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海戰不多時
2024-09-30 22:03:30
作者: 熊顯華
1
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端有一個國家一直躁動不安,它就是英國。
在16世紀的時候,荷蘭與英格蘭這兩個國家還如盟友一般,它們一起對抗西班牙,與腓力二世作戰。當危機解除,盟友關係就開始出現裂痕。一開始,兩國並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不是因為英國在堅守某種道義或仁慈,而是這個國家自身也有棘手的事情。1650年以前的英國處於斯圖亞特王朝統治時期,國王查理一世(1625—1649年在位)正在為自己的王權費心費力,與議會之間的爭鬥讓他沒有更多的精力顧及海外貿易的諸多事宜。矛盾的不可調和使得局勢繼續惡化,1642年英國內戰爆發,查理一世落敗,強勢的議會將他推上了斷頭台,成為英國歷史上首位被公開處決的國王。
查理一世與議會之間到底在爭奪什麼呢?最核心的問題之一就是艦隊建設問題。
打造一支艦隊需要大量資金,查理一世為了王權的加強與擴大,他按照皇家的標準分配了許多高級軍官的職位,而議會仿佛就是刻意在對抗他,你分配越多,那我批准的費用就越少。查理一世當然不願意協調這一矛盾,他讓幾乎是門外漢的貴族進入到艦隊領導層,於是英國艦隊不再平民化了,那些經驗豐富的「海狗」沒有了用武之地。面對這樣的局面,英國議會表現出了強烈不滿。
雖然查理一世與議會之間火藥味十足,但在他執政期間還是有一系列的新式戰艦下水了。這裡值得一敘的就是於1637年開始服役的「海上君主」號,由伍利奇船廠建造,總造價超過4萬英鎊。主設計師佩特的最初設計是裝配90門青銅火炮,但查理一世強硬地要求把火炮數增加到104門,總重量達到了153噸,並配備4層甲板,成為當時火力最強的戰艦。高昂的造價,有將近一半的費用都用於支付造船工匠的薪水了,而這樣的付出是值得的。該艦服役期超過了60年,海上作戰中表現傑出,譬如在1652年的普利茅斯海戰中,「海上君主」號僅用船的一側火炮就將荷蘭的一艘戰艦擊沉。
不過,高昂的造價也直接造成了查理一世的財政危機,與議會的矛盾絲毫沒有緩和。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處決,隨後共和國宣告成立。這一時期一批戰艦也得以建造完成,以奧利弗·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為首的新政府成了實現自身利益的強大工具,那些富裕的資產階級對於海外貿易也有更為強烈的願望。
就在查理一世被處決後不久,英國同荷蘭就爆發了戰爭,這場戰爭的導火索是1651年英國頒發的《航海條例》。條例的頒發可謂是掀起了巨大的風浪,對此,利奧波德·馮·蘭克(Leopold von Ranke)205認為:「(它)可能是為英國與世界帶來最為廣泛影響的一項。」《航海條例》對英國意義非凡,被視為「英國強大的主要源泉」。蘭克的這一說法是將《航海條例》的影響力放在世界範圍內進行闡釋,而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將完全折射於從此之後的「日不落帝國」上。
《航海條例》中這樣規定:今後凡運往英國的海外貿易貨物,必須由英國船隻或商品生產國的船隻運送。每艘在英國卸貨的商船,船長和至少四分之三的船員必須是英國人。若有違反,船隻與貨物將被沒收。
因此,《航海條例》的頒布實際上就是對荷蘭的公開挑釁,英國海軍上將喬治·蒙克(George Monck)說得更露骨,他說:「說這個或那個原因有什麼用,我們就想在當時由荷蘭人掌控的貿易中分一杯羹。」206
荷蘭國會憤怒異常,直接給出了回應。荷蘭人當然知道這個條例對他們意味著什麼,表面上看條例是針對所有國家,實際上當時在海外貿易中取得輝煌成就的還能是誰?1652年3月3日,國會做出了一項重要決定,在現有76艘戰艦的基礎上再裝備150艘,以組成一支擁有226艘戰艦的強大艦隊。但是,這樣的戰艦數量所需要的費用實在是太大了,且時間緊迫——第一次英荷戰爭即將爆發——具體實施起來困難重重。因此,這項造艦計劃被迫擱淺,只能改為建造武裝商船。顯然,這種船型是不適合作戰需要的,因為一種具有革命性突破的戰術的產生讓它很快從主要海上作戰中消失。這種戰術就是一直沿襲到二戰的戰列線戰術,它對戰艦的要求很高,需要堅固的船體、多層甲板、優良的火炮、訓練有素的船員和作戰人員……
