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朝的散曲和民謠
2024-09-29 11:47:51
作者: 姜若木
散曲是元代藝術的代表。習慣上,我們一般所說的散曲是指小令。散曲在某種程度上是由詞發展而來。北宋滅亡後,中原文人的詩詞在吸收了一些民間興起的曲詞以及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樂曲後,經金末元初文人的介入,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詩歌形式,這就是散曲,因形成於北方,也稱北曲。
散曲包括小令、套曲和介乎小令與套曲之間的「帶過曲」三種形式。
小令又稱「葉兒」,一般都是單曲。小令原是流行於民間的詞調和小曲,句調長短不齊,具有一定的腔格。小令顧名思義就是要短小,因此,它不像慢詞那樣存在雙調或三疊、四疊。不過小令中有一種聯章體,用來表達特殊的意思時使用,有時,一聯下來,甚至會聯上百支小令。套曲來源於宮調,也稱套數或大令。既然要套,就不能單一,套曲是由兩首以上用同一宮調的曲子相聯而成的組曲,一般都有尾聲,並且要一韻到底。帶過曲原來是指同一宮調里經常連唱的曲調,一般是兩支,也有三支相連的情況。
散曲中的小令是散曲的代表。小令的來源很雜,有些曲調如《山坡羊》《豆葉黃》《千荷葉》等,一聽就和人們的生產勞動有關係,多是從鄉村流傳到都市裡的。有些曲調又特別在某些地區流行,如山東東平唱《木蘭花》,大名唱《摸魚子》,南京唱《生查子》,彰德唱《木斛沙》,陝西唱《陽關三疊》《黑漆弩》等。
現存散曲在內容上多是詠史、抒懷、歌唱山林隱逸和描寫男女風情的作品,也有少數作品涉及當時重大的社會問題。散曲中尤其以小令最為普遍,它清麗生動,有相當的藝術價值。不管怎麼說,散曲是在北宋後遊牧民族入侵中原,漢文人在外族的統治下,在多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對當時的市井文學進行吸收、改進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通俗的文學形式。
元代的散曲創作十分普遍,目前可以考證的作家就有200多人,另外還有不少佚名作者無法知曉他們的真實身份。這些作家的出生年代各有先後,階級成分也非常複雜,這就使得元代散曲的風格各異,迥然不同。元代散曲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的著名作家有關漢卿、馬致遠等,他們的作品與民間歌曲比較接近,風格質樸自然,有較多的社會內容。與關漢卿同時代的散曲作家王鼎,則作風滑稽。作品中比較有意義的有《撥不斷》和《醉中天》兩首,不過內容缺少思想。此外,楊果、盧摯、姚燧、馮子振等也是前期散曲的著名作家。他們都是官位顯達的人,因此曲風偏於典雅,代表了元散曲中的另一種傾向。
散曲發展到後期,語言趨向典雅,這方面的代表作家是張可久和喬吉。張可久,字小山,今浙江鄞縣人。他在仕途上不太得志,晚年久居西湖,以山水自娛。張可久著有《今樂府》《蘇堤漁唱》《吳鹽》《新樂府》等,後人輯為《小山樂府》六卷。喬吉自稱「江湖醉仙」「江湖狀元」,著有散曲集《夢符散曲》。與張可久比,喬吉則帶有更多的江湖游士習氣。但兩人的作品中都會偶爾出現懷古傷今或托物寓意、對現實不滿的作品。
在後期比較重要的作家還有睢景臣、張養浩和劉時中,他們中尤其以張養浩被今人所熟知。張養浩生於1270年,字希孟,號雲莊,山東歷城人。他宦海沉浮30年,曾任禮部尚書、監察御史等職,可說是位居高官。
1321年,他以言官的身份上疏,「諫元夕放燈」,獲罪辭官,就此隱居。
著有《雲莊休居自適小樂府》,作品中充滿了「隱居樂道」的思想。1329年,陝西大旱,他被召為陝西行台中丞,去賑濟災民,同年死於任所。張養浩最出名的代表作就是《潼關懷古》,作品的思想十分深刻。
在元曲以外,元代的民謠也很有特色。不過因為歷史距今太遠,流傳下來的很少,目前能收集到的大約只有20多首。這些民謠多在元代尖銳複雜的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中產生,所以帶有很強的政治性和戰鬥性。
其中有一首是這樣寫的:
「解賊一金並一鼓,迎官兩鼓一聲鑼。金鼓看來都一樣,官人與賊不爭多。」
元末這類的歌謠就更多了,如一首鼓動人民起義的歌謠是這樣寫的:附錄二
「山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總之,民謠往往代表了當時底層人民的呼聲,所以它反映出的社會問題也就最尖銳、最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