高效地互相殘殺呢?
我並不這樣認為。
至少,現在的我們已經看清了這一事實。正因如此,人們才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國際組織,研究如何保障國家的安全,並發起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來呼籲和平。
我們早已知道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銀彈」[9]並不存在,也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10]。
而我們所知道的這一切,正在改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知識具有改變的力量,但這種力量並不能改變一切事物。讓我們再利用雙系統理論來證實這一點。
首先,讓我們繼續來談一談「節食減肥」這個問題。在減肥的過程中,我們之所以能夠做出「如果吃掉這個應該就會長胖」這樣的預判,就是運用了食物、卡路里等營養學、生理學知識,以及系統2的假設思維(「如果……的話」)。與此同時,我們還依然處於系統1的控制之下,這種遠古時期形成的本能告訴我們「要儘量多吃那些高卡路里的食物」。
其中,知識能夠改變的只有前者。我們可以將知識看作外儲存器,在連接大腦後,大腦就可以運用假設思維來對其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和應用,這就是系統2的運作過程。
系統1是認知偏誤的源頭,它並不會因為知識而發生改變。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系統1的控制力都要比系統2更強。道德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就曾經將人類比作是「騎在大象(欲望和情感)背上的騎象人(意志和理性)」。他在書中寫道:「我的手中握著韁繩,只要拽動韁繩,我就可以指揮大象轉彎、停下或是繼續向前走。但前提是大象沒有它自己的欲望,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麼,我根本拗不過它。」
雖然我不太願意承認這一點,但他說的的確是事實。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呢?
如果我們能夠理解系統1的特性,對周圍的環境進行設計,就可以間接地控制系統1。這一點從前文中減肥和學習的例子中就能夠看出來。接下來,我還想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看看人類是如何利用系統2來解決系統1無法單獨解決的問題。為了使一個社會集團能夠維持正常運轉,就必須要減少「搭便車者」(free rider)的產生。所謂搭便車者,就是指那些只從集團中受益,而不為集團做出任何貢獻的人。一旦我們默許搭便車現象的存在,選擇搭便車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導致整個社會集團無法繼續維持下去。因為在沒有任何懲罰措施的前提下,搭便車明顯會更划算一些。
系統1中的裙帶關係和報復心理可以有效抑制搭便車現象的產生。由於報復心理的存在,當一個人的行為給他人帶來損害時,自己也同樣會面臨遭受損害的風險。這樣一來,人們就不會輕易做出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當然,只有報復心理也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大家從一開始就是站在敵對的立場上,那麼將無法展開合作行動。而裙帶關係就會讓我們與「自己人」親近起來,建立合作關係。這樣一來,人們會與自己親近的人互幫互助,形成連鎖效應,讓整個社會集團得以維持下去。
但這個機制也存在著弱點。
其中最容易引發嚴重後果的,就是由無心之失引發的連環報復行為。
雖然報復心理可以抑制故意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但人們仍然可能會因誤會或是不小心而損害他人的利益。特別是當社會集團的規模變大後,這樣的事故也會越來越多,而集團的成員則很有可能會分成不同的派系。裙帶關係和親近程度的差異會使人們對同樣的事實做出不同的解讀。與加害者A比較親近的人,會將重點放在「A不是故意的」這一事實上,認為A情有可原,不應該受到制裁。而與受害者B比較親近的人則會提出反對意見,將重點放在「A給B帶來了損害」這一事實上,認為A理應受到制裁。如果與B親近的人私下裡對A進行了制裁,那麼與A親近的人會認為這種行為不具有正當性,然後反過來對B一方進行報復。報復行為會不斷招來新的報復行為,為整個社會集團帶來嚴重的損害。