上述內容是荷蘭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擴艦計劃」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一次英荷戰爭在1652年5月29日爆發,比官方宣戰提前了。戰爭是在多佛爾海峽打響的,導火索是英國要求其他國家的船隻在經過多佛爾海峽時必須向遇見的英國軍艦行升旗禮。這一次,荷蘭人決定不屑一顧,這主要是因為兩國日趨尖銳的矛盾能輕易讓荷蘭人心生敵對情緒。事情說來也頗有戲劇性,當時,英國艦隊在多佛爾海峽巡邏,而荷蘭海軍的商船護航艦隊正好也在這一天途經多佛爾海峽,可以說是不期而遇。若換在以往,這事也不至於發生,但現在是敏感時期。面對英國海軍將領羅伯特·布萊克(Robert Blake)207的降旗致敬要求,荷蘭海軍上將馬爾滕·哈珀特松·特龍普(Maarten Harpertszoon Tromp)208拒絕了。於是,雙方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史稱「古德溫沙洲之戰」(Battle of Goodwin Sands)。雙方互相炮擊4個多小時,荷蘭方面損失了2艘戰艦,羅伯特·布萊克的旗艦「詹姆斯」號也被打得千瘡百孔。隨後,英國人封鎖了多佛爾海峽,7月28日,雙方正式宣戰。
封鎖、襲擾、劫掠等都是控制海權的重要策略,英國方面據此控制多佛爾海峽和北海,攔截通過海峽的一切荷蘭船隻。海軍將領羅伯特·布萊克將這樣的策略發揮得較為出色,並使用了戰列線戰術(另一種說法,此戰術可能是馬爾滕·特龍普最先提出的,但並沒有馬上運用到實戰中),雖然不夠成熟,但效果顯著。
為了能與外海有聯繫,荷蘭試圖憑藉強大的艦隊進行商船護航行動,強行通過多佛爾海峽。儘管有經驗豐富的海軍將領特龍普為統帥,儘管荷蘭水兵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強,但是各艦缺乏協調能力的弊端長期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加之裝備和數量方面的欠缺,使得英國的海上封鎖策略奏效了。
1653年6月,英國在加巴德海戰(Battle of the Gabbard,英國人在這場海戰中使用戰列線戰術,讓荷蘭人付出了慘重代價)擊敗荷蘭後,荷蘭完全失去了對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其海岸也受到英國海軍的嚴密封鎖。8月初,特龍普決定放手一搏,率領100多艘荷蘭軍艦出戰,試圖打破封鎖。英國則派出了以喬治·蒙克指揮的海軍艦隊迎戰。8月10日,雙方在斯海弗寧恩(Scheveningen)海面交戰。
這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戰,雙方都損失慘重。戰鬥剛開始,特龍普就不幸陣亡,他的死讓荷蘭人倍感心痛,特別是奧蘭治派(由奧蘭治貴族形成的政治派系)從此失去了政治影響力。隨後,荷蘭在損失了11艘軍艦後返港。英國人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由於有35艘船遭到重創,蒙克不得不解除了對荷蘭的封鎖。
由於荷蘭過度依賴海外貿易,在英國海軍的封鎖下,其經濟受到很大影響。據說,一向以繁榮著稱的阿姆斯特丹街道上竟然長滿了草,乞丐遍地,經濟的急劇下滑讓將近1500所房屋無人居住。
荷蘭在厄爾巴島(義大利中部托斯卡納大區西邊海域的一座島嶼)、來航(Leghorn,今里窩那,義大利西岸第三大港口城市,位於托斯卡納西部)海戰的勝利,也讓英國的地中海貿易完全陷入癱瘓狀態。
這兩個國家都被戰爭拖得疲憊不堪,最後雙方開始談判,最終於1654年4月5日簽訂了《威斯敏斯特和約》。
2
