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法國加入

2024-09-30 22:03:34 作者: 熊顯華

  1

  查理二世做了一件非常絕密的事情,據說只有極少數核心大臣才知道此事。

  《布雷達和約》的簽訂意味著第二次英荷戰爭結束,但是圍繞著這次戰爭的失敗責任歸屬問題,英國議會和宮廷之間爆發激烈的爭吵。英國曾在第一次英荷戰爭海戰中擊敗荷蘭,國民和議會對第二次英荷戰爭的勝利抱有很大的希望。議會指責國王在情婦和奢侈生活中揮霍太多,在戰爭中有指揮不當之嫌。王室則指責議會過於吝嗇,沒有為國王提供足夠的經費用於戰爭所需。

  查理二世的首席大臣克拉倫登伯爵愛德華·海德(Edward Hyde,1609—1674年)清楚地意識到,這樣的爭吵推諉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於是,他開始從中斡旋。早在查理二世即位時,他就是著名的和事佬。查理二世即位後想大開殺戒為父王報仇,若不是這位重臣斡旋,會有更多的人受到傷害,最終查理二世只殺了9人。這一次,克拉倫登伯爵繼續從中斡旋,希望平息爭端。然而,他卻遭到雙方的一致彈劾,成為戰爭失敗的替罪羊,以叛國罪論處,被流放。

  這是復辟以來,英國政壇上首次出現權力真空,而議會這方也缺乏有力的領導。查理二世的盤算實現了,他趁著混亂的局面擴大了自己的權力與影響。

  即便如此,英國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沒有解決,這就是財政狀況不容樂觀。雖然查理二世即位時,凱薩琳王后從葡萄牙帶來了80萬英鎊的嫁妝,以及出售敦刻爾克獲得了500萬里弗爾(法國貨幣,鑄造於圖爾城,是當時英法交易最常用的貨幣,1里弗爾相當於1磅白銀),但是,財政吃緊的狀況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查理二世多次向議會提出財政申請,每次都被否決,這讓他心裡十分窩火。第二次英荷戰爭開始,議會終於撥款600萬英鎊。這筆巨款仍舊不能滿足戰爭所需,加之大瘟疫和倫敦大火等接踵而至,財政幾近癱瘓。為了解決財政危機,議會於1668年5月開始徵收酒類和醋稅,議會由此增加了對王室的撥款。到1670年,查理二世的財政收支才基本達到平衡,但是戰爭中欠下的巨款還是無力償還。

  

  第二次英荷戰爭失利後,英國的國際地位下滑。17世紀後半葉的英國,宗教問題十分敏感,許多英國人對歐洲大陸的天主教國家有猜忌。荷蘭和英國都信仰新教,但問題是兩國在海外貿易、殖民地問題上存在著很大的利益糾紛,加之查理二世的外甥奧蘭治親王威廉和大議長約翰·德維特的權力爭鬥,使得荷蘭在外交政策中有意疏遠英國。1662年,為了抵抗來自西班牙的威脅,荷蘭同法國結盟。但因為斯圖亞特王朝和波旁王室有姻親關係,所以即便法國在第二次英荷戰爭中對荷蘭有戰略上的幫助,它和英國的關係也算良好。

  查理二世的國務大臣阿林頓伯爵亨利·貝內特(Henry Bennet,1618—1685年)認為,英國在國際舞台上應該有更多的發言權。如果英國能與西班牙合作,就能抵抗來自荷蘭與法國結盟的威脅,也必然會得到哈布斯堡王朝的感激,繼而從廣袤的西班牙殖民帝國中得利。

  不過,查理二世更欣賞法國的傳統君主制,他迫切希望自己也能建立起路易十四一樣的專制統治。而議會不信任任何大陸天主教國家,對信奉新教的荷蘭抱有仇視的態度,這也是查理二世與議會矛盾不可調和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此,當時法國駐英大使魯維尼侯爵亨利·德馬敘(Henri de Massue, 1st Marquis de Rouvigny)曾以蔑視的口吻評價道:「他們不信任我們,看不起西班牙,卻又仇視荷蘭。」212

  查理二世面臨的窘境就是,身邊剩下的大臣們分崩離析、誠惶誠恐(首席大臣克拉倫登伯爵成為替罪羊,該事件對他們影響很深),而他在大陸上沒有一個盟友。內憂外困的查理二世倍感憋屈,他得想盡辦法解決眼下的危機。

  2

  時機來了!1667年爆發了法西遺產戰爭。路易十四的王后瑪麗·特蕾莎(María Teresa)是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的長女,1660年,她嫁給了路易十四。這場聯姻能成功是有一定條件的,兩國曾商定以50萬鎊的嫁妝換取其放棄對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本來這事應該沒有什麼爭議了,但腓力四世去世後,一場關於他遺產的紛爭開始了。路易十四要求得到弗朗什-孔泰(Franché-Comté)、納瓦爾(Naval)和那不勒斯等領地,即位的皇帝卡洛斯二世(瑪麗·特蕾莎的弟弟)也答應了。但路易十四野心十足,他還要求得到西屬尼德蘭(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比利時和盧森堡),西班牙王室斷然拒絕了。

