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晚明軼事:國難中的風花雪月> 第二章 從漢儒到明儒的嬗變

第二章 從漢儒到明儒的嬗變

2024-09-29 11:56:36 作者: 陸幸生

  一、王朝末期的綱常失序

  明代文官來源均為以熟讀四書五經等聖賢之言,加上祖宗之言、今上之言,並以八股成文經層層嚴格的考核和篩選而進入仕途的文化人,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知識分子。只是他們是被抽去了獨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後成為帝國的奴才,也即機器和螺絲釘,只有鑲嵌在帝國機器上才能運轉。

  進入仕途就是進入了王朝政治的統治階層。漢代早期的文宣漢武之治在經濟上是王朝的鼎盛時期,社會思想文化相對發達,而到西、東兩漢的末期統治階層受到外戚和宦官的雙重干預,政治影響力走向沒落,證明機器已經衰朽,需要改良,否則就可能被拆毀。

  在國家承平之際,皇權專制,國家之文官,大臣和國家休戚與共,輔政大臣與王室無血緣關係但是相處和睦,那是因為有共同認可的價值觀。但主少國疑之世時,則有可能出現母后垂簾聽政,而導致外戚和宦官的干政,這樣有正義感的儒臣就會根據儒家道義為了帝國的長治久安不避生死,挺身而上批評朝政,即使殺身成仁也在所不惜,這類文官的行為被稱為殉道。也就是孟子所言的大丈夫精神: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孟子對於大丈夫的浩然之氣有如下論述: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之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也。

  洪大而有剛性的浩然之氣,順天道運行:一方面必須時時處處在理性指引下,長期堅持點滴積累,不然就會氣餒;另一方面它又不能靠偶然的外力助長,不然同樣氣餒。兩方面的綜合就是「直養」,意味浩然之氣的培養是內在的,其過程是自然的。正如孟子形容源頭活水:「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離婁下》孟子所謂的養浩然之氣所要達到的人生境界就是「上下與天地同游」表現了最初的「天人合一」的人生修養和理想的至高境界,有可能出現的就是具有獨立思考獨立人格的不召之臣和具有特立獨行人格的狂狷之士。孔夫子說「不得中行,也必狂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2]充分肯定了知識分子堅韌不拔勇猛精進高尚品格和捨身取義死而後已的道德情操。這些論述,對於士人獨立人格和個性化風格形成具有極大的啟示意義。

  孟子的理想人格有仁義理智信這些善端為基因,順乎天道人心培養出了歷朝歷代的豪傑之士、大丈夫人格和具有特立獨行精神的「不召之臣」為後世的仁人志士高尚品格的塑造提供了原動力和巨大的感召力。他還以狂狷的道德人格培養出人本心理學,這些都為明代王陽明心學理論的創立和良知論確立拓展了無限想像的空間。為歷代仁人志士儒家學者「士志於道」精神建立了標杆性旗幟。

  漢代司馬遷的《史記》是這樣說明天人關係的,他在《報任安書》中說他寫書的目的就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是他做學問寫文章的目的。

  到了董仲舒那裡便開始向政治上引申。作為漢武帝的五經博士,他必須為帝王學說提供理論上的依據,以不負御用學者的聲名。他將天人感應學說在朝廷君臣大義方面的闡述發揮到極致,乃至成就了王道理論的巔峰,有效遮掩了封建專制骨子裡的霸道本色,使得儒學成為顯學罷黜了百家,在政治上走向聖壇。他認為,凡是帝王得位者,都是受命於天的,有符瑞可見;到衰敗之際,則有天遣。董仲舒是治《春秋》而為五經博士的。他認為《春秋》中有許多天人感應的記錄可為天下鑒: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一國則受命於君。君命順,則民有順命;君命逆則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慶,萬民賴之,此之謂也。[3]

  這就是說,「帝王是天之子」承天奉運而天然具有道統,說明了政權的合理性,這個理論當然大獲帝王歡心,而得到提倡。漢武帝是首先得到這一理論好處的帝王。但是董仲舒並沒有給帝王創造無限發揮為所欲為的空間,而是對這種奉天承運劃定了範圍,提出了制約,這樣就給文官集團對於君主權力監督制約預留了空間,形成官僚和君主相互鉗制的大一統專制體制。

  董仲舒所說的天,是至高至善至真至美的象徵,是秩序、道義的代表,是滿含喜怒哀樂之性情的人性表達,是賞罰分明的宇宙天象綜合體,世道好壞在天象的祥瑞和災變呈現上都會顯示。如果天子失職,天象就會示警,以各種災異進行警告。多次遣告而不改,老天就要更換天子,這樣給改朝換代提供了理論依據,而迫使帝王替天行道。否則,天子天生具有的道統就可能因為自己的驕奢淫逸而喪失。因此,天子的道統必須靠自己的修身養性、勤勉怵惕、清正廉潔、公道正派才能保持長久。這是對至高無上的君權的某種制約平衡,也就是君臣之間默契相守的春秋大義。

  那麼誰能解釋天意呢,就是高明卓絕的士,士是天意的合法解釋者和君王作為的天生制約者。至此,士在等級森嚴的宮廷中找到了合法的定位,也即擁有天道的理論闡發權和實際監督權。

  董仲舒聰明地用「天人感應」的理論,打磨了一柄鋒利的雙刃劍,高懸於空中,形成對於君權的制約,成就了文官集團在維護朝綱運行的正統地位。來源於正統的案例都是儒家學說的四書五經,中國士大夫階層的很多言行和行動指南都來源於此。才有了「孔子著春秋,亂臣賊子懼」。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指出「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義也」「且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這就很有了點西方啟蒙運動中自然法理論加上基督教理論中的先知天主們的道德說教對於王權的制約和人心規範的意思。