這場海戰的過程或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或者是結束後所呈現出的革命型突破。
第一次英荷戰爭的許多次海上交鋒採用的依然是傳統的海戰形式,襲擊對手的商船隊,劫掠單艘或多艘商船,封鎖港口,以此破壞交通線和貿易活動。譬如布萊克曾派艦隊到蘇格蘭北部襲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運銀船;到北海擊沉或捕獲荷蘭的捕魚船;進入波羅的海破壞荷蘭和北歐、東歐方面的海上貿易。英國人通過這樣的方式的確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在一場純粹的海戰中,正如馬漢所言,通過殲滅對手的主力艦隊來奪取制海權,它只有在大規模的海戰中才能實現。並且,也只有通過最有效地發揮出艦船的攻擊火力才會贏得大規模的海戰勝利。這一切都必須要有全新的艦隊裝備以及艦隊、人員的三效合一方能如願。
英國人在這方面表現得前衛,1636年出版的《英國艦隊作戰指南》是第一份以書面形式呈現的作戰條令。這是在諾森伯蘭伯爵阿爾傑農·珀西(Algernon Percy,10th Earl of Northumberland)命令下出版的作戰指南,旨在強化作戰紀律。譬如條令規定:不得追逐逃跑的敵艦,而要攻擊敵人實力最強的一點,以此瓦解其抵抗。在這份指南中,英國人已將整個艦隊按白、紅、藍三種顏色的令旗進行劃分,形成前鋒、主戰和後衛三個艦隊,各艦隊配備精良的火炮。在海戰初期,雖然風帆指令(按照風向而制定的指揮策略,多受制於風向)、火炮優勢成為獲勝的重要條件,但是,配合以更為默契的戰術和陣型很快就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因為,即便是迎風面,也可以藉助這樣的戰列線趁機越過敵人,然後集中火力實施齊射。
上述描述會讓許多人提出這樣的質疑:戰列線戰術也不過如此!
按照當時最大的艦隊規模60~100艘計算,其技術層面的困難尤為明顯。戰列線戰術要求艦船間以極小的間距首尾相連,並且要保持這樣的間距相連航行一段較長的距離。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17世紀的戰艦不是以標準化工業流程進行生產的,屬手工製造的產物,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沒有兩艘船是完全一模一樣的。這就導致其噸位大小、風帆面積和航海性能都存在差異。只有通過訓練整支艦隊的協調性,才能以戰列線形式推進。這對艦隊成員的航海技藝、執行力和紀律性要求都十分嚴格。
即便具備了上述各方面的前提條件,也只有基本等重的艦船且具備一定的規模才能成功實施戰列線作戰。
具有革命性的突破是需要一套標準化的體系來推進的,而第一次英荷戰爭就起到了這樣的推進作用。
隨後幾年內,歐洲諸國的主力艦隊就停用了武裝商船和輕型船。畢竟,這樣的艦船航海性能低劣,火力也較弱。取而代之的是大型的戰列艦,並由此形成一套只在細節上有差異的戰艦評價體系——相比以前,這算是很大的進步和突破了。評價體系的主要依據是船隻大小和火力配備。以英國海軍為例,一級戰列艦裝備的火炮數量在100門以上,二級戰列艦90~100門,三級戰列艦80~90門……更輕便的六級巡航艦20~40門。
訓練體系和標準也出現了大變革,以往戰時徵召未經訓練的水手與船長的傳統做法已經過時了。英荷兩國衝突過程中體現的弊端和優勢讓我們明白,只有艦隊人員的配合度和艦隊指揮官的統籌、應變等能力達到完美一致,才能在具體作戰中擁有更多的勝利條件。它更是新式戰艦形成戰鬥力的基礎。
無論是戰時還是和平時期,一支新式的艦隊能做到隨時待命,是需要龐大開支的。為此政府財政將支出一筆很大的費用。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長期以來,只有通過發行國債或者提高稅收來解決。譬如英國海軍的支出從1585年至1604年間的150萬英鎊上升到1689至1697年間的1900萬英鎊,建造一艘戰列艦的花費在此期間已經增長了4倍,還不算港口基礎建設、船廠和火炮鑄造廠等開支,其費用更是驚人。此外,海軍的發展也大大促進了資源開採,眾多專業程度較高的工匠、絞纜匠、制帆匠和鑄炮匠等人才的誕生。