  查理二世從中嗅到某種氣息了,1667年3月底,他向路易十四承諾絕不與神聖羅馬帝國締結任何反法同盟,以此換取路易十四在英荷爭端中採取友好立場。

  1667年5月,路易十四進軍西屬尼德蘭,到夏季結束的時候,幾乎將這一地區全部占領。荷蘭人開始感到恐慌了,因為這一地區是法國與荷蘭軍事、政治的緩衝地帶。這塊地區如果沒有被法國占領,至少可以讓法荷兩國不直接接壤,同時可以緩解荷蘭人對法國崛起的不安和猜忌。

  其實,荷蘭人早就嗅到了其中的危險信號。早在1663年,荷蘭大議長約翰·德維特就曾向路易十四建議,能不能在兩國之間建立一個中立的國家(即比利時)。路易十四也不想過早地得罪荷蘭,就對這個建議很感興趣。可是荷蘭的商人,尤其是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不同意,並激烈反對,這事就沒有成。荷蘭國內的許多官員一直憂心忡忡,對法國的擴張感到害怕。荷蘭大議長約翰·德維特卻竭力令同僚們相信,荷蘭應該努力和法國合作而非與之為敵。

  事實證明,這位大議長的判斷是錯誤的。法國人並不友好,當太陽王路易十四決定進攻荷蘭聯省共和國並勢如破竹時,威廉三世徹底憤怒了,他決定先安定內部,設法徹底除掉約翰·德維特,奪回本該屬於奧蘭治家族的荷蘭執政地位。據說,後來約翰·德維特的死狀極慘。荷蘭著名畫家揚·德巴恩(Jan de Baen)一幅名為《德維特兄弟的屍體》的作品將之血腥地呈現了出來:屍體倒懸,無數民眾一擁而上,或將屍體開膛破肚,或投擲石頭、臭雞蛋來表達心中的憤怒,人們都認為是他讓荷蘭陷入到亡國的危險境地。

  歐洲大陸的劍拔弩張,以及荷蘭與法國同盟關係的動搖,給了英國介入大陸事務,擺脫孤立地位帶了契機。英國人首先想到了荷蘭,儘管兩國之間鬧了許多的不快,甚至兵戎相見,但為了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的利益,時敵時友並不奇怪。1667年9月,英國駐布魯塞爾公使威廉·坦普爾爵士(William Temple,1628—1699年)在海牙會見了荷蘭大議長約翰·德維特,這次會見的目的是希望能達成英荷結盟抵製法國的共識。約翰·德維特卻認為,除非英國首先站出來反對法國否則無法達成,這表明他心中更趨向於法國這方的利益。查理二世的國務大臣阿林頓男爵也積極利用他國斡旋,他試圖說服西班牙與英國結盟,共同抵製法國,但是卡洛斯二世斷然拒絕了(英國和西班牙曾因爭奪海外殖民地和貿易而發生多次戰爭,特別是1558年無敵艦隊慘敗於英國皇家海軍,導致西班牙的國際影響力驟然下降),甚至還把一個向法國投誠的蘇格蘭軍團遣回了法國。

  路易十四的野心是誰也阻擋不了的,他的態度十分堅決,要麼西班牙承認現在的領土狀況,並對法國王位繼承權做出承認,要麼就開打。西班牙的態度也很堅決,不讓步。這樣一來,雙方陷入到膠著的狀態,事態的主導權實際上就落在了英國和荷蘭的手中。

  荷蘭的想法是法西兩國能儘快結束戰爭,特別是大議長約翰·德維特,他利用自身的影響力極力說服議會,西班牙在遺產戰爭中已處於劣勢,根本無力挽回戰局,只有站在法國這邊才能促使西班牙早日接受和平條約。荷蘭人的盤算是,只要雙方簽訂了條約,就可以一箭雙鵰:其一,削弱西班牙的勢力;其二,扼制住法國擴張的腳步。

  英國的想法與荷蘭相反,它積極倡導建立一個反法同盟,力圖把荷蘭拉回到自己的陣營。坦普爾爵士於12月再次來到荷蘭,試圖說服約翰·德維特建立英荷同盟,共同抵禦來自法國的威脅。大議長依然固執己見,並說:「毫無疑問會導致荷蘭與它的老朋友法國決裂,只能依賴於英國提供的、新近成立的、並不見得可靠的同盟。」如此堅定回絕,應該是荷蘭人知道了查理二世正在與法國秘密協商,密謀建立一個反荷同盟。213

  與之同時,英國依然沒有放棄說服西班牙與己結盟,只要西班牙同意,英國可以為捍衛西班牙的君主制而出一份力。但是,西班牙得接受兩個條件:其一,戰爭的費用理應由西班牙來承擔,查理二世的開價是100萬比索;其二,每年允許若干船隻駛往墨西哥、布宜諾斯艾利斯和菲律賓群島進行自由貿易,英國商人在安特衛普擁有貿易特權,甚至是與漢薩同盟進行貿易的特權,必要時國王可以進行干預,確保特權不受侵犯。

