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基本演繹法> 你是否已經停止打你的父親

你是否已經停止打你的父親

2024-09-28 17:35:47 作者: 劉洪波;李媛媛;劉瀲

  論辯中有一種運用複式語言為問句,引誘對手肯定某種預設的問題,以達到勝辯目的的論辯方法,邏輯學把這種問句稱為「複雜問語」。簡單地說,所謂複雜問語是一句隱含著一個真實性並不明確的預設斷定的問句。論辯對方無論進行肯定(是)或否定(不是)的回答,都必然地肯定其中所隱含的這個真實性並不明確的預設斷定。

  20世紀80年代初期,某一天孫某正在公司辦公室上班,突然來了兩個警察,他們出示證件後將他帶到了公安局。原來昨天晚上某娛樂廳發生了鬥毆事件,A公司高管況某被人打成輕傷。警方現場抓獲了將況某打傷的嫌疑人朱某。經連夜審訊,在法律的高壓態勢下,朱某交代自己是另一個城市的混混,受孫某僱傭來「教訓」一下與其公司存在商業競爭的A公司的老闆。

  據朱某交代,案發當日下午,孫某帶著朱某來到A公司外的馬路對面,將剛下班從A公司大門出來的A公司老闆陳某指給朱某認識。由於當時陳某與況某等幾個人一同出來,且兩人的衣著相似,故朱某將況某誤認為是陳某。朱某在跟蹤況某的過程中,聽到他打電話約人晚上到娛樂廳消遣,於是就來到娛樂廳「教訓」況某。

  孫某根本沒有聽說過朱某這個人,近期也沒有到過朱某所在的城市,心裡明白自己被人陷害了,但一時之間卻很難辯解,因此要求與朱某當面對質。朱某被警察帶進來後,孫某用左手捂住自己的下巴道:「你說是我親自雇你,並帶你指認陳某,那你一定見過我了。」朱某點頭道:「當然,你還請我吃過一頓飯。」孫某道:「好,請你告訴警察,我下巴上的痣是黑色的還是白色的?」朱某是看過孫某的照片的,但上面好像看不出有痣。因此,朱某自作聰明地道:「都不是,你下巴上的痣的顏色和皮膚很接近。」

  孫某聞言,放開捂住下巴的左手冷笑道:「你好好看看,我下巴上有痣嗎?你根本沒有見過我,純粹是在撒謊。」朱某看著孫某光潔的下巴,頓時慌了神,無言以對。

  如果朱某與孫某一起吃過飯,且孫某親自帶他指認過陳某,那麼他與孫某就有多次近距離的接觸。因此,孫某下巴上有沒有痣朱某應該非常清楚。孫某設計了「我下巴上的痣是黑色的還是白色的」這個複雜問語來引誘朱某,朱某不管回答「黑色」「白色」還是其他顏色,都必然肯定「孫某下巴上有痣」這個預設斷定。由此,孫某輕易地揭露了朱某的謊言。

  同樣一個包含著預設斷定的問語,對於有的人來說是複雜問語,對於另外的人來說則可能只是簡單問句。例如:你戒菸了?無論回答「是」或「否」,都肯定了「你曾經抽菸」這個斷定。雖然這個問句對於從來不抽菸的人來說,是一個複雜問語,但對於抽菸的人來說,不過是一個簡單問句。

  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中舉過一個例子:

  有人故意問梅內德謨:「你是否已經停止打你的父親了?」聰明的梅內德謨沒有上當,而是機智地回答道:「我從未打過我的父親。」

  面對複雜問語不能不假思索地簡單回答,而是要準確發現問句中隱含的陷阱。如果梅內德謨進行簡單回答,無論選擇「已經停止」或「沒有停止」,都必然肯定「打過父親」的斷定。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利用複雜問語取得論辯勝利的關鍵在於:你所構建的複雜問語所隱含的斷定必須是對方應當清楚了解,但事實上卻又並不知道的內容,這樣才能麻痹對手,在不經意間引誘對方掉入自己挖掘的陷阱中。使用複雜問語最忌諱的是,你以為問句中所包含的預設斷定非常隱蔽、不易察覺,但實際上卻眾所周知。

  李某作為故意殺人嫌疑對象被警方拘捕。在審訊中,偵查員問道:「通過監控視頻,我們看到在案發時間段,你到過現場。你不否認這點吧?」李某說:「是的。」偵查員問:「當時,現場附近沒有其他人在,也沒有人經過,對不對?」李某說:「是的。」偵查員問:「你看到了被害人,是不是?」李某說:「是的。」偵查員問:「被害人被水果刀刺了四刀,是不是?」李某說:「是的。」偵查員問:「最後一刀是你刺中被害人腹部的,對不對?」李某說:「對。」偵查員問:「然後,你就回家了?」李某說:「沒有。我去澡堂了……」

  這是犯罪審訊中複雜問語的使用。偵查員用一連串的事實來訊問嫌疑人,迫使嫌疑人在問話中進行「是」與「不是」的簡單選擇,使嫌疑人形成短時間的慣性思維。從「被害人被水果刀刺了四刀,是不是」的問題開始,偵查員便設置陷阱了,至「最後一刀是你刺中被害人腹部的,對不對」「然後,你就回家了」的問題時,就已經是典型的複雜問語了。李某無論選擇「對」或是選擇「不對」,「回家了」或是「沒有回家」都肯定了「被害人是你殺的」這個隱藏的斷定。

  生活中其實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複雜問語,有的是明顯的、一目了然的,有的則是不明顯的,是我們需要認真分析才能做出判斷的。

  如上例,如果偵查員只是簡單地、不做語言鋪墊地直接問:「你殺人後是不是回家了?」嫌疑人則很容易分辨出其中隱含的「人是你殺的」這個預設斷定。雖然兩種訊問方法都有誘供之嫌,但僅從語言技巧上來說,前者的隱蔽性明顯強於後者,更具有麻痹性。

  雖然巧妙的複雜問語於論辯有極其特殊的作用,但構建複雜問語卻並非容易的事。同樣,準確認識複雜問語,「掀開」複雜問語設置的陷阱也需要較高的智慧。設計與構建複雜問語需要有非常強的把控語言的能力,而識別複雜問語則需要紮實的邏輯理論基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