因此,僅僅通過國家的財政支出是不夠的,更重要的一點是國民意識以及支持度也得跟上。正如德國學者沃爾夫岡·萊因哈德(Wolfgang Reinhard)在《國家權力史》(Geschichte der Staatsgewalt)中所說:「普遍的義務教育、服兵役與納稅的履行情況來考察現代國家發展,納稅義務的履行對艦隊建設意義重大。」參考前文英國海軍的開支增加幅度,英國能迅速崛起,這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視。
17世紀歐洲各國的主要航海國家,像瑞典、丹麥、荷蘭、英國和法國,它們都在許多港口建有造船廠,並由此產生了負責艦隊的建設、維護和投入的海軍官僚制度。這都是英荷戰爭帶來的積極影響。
雖然荷蘭在第一次英荷戰爭中失敗了,也接受了英國人的《航海條例》,不過,雙方心裡都很清楚,簽訂的《威斯敏斯特和約》就是一紙空文而已,誰也不服誰的心理正在暗暗作梗。尤其是荷蘭,不僅沒有遵守合約,反而因此變本加厲,海外貿易一度更加繁榮起來。
第一次英荷戰爭並未傷及荷蘭的根本,英國也無法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讓荷蘭遵守條約之規定。這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護國公奧利弗·克倫威爾(集立法權、行政權和軍權於一身,護國公就是典型的無冕之王)去世後,英國進入到理察·克倫威爾統治時期。這是一個執政能力遠不及他父親的護國公,他雖然繼承了父親的獨裁統治,卻無力鎮壓反叛的貴族與軍官,英國政壇陷入混亂不堪的局面,君主制在這樣的情況下恢復了,流亡在外的查理二世趁機回國。1660年,查理二世在多佛登陸,回到倫敦,次年4月,在議會支持下正式加冕為不列顛國王。查理二世即位後並沒有展開血腥報復,只處死了9名簽署其父王查理一世死刑命令的人,同意與議會共同管理國家。他是個脾氣隨和的人,對不同的宗教信仰持很寬容的態度,作為國王他很有魅力、十分風趣,受到臣民的愛戴。不過查理二世十分好色,擁有情婦無數,被人們稱為「歡樂王」「快活王」。查理二世復辟初期,由於英國忙於處理內政問題,根本無暇顧及荷蘭。
此時的荷蘭不但從之前的「失敗」中恢復了,還把海外貿易的觸角伸向了印度209。出於海軍軍備競賽和海上貿易的競爭需要,英國議會向查理二世施加壓力,要求他對荷蘭再次開戰。查理二世能夠當上英國君主,議會勢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於是,第二次英荷戰爭爆發在即。
1663年,英國皇家非洲公司進攻荷蘭在非洲西岸的殖民地,企圖從荷蘭人手中奪取一本萬利的象牙、奴隸和黃金貿易。1664年,查理二世把新英格蘭和德拉瓦灣(Delaware Bay)210,以東的英國殖民地交給弟弟約克公爵詹姆士管轄。1665年夏天,約克公爵的一支海軍遠征隊占領了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在英國人強大炮火的控制下,考慮到勝算機會不大,荷蘭人就投降了。在奪取新阿姆斯特丹後,英國人把它改名為「紐約」(New York)。據說,這是為了將占領的新阿姆斯特丹作為禮物送給約克公爵詹姆士而改名(New York的意思就是新約克)。
這樣的挑釁和恥辱讓荷蘭人無法忍受,6月14日,第一場海戰在英格蘭東海岸外的洛斯托夫特(Lowestoft)爆發。因此,英國人占領新阿姆斯特丹可算第二次英荷戰爭的導火索。憤怒的荷蘭人在這場海戰中表現得很英勇,但還是以慘敗收場。荷蘭人損失了17艘戰艦,4000人陣亡,而英國人僅損失了2艘戰艦,800人陣亡。
荷蘭人失敗的原因,德國學者阿爾弗雷德·施滕策爾(Alfred Stenzel)有較為精闢的論述,他在著作《海戰史》(Seekriegsgeschichte)中寫道:「這樣一場按套路進行的海戰持續時間並不長,荷蘭艦隊的混亂使英國人很快占據優勢。此外,許多艦長缺乏訓練而導致……各艦間的不協調也嚴重妨礙了協同行動與船隻機動。這場以快速航行排成間距極小的封閉縱列而拉開序幕的海戰中,英國方面嚴格遵守作戰指令,第一次使用了正確的戰術進行作戰。」
