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冷酷殘忍的皇帝
2024-09-29 11:49:49
作者: 姜若木
後世的歷史學家們及民間逸聞中,對雍正皇帝有「謀父」「逼母」「殺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好諛」「任佞」等不同的評價與傳說,總之,在後世學者與人民的眼中,雍正是一個採取不法手段篡政、屠殺兄弟姐妹的殘暴無道的皇帝。
養心殿
那麼,雍正的罪名是否成立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雍正是否毒死父皇
請記住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有一種說法:康熙是喝了胤禛送的人參湯被毒死的。這話以倫理、法理、情理講,既悖於情,也不合理。從當時的具體環境、周圍條件分析, 這是根本不可能之事。
(二)雍正是否逼死生母
當時,雍正「逼母」說流傳很廣。雍正生母烏雅氏,生了三個兒子:胤禛、胤祚(5歲死)、胤禎。據傳,雍正繼位後,將胤禎調回北京關押起來,他母親想見胤禎,雍正不准,太后一氣之下,撞死在鐵柱上。烏雅氏眼看親生兒子胤禎被囚禁,作為皇太后能不生氣嗎?當時人們將雍正生母之死同他囚禁胞弟聯繫起來是很自然的事情。
(三)雍正是否屠殺兄弟
雍正帝繼皇位之日,就面臨著兄弟們的不滿和挑戰。當時年滿20歲的皇子共有15人,雍正的大哥胤禔、二哥胤礽、三哥胤祉、五弟胤祺、七弟胤祐、八弟胤禩、九弟胤禟、十弟胤?、十二弟胤祹、十三弟胤祥、十四弟胤禎、十五弟胤禑、十六弟胤祿和十七弟胤禮。
大阿哥胤禔,康熙時就因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父皇,被奪封爵,幽於府第。康熙帝派貝勒延壽等輪番監守,並嚴諭,疏忽者,當族誅。對雍正來說,胤禔早就是一隻死老虎,不足為慮,雍正十二年(1734)胤禔病死。
二阿哥胤礽,是被康熙帝廢了的太子,禁閉在咸安宮。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縣鄭家莊蓋房駐兵,將胤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病死。
三阿哥胤祉,是一個不熱衷皇位、一門心思編書的人。雍正繼位後,以「胤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將胤祉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胤祉心裡不高興,私下發了些牢騷,雍正知道後,又將其爵位剝奪,幽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去世。
五弟胤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後,仍藉故削其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去世。
七弟胤祐,雍正八年(1730)去世。
八弟胤禩,是雍正兄弟中最為優秀、最有才能的一位。雍正繼位後,視胤禩及其黨羽為眼中釘、肉中刺,胤禩心裡也明白,常憂憂不樂。對此,雍正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胤禩為親王,胤禩的福晉對去祝賀的人說:「有什麼值得祝賀的?我擔心的是不要被殺了頭。」這話傳到雍正的耳朵里,便將胤禩的福晉趕回了娘家。不久,雍正又藉故命令胤禩在太廟前跪了一晝夜,隨後又削去了他的王爵,用高牆圍禁起來,並改其名為「阿其那」。「阿其那」一詞,意思是「豬」。胤禩終被受盡折 磨而死。
九弟胤禟,同胤禩結黨,為雍正所不容,被革去黃帶子,削宗籍,逮捕囚禁,並改胤禟名為「塞思黑」,意為「狗」,不久給胤禟定28條罪狀,押往保定,命直隸總督幽禁之。胤禟在保定監獄備受折磨,最後,以「腹疾卒於幽所」,傳說是被毒死的。
十弟胤?,也因黨附胤禩,為雍正所恨,奪爵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開釋,後鬱郁而亡。
十二弟胤祹,康熙末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受重用,但沒有結黨謀位。雍正剛繼位時,封胤祹為履郡王。不久又藉故將其降為比貝勒還低的貝子,且不給實爵,不久,又再降為國公,乾隆繼位後才被晉封為親王。
十四弟胤禎,雖與雍正一母同胞,但因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胤禎」,因此,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繼位時,先不許他進城弔喪,後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父皇的景陵,繼而將其父子禁錮於景山壽皇殿左右,直至乾隆繼位後,才將其開釋。
