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別讓拖延症毀掉你> 拖延改變你的時間觀,讓你認為永遠都有明天

拖延改變你的時間觀,讓你認為永遠都有明天

2024-09-28 18:41:25 作者: 李世強

  如果一場電影你遲到五分鐘,那麼你將會錯過一個十分精彩的開場白;寒冷的冬天你睡在溫暖的被窩裡遲遲不想起床的時候,那些成功人士正坐在電腦旁兢兢業業地工作;你已安排好今天的行程,而朋友卻打電話來邀你逛街喝咖啡,你明知今日事今日做,最後卻抵不過誘惑想著明天再做。你拖延越久,就會被時間落下越久。當你拖延的時候,時間並沒有因為你而停下它忙碌的腳步。「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中又能夠有多少個明日呢?所以,在時間面前千萬要守時,它可不會耐著性子等。

  你知道現在是幾點嗎?此時可不是你逛街喝下午茶的時間,而是你手頭工作的最後期限。其實我們很容易被自己主觀上的時間所欺騙,它不是手錶上的時間,而是我們此時此刻正在拖延的時間。

  從哲學家和科學家的角度我們可以將時間看成是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但是他們並沒有就時間的本質達成過一致意見。

  關於時間,亞里士多德就有一個著名的「倒樹疑問」:如果有一天在森林裡面倒了一棵樹,這時旁邊一個人也沒有,那麼這棵樹會發出響聲嗎?亞里士多德提出這個著名的問題就如同他對時間的理解一樣沒有準確答案。他有的時候在想:如果對於時間我們不去用那些數字加以計量,那麼時間還存在嗎?但是科學家牛頓則相信時間是絕對的,不管有沒有用數字去加以計量,它無時無刻都存在著。康德也表示,雖然我們不能直接認知時間,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經驗得到它。而愛因斯坦卻認為過去、現在和未來全都是幻覺。這就是發生在科學家與哲學家之間,關於時間問題的一場辯論。而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辯論中要想得到一個具體的答案將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對於愛因斯坦提出的這種「時間是幻覺」概念,拖延者往往喜歡這種說法。因為他們常常喜歡在事情一開始的時候不急不慢,當事情拖延到最後期限日益臨近沒有辦法再拖延的時候,才感覺時間過得飛快。然而,不管時間是不是幻覺,我們始終都無法去阻止或者改變時間前行的腳步,最後的期限最終還是會如約而至。

  英國的一所學校里,學生們正在操場上活動,有的打籃球,有的踢足球,有的在跑步,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可是,有一個叫萊西的小女孩卻坐在離操場很遠的一棵樹底下,專心致志地讀書。

  打聽後才知道,萊西以前很貪玩,學習成績一直不好,老師說她智商太低,永遠不會有出息。同學們說她是一個笨傢伙,就連她最要好的朋友傑米也同她分手,不再同她來往。回到家裡更讓她失望,父母都認為她讀書根本沒用,不但不進行輔導,母親還讓她幫著做家務,更可惡的是她的父親,每天都對她罵罵咧咧地說:「如果你的學習成績三個月後不提高,我將把你介紹到一家紡織廠去做工。」

  在同學的冷眼和父親的謾罵之下,萊西終於醒悟了,她沒有想到一個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會是這樣的。她下定決心,一定要盡力把落下的功課補上來。

  於是她一改往常的習慣,不再貪玩了。一天,母親出去買菜,讓她看好院裡晾曬的衣服,可她偏偏為了一道數學題弄得不可開交,一時間忘記了母親的囑咐,等母親買菜回來,衣服早已讓鄰居家的一隻小花狗給叨跑了。為此,母親狠狠地打了她一次。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晚上,同學們都早入睡了,她還趴在床上學習。就這樣,萊西沒日沒夜地學習,雖然她熬得眼圈發黑,身體漸漸消瘦,可是她的學習成績在原來基礎上提高了一大截。到期末考試時,她以全校第一的好成績,贏來了同學們的笑臉和父母的誇獎。

  萊西的故事告訴我們:時間能送給你寶貴的禮物,它能使你變得更聰明、更美好、更成熟。不怕時間不等人,就怕你不知怎樣去利用時間。

  利用時間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你不能因一時的成功就把時間丟在一邊,不去重視它。讓時間時時刻刻留在你心中,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其實對於時間的流逝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而每個人對待時間的態度也大不相同。忙碌的人則會埋怨時間走得太快,而無聊的人覺得時間過得太慢,找不到什麼事情打發這無聊的時間。這就是每個人的「主觀時間」,它是我們於鐘錶之外的時間經驗。

  如何將我們的主觀時間與具有不可動搖性的鐘表時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是現如今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一個對於時間觀念要求比較嚴格的人往往比較偏重於客觀時間。而拖延者往往沉溺於主觀時間從而丟掉鐘錶時間,久而久之也就不願意回到客觀時間,最終手上的工作將會越積越多,拖得時間越長就越來不及完成。而目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主觀時間與時鐘的客觀時間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沉溺於某件事情的同時明白什麼時候應該抽身離開,而不會在妥協中失去誠信。

  大多數的拖延者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即使自己的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產生衝突的時候,也不願意兩者之間有著太大的差異。即使現在已經是下午了,但是在他們看來離下班的時間還有好幾個小時,不必急急忙忙地趕工作。久而久之這種拖延變成了習慣,當一件事情來臨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懷有僥倖心理,單純地認為不到最後一刻就還有機會完成。所以在事情還沒有完成之前,他們絲毫不會為時鐘的轉動而感到著急。這時,時鐘對於他們來說只不過是一個擺設而已,他們根本不會為現在幾點了而著急,因為他們一直以為離最後的期限還早著呢!

  我們每個人對時間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時間觀念。時間觀念不同會導致行為習慣也大不相同,這樣一來就會很容易產生矛盾。妻子可能會這樣質問她的丈夫:「為什麼每次看球賽的時候總是非常準時,但是和我看電影的時候就總是遲到?」她的丈夫也許會這樣回答她:「電影在沒有開始之前你就到了,而我到的時候電影剛好開始,我這怎麼算是遲到呢?」這就是因每個人的時間觀念不同而引發的矛盾。

  不同時間觀念的人很容易在時間問題上發生衝突。例如,和朋友一起商量明天爬山出發的時間,有的人覺得提前半小時動身,以免在路上遇到堵車;而有的人就會認為還是晚一點比較好,這樣反而可以避開上班高峰期。於是一場關於何時爬山的討論開始了,有的人可能會為此事爭得面紅耳赤,這就是因為每個人對待時間的觀念各不相同。

  性子非常急的人接受拖延者的時間觀念肯定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這兩類人的鐘表時間相差太大。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兩者的距離縮小,相互能夠理解彼此在時間觀念上的不同,並以此達成某種妥協,儘量讓兩個時鐘走在同一個時間點上。

  津巴多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他對人們時間感知的差異性做了全面的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大多數人對於時間的感知都是通過過去、現在和未來不同坐標來定位的。但是如果有人太偏重於用某一個時間坐標來感知時間,那麼他的世界觀必然會受到局限。一個人如果可以在三種不同的時間坐標參照中保持平衡,那麼這樣的人也自然會充分地享受生活,從而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

  所以,我們不能站在一個時間的參照點上理解時間,要知道從不同視角透過玻璃看水面上的一個點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我們要做的就是將眼睛放在水面、杯子兩點連成的一條平面直線上觀察目標。對於時間也是如此,我們要想正確把握時間,就要拋開拖延,也不要急於追趕時間,而是要參照過去、現在和未來,正確地定位時間,這樣才能把握好時間,不做時間的拖延者。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