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基本演繹法> 小李的煩惱

小李的煩惱

2024-09-28 17:34:54 作者: 劉洪波;李媛媛;劉瀲

  用關係判斷作為前提,並根據關係判斷的邏輯聯繫所進行的推理被稱為「關係推理」。關係推理並不是演繹法最重要的成分,然而卻是人們生活、工作中常用的思維方法。關係推理的理論非常簡單,應用也並不複雜,在第三章中,我們專門討論了關係判斷,這裡所講的關係推理就是根據關係判斷的性質進行推演的推理。關係推理涉及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之間的關係,這與關係判斷是一致的,但關係判斷一般只是判斷概念間所存在的關係,而關係推理卻是通過明確概念間的關係來獲得結論。

  

  某日,小王發現旁邊的小李一直唉聲嘆氣,便問:「你怎麼了,幹嗎唉聲嘆氣的?」小李愁眉苦臉地看著小王道:「昨天早上肚子疼,就去醫院了,沒來上班。現在,陳主管要扣我這個季度的獎金,6000塊錢沒了。」小王問:「你沒請假嗎?」小李懊惱地說:「肚子疼得厲害,忘了。等想起請假都已經中午了。」小王道:「你和陳主管解釋一下呀。」小李撇撇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陳主管那人,就四個字『拿證明來』。」小王又問:「你把掛號單或者醫院的付款單給她呀。」小李又嘆了口氣道:「我隨手一放,不知道放在哪裡了,怎麼都找不到。」小王道:「那麼,有沒有人能證明你去醫院了?」小李沮喪地道:「有倒是有,我在醫院看到了陳主管的一個同學。」小王詫異地問:「你認識陳主管的同學?」小李點點頭道:「陳主管的這個同學來過公司,我認識。」小王道:「那你請他幫你證明一下就行了呀。」小李鬱悶地說:「我認識他,他可不認識我。」

  在這段對話中,小王犯了一個錯誤,他通過「小李認識陳主管的同學」這個前提,得出了「陳主管的同學認識小李」的結論。在「小李認識陳主管的同學」這個關係判斷中,「認識」是非對稱的關係項,因此並不能由「小李認識陳主管的同學」得出「陳主管的同學認識小李」的結論。

  在關係推理中,只有對稱關係、反對稱關係和傳遞關係、反傳遞關係才能得出結論。具有對稱關係的關係項,反映在傳遞性關係中,可能具有傳遞關係,也可能不具有傳遞關係。同理,反對稱關係的關係項,反映在傳遞性關係中,也具有傳遞性與反傳遞性兩種情況。因此,在進行關係推理時,要充分考查關係項的性質。

  推理一:張三與李四是同學,所以李四與張三是同學。

  這是一個對稱關係推理,推理中的關係項「同學」就是對稱關係項,即張三與李四之間具有同學關係,同時李四與張三之間也具有同學關係。而在傳遞性關係中「同學」卻並非傳遞關係項。例如:張三與李四是同學,李四與王五是同學,並不能確定張三與王五是不是同學。因此,「同學」這個關係項只能用於對稱關係推理。

  推理二:張三與李四是同事,所以李四與張三是同事。

  這也是一個對稱關係推理,推理中的關係項「同事」既是對稱關係項,同時也是傳遞關係項。例如:張三與李四是同事,李四與王五是同事,所以張三與王五是同事。這就是傳遞關係推理,「同事」這個關係項便具有傳遞性。

  推理三:張三的個子比李四高,所以李四的個子不比張三高。

  這是一個反對稱關係推理,推理中的關係項「(個子)比……高」是反對稱關係項,這個關係項同時卻具有傳遞性。例如:張三的個子比李四高,李四的個子比王五高,所以張三的個子比王五高。這是一個傳遞關係推理,「(個子)比……高」這個關係項具有傳遞性。

  推理四:李老是老李的父親,所以老李不是李老的父親。

  這是一個反對稱關係推理,推理中的關係項「父親」是反對稱關係項,這個關係項同時具有反傳遞性。例如:李老是老李的父親,老李是小李的父親,所以李老不是小李的父親。這是一個反傳遞關係推理,「父親」這個關係項具有反傳遞性。

  社會上流行一個說法—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許多人認為這個說法是正確的,而且也有不少人將其用於商戰、處世等各個方面。一般來說,這並沒有什麼問題,但認真分析的話,「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並不是嚴謹且正確的演繹結論。

  我們由「張三是李四的敵人,李四是王五的敵人」,並不能推導出「張三」與「王五」之間的關係。「敵人」這個關係項雖然具有對稱性,卻不具有傳遞性和反傳遞性,而具有非傳遞性。以「張三是李四的敵人」和「李四是王五的敵人」這兩個對稱關係判斷作為前提,是無法得出必然結論的。

  客觀世界的對象與對象之間、現象與現象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關係,在進行思維時要充分、準確地把握它們之間的關係以服務於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以開放性眼光來看待客觀對象的關係,用發散性思維來認識客觀對象的關係,可能會發現演繹法所涉及的關係判斷與推理,不過就是對象間所存在的各種關係的一小部分。

  五十本書、自行車、老王,這三者之間有關係嗎?存在什麼關係?怎樣確定他們之間的關係?但是,如果「老王騎著自行車上班,自行車上還綁著五十本書」,那麼他們之間是不是就存在著某種關係了呢?

  關係判斷及其推理在傳統演繹法中的理論極其簡單,是理論研究最不深入的內容之一,也是最具研究價值的內容之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