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生戰功

2024-09-28 17:52:03 作者: 張大可等

  司馬懿建功立業是在他的後半生。黃初七年(226)七月曹叡繼位,司馬懿以顧命大臣晉升為撫軍大將軍,統領禁軍。就在這一年的八月,吳國出兵圍攻襄陽,曹叡令司馬懿率兵去解圍。司馬懿到達襄陽時,吳將諸葛恪已退走,曹叡改封他為驃騎大將軍,都督荊、豫二州軍事,讓他坐鎮宛城,主持荊州地區的對吳作戰。但在他鎮宛城的四年中,魏、吳只在淮南地區打了一仗,襄、樊間沒有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司馬懿的戰功,乃是鎮壓了新城(今湖北竹山)太守孟達的反叛。

  孟達原是蜀國房陵郡(今湖北房縣)的守將,於黃初元年(220)獻城降魏。曹丕為廣招降人,特合房陵、上庸、新城三郡為新城郡,用孟達為太守,讓他帶領舊部屯駐上庸。曹丕死後,孟達在朝中失去靠山,心不自安,諸葛亮就乘機派人去進行策反。太和元年(227)冬,孟達準備起兵叛魏,配合蜀軍,進攻洛陽。這時,鎮守宛城的司馬懿得到孟達的部將申議的告密,便先發制人,迅速出兵包圍了上庸。經過十六天的攻城,孟達的部將開門獻城。孟達被擒,叛亂很快就平息了。

  孟達的叛變,對魏、蜀雙方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孟達叛變是諸葛亮實現分兵伐魏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因此就在孟達叛魏的同時,諸葛亮率領蜀軍攻祁山。假使不是司馬懿迅速出兵,而讓孟達叛魏得逞,率軍直搗洛陽,魏國的形勢就非常險惡了。

  在這次戰役中,司馬懿用兵迅速、果敢,獲得了成功。諸葛亮事先就預料到司馬懿會起兵鎮壓,並且派使者去告誡孟達要小心防備。可是,孟達認為宛城離洛陽八百里,離上庸一千二百里,司馬懿起兵要先上奏朝廷批准,包括使者往返的路程,估計荊州兵起碼要一月才能到達新城,這時他已進軍洛陽了。但司馬懿看到形勢危急,就不經朝廷批准而直接出兵鎮壓,還倍道兼程,以日行軍一百五十里的速度,在八天內就包圍了上庸城,使孟達措手不及。這是司馬懿為魏國立下的第一個戰功,顯示了他政治家的膽略。

  在鎮宛期間,公元230年,司馬懿還配合曹真進行過一次伐蜀。但魏軍一入蜀境,就立即遇上連綿的大雨,曹真、司馬懿只得各自退回原防。這次伐蜀,可謂是勞而無功。

  太和五年(231)三月,曹真病死,值諸葛亮進攻隴西,魏明帝曹叡起用司馬懿為大將軍,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屯守長安,代曹真主持對蜀的戰爭。司馬懿與諸葛亮正面交鋒就是從這年開始的。這次,諸葛亮出兵圍攻魏國祁山大營的守軍,曹叡令司馬懿率車騎將軍張郃、雍州刺史郭淮等前往解圍。從力量對比看來,魏兵力方面是占了優勢,同時蜀軍方面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補給線太長,糧食接續不上。諸葛亮之所以選擇三月出兵隴西,就是打算以搶割當地正在成熟的麥子來補給軍糧。曹叡深知蜀軍的弱點。故在出兵的前夕,就告誡司馬懿不要輕易與諸葛亮交鋒,只監視蜀軍,阻止其搶割麥子,就能迫使蜀軍不戰而退。上邽(今甘肅天水)是魏國有民屯的縣,故司馬懿特令部將費曜、戴凌等率精兵前往防守,而自率大軍去解祁山之圍。但諸葛亮遠非孟達可比,他獲悉魏軍將至,即分兵堅守祁山的蜀營—— 南圍,而自率主力部隊去搶割上邽的新麥,沿途擊潰了郭淮、費曜等人的阻攔,進圍上邽,同時割麥,迫使正在圍攻祁山蜀營的司馬懿不得不撤兵趕來救援。司馬懿就在上邽附近據險堅守;監視蜀軍,而不肯決戰,使蜀軍不能從容割麥。諸葛亮求戰不得,便回軍去攻打祁山附近的鹵城。鹵城是隴右盛產小麥的地方。司馬懿又尾隨蜀軍趕到鹵城附近駐紮,而照樣據險堅守,避免決戰,卻引起部將的不滿,嘲笑他畏蜀如虎。在部將的強烈要求下,司馬懿被迫在鹵城附近與蜀軍打了一仗,結果是損失「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注《漢晉春秋》)。司馬懿深知在戰爭藝術方面不是諸葛亮的敵手,便斂兵堅守,再也不敢應戰。到了六月,蜀軍糧盡,諸葛亮只好退回漢中。

  在這次戰役中,司馬懿雖打了敗仗,但從戰略上來看,卻是成功的。他儘量避免決戰而死死釘住蜀軍,阻撓其割麥,從而成功地迫使諸葛亮退兵。從蜀國方面來看,諸葛亮雖打敗了魏兵,後又射殺尾追的魏國名將張郃,但未能殲滅魏國的主力部隊或奪得寸尺之地,反而消耗了蜀國十分短缺的人力、物力,從長遠的戰略意義來看,這次伐魏是失敗的。

