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晚明軼事:國難中的風花雪月> 三、被風流案氣死的延平王

三、被風流案氣死的延平王

2024-09-29 12:00:02 作者: 陸幸生

  順治十八年(1661年)七月,新緬王大殺永曆帝隨從官員。十月清兵入緬甸,緬王執永曆帝及其眷屬獻給吳三桂。次年清康熙元年南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十二月鄭成功收復台灣。這一年康熙帝殺鄭芝龍全家於北京菜市口。四月吳三桂絞殺永曆帝父子於昆明。五月鄭成功因病與世長辭,年僅39歲。「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鄭成功沒有能夠成為挽回王朝覆滅命運的中興名臣。

  鄭成功以決絕的心態,以台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與福建廈門和澎湖列島形成守望相助犄角互依的戰略態勢,誓與清朝當局周旋到底。當然這只是鄭成功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景,因為明王朝的最後一盞油燈已經油盡燈滅,失去了最後一點復明的希望。此刻,清朝政府也對於招降這位南明永曆帝敕封的延平王失去了信心,終於將豢養在北京的鄭芝龍一家先是流放寧古塔後是滿門抄斬。

  鄭成功過去所打的南明永曆帝旗號已經黯淡失色,儘管這面大旗也只是鄭成功堅守東南名義上的幌子。南明的幾個短命王朝已經完全失去了行政和經濟、軍事的統治功能,只是作為某種以地方軍事實力「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手段。隨著永曆皇帝被殺,這種名義上號召力也已經完全喪失,南明政權在形式上已經不復存在了。

  現在還在金門島苟延殘喘的只有靠著鄭成功接濟苟活的魯監國朱以海。隨著鄭成功病逝,他的大兒子(世子)鄭經搶奪來了延平王的封號,對於魯監國等王族的接濟也徹底停止,患有嚴重哮喘病的朱以海及其追隨者奄奄待斃。十一月,原依附於鄭成功父子的明魯王朱以海病死於金門。這場曾經轟轟烈烈的「反清復明」運動,終於偃旗息鼓。唯有尚在台灣的鄭經依然打著南明永曆的旗號在經營著台灣。那也只是繼續以死去的幽靈附體去裝神弄鬼,點燃煙香繚繞中的鬼符,去欺世盜名,在台灣苦心經營著事實上的台灣獨立罷了。

  根據江日升《台灣外記》記載:「鄭經承父例。總兵以下皆自委任,如公、侯、伯及提督,必修表請封然後出印諭。」也就是鄭氏父子拉大旗作虎皮的目的也不過藉助反清復明的旗號鞏固和擴張自己家族在東南沿海的利益,因而中下級官員皆由自己任命,諸如提督一類高級官員和拜公封侯等等也只是走走形式,蓋蓋章而已。但是這種形式是必須的,至少永曆皇帝這面旗幟的存在可以將清廷的注意力向廣西方面吸引,使自己在軍事上壓力不至於太大。而永曆帝的大旗一倒,清廷的軍事壓力就如同泰山壓頂那般向鄭家軍頭上碾壓過來,這是鄭成功所始料未及的。再加上鄭成功治軍極嚴,懲處不問親疏往往過重,尤其是逼迫群僚及其家屬大量遷往台灣,遭受到部下群起反對,不少人叛逃而去投降清廷,一時隊伍離心離德。而此時發生在家族內部一件桃色醜聞,幾乎成了擊潰了鄭成功堅強意志的最後一根稻草,使他遽然辭世。可以說鄭成功是在內憂外患中抱著壯志未酬的遺憾,在台灣離開了這個風雨晦明的世界。

  鄭成功之死,究其外部原因在於,清政府對於在北京鄭芝龍家族的屠殺,又遇永曆帝朱由榔在緬甸被擒獲,造成精神上的巨大刺激;內部原因在於,長子鄭經的亂倫醜聞和舉旗反叛所造成的負面效應,引發家族內部的紛爭分裂。這一連串事件使他內外交困,身心疲憊,急火攻心,遂於南明永曆十八年(1662年)五月初八日悲憤病逝。

  最早請求囚禁誅殺鄭芝龍的是明代降臣所謂「江左四大家」的龔鼎孳,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時任「左都御史的龔鼎孳請誅芝龍,國器也發芝龍與成功私書,乃奪芝龍爵,下獄」。[1]鄭成功原部將黃梧降清後,又向清廷密陳「滅賊五策」,其中第三、四策直接針對鄭芝龍和鄭家祖墳:「三,其父鄭芝龍羈縻在京,成功賂商賈,南北興販,時通消息。宜速究此輩,嚴加懲治,貨物入官,則交通可絕矣。四,成功墳墓現在各處,叛臣賊子誅及九族,況其祖乎?悉一概遷毀,暴露殄滅,俾命其脈斷,則種類不待誅而自滅也。」這是十分陰險毒辣的計謀。自鄭成功海上起兵抗清以來,清廷就一再利用鄭芝龍逼迫鄭成功就撫,鄭成功不為所動,拒不投降,清廷遂加緊迫害鄭芝龍。1657年,鄭芝龍被流放寧古塔。鄭成功東征台灣後,清廷見招降鄭成功的希望更加渺茫,遂採納黃梧的所謂「滅賊五策」,將鄭芝龍一家十一口殺害,並派清兵到南安挖掘鄭成功的祖墳,以在心理和氣勢上打擊鄭成功。