人們發現了系統1的這個弱點,因此大多數文明都會禁止私下的制裁行為,並且用法律來規定刑罰。這就是利用系統2來解決問題的一個案例:先用假設思維做出預判?「如果人們在私下裡進行復仇的話,那麼會對整個社會集團帶來巨大的損害」,然後再想辦法制止裙帶關係和報復心理(系統1)所引發的行為。
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所創造的各類制度,例如國家、市場和基本人權,這些都是為了解決那些單靠系統1中的感情和直覺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這些解決方法常常會與我們的感情和直覺相悖。也就是說,我們很難用感情和直覺去理解它們。
由於這些制度是為了解決大規模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們在自己的成長和生活的小型集團中一般很難碰到學習的機會。並且,由於這些制度早已經歷了無數個世代,在社會中無數次試錯才逐漸完善,所以它們往往非常複雜,解釋起來也很麻煩。
不僅如此,為了理解這些制度的必要性,我們還需要暫時關閉主管直覺和感情的系統1,讓能夠使用假設思維的系統2運轉起來。同時,我們還必須學習抽象化、理論化的知識,從而了解制度的歷史和功能。
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一個人長時間單方面地講解或是傾聽的機會,這也是我們需要建立學校的原因之一。為了維持這個巨大且複雜的社會繼續運轉下去,我們需要從自己所生活的社區中切割出一塊專門用來教育的場所。
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是恆久不變的,但是隨著人類不斷地發現和解決問題,人類所生活的環境在不斷地發生改變。而學校則是在適應這二者的過程中進化成了今天這樣的形式。
學校包含了許多令我們深惡痛絕的要素:在聽課的幾十分鐘內,我們必須一直保持沉默;即使我們對這些科目沒有任何好感和興趣,也必須按照課程計劃來學習;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舉行考試,然後還會發放成績單。而這些之所以十分必要,就是為了讓自我控制力低下、對環境依賴性極強的系統1能夠穩定下來。作為一個人工環境,學校能夠讓我們長期且系統地學習日常生活中學習不到的知識。與此同時,學校還是一個體驗的場所。它能夠讓我們親身體會到,在解決那些光靠感情和直覺解決不了的問題時,需要抑制系統1的運轉。
許多人開始自學後,都會被自身的搖擺不定玩弄於股掌之上。有些人自己制訂了學習計劃,卻又遵守不了;有些人總是會不由自主地將目光轉向新的學科;還有些人本想著只偷懶一天沒關係,結果卻直接中斷了學習……通過這些我們就能夠看出,學校是如何運用了各種手段來彌補我們在自控能力上的缺陷,使我們能夠在學習時擁有穩定的狀態。
學校為我們提供了許多認知方面和非認知方面的支持,而對於自學者來說,這些都只能自己來準備。有了雙系統理論,我們就能夠從知、情、意等多個視角來全面地了解人類這種生物,這在我們思考「怎樣才能變得更聰明」「如何才能堅持學習下去」的時候會派上很大的用場。
我能夠變得更聰明嗎
從社會層面來看,人們可以用系統2和知識來有效地彌補系統1的缺點。
那麼接下來,讓我們再從個人層面來討論一下。
在這個單靠系統1已經無法生存下去的世界中,人類能夠運用系統2(特別是它的可拓展性)來生存。一想到這裡,我就會開始思考,學習應該也不僅僅是把知識從外界轉移到自己的大腦中,而是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
通過學習別人總結出來的知識,系統2的認知能力會進一步拓展,而系統1所掌管的意志力和耐力等非認知能力也會得到提升。這才是人類最值得自豪的一大特點?能夠構建認知生態位,再通過學習來武裝自己。
關於認知能力的拓展,有一個非常簡單易懂的例子,那就是筆算。如果是心算的話(光靠人類本身的認知能力的話),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說,連三位數的乘法都十分困難。但只要有了紙和筆,即使是位數更多的乘法也完全不在話下。這就顯著地提升了人類的運算能力。
還有一些比這更複雜的例子,比如我們雖然無法感知到原子與分子的存在,但我們卻可以運用各種知識來理解並預測它們的運動。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夠建造巨大的建築物,設計和運營龐大的組織體系,甚至是將人類送上月球。
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絕大部分的知識都十分複雜難懂,學習起來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但它們也像筆算一樣,能夠使人類的認知能力進一步拓展。
想要解釋「什麼是聰明」很難,但是反過來,如果要給「愚蠢」下一個定義,那我們大家其實都深有體會。