十五弟胤禑,康熙死後,雍正命其守景陵。
境遇比較好的有三人,即十三弟胤祥、十六弟胤祿和十七弟胤禮。胤祥,被雍正封為怡親王,格外信用;胤祿,過繼給莊親王博果鐸為後,襲封莊親王;胤禮,被雍正封為果郡王,又晉為親王,先掌管理藩院事,繼任宗人府宗令,管戶部。胤祥和胤禮早年加入過「雍親王黨」,所以備受重用。
康熙大帝英明一世,唯獨沒有解決好接班人問題,致使造成雍正即位後兄弟鬩牆、骨肉相殘的局面,但翻開中國歷史,歷代王朝莫不如此,我們也不應因此對雍 正求全責備吧。
雍正登上皇位後,馭下的手腕之高,年羹堯像令人驚為嘆止,從處置大臣年羹堯和隆科 多之事可見一斑。
年羹堯,字亮工,漢軍鑲黃旗人。從小就好耍槍弄棍,不安心讀書,父親年遐齡望子成龍心切,給他請了好幾位教書先生,希望他能好好學習,將來金榜題名,光宗耀祖,誰知都被他給氣走了。後來總算請來了一位能文能武的先生,這才把年羹堯鎮住。在這位先生的教育下,年羹堯文武兼學,沒過幾年,居然也學到了一身本領,參加科舉考試,竟然中了進士。然而,年羹堯的志趣卻不在這裡,他生性好動,好結交綠林豪傑,憑一身武功和才識,身邊聚集了不少拜把兄弟。
後來,年羹堯結交上了四皇子胤禛,從此成了胤禛的心腹。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晉封為雍親王后,娶了年羹堯的妹妹做側室福晉,胤禛繼皇位後,又冊封年氏為貴妃,地位僅次於孝敬皇后。年羹堯在康熙朝任四川巡撫、定西將軍,在青藏有軍功。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逝,由第四子胤禛繼位。由於康熙十四子允禎曾是雍正的皇位競爭對手,年羹堯出任川陝總督時,胤禎以撫遠大將軍身份坐鎮西寧。雍正為防不測,曾密令年羹堯就近監視允禎。這樣,胤禎雖然不滿於雍正繼位,卻因受年羹堯牽制,無法調動軍隊向東奪位。
隆科多,滿洲鑲黃旗人,其父為一等公佟國維,其妹為康熙的孝懿仁皇后。隆科多在康熙晚年任理藩院尚書、步軍統領。在康熙去世和雍正繼位過程中,隆科多的功勞在於防止留居北京的眾皇子作亂。康熙的兒子眾多,這些人雖各結黨羽,而在反對雍正繼位的問題上又都聯合了起來,雍正當時在北京十分孤立。隆科多時任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轄兵一萬多人,負責保衛皇帝,維護京城治安。由於他擁戴雍正,在他手中軍隊的威懾、彈壓下,皇室眾多的兄弟才沒敢興風作浪。
外得力於年羹堯,內得力於隆科多,雍正便順順噹噹地登上了皇位。
繼位之初,他對年、隆二人褒獎有加,寵信異常,年羹堯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掌握整個西北地區的邊防大權以及人事、財政大權,還直接參與朝中重大政務的決策。雍正甚至不顧君臣關係體統,稱年羹堯為自己的「恩人」,說什麼「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之臣民也」,竟然以對年羹堯的態度,作為判斷子孫臣民忠孝的標準。隆科多則被任命為總理事務大臣,參與處理重大事務,是雍正在中央的左右手,雍正誇他是「聖祖皇帝忠臣,朕之功臣,國家良臣,真正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稀有大 臣也」。
可是好景不長,僅僅過了兩年左右,雍正便變臉了,說什麼「近日年羹堯擅作威福,逞奸納賄,朕甚惡之」,並直接向年羹堯發出警告:「外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明顯地暗示他不會有好下場。果然,不久便命令年羹堯交出撫遠大將軍令,調任杭州將軍,並威脅說:「你若負朕,不知上蒼如何發落你也。」雖然年羹堯並沒 年羹堯奏允唐至西安折
有「負」他,雍正還是不依不饒,撤了他的官,並公布了他的92條大罪,說他這92條罪狀,可以將年羹堯處死30多次,但對他法外開恩,令其「自裁」(自殺),又斬其子年富,其餘15歲以上的兒子都充軍極邊。
在整治年羹堯的同時,雍正也向隆科多下了手。雖然隆科多受賜一等公、吏部尚書加太保等,但仍被定41條大罪,命令在暢春園外建屋三間,永遠禁錮。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隆科多死于禁所。
年羹堯和隆科多二人,對雍正來說,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對他們自己來說,則是知進不知退,知顯不知隱,泰極否來, 自釀成禍。
從對待同胞兄弟和近臣上可以看出雍正性格的兩面性,說一套做一套,明一套暗一套,他的兩面性格是他取得皇位的秘訣,也是他鞏固皇位的法寶。當然,雍正作為一個政治家,我們評價他的功過是非,主要的著眼點不應是其性情品格,也不應是其皇位的獲得是否正當,而應站在他對人類文明方面做了哪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