  當鄭成功聽到父親被殺,「頓足擗踴,望北而哭曰:『若聽兒言,何至殺身』。」鄭芝龍當初的投降戰略,不僅招致自己的殺身之禍,而且禍延子孫,成為重創鄭成功脆弱心理的重磅炸彈。當鄭成功聽聞祖墳被毀的消息時,更是痛哭流涕,「向西切齒而罵曰:『生者有怨,死者何仇!敢如此結不共戴,倘一日治兵而西,吾不寸磔汝屍,枉作人間大丈夫』!」可見,這些慘無人道的卑劣手段對鄭成功傷害之大、刺激之深!而此刻,他的大兒子延平王儲鄭經又從背後狠狠捅上了一刀,此刀是致命的一刀。

  據《清史稿·鄭成功傳》記載:

  

  成功既得台灣,其將陳豹駐南澳,而令子駐思明。康熙元年成功聽周全斌讒,遣擊豹,豹舉軍入廣州降。惡錦與乳媼通,生子,遣泰殺子及其母董。會有訛言成功將殺諸將留廈門者,值全斌至南澳還,執而囚之,擁錦,用芝龍初封平國公,舉兵拒命。成功方病,聞之,狂怒齧指,五月朔,尚居胡床受諸將謁,數日遽卒。[2]

  鄭成功一共有十個兒子,鄭經(錦)是他的大兒子,生於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從小深受成功喜愛,立為世子,即是延平郡王的王儲。鄭經也算是文武全才的人物,從小就跟著父親南征北戰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和安邦理政才能。他小小年紀即繼承家風舞刀弄槍,也喜歡舞文弄墨,經常創作一些反清復明的詩歌,以示對於明帝國懷念,抒發自己恢復故土,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頗有乃父雄風。下面引用兩首,以證其才:

  悲中原未復

  胡虜腥塵遍九州,忠臣義士懷悲愁。

  既無博浪子房擊,須效中流祖狄舟。

  故國山河盡變色,舊京宮闕化成丘。

  復仇雪恥知何日,不斬樓蘭誓不休!

  聞西方反正喜詠得誠字

  群胡亂宇宙,百折守丹誠。海島無鸞信,鄉關斷雞聲。

  義師興棘岫,壯氣撼長鯨。旗旆荊襄出,刀兵日月明。

  一聞因色動.滿喜又心驚。原掃腥膻幕,悉恢燕鎬京。

  更開朝貢路,再築受降城。

  由此可見,這位王儲並非自小長於王府中的花花公子紈絝子弟,而是一心想著效仿秦末刺殺暴君秦始皇的張良和東晉時期討平八王之亂投鞭斷流的奮威大將軍祖狄。而他在後一首五言長歌中所指的「西方反正」指的正是投降了清朝又重新反清的盤踞雲南、廣西、廣東的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的「三藩」。他認為是聯合三藩「反清復明」一舉收復燕京恢復萬邦來朝,受降胡虜於北京城下的時機已到,因此志得意滿蠢蠢欲動。他縱橫卑闔利用權謀周旋於三藩之間,趁機攻擊靖南王耿精忠後方,收復福建失地,小有斬獲。當然這樣的雄心壯志也只是曇花一現,詩里意氣、夢中關山,並非現實中的世界。「三藩」很快被清廷剿滅,他只能龜縮台島苟延喘喘,企圖藉助台灣天然地理優勢進行分裂主義活動。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率師攻取台灣,命鄭經鎮守思明(廈門),調度沿海各島。當時鄭經19歲,娶隆武時期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唐氏為妻。唐氏端莊賢淑,但與鄭經感情不睦。留守延平王老營的王儲鄭經在與唐氏的婚姻發生危機時,尋求婚外戀情,竟然與四弟的乳母陳氏私通,降生了一個男孩。聰明過頭的王儲將醜聞當成喜事向鄭成功報告,說是侍妾為王爺降生了一位王孫。鄭成功因為喜添孫兒十分高興,還進行了一番賞賜。不料唐顯悅為自己的孫女打抱不平,寫信給鄭成功大加責難,信中有「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聞飭責,反加賞賚,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國?」[3]

