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煮沸人生> 精心呵護自己的心靈

精心呵護自己的心靈

2024-09-28 17:54:53 作者: 李銀河

  歲數越大,對關於生老病死的佛教教義的體驗就越真切。還記得小時候媽媽給我講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頓悟的情形。人生就是如此,沒有例外,也沒什麼太可怕的。只是等待一切該發生的發生而已。

  釋迦牟尼在一個城中生活,他在城的東南西北四個大門處分別遇到了一個嬰兒、一個老人、一個病人、一個死人,於是頓悟:這就是人生百態中最基本的幾種形態,人生不過如此而已。這一頓悟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就是最直接的人生感觸,一點兒也不深奧,一點兒也不玄妙,其表達也是大白話。

  在中國,無論信不信教,這些道理是被人們普遍認同的。民間對待宗教的態度一直就秉持骨子裡的中庸: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全信常常會走火入魔,不信又怕對自身不利。其實佛教的道理,尤其是關於「空」的道理,人們內心深處早就接受了,因為它以事實和人們的經驗為基礎,幾乎沒有什麼值得質疑的餘地。

  有了對於人生這一超脫的看法,中國人的價值觀基本上是現世的,是世俗的,不是宗教的。人們深知死後並沒有靈魂,沒有天堂,沒有地獄,沒有前生,沒有來世,人所擁有的僅僅是這幾十年的有生之年。所以養生之道成為大多數人的信仰,維護保養身體,安度一生,這就是中國人普遍的人生價值觀。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雖然這種世俗人生價值觀頗受其他文化中人的詬病,說中國人不信神沒宗教信仰就是一群行屍走肉,但是我覺得中國人對於自己文化的世俗價值觀不必妄自菲薄。有神論和無神論並不是高尚與低下的分野,只不過是對宇宙、對世界、對生命的不同觀點而已。好消息是,現代科學日益證明,無神論的真理成分遠遠超過有神論,所以事實將證明,真理在我們一邊,我們可以坦然面對有神論者的攻訐。

  由於中國人大都沒有宗教信仰,大都是無神論者,所以我們所擁有的只是世俗的生活,世俗的價值觀。所謂世俗的價值觀,就是過多看重俗世的生活,不關心前生來世;過多看重肉體,不關心靈魂。因為大家心裡明鏡似的,生命既無前生來世,死後也無靈魂,所以強身健體就是國人普遍的宗教信仰,精心呵護身體就是全民最普遍關注的事情。這一點,從各類媒體中有大量養生類信息而且最受各類人群歡迎,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人應當精心呵護自己的身體,要時時關注它,監測它的各項指標;人還應當精心呵護自己的心靈,也應當時時關注它,監測它的健康度、精緻度和愉悅度。

  有的人的生活是病態的,不健康的。比如那些吸毒的人、嗜酒的人、心胸狹窄的人。吸毒傷身,嗜酒傷肝,心胸狹窄的人成天悶悶不樂,鬱鬱寡歡。肉身的不健康與心靈的不健康互為因果,惡性循環,對癌症成因的一個極端說法就是,它根本就是一種精神病,即抑鬱的、不健康的心態導致的疾病。

  有的人的生活是粗糲的,不精緻的。衣食住行全不講究,亂七八糟。食僅果腹,衣僅蔽體。對於音樂、美術、文學、哲學全無興趣,只讀暢銷書,只看肥皂劇,從不享用文學家、藝術家、哲學家這些精緻靈魂所創作出來的精緻作品,生活質量很低,不只是物質生活質量低,精神生活質量也低。

  有的人的生活是苦悶的,不快樂的。活得無精打采,沉悶糾結。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既感覺不到食之美味,也感覺不到性之歡愉,更感覺不到純粹精神的愉悅。世俗生活中的快樂不外乎三類:肉體的快樂、人際關係的快樂以及精神的快樂。如果在這三個方面都感覺不到愉悅,人的生活是多麼沉悶難熬。

  既然沒有前生,沒有來世,既然死後也無靈魂,就好好關注此生此世,精心呵護目前這個生命,儘量讓它健康、精緻、愉悅,這才對得起自己寶貴的獨一無二的存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