  第二次戰爭發生在青龍四年(236)。諸葛亮總結了歷次北伐失敗的教訓,出兵之前,先運大量的糧食貯存於斜谷(今陝西眉縣西南)邸閣,並於是年四月出兵占領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按諸葛亮的作戰計劃,是在占領五丈原地之後,再渡過渭水去占領積石原(今陝西眉縣西北),通過占領渭水沿岸兩個戰略高地,來控制水陸交通線,從而切斷魏國與隴西諸郡的聯繫。這樣,一是蜀軍可以從隴西諸郡奪取十分短缺的糧食和其他物資;二是可以將儲存在斜谷閣邸和隴西諸郡的糧食沿渭水運到前線,而不受魏軍的騷擾;三是便於聯結羌人起來反魏。諸葛亮企圖在這一地帶建立根據地,然後穩紮穩打地向東推進,迫近長安。

  司馬懿原先對諸葛亮的戰略意圖認識不足,錯誤地認為諸葛亮兵出斜谷後,就應該去占領武功(今陝西武功西),然後向東迫近長安,而進駐五丈原就不能構成對魏國的威脅。幸有宿將郭淮識破了諸葛亮的意圖,建議搶先占領積石原,不讓蜀軍通過占領兩個戰略高地來控制渭水沿岸的交通線。司馬懿採納郭淮正確的建議,並令他帶兵去搶占積石原。當諸葛亮派重兵渡河搶占積石原時,由於郭淮事先做了嚴密的防備,蜀軍只好退回渭南。

  司馬懿在分兵令郭淮搶占積石原的同時,自率大軍紮營於馬冢山,隔武功水(又名斜水,今陝西岐山縣南的石頭河)與五丈原的蜀軍對壘。諸葛亮被郭淮阻絕於渭南,便積極向魏軍挑戰,企圖擊潰魏國的主力部隊再推進。但司馬懿並沒有上當,他絕不應戰,咬牙忍受諸葛亮贈予「巾幗婦女之飾」的嘲弄,並且千方百計壓制部將強烈的不滿,終於成功地將蜀軍阻隔於武功水西,形成兩軍對峙的局勢。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諸葛亮渡渭和東進的途徑既分別被郭淮和司馬懿堵住,只好分兵屯田,找機會再發動進攻。但就在這年的八月,諸葛亮病死於軍營中,蜀軍失去統帥,又退回漢中。司馬懿御蜀的戰事就這樣結束了。

  在對蜀作戰中,司馬懿不像以前鎮壓孟達和以後鎮壓公孫淵的叛亂那樣勇猛果斷。他儘量避免決戰,儘管部將諷刺他畏蜀如虎,諸葛亮嘲笑他像巾幗婦女那樣懦怯,以致百姓中出現「死諸葛嚇走生仲達」的諺語,他都能咬牙忍受。這樣做,上是迎合曹叡意圖,下又可以避免因損兵折將而喪失自己的威望,終於擋住了蜀國的進攻。善於審時度勢、揚長避短和採納部屬的正確建議,這就是司馬懿能建功的原因。然而,《晉書》卻曲從晉人的記載而虛張他的戰功,所謂「斬獲萬計」「降者六百餘人」等,都屬虛浮不實之詞。

  諸葛亮死後,西線無戰事,司馬懿在削平遼東公孫淵的割據中立下了戰功。自漢末動亂,遼東太守公孫度打著保境安民的旗號割據一方,傳至公孫淵已歷三世。長期以來,公孫度、公孫康父子與曹魏保持若即若離的隸屬關係,不敢公開分裂。但嗣位的公孫淵卻是一個昏庸殘暴而又野心勃勃的紈絝子弟,為了稱王割據,他暗中派使者去勾結孫吳,從而引起與魏國關係的惡化,以致發生軍事衝突。到了景初元年(237),公孫淵自稱為燕王,出兵封鎖邊境。於是曹叡命司馬懿統兵去進行討伐。

  司馬懿於景初二年(238)春率兵從洛陽出發,六月進入遼東境內,與公孫淵的部將卑衍、楊祚對峙於遼隧(今遼寧海城西)。卑衍掘圍塹二十餘里,堅壁拒守。司馬懿採用聲東擊西的戰術,他佯攻遼軍的南圍,而暗中率兵渡過遼水,向東北急行軍直趨遼東的首府襄平(今遼寧遼陽),把遼隧守軍拋在後面。卑衍軍聞訊趕來救襄平,魏軍從而得以反客為主,三戰三捷,擊潰卑衍的部隊,進圍襄平。但魏軍剛圍襄平,就遇上三十天的連綿大雨,遼水暴漲,軍心動搖,部將中有人要求撤圍遷營,朝廷中也有人主張退兵,但曹叡和司馬懿都不動搖。雨止後,魏軍又猛攻襄平。到了八月,城中糧盡,公孫淵窘急乞降,遭到司馬懿的堅決拒絕,於是只好突圍出走,被魏將追斬於襄平城郊,遼東悉平。破城後,司馬懿為張大戰功,又進行了一次滅絕人性的屠城(平孟達時,他曾屠過上庸),下令「男子年十五以上七千餘人皆斬之,以為京觀。偽公卿以下皆伏誅,戮其將軍畢盛等二千餘人」(《晉書·宣帝紀》)。這充分暴露了他豪門士族貪婪殘暴的本性,但對於削平遼東的割據,還是應該肯定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