施滕策爾所說的「正確的戰術」就是戰列線戰術。一開始,荷蘭人處於有利的順風位置,但其艦隊未能抓住時機主動攻擊,等到風向改變之後,荷蘭人才頂風攻擊。結果,在英國艦隊戰列線陣型的猛烈炮火下,荷蘭艦隊很快就被打散了,艦隊指揮官雅各布·范瓦塞納·奧布丹(Jacob van Wassenaer Obdam)陣亡。
不過,荷蘭人很快就扳回一局,它就是著名的「四日海戰」。在這動人心魄的4天時間裡,荷蘭人終於突破了英國艦隊的戰列線,將其一分為二。
3
奧布丹的陣亡讓荷蘭失去了一員猛將,艦隊指揮權被交給另一位極具才華的將領米希爾·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Michiel Adriaenszoon de Ruyter)211。在第一次英荷戰爭中,他是特龍普的下屬,曾獲得了一支分艦隊指揮權,任海軍准將,未能有更多的表現機會。即便如此,他在1652年8月16日的普利茅斯海戰中擊敗了英國海軍將領喬治·艾斯丘(George Ayscue)。這是一場在艦隊指揮、艦船運轉技術、海戰技術和炮術方面都堪稱一流的對決。德勒伊特指揮中央艦群兩次切斷英國艦隊的戰列線,英國艦隊損失戰艦3艘,傷亡1200人。在出任荷蘭海軍艦隊司令後,他利用冬季來臨後的休戰期,勵精圖治,訓練水兵,重建艦隊,使荷蘭海軍迅速重新崛起。
在1666年6月1日—4日的四日海戰中,英國艦隊犯下了一個嚴重的戰略錯誤。在海戰開始前,英國收到一份錯誤的情報:法國艦隊已抵達英吉利海峽,準備進攻英國。英國人擔心法國艦隊會對英作戰,就分撥了主力艦隊中的20艘艦船去攔截。這樣的安排正好中了荷蘭人的圈套,就算法國艦隊正在支援的途中,這種分散主力艦隊的做法也是極不明智的:作戰的首要原則是要最大限度地集中優勢兵力進行決戰。
現在,英國艦隊只剩下58艘戰艦了,而荷蘭艦隊則有84艘。當荷蘭艦隊出現在視野中,作為指揮官之一的喬治·蒙克當即決定利用有利的風向進行衝鋒,其他指揮官如喬治·艾斯丘爵士、托馬斯·特德曼(Thomas Teddeman)爵士等也相繼投入戰鬥。雙方都打得很英勇,海戰演變成一場持久戰,英國人利用更精良的火炮和嚴格的作戰紀律來抵消艦隊數量少的缺陷,荷蘭人在德勒伊特的出色指揮下化解了敵方的這些優勢。
海戰進行到最後一天,形勢終於偏向荷蘭人這方。原先抽調去攔截法國艦隊的英國分艦隊雖然返航與主力艦隊會合,但未能改變局勢,因為德勒伊特已將英國人的艦隊一分為二,衝破了戰列線。當時,喬治·蒙克的中央戰線的艦隊航速過快,導致戰列線出現了缺口。德勒伊特迅速抓住戰機,命艦隊快速衝進缺口,隨後又突破了多處戰線,而他也終於可以對英國戰艦的艦艏與艦尾實施集中炮擊的戰術了。
我們無從知曉喬治·蒙克為什麼會如此急切,也許是皇家海軍的士氣低落所致,也許是對戰事充斥著不樂觀的情緒。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作為指揮官之一的蒙克在這次海戰中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他擔心一旦失敗,會讓本就低迷的士氣更加不堪。他想儘快打敗荷蘭艦隊,以此提升皇家海軍的士氣。而德勒伊特或許正好利用了他的這種心理。如果不是魯珀特(Rupert)親王的援軍到來,英國艦隊的損失將會更大。
四日海戰以荷蘭人的勝利結束。英國損失了10艘戰艦,死傷2500多人,有近2000人被俘虜。荷蘭損失了4艘戰艦,傷亡人員不到3000人,按照荷蘭人的說法,他們完勝了。不過,這次勝利的因素是多樣的。
一方面是英國海軍遭遇了財政困難期,議會想盡辦法在1665年10月批准撥款125萬英鎊,卻如同杯水車薪。克倫威爾軍事獨裁時期,長期對內鎮壓反對勢力,對外又遠征愛爾蘭、蘇格蘭……加之政界、軍界腐敗不堪,英國財政吃緊。
另一方面,荷蘭人利用休戰期實施了擴建計劃,並尋求盟友幫助。經過多方斡旋,1666年初,丹麥和法國決定加入荷蘭這方。丹麥的重要作用在於可以封鎖波羅的海,阻斷英國人用於建造船隻的原材料供應;法國的加入主要在於路易十四這個年輕的國王野心勃勃。三十年戰爭就這樣變得更加熱鬧和複雜了!
