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順天者昌
2024-09-30 21:59:35
作者: 周明河
這麼多年以來,韓信終於第一次展露出會心的笑意。初戰告捷,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用顯赫的戰績證明了自己。當然他也需要總結經驗,比如像章邯進駐陳倉這樣重大的消息,相關情報人員居然不能及時傳回,這方面的工作還需要加強,若不是他奮不顧身地鼓舞士氣,後果不堪設想。再比如雖然有巨大的物質獎勵激勵將士們奮勇拼殺,可是一旦遭遇真正的危險,將士們的第一選擇無疑還是保命。因此,韓信一面需要在健全陣亡將士的撫恤制度上下一番功夫,減少將士們的後顧之憂;一面需要想盡一切辦法斷絕將士們的畏死之心!申明軍法是必要的,臨陣脫逃就該殺無赦,但要有度,畢竟自己的大將軍地位還不甚穩固,手段太極端就會造成眾將士逆反。只要將士用命,何愁敵人不破?只有勝利才可以說明一切,才可以獲得一切。
除此之外,韓信也總結了一些做得好的地方。比如騎兵在灌嬰的率領下打出了驚人的戰績。本來,韓信交給灌嬰和他的騎兵的任務是儘量拖住敵人的援軍,沒想到騎兵將士在灌嬰的率領下先行在敵人援軍的必經之路選擇了一處利於發起衝鋒的開闊地帶,並且迅速埋伏起來;最後,騎兵部隊向毫無防備的敵軍發起了迅猛衝擊(那時的騎兵還是以射箭為主,不過灌嬰卻改變了傳統戰法),加之他們的勇猛善戰,最終不僅拖住了敵人,還重創了敵軍,迫使敵人援軍徹底退出戰場。
韓信從此記住了灌嬰和他出色的指揮戰術,連漢王劉邦也印象深刻,任命灌嬰為騎將。
由於漢軍進展太過神速,並未來得及大力強化騎兵部隊的建設。這是作為漢軍主帥的韓信的失策。得勝之後的韓信忙得暈頭轉向,整個軍營到處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漢軍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僅僅兩個月,漢軍總兵力就超過了三十萬。
韓信知道這只不過是剛剛開始,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面。雖然現階段的局面已經非常鼓舞人心,可是每每想到項羽那力能拔山、橫掃一切的英雄氣概時,韓信還是會從心底里生出一絲透骨的涼意。在戰略上要蔑視敵人,而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好在這個時候張良回來了,這一回他應該再也不會走了,他與韓信二人成了劉邦的左膀右臂。
「數月不見,重言老弟,哦,不!應該叫韓大將軍,便如同神龍驚世一般,可喜可賀,更可敬可畏!」再次重逢,張良忍不住慨嘆道。
「嘿嘿!子房兄可真會說笑,莫要把小弟捧上天去!托漢王、蕭相國和子房兄的福,小弟這才得建此寸功,不值一提!」
「韓大將軍志向高遠,這點功勞自然不值一提。」
「子房兄還拿小弟說笑!不過真要先謝過子房兄,若非子房兄當日所言,又哪有小弟今日,這裡先行謝過!」說著,韓信便要向張良行禮。
「老弟折殺我張某了,慚愧慚愧!漢王能得老弟,實乃已得大半天下!呵呵……」
「還要請教子房兄,那日兄給小弟賣了一個關子,不知今日可否就此事賜教一二……」韓信還沒忘了那日鴻門會面時張良留下的懸念。
「呵呵……老弟真是好記性!既然老弟再三追問,那麼為兄便不再對老弟隱瞞了,不過以老弟的絕世聰明,若是想知道就一定會知道;反之,便是老弟無緣知道……天機,天機!一開口便是錯,不如索性不開口……」
「一開口便是錯?便是錯……唉,子房兄勝小弟多矣!他人之智若丘陵,猶可逾也,子房兄之智若日月,我輩無得逾也[6]……」兩個人最終也只是打了幾句啞謎。
說起來,韓信認為普天之下真正能夠同自己坐而談兵論道的人寥寥無幾,而張良算是其中最深不可測的一個。張良從容不迫的氣度、不動聲色的眼神常常令韓信自愧弗如。不過張良到底也沒有多少實踐經驗,這令韓信感到非常遺憾,又有些竊喜。
出關之戰雖然打得險了些,可是韓信總算沒有令張良對自己失望,這是他尤其感到快慰和滿足的。如同蕭何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一樣,韓信可以令任何人失望,卻不能令知音難堪。張良閱人無數,自然不會輕易看錯韓信這位天下奇人,尤其他對天下大勢比任何人都要瞭然於胸。於是張良向劉邦極力建議,讓專任大事、才兼將相的韓信獨當一面,開闢北方戰場,以一種大迂迴的姿態包抄楚軍後路。