  鄭成功接信大怒,命兄鄭泰到思明斬其妻董氏並子鄭經及孫。鄭泰與洪旭等人議曰:主母、小主其可殺乎?僅斬陳氏及其子復命。鄭成功不允,對自己的正妻董氏和親兒子鄭經絕不寬恕。而此時鄭經已經羽翼豐滿,形成了自己的勢力。鄭成功已經失去了制約他的能力,於是發生諸將聯合抗命的嚴重事件。鄭成功正因為復國無望而積鬱於心,唐顯悅危言聳聽不顧大局以言辭激怒,鄭成功氣塞心頭,一意孤行必殺董夫人和鄭經。此刻,鄭成功手下將領蔡鳴雷從台灣來廈門搬取家屬,鄭經向他探問消息。蔡鳴雷因為在台灣犯過錯,怕受責罰,故意誇大其詞,說藩主執意要殺董夫人和鄭經,如果金、廈諸官執意抗命就全部處斬,鄭成功已有密諭給往南澳征叛將陳豹的周全斌部,命令他相機行事。聽到蔡鳴雷的讒言,金、廈文官武將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洪旭說:「世子,子也,不可以拒父;諸將,臣也,不可以拒君。惟泰是兄,兄可以拒弟。凡取糧餉諸物,自當應付,偌以加兵,勢必御之。」

  經鄭成功的哥哥鄭泰同意後,諸將給鄭成功送去公啟,啟本中有「報恩有日,侯闕無期」的話。明確表達了金、廈諸將聯合抗命的意思。鄭成功閱信後,心中憤懣已極。五月初一日,身感不適,仍每天登將台,手持望遠鏡眺望澎湖方向有沒有船來。因而患上風寒,到了第八天,突然發狂地喊叫道:「吾有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也?」既而用兩手抓面而逝。所以,《台灣通志》上說鄭成功是死於感冒風寒。[4]

  鄭成功逝世後,在台諸將舉鄭經弟鄭襲護理國事,而黃昭、蕭拱宸等人又以鄭經「亂倫」「不堪為人上」,擁鄭襲為東都主,並分兵準備抗拒鄭經。消息傳來,鄭經即在思明繼位發喪,以陳永華為諮議參軍、周全斌為五軍都督、馮錫范為侍衛,整師準備渡台。

  這時清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遣人前來議撫,鄭經執「按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議未成。同年十月,鄭經率師東渡,迅速平定黃昭、蕭拱宸之叛。翌年正月,返回思明。六月,以其伯父鄭泰支持黃昭擁鄭襲拒己,假意置酒邀鄭泰議事,伏甲兵而殺之。鄭泰死後,其弟鄭鳴駿、子鄭纘緒即率所部入泉州降清。十月,清廷調集大軍,會合投誠諸軍及荷蘭艦隊進攻金、廈,鄭經不敵,退守銅山(今東山縣)。這時,耿繼茂、李率泰又遣人議撫,鄭經仍執前議,聲言:「若欲削髮、登岸,雖死不允。」

  康熙三年(1664年)三月,在許多將領叛去的情況下,鄭經與洪旭等率師東渡,於初十日抵達台灣。

  到達台灣後,鄭經繼承鄭成功的政策,當時從閩廣等地移居的漢民已達20餘萬。漢族與高山族人民和睦相處。共同開發寶島台灣。漢族人民供應高山族布匹、食鹽、鐵器、瓷器;高山族人民也將自己的黃蠟、硫磺、皮革等賣給漢族同胞。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原來的荒地盡為「膏腴之地」。為了使軍隊長久地駐防台灣,抵禦清政府進攻,鄭經還在軍隊各鎮間分配土地進行墾荒自救,寓兵於農。台灣盛產蔗糖,年產量高達5000多萬斤,除供應本地和大陸以外還遠銷到日本、菲律賓等國,此外漁業、冶金、伐木等行業發展起來,在經濟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與此同時,台灣的行政管理體制逐步建立,設立六部管理政務,厚待明朝到達台灣的諸宗室,擁立寧靖王朱術桂為「監國」。安插諸宗室及鄉紳定居台灣。督諸鎮墾田,栽種五穀,插蔗煮糖,修埕曬鹽,廣事興販,國用日足。又採納陳永華「建聖廟,立學校」的建議,設立學院,「自此台人始知學」。接納洪旭「文事、武備,兩者不可缺一」的建議,令各鎮於農隙時教習武藝,「春、秋操練陣法」。並檄各鎮,入深山採辦桅舵,修葺、興造船艦,平時裝載貨物,興販各國。從此,「台灣日盛,田疇市肆,不讓內地」。當時,英國和西班牙先後遣人來訪,鄭經許其通商,但拒絕西班牙在台設教的要求,並面告西班牙使者:華人到呂宋(菲律賓)經商,「不許生端勒掯」「苟背約,立遣師問罪」。鄭經在他執政的十八年裡,農商並重,台灣經濟繁榮,政治穩定,文化提高,跟上了清代整個中國社會發展的步伐。鄭經在台灣開發治理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1] 見《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傳十一·鄭成功傳》,線裝書局,第1330頁。

  [2] 見《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傳十一·鄭成功傳》,線裝書局,第1330頁。

  [3] 江日升著:《台灣外記》,第172頁。

  [4] 主要依據《台灣外記》,鄭成功病逝日期在該書和《海上見聞錄》(定本)、《清聖祖實錄》中均作五月初八日。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