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2024-09-29 12:09:03
作者: 毛姆著;趙習群譯
我年輕的時候,當我對一本書的直覺印象與權威評論家的觀點有很大出入時,我會毫不猶豫地認為肯定是自己錯了。我不知道那些評論家會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傳統觀點,當時我也想不到這些評論家對某些作品的評判言之鑿鑿,但實際上他們對這一領域所知甚少。很多年以後我才慢慢發現,不管是文學還是藝術,真正對我有價值的就是我自己的真實看法。現在我對自己的判斷力已經頗有信心,因為我注意到,四十年前我讀過的一些東西,當時我的直觀感受與流行的觀點完全相反,但現在卻已經被大家普遍接受。現在我依然會閱讀很多的文學評論文章,這是因為我覺得它是文學生態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讀書的目的並不總是要對自己的靈魂有益,花上一兩個小時去讀一些評論文章也會非常愜意。你不用太多考慮你對於他們的評論是同意還是不同意,你只是去了解一位思想睿智者對於一些作家的看法,這本身就很有趣。他們評論的可能會是你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作家,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他的評論文字已經說明了一切。
但是,對於讀書這件事,我始終認為,唯一重要的是這本書對於你的意義。也許,對於一位評論家來說,這部作品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但是這種二手的信息對你的意義並不大。我讀書的目的只是為了我自己,除此之外絕無其他。我無意對這本書做出多麼公正的評判,我想的是如何從中獲取有用的養分,就像阿米巴變形蟲一樣,那些我無法吸收的東西對我來說就沒什麼意義了。我既不是學者或者文學專業的學生,也不是文學評論者,我是一名專業作家,我讀書的目的是要為自己的創作服務。有人可以寫本書聲稱自己的新發現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完全推翻了人們幾百年來對於托勒密的迷信,這樣的書我壓根兒就不想讀,而且絕不會因此而感到慚愧。也有人會寫書講述自己在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上的冒險經歷,這樣的書我也完全沒有興趣。一位小說作家並不需要在任何領域都成為專家,他只要成為小說領域的專家就足夠了。相反,如果他在很多領域都成了專家,那對於他們的小說寫作反而是有害的。因為人性之弱點非常明顯,一旦你懂得了某個領域的一些專業知識,你就會情不自禁地開始賣弄,從而讓你的小說變得不倫不類。小說家如果懂得了太多的技術層面的知識,那反而很不明智。十九世紀九十年代,當時的小說作者都特別喜歡使用大量的行業術語,這在當時竟然成為一種時尚,但那時的小說卻讓人感覺又臭又長。就算沒有這些行業術語,你照樣可以把事物描寫得很逼真,事件發生的場景也可以清楚明白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而閱讀這些描寫段落也不應該讓人感覺無聊而又乏味。小說家應該了解一些對人們的生活能產生影響的重大事件,但是千萬不要忘了,人性才是小說描寫的重點,所以,對重大事件的了解應淺嘗輒止,不然就會落入賣弄學問的泥潭。但即使這樣,可供了解的事情依然顯得漫無邊際,所以在開始了解之前我就會明確自己的目的。對於你所塑造出來的角色了解多少都不為過,傳記和回憶錄以及一些科技著作都會讓你寫出一些讓內行人一讀就會覺得很親切的細節,還有一些扣人心弦的心理描寫以及一些發人深省的睿智語言,這些你都無法從人物原型中完全得到。人心深似海,要想誘導一個人對你敞開心扉,說出一些對你的寫作十分有用的東西絕非易事,你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時刻告誡自己要慢慢來。研究人性和讀書不太一樣,讀書的時候你可以快速翻閱,準確定位你所了解的東西,而研究一個人的過程中,你可能與這個人待了很長時間,卻依然發現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