如果我們做出了某種行動,而事後冷靜下來思考時卻感到懊悔不已,心想「我為什麼會這麼做」,那麼這種行動應該就是愚蠢的。這樣一想,系統1不僅賦予了我們敏銳的直覺和豐富多彩的感情,同時也賦予了我們愚蠢。
只要我們能夠了解系統1的弱點,並用系統2來修正和彌補它,那麼我們應該也就不會那麼愚蠢,變得比原來更聰明一點點吧。
這和我們理想中的聰明絕頂也許還差得很遠,但是至少能夠讓我們堅持學習下去,繼續一點一點地變得更加聰明。
一本能夠讓人變聰明的自學工具書
本書的目的就是為大家提供一些必要的智慧,讓大家能夠堅持學習下去,繼續一點一點地變得更加聰明。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將先介紹人類的認知與行為機制,然後在此基礎上討論「什麼是知識」和「什麼是學習」,再進一步對歷代自學者提出的方法進行改造。
在本書中,我將仿照安迪·克拉克,把那些能夠幫助我們學習、思考和自我控制的工具稱為「腳手架」(Scaffold)。
在學習科學中有一個概念叫作「腳手架理論」(Scaffolding),是心理學家布魯納在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理論。該理論認為,成人會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幫助,等到兒童可以自己獨立解決問題後再將其「拆除」。
不同的是,安迪·克拉克所說的「腳手架」並不會被拆除,而是會一直幫助我們思考和行動。例如,只要掌握了筆算的方法,我們就可以使用紙和筆這樣的外部裝置來拓展自己的計算能力;只要掌握了計算機編程的技術,我們就可以進行更加複雜的計算和信息處理;只要掌握了各種科學理論模型,我們就能夠提升對自然的理解能力。特別是在最後的這個例子中,我們甚至不需要記憶所有理論的詳細內容,只要在必要的時候參考各種書籍(例如查找公式),就可以應用各種理論模型。我們並不僅是在用自己的大腦來思考,還有這些外部環境中的腳手架在幫助我們思考和行動。
在腳手架的幫助下,我們的認知能力和非認知能力都會得到提升。
自學,就好比一邊修繕船隻,一邊在海上航行。如果再將腳手架的概念加入進來,那麼我們就是在尋找和搭建腳手架的同時,利用腳手架來修理並擴充船隻,自學的旅途就能夠走得更遠。
寫這本書的資格與義務
自學其實可以分為許多不同的種類。有的人是想要自己學習一門新知識,不願意藉助學校和補習班的力量;有的人是不隸屬於任何機構的獨立研究者,想要開展自己的研究;還有的人是在步入社會後,想再把學校中學過的知識拿出來複習一遍。
大家從前文中的分析應該能夠看出,本書中所提到的「自學」涉及的範圍非常之廣。從我一開始給出的自學者的定義和想要幫助自學者這一目的來看,這種範圍的劃定也可以說是必然的。無論一個人是出於什麼目的、處於什麼階段,只要他想要開始自學(成為一名自學者),那麼本書就一定會向他伸出援手。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堅信,將求知行為分成不同的類別,在它們之間設置一些無用的圍牆和階梯,這樣的做法所帶來的害處要遠大於益處。例如,與其將「學習」和「研究」看作不同的行為,不如將它們二者都看作求知行為的組成部分,這樣我們的收穫會更大一些[11]。
最重要的是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在歷史中尋找到許多自學的前輩。雖然那些知名學者所留下的豐功偉績讓我們難以望其項背,但我們的求知之路與他們一脈相承。正因如此,我們現在才會閱讀他們留下的知識和思想,並將這些化為己用。
再加上,得知他們在求學路上所遇到的艱難險阻後,我們也會獲得一些戰勝困難的勇氣。這些前輩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人類無論在多麼艱苦的條件下,都不會放棄對知識的追求。
其實,我很懷疑自己有沒有資格來寫這樣一本為自學者提供幫助的書。
但我的確覺得自己的身上背負著寫作這本書的義務。
寫完了這本書的我,現在依然艱苦奮戰在自學的第一線。
這本書中的內容不僅源自我迄今為止的自學經歷,更多的則是前輩自學者們做出的經驗總結。我總覺得,自己有義務把從他們身上學到的許多方法傳承下去。
如果我是一個更加聰明、更有毅力的人,那麼我可能會寫出一本完全不同的書吧。
然而那樣的書,恐怕也只適合那些比現在的我更加聰明、更有毅力的人。
現在大家手上的這本《自學大全》,是專門為那些不夠聰明,也不夠有毅力的人準備的。
作為一個普通的自學者,我已經在這本書上竭盡了全力。
如果正在讀這本書的你和我一樣,是一個經常遭遇失敗,但是不願意就此放棄,想要重新開始自學的普通人,那麼我相信,這本書一定會比那些天才所撰寫的書籍更能夠派上用場。
加油,我的朋友,向著知識的大海揚帆起航吧!讓我們 祝福彼此的航行能夠一帆風順!
Bon voy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