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晚明軼事:國難中的風花雪月> 四、對鄭氏集團的剿撫兩手

四、對鄭氏集團的剿撫兩手

2024-09-29 12:00:07 作者: 陸幸生

  在反清復明無望,面對清政府的軍事壓力下,鄭經的台灣建國謀求獨立,以求自保的念頭開始萌發。而清政府對於台灣當局也是採取網開一面,剿撫結合的兩手,謀求台灣統一。

  康熙即位於1661年,此時鄭成功收復台灣,南明最後一個小朝廷永曆王朝覆滅。由於鄭成功一直堅持抗清立場,成功去世後其子鄭經繼承了父親主張,繼續與清政府為敵,被清朝視為東南沿海的一大隱患。康熙欲使台灣歸於清廷,安定東南海疆,抱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決心,始終不渝。其策略總的來說是剿撫並用,以撫為主,曾經先後不下數十次與鄭氏父子進行談判,希望和平統一,在反反覆覆拉鋸式和談中,戰鬥從來沒有終止過。

  這是因為從清廷自身來講,陸軍強大而水師薄弱。八旗鐵騎加上投降的綠營兵曾經縱橫南北,蕩平南京弘光、福州隆武和雲南永曆政權,以及李自成大順軍和張獻忠大西政權殘部,平息「三藩」之亂等等,耗費軍資民力巨大。反而對盤踞於東南沿海及島嶼上的鄭氏水軍顯得力不從心。順治年間年年征戰,耗費大量軍餉,國家財政極為困難。大陸初步實現統一之後,迫切需要與民休息,無力大量發展水師,尤其對剛剛從鄭氏集團分化投降的水師將領並不充分信任,沒有發揮他們的作用。清廷對於鄭氏的戰略基點不是主動出擊,而是消極防禦,採取了「禁海」政策。

  禁海也即將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居民遷入內地,設立邊界,派兵防守,防止百姓接濟鄭軍,「將所有船隻悉行燒毀,寸板不許下水,凡溪河樹樁柵。貨物不許越界,時刻瞭望,違者死無赦」。遷界禁海的目的在於切斷鄭氏與大陸的聯繫,使其失去接濟和沿海民眾支持,這些給鄭軍造成了暫時的困難,促使了鄭軍一部分的投降,但並未如當時所料,在半年之內置敵軍以死地。反而因為遷界、禁海使得朝廷蒙受巨大損失,沿海諸省大片良田荒廢,國家稅收減少,對外貿易停止,百姓背井離鄉,尤其將沿海島嶼空置,正好為鄭氏船隊自由往來出沒,買通守邊士兵創造了條件,鄭軍照樣可以獲得所需物資。因此,可以說禁海並未達到預期目的。

  稍後,鄭氏家族內部矛盾激化,為清廷推行剿撫策略提供了有利時機。鄭成功病逝台灣後,鄭經在經過一番內部爭鬥,承繼王位。福建總督李繼泰、靖南王耿繼茂乘機於當年(1662年)八月派遣總兵林中前往廈門,修書進行招撫,開始與繼位後的鄭經進行了第一次的招撫談判。

  康熙二年至八年(1663—1669年),清廷前後四次又派人到台灣議撫,鄭經均堅持「照朝鮮、琉球事例,不登岸,不剃髮易服冠」,拒絕招撫[1]。在這期間鄭家軍內部產生分裂,鄭經在澎湖殺其叔鄭泰,導致鄭泰之弟建平侯鄭鳴俊、鄭泰子永勝伯鄭緒昌及大小文武官員四百餘員、船四百餘只,眾萬餘人,從金門駛入泉州港投降清朝。在此期間清軍的招撫政策對鄭軍瓦解很大。康熙三年(1664年)鄭軍威遠將軍翁求多率兵民六萬餘人投降清軍,與此同時鄭軍永安侯黃廷、大都督余寬等率兵官三萬二千餘眾出降。鄭經僅存數十艘船,乘風遁走台灣。安排斷後的大將周全斌和黃廷,也都歸順了清廷。自此,鄭經沿海據點被掃滅殆盡。康熙六年(1667年)五月,清廷派遣招撫總兵官孔元章,攜帶鄭經舅父親筆信航海過台,招撫鄭經,提出以沿海地方與台灣通善、鄭氏稱臣、納貢、遣子入京為質等三條件。鄭經高規格接待孔元章,但是拒絕招撫,答以「台灣遠在海外,非中國版圖,先王在日,亦只差『剃髮』二字,若照朝鮮事例即可」。鄭經回顧鄭成功在順治九年(1652年)至十一年(1654年)之間與清朝的談判,堅持不剃髮,照朝鮮例。似乎他是在堅持「先王」的一貫原則。其實他們父子對於「朝鮮例」的理解並不一致。鄭成功所指「朝鮮例」是承認自己「為清人」,並「奉清朝之正朔」「文官聽部調選」,甚至頭髮也不是絕對不可以剃,只待「奉旨命下,然後安心剃髮」,為清朝之臣屬。只不過要求一定之地盤,保持原有體制和軍隊。只是由於多種原因,雙方未能最終達成協議。

  而鄭經所謂的「朝鮮事例」,則是試圖將台灣變成純粹意義上的「外國」。這從鄭經復孔元章中書中可以看出,信中說:

  自昔貴朝議和者屢也,從先王以至不佞,只緣爭此(剃髮)二字。況今東寧(台灣)遠在海外,非屬版圖之中,東連日本,南蹴呂宋,人民輻輳,商賈流通。王侯自貴固吾所自有,萬世之基已立於不拔。此貴介所目睹者。不佞亦何慕於爵號,何貪於疆土,而為此削髮之舉哉!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口氣之強硬,態度之狂妄囂張躍然於紙上。也就是說,過去和你們朝廷議和多次,從先王鄭成功開始,不為其他,原因也就在於「剃髮」兩個字。況且如今我台灣遠在海外,並不在清朝版圖之內,東連日本,南至菲律賓。人口和物質聚集像車輻集中於車轂一樣緊密,經濟繁榮商業流通發達。王侯過去就是我所自有,萬世基業已立於不可摧毀之地。這些都是貴大使您所親眼見到的事。我根本就不稀罕你們所封的爵位,也不貪圖你們的疆土,何必為此屈辱地剃去頭髮![2]

  為了國家統一,招撫鄭經歸順,清廷一再降低條件,甚至允許鄭氏封藩,世守台灣。鄭經則提出:「苟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江日升《台灣外記》)康熙答覆:「若鄭經留戀台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於比朝鮮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明清史料丁編》第三本)。康熙不願台灣成為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國家,故談判破裂。

  在鄭經堅持這種循例參照朝鮮變相獨立的主張,遭到了康熙帝的嚴詞拒絕。可以說鄭成功的驅逐荷蘭殖民者占領台灣完成祖國統一的戰略目標,在鄭經手中因為殘明旗幟的喪失而只能最終走向台灣獨立的道路。這時的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滿漢的民族矛盾相對緩和,統一與分裂上升為新的主要矛盾。鄭經仍然以南明為正統,謀求建立海上獨立王國,已經失去了抗清的意義。

  [1] 見孟昭新著:《康熙大帝全傳》,吉林文史書出版社,第132、135頁。

  [2] 見《鄭經復孔元章書》,《康熙統一台灣檔案史料選輯》,第70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