再一方面,當時倫敦發生的鼠疫和大火使得英國人情緒低迷。這場瘟疫就是1665年的淋巴腺鼠疫,疫源至今沒有確切說法,一種說法是從荷蘭傳入的,之前阿姆斯特丹曾經發生過這樣的瘟疫,死亡人數不少於5萬人。來自這個區域的運輸棉花的商船進入了倫敦外圍的碼頭地區和聖賈爾斯教區,隨後瘟疫蔓延,有超過8萬人死於這次瘟疫。著名作家丹尼爾·笛福據此寫了一部叫《瘟疫年紀事》的歷史小說。第二年,倫敦爆發了巨大的火災,災源是位於倫敦布丁巷的一間麵包鋪。大風颳起,火勢很快蔓延開來,連累了整座城市。4天時間裡,87間教堂、44家公司、1.3萬間民房全部被焚盡。厄運接連而至,給英國人造成了心理創傷,就連皇家海軍的士氣也受到了影響。
4
四日海戰的失敗讓英國人品嘗到了比傷亡數字更大的戰略苦果。
在魯珀特親王的艦隊支援下,英國海軍回到了本土軍港,領導層也因這次海戰的失敗爆發了激烈爭吵。其中一個焦點問題就是:為什麼要派出一支艦隊去對付從未出現的法國人?設身處地去想,英國人因這樣的決策導致艦隊實力大打折扣,一場徒勞無功的攔截最終是令人氣憤的。返航的戰艦大部分受損嚴重,已無法繼續使用,而大修又需要許多資金。議會多次向查理二世提出用於維修艦船的財政撥款要求,而國王竟然將之前已批准的款項中的大部分用於宮廷事務去了。雪上加霜的是,法國人趁火打劫,不斷對英國商船進行劫掠,損失越來越大。
原本想著從英荷戰爭中撈取巨大經濟利益的倫敦商人在看到得非所願後,對戰爭的熱情支持明顯下降。艦隊的補給因財政匱乏始終不足,各類軍備與補給供貨商也因長期未收到貨款,拒絕再進行賒購。這次海戰損失了不少兵員,想要重新徵召困難重重,海軍部試圖通過發行「票證」來解決,但收效甚微。他們心裡很清楚,這種所謂的「票證」不過是一張空頭支票而已,甚至有沮喪的海員把「票證」以極低的價格賣給投機商。塞繆爾·佩皮斯(Samuel Pepys)在日記中寫道:「我用了整整一上午把他們昨天和前天從家裡拖出來的壯丁們裝上船,這些人大部分不適合出海。其中很多人都很有教養,真是一種恥辱。」就連一向以繁榮著稱的「泰晤士河渡口也完全崩潰了,因為渡船工人害怕被拖上戰艦甲板,都逃走了」。鼠疫和大火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僅重建費用就達到了1000萬英鎊。1666年8月4日至5日是英國的聖詹姆斯日,按理說,這一天的海戰勝利或多或少能為英國人帶來點什麼改變。然而,這樣的勝利卻沒有讓英國人厭戰的情緒得到好轉,也沒有讓財政的枯竭得到緩解。
不得不再說說德勒伊特的厲害之處。在四日海戰擊敗英國艦隊後,他決定再給英國人一次沉重打擊,以此徹底摧毀英國艦隊。在荷蘭大議長約翰·德維特(Johan de Witt)的命令下,他開始實施一項計劃:摧毀正在肯特郡查塔姆(Chartham)地區梅德韋港(Medway)整修的英國艦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荷蘭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用作兩棲登陸的海軍陸戰隊,2700名海軍陸戰隊員將分乘10艘艦船。為確保這次突襲的勝利,德勒伊特決定聯合法國艦隊。然而,計劃實施的那天,法國艦隊沒有出現,加之當天天氣狀況十分惡劣,雖然一些英國艦隊準備開出港口已產生了戰機,但猛烈的海上風暴把荷蘭艦隊趕回了佛蘭芒海岸,8月1日的海上行動被迫取消。