  然而,這種天命文化的基礎卻是建築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綱常禮教之上,基本上是「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的尊卑等級文化。一部《論語》講的就是尊卑有序,成就天道。《論語·季氏》云:「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孟子在《滕文公》云:「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親。」又雲「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通義。」

  正是這些嚴格分明的等級制才形成以「禮」為基礎的統治秩序。因為儒家哲學以天道精神為君臣定位,以等級觀念為王朝支柱,製作了一道屏幕多重等級,分隔開上智與下愚,使其各就其位,不得逾越。因而受到歷朝歷代統治階層的追捧,而成為維護統治秩序的武器,對百姓進行管理統治,社會就是在嚴格的等級中運行。

  到了宋代,儒學變成了理學,教義又增加了新內容,在尊卑有序不變的前提下,程顥提出「夫天之生物也,有長有短,有大有小,君子得其大也,安可使小者也其大也。」(《遺書·語錄》)程頤甚至提出寡婦「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朱熹認為「理只有這一個,道理則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朱子語類》)宋明理學設計的理學基礎就是「從天理,滅人慾」。

  尊卑觀念不僅存在於理學經典中,而且還通過制度設計,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影響到民眾心理,生活方式和語言習慣中,成為固定的模式。在政治上,皇權至高無上,聖旨就是天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權統治下的人,統統由皇權主宰,皇權體系通過各級官員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成了皇天后土下的奴隸和臣僕。

  官場中,官階大小決定尊卑,各級官員論資排輩,逆來順受,俯首帖耳,醉心利祿,重名分,不得僭越,凡是有個性的官員,很難在官場廝混下去。奴性是官員必須具備的品格。在學術上,尊古卑今,述而不作。言必稱聖賢,行必尊祖法,墨守成規,株守師說。心理上,自求平安,安貧樂道,明哲保身,「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在生活方式上,衣食住行都有尊卑,服飾顏色式樣均遵等級。家庭里祖宗最尊,族長為大,父親的話不可違忤。婚姻嫁娶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等。

  自漢以降,大一統王朝從上到下的治理模式基本上都是按照這一原理滾動式發展。在滾動發展中自然碾壓了許許多多為殉天道而犧牲的有識之士。這種血腥的碾壓和殉道是從漢代開始的,因此歷代的儒生都以犧牲在與宦官、奸佞作鬥爭為天職,以「黨錮之禍」中罹難的東漢儒生李膺、陳蕃、范滂為榜樣。當然這些犧牲,其實和君主失德,宦官當政,奸佞橫行的現象是密不可分的。也是雙方圍繞道義綱常進行鬥爭,可謂不屈不撓,前仆後繼。宋朝優待文人,對於不同意見,至多採取冷落閒置,很少採取殺戮等血腥手段加以迫害。馮夢龍所處的明末從太祖爺開始一直延續,越是帝國沒落手段越是殘酷,導致了一些東林黨人將漢儒精神發揮到了極致,演出一幕一幕動人心魄的血腥悲劇。

  也就是說只有到了統治秩序行將崩潰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體制千瘡百孔完全成了社會發展的障礙時,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空前激化,社會轉型即將發生,新思想的曙光突破舊思維乍露一線熹微,新時代將在舊體制的瓦解中,像是一輪旭日冉冉升起,這種士人中清流集團才可能與奸佞集團鬥爭空前激烈空前血腥。

  這就是「禮崩樂壞」末世降臨的先兆,統治階級的綱常禮教在新的生產力和生產方式變革的基礎上形成新的經濟基礎,生產關係的變革才導致上層建築的政治體制分化瓦解,捉襟見肘,這種時候往往是新思想突破樊籠破土而出的時候。舊體制舊思想難以整合人心,新的思想以「異端」形式適應人心和時代的需求艱難成長,春秋戰國時期如此,兩漢末期、晚明時期也是如此,馮夢龍就是出生在這一時期。因而,他是從新舊兩種勢力中掙扎而出的人物,傳統禮教和新崛起的市民意識鑄就了他的複雜人生。

  此時,專制政權危機空前,財富聚斂加劇,人心思變,民變蜂起,朝廷內外的矛盾加劇,於是王朝表面法制如三法司會審的制度名存實亡。更多時是由皇帝是私家專制機器放棄一切表面的程序而由錦衣衛、東廠、西廠直接參與對於不同政治派別人員的鎮壓,這就是所謂的「詔獄」的濫用。目標針對的就是文官集團中敢於對於朝政的批評者。這些專政機器的掌控人就是宦官集團的東西廠提督。這是由司禮太監直接控制的一支特別兇殘的專政別動隊。

  如果說王朝的昇平時期,對於儒生大臣的諫言批評多有採納,言路較為寬容,即使帝王有所不滿,最多也是貶官外放,很少採取對大臣的殺戮。如漢武帝對於董仲舒、汲黯的處置,即使對於司馬遷實施了宮刑,不久依然重新啟用。只有到了王朝行將覆滅之際,才導致了奸佞的橫行,忠良慘遭殺害。如兩漢末期及明末的屢興大獄,株連之廣泛,手段之殘酷前所未有。在那些內廷家奴王振、劉瑾、魏忠賢遺臭萬年的同時也成就了于謙、楊漣、左光斗、熊廷弼、袁崇煥等文武大臣的千古流芳。因為明代的統兵大帥一級的總督、經略基本都是由進士出身文官來擔任,這些人文韜武略均為人中豪傑,文官集團對於朝廷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可惜生於末世「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民怨沸騰,國家也就到了危亡之際。

  [1] 孟子《滕文公下》。

  [2] 孔子《論語·泰伯》。

  [3] 董仲舒《春秋繁露·為人者天》。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