當然,這招也是韓信早已深思熟慮過的。
張良雖然深諳兵機,但因為他本是生於富貴、長於富貴中,他沒有韓信那麼強烈的進取之心。如果令張良掌兵,他可能會因為顧慮太多而缺乏果決。從前張良最高的人生志願是為韓向秦報仇,也是為了挽回家族的名聲;而現在的志願是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們安居樂業,所以他才不辭勞苦地出山輔佐劉邦。
張良身體孱弱,不能長期戎馬操勞,所以只能時時跟隨劉邦左右為其出謀劃策,這倒也符合了他的生平志趣——帝王師。為此,韓信才不會嫉妒他,而始終視他為良師益友。
張良更是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的傳奇式人物,他身上保留了諸多的神秘感。當年在博浪沙和力士伏殺秦始皇時,天下無不為之震動,張良居然成功躲過了不可一世的秦軍的追捕,足見他的交遊之廣泛,那時候張良幾乎成了俠義的代名詞,也是仇秦之士的偶像。後來他亡命下邳,憑藉自己謙虛厚道的為人結了善緣,從一位神秘的老者[7]那裡得到了一部很不一般的《太公兵法》(《六韜》),那是諸多先賢共同的智慧結晶,是對於舊《太公兵法》的超越。從此以後,張良就知道單憑一時意氣遠遠不成,欲圖大事更當明察古今興亡之道、通曉縱橫權謀之術、悉知行陣攻伐之義,所以他將此《太公兵法》奉為至寶,以此為訓,用心研習,終至脫胎換骨。韓信也熟悉這部兵書,但可惜的是他所能見到的《太公兵法》仍舊是舊本,張良那本他一直無緣得見,張良也絕不會輕易示人——兵書是一把利器,不會輕易流傳,所以最後往往失傳。對於舊《六韜》而言,論兵方面相當具體,博採眾長的痕跡很是明顯,內容比較龐雜,因此思想也複雜,有諸多相互矛盾之處,並非理想的研習對象,靜下心好好揣摩或許別有一番體會與境界。
真正令韓信傾心的還是孫、吳兵法,只有它們才符合他的性格,這也是因為他太年輕銳利,生平閱歷與張良大為不同。如果將張良的思想形容為天道合一的話,那麼韓信的思想便可以形容為兵道合一,後者的興趣更專,因此其眼界難免流於狹隘。
此時的天下形勢如韓信預見的那般發生著巨大變化。正當漢王劉邦在關中高舉仁義大旗而天下歸心時,驕縱暴虐的項羽卻在逆天而行。他先是驅趕義帝楚懷王去江南,接著在十月又密令九江王、衡山王、臨江王等將義帝殺死。項羽此舉不僅使楚地官吏百姓對其以下犯上、背信棄義的行徑大為不滿,而且還給劉邦等諸侯留下討伐他的口實。敢與天下人為敵,可見項羽狂妄到了何等地步!
被陳餘打敗的張耳來投靠劉邦,劉邦對其很是優待。而後,河南王申陽在漢軍兵鋒所指之下也向劉邦投降,漢置其地為河南郡。不久,劉邦又任命韓襄王孫輩中一個名字也叫韓信的人為韓太尉(生於楚長於楚的韓信對他們並沒有感情),令其攻略韓地,結果被項羽封為韓王的鄭昌最終兵敗投降;最後,坐鎮櫟陽的劉邦於同年十一月立此韓信為韓王。與此同時,漢軍一路又向西平定了隴西(此時中原北面的匈奴人正忙著四處征伐鄰邦,尚無餘力南下)。這些可以說都是韓信的勝利。
第二年春,鋒芒正盛的項羽打敗齊王田榮,田榮敗走平原縣,結果被一群厭戰的百姓殺死。本來以為這樣就可以結束禍亂的百姓們又被粗暴的項羽當頭潑了一盆冷水。項羽先是立田假為齊王,接著又在齊地為發泄齊軍的抵抗而大開殺戒,不僅將齊軍的降卒全部坑殺,而且還擄掠了他們的妻子兒女。這還不算完,項羽還遷怒無辜,把整個齊地的老百姓視為仇人,焚其屋宇、城郭,大有將齊國夷為平地之勢。
本來項羽以為這招殺雞儆猴可以使天下百姓從此再也不敢反抗楚軍,只可惜他的頭腦太過簡單,恰恰適得其反,齊國百姓為了反抗楚軍的屠殺,紛紛拿起武器自衛。他們聚到田橫麾下,同殘暴的楚軍展開殊死搏殺,使項羽一時間無法從齊地抽身。
項羽的日子變得很不好過。
遠在關中正全力運籌東征的韓信得知這些消息後,大為驚喜。他想起了虞夫人:項羽如此愚蠢、殘暴、血腥,難道她一點都沒有看在眼裡嗎?為什麼沒有制止他呢?或者,她規勸了,可項羽不聽?難道她還沒有失望嗎……不能自已的韓信幻想著虞姬已經對項羽失望透了。因此,他要立刻帶兵殺向彭城除掉項羽,他的心底滿是無法抑制的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