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偷盜都是邪惡的
2024-09-28 17:35:44
作者: 劉洪波;李媛媛;劉瀲
論辯中要學會詰難,就是儘可能為難你的對手,人們習慣稱「刁難」。詰難的方法或是不斷圍繞對方的論點、論題、論證方法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或者不斷地指出對方論辯中邏輯和語言的謬誤。這樣,對方為了或自圓其說,或為了說服你,就必然要用更多的語言去解釋和修正。所謂言多必失,因此你便有更多的機會發現對方的錯誤,從而獲得更多辯勝的可能。
一位青年想向智者蘇格拉底學習,蘇格拉底想考考這個青年,於是問道:「你是想學已知的知識,還是想學未知的知識?」青年肯定地答道:「當然是想學未知的知識。」蘇格拉底點了點頭道:「在遙遠的海上有一座小島,你根本不知道有這個海,因此更不知道有這座小島。但是,我知道這個海、這座島肯定是存在的,你願不願意學習關於這座小島的知識?」青年想:我連有沒有這座小島都不知道,學習這座小島的知識幹什麼呢?於是,他回答道:「不願意。」蘇格拉底佯裝吃驚地問:「你不是想學習未知的知識嗎?關於這座小島的知識肯定是你未知的呀,為什麼你不願意學習呢?」青年連連搖頭:「不,我不學未知的知識。」
「哦,未知的知識你不願意學。」蘇格拉底又問,「那麼,你是想學已知的知識了?」青年猶豫了一下,點頭道:「是的,我還是學已知的吧!」「可以。」蘇格拉底道,「字母你都認識吧?」青年道:「是的,都認識。」「好!」蘇格拉底道,「那我就教你認識字母。」青年忙道:「不,我不學習字母。」蘇格拉底笑道:「未知的你不學,已知的你也不學,小伙子,你到底想學什麼呢?」青年滿臉通紅,不知道說什麼了。
對於青年來說,求知當然是求「未知」。蘇格拉底卻假設了一座只有他知道的小島,雖然關於這座小島的知識是青年所不知道的,但是青年想連有沒有這座小島都不知道,學來有什麼用呢?青年只能回答「不願意」。字母則是青年已掌握的知識,再學習一遍顯然是不必要的。可是,蘇格拉底只給青年提供了「已知」和「未知」這兩個指向模糊的選項,而且他所提供的未知和已知又是極端的內容,導致青年無項可選。其實,青年所說的「未知的知識」,是指自己不知道的卻又希望了解的有用的知識,而不是無用的知識。蘇格拉底的做法違反了同一律,他用「混淆概念」的方法,對青年進行詰難。
我們再來看一段蘇格拉底和歐勒德摩斯的論辯。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蘇:你認為一切欺騙、偷盜都不是正義的,而是邪惡的,是嗎?
歐:當然,是的。
蘇:如果一位將軍在戰爭中欺騙了他的敵人,並偷走了敵軍的糧食和武器,從而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種欺騙與偷盜是正義的還是邪惡的呢?
歐:這當然是正義的。不過,這種欺騙與偷盜對待敵人時是正義的,但不能用欺騙和偷盜對待朋友。
蘇:好。如果在軍隊士氣低迷時,將軍欺騙他的士兵說「援軍即將到來」,從而鼓舞了軍隊的士氣,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你認為這種欺騙是正義的還是邪惡的?
歐:當然,這種欺騙是正義的。
蘇:有一個孩子生病了不願吃藥,父親欺騙孩子說藥很好吃,哄孩子將藥吃了,治好了孩子的病。請問這種欺騙是正義的還是邪惡的?
歐:我想這應該是正義的。
蘇:一個人遇到了挫折想不開,買了刀準備自殺。他的朋友悄悄將他的刀偷走了,從而避免了一起自殺事件。這種偷盜是正義的還是邪惡的呢?
歐:這當然是正義的。
蘇:剛才你說如果欺騙和偷盜朋友,就不是正義的,而是邪惡的,現在怎麼又承認欺騙和偷盜都是正義的了呢?
歐:哦,請您允許我收回我的話……
蘇格拉底針對歐勒德摩斯的觀點,進行了有力的詰難,迫使對方不得不進行自我否定。這種方法叫作「蘇格拉底方法」,論辯術中稱它為「產婆術」,是西方「啟發式」教育的雛形。
當然,論辯中不僅僅有詰難,還有反詰難,即論辯的雙方以詰難應對詰難,這種論辯方法是對智慧的考驗,是智慧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