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春秋戰國時國家形態的轉型
2024-09-29 11:35:53
作者: 姜若木
從周平王東遷以後,中國歷史就進入了「東周」時期。東周又分為兩段:前期為「春秋」,得名於孔子所著史書《春秋》;後期稱為「戰國」,得名於漢代劉向編著的《戰國策》。
隨著當年分封出來的諸侯國與周王室血緣關係越來越遠,加之各封國內發生的滄桑巨變,春秋時期一些諸侯國已停止或減少對周王室的納貢。
周王室財政拮据。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時,即位的桓王無力置辦喪葬用品,派人向魯國要錢。周襄王時,王室沒有像樣的車子,又派人到魯國去討。
西周時,周王室控制著從鎬京到洛邑一千多里的土地。平王東遷,王畿面積縮小了約一半。而到周襄王時,天子的直轄區域更縮小到不足二百里,形同一個小諸侯國。與此同時,一些諸侯國則在吞併小國、弱國的過程中壯大起來。齊、晉、秦、楚等國在分封之初,都僅有百里或五十里,可到後來,這些國家的面積數倍或數十倍於此。比如楚國就號稱「地方五千里」。諸侯與王室的地位就顛倒過來了。地盤縮小,經濟困窘,政治失勢,王室衰微,天下「共主」名存實亡。
而另一方面,一些國力強盛的諸侯爭相稱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先後取得霸主地位。這些霸主往往打著「尊王」的旗號,藉助周天子的權威,以壓服其他諸侯國。他們成為實際上的「共主」。為了爭當霸主,各國著手進行政治改革,以增強自己的勢力。春秋時期,各國之間的爭霸戰爭與各國內部改革與反改革交織在一起,呈現出十分複雜的局面。不過,有一些跡象是明顯的:軍功貴族的勢力在上升,軍政大權逐漸落入卿大夫手中。正如孔子所說的,原來的「禮樂征伐都決定於天子」變為「決定於諸侯」,又進一步變為「決定於大夫」,甚至「大夫的家臣把持國家政權」。
戰國時期的開端,便是以卿大夫的權力進一步升級為諸侯為標誌,新興的軍功貴族推翻已經腐朽的國君,開始執掌諸侯國的朝政,或者升級為諸侯。公元前481年,齊國大夫經常以武力奪取齊國政權。公元前453年,晉國的三家世卿又瓜分了晉君的大部分土地,晉國又宣布分為韓、趙、魏三國(習稱三晉)。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竟然承認了「三家分晉」的合法性,將韓、趙、魏三家由大夫升格為諸侯。在三晉建侯後的十七年(公元前386年),周天子又同意齊國田齊升為諸侯。周天子承認這些大夫為諸侯,事實上是承認了當時所發生的天崩地裂的變化。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三晉和田齊正式升為諸侯,造就了四個新的國家。這些新興的國家,經過進一步的改革,先後走上了中央集權的道路。新統治者吸取歷史教訓,不再搞層層分封,舊有的小封君逐漸被既非世襲又無食邑的地方官吏所替代。雖然偶爾也把土地封給功臣或子弟,但受封人數少,而且一般封於荒遠的邊地,不足以與中央抗衡。這樣,統一的、君主集權的國家首先在這些諸侯國逐漸形成。
周王室分封的諸侯國,大大小小難以計數。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在春秋爭霸戰爭中被兼併了。至戰國早期,各地諸侯國只剩下十幾個,大的有楚、越、趙、齊、秦、燕、魏、韓八國,小的有宋、魯、鄭、衛、莒、鄒、杞、蔡、任、騰、薛、曾等國。越國於公元前306年被楚國滅亡,其餘七個大國史稱戰國「七雄」。七個大國,由於秦在函谷關(今河南靈寶)以西,其他六國在函谷關以東,所以有「關東六國」「山東六國」或「東方六國」等叫法。
戰國中期,中原的一些諸侯國相繼稱王。「王」原是周天子的稱號。
春秋爭霸,名號仍稱「邦」,只有不遵從周朝體制的楚、吳、越才自稱為王,這三國都不是周王分封國,而是楚族、吳族、越族人自建的國家。因此,他們常被當作南方蠻夷受到排斥。公元前334年,齊國和魏國互尊對方為王。齊魏相互表明春秋以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霸政已經結束,周天子名義上的獨尊共主,地方諸侯已不復承認。時隔十年,秦為與齊、魏秦俑坑東端中部隊列
對抗,也稱王。過了兩年,即公元前323年,魏、韓、趙、燕等國又互尊為王。列國稱王,均成為名副其實的獨立國家。至此,西周王朝所確立的國家形態被破壞殆盡,而新的國家形態已處於痛苦的分娩之中。
在戰國中晚期的兼併戰爭中,各國都大力強化了君權,初步形成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建立了以國王為首的官僚政府。在此基礎上,各國都成為一個獨立的統一體。秦王政統一六國,建立秦王朝,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龐大規模上,放大、複製和完善了這樣的統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