8月3日荷蘭艦隊再次穿越北海。這一次,德勒伊特打算突襲。經過一系列準備,8月4日艦隊出航了,不料在多佛爾海峽的北部海域與英國艦隊相遇。這是一支由魯珀特親王和喬治·蒙克聯合指揮的艦隊,雙方展開了較為激烈的海戰,荷蘭艦隊損失了2艘艦船,傷亡1200人,英國方面死亡300人。隨後,荷蘭艦隊撤離。
8月8日發生了著名的「霍爾姆斯篝火事件」。這是英國人為了報復之前荷蘭人的襲擊行為,霍爾姆斯奉命率領一支小型分艦隊突然出現在弗利蘭島(Vlieland),卻意外發現隱藏在這片海域的荷蘭商船。這些商船的數量有150多艘,鱗次櫛比地排在一起,由於荷蘭人幾乎沒有防備,英國人輕輕鬆鬆放了把火將船隊付之一炬,隨後英國人又劫掠了弗利蘭島。
這樣看來,荷蘭人失敗了!但是,荷蘭人在戰略上取得了巨大勝利,因為英國人在相對較長的時間裡再也無力造艦了,加之瘟疫、火災和財政嚴重吃緊,更沒有能力發動大規模海戰。在這種情形下,英國人怎能高興得起來?「榮耀勝利」的背後卻是士氣的再次低落。事實上,荷蘭人也不好過,長期的戰爭耗費了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於是,雙方要求和平談判的意願也日趨明顯,但是荷蘭人有著秘密打算。荷蘭大議長約翰·德維特決定通過一場驚人的勝利來為談判獲取最大的利益,他的計劃是突襲梅德韋港,劫掠那裡的黃金、木材和油脂等物資,要知道那裡僅黃金儲存量就高達四五噸。
這次突襲能成功的原因是多樣的,最重要的一點是1667年初,在確認法國無意進攻英格蘭後,查理二世決定不再繼續增加海軍裝備,也不再理睬荷蘭採取積極進攻的各種信號。這可能是導致英國人放鬆警惕而損失慘重的原因。
1667年6月19日,德勒伊特率領荷蘭艦隊到達泰晤士河口。當時正值黑夜漲潮,這為艦隊順流航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艦隊通過連續炮擊很快就占領了英國希爾內斯(Sheerness)炮台,存儲在這裡的四五噸黃金被荷蘭人全部奪取,外加大量木材和油脂等軍用物資。22日,荷蘭艦隊到達查塔姆船塢,在炮火的猛烈轟擊和縱火船的焚燒下,停泊在那裡的18艘巨艦有6艘被摧毀,喬治·蒙克的旗艦「皇家查理」號(Royal Charles)也被荷蘭人帶回國內。今天,在荷蘭國家博物館還能看到這艘被繳獲的巨艦上的木刻艦艏徽章。
這次行動給英國造成了近20萬英鎊的損失。一位目擊者寫道:「這些威武雄壯、戰績輝煌的戰艦的毀滅,是我生平所看見的事情中最令人心痛的。每一個真正的英國人見了都會傷心泣血的。」面對這雪上加霜的損失,英國人倍感恥辱,而許多英國人因內心恐慌,欲逃離倫敦。很快,一場關於追究責任的爭吵便展開了。塞繆爾·佩皮斯在6月24日的日記里這樣寫道:「D.高登昨天對我說,樞密院會議上吵得很厲害,人人都想把因指揮失誤導致大型戰艦未能啟動的責任推給別人。」
約翰·德維特的計劃成功了!1667年7月31日,英荷兩國在布雷達城堡簽訂了《布雷達和約》。荷蘭政府為表彰德勒伊特為合約簽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決定賞賜他一個價值不菲的金杯。這是一份雙方都互有妥協的和約。對英國而言,除了《海航條例》繼續生效,還得到了新阿姆斯特丹,並獲得哈得孫河流域的殖民權。荷蘭方面,則重新獲得荷屬東印度群島以及在南美洲蘇利南的權益。
然而,《布雷達和約》的簽訂並沒有讓戰火得到長久的停歇,僅過了5年,烽煙再起。而一個國家的加入,使得局勢變得更加複雜起來。
它就是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