  看來,查理二世是想左右逢源。作為一名君主,他能夠同時向三個鄰國建議結成擴張性同盟——與荷蘭密謀反法,與法國商議對抗荷蘭和西班牙,並且同西班牙密謀結盟對付法荷。然而,在這麼多的建議中,兩個基本的立場是不變的——對金錢(或曰補給)的要求,以及對英國全球貿易的利益保證。簡單來說,查理二世需要錢,太需要錢,他必須變得狡猾無比。

  雖然約翰·德維特極力說服荷蘭議會同法國結盟,但議會中的大多數代表卻更傾向於同英國結盟,加之許多荷蘭人對法國的擴張感到害怕,1668年1月23日,英荷同盟成立,同年4月,瑞典也加入這個同盟,三國同盟正式形成。

  然而,三國同盟從來就不是一個穩固的聯盟,英國和荷蘭乃至瑞典(作為新近崛起的區域性大國,在同盟中的角色、話語權都還不穩固)的關係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彼此之間的利益分配無法達到長期一致。

  1668年5月,西班牙與法國簽訂了《亞琛和約》。條約規定,法國將自由郡歸還西班牙,允許法國在佛蘭德斯擴充邊界,里爾城(該城十分繁榮,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屬法國。英國、荷蘭和瑞典作為擔保人,確保雙方遵守條約規定的領土現狀,西班牙需要向三國支付年金。於是,法西遺產戰爭到此結束。

  事實上,英國、荷蘭和瑞典並不是讓路易十四放下武器,促成與西班牙談判的關鍵。真相是,早在《亞琛和約》簽訂的前幾天,路易十四與利奧波德一世簽訂了一份條約,利奧波德一世對路易十四開出的條件表示默許。

  《亞琛和約》簽訂不到3個月,反法同盟的脆弱性就體現出來了。英荷兩國在赤道地區的貿易爭端一直沒有得到解決,西班牙王室也拒絕支付用於擔保的年金。倍感憋屈的查理二世威脅說要退出三國同盟,路易十四趁機向英國提出結盟的意願,以此瓦解三國同盟。

  於是,一項十分秘密的條約正在協商中。

  3

  這就是鮮為人知的《多佛爾條約》。

  其主要內容體現在兩方面:其一,英法兩國聯合發動對荷蘭的戰爭;其二,查理二世許諾皈依天主教。

  《多佛爾條約》的簽訂導致了第三次英荷戰爭爆發,法國也因這個條約的簽訂加入到戰爭中來。顯然,這是符合太陽王路易十四的爭奪世界制海權的意願的。在重臣讓-巴蒂斯特·科爾貝的籌劃下,法國建立了一支實力不容小覷的艦隊。

  英荷之爭也因法國的加入,變得劍拔弩張起來。

  1672年3月,英國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突然襲擊了一支荷蘭的商船隊,第三次英荷戰爭爆發。在法國的加入下,荷蘭壓力倍增,這次戰爭不同以前兩次,它既有海戰,也有陸戰,荷蘭丟失了大部分國土,損失慘重。

  在這緊要關頭,因一個人的揭發使得局勢有了改觀。問題出在英國這面,沙夫茨伯里伯爵安東尼·阿什利·庫珀(Anthony Ashley Cooper,1st Earl of Shaftesbury,1621—1683年)揭發了《多佛爾條約》,此人是輝格黨領袖,在國會中經常反對國王查理二世。當這份密約昭示於世人眼前,英國上下頓時譁然,激烈的反對聲不絕於耳。查理二世的行為激化了民眾對天主教法國的恐懼與仇恨。在《多佛爾條約》里有一項內容是這樣的:認識到天主教乃是唯一正確的信仰,查理二世允諾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公開皈依,並與羅馬教皇和解……如果查理改宗在國內引起叛變,路易十四須向其提供6000人的軍隊,費用由法方承擔。17世紀以來,查理二世因《多佛爾條約》而變得更加臭名昭著,特別是輝格派的歷史學家將他的行為看作是賣國,口誅筆伐似乎沒有停過。

  在民眾的巨大壓力下,國會也開始反對與法國結盟,不願繼續撥款給查理二世。身心疲憊的查理二世只能在無奈中退出戰爭。

  這次戰爭使英國得到了荷蘭部分殖民地,以及20萬英鎊的補償,1674年,第三次英荷戰爭結束。前述四日海戰的重要性在於,荷蘭給英國帶來的巨大損失並迫使其必須想盡辦法走出困境。四日海戰雖不多時,其影響力是深遠的,但在第三次英荷戰爭結束後,荷蘭的海上強國地位也隨之走向終結。

  隨著荷蘭從制海權的爭奪中退出,英國不得不對曾經的盟友展開殺手。更何況,法國的野心也是不可遏制。這種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導致一場海上大絕殺的到來,並在1805年的特拉法爾加(Trafalgar)海戰中一決雌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