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基本演繹法> 石頭是不是非鹽酸溶液

石頭是不是非鹽酸溶液

2024-09-28 17:34:50 作者: 劉洪波;李媛媛;劉瀲

  一般來說,直言直接推理有三種形式:換質法、換位法和附性法。

  

  1.換質法

  換質法理論認為:直言判斷可以通過改變判斷的「質」的同時保持判斷的原有意義,並以此獲得一個新的判斷。判斷的「質」是指判斷的斷定關係及主謂項之間的聯項—「是」與「不是」。這裡涉及兩個概念,即直言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直言判斷的主項是指被斷定的對象概念,而直言判斷的謂項是指該對象具有或不具有的屬性的概念。所謂「改變判斷的質」,即將聯項由肯定改為否定,由否定改為肯定。傳統邏輯理論認為,在進行換質推理時,要保證直言判斷原有意義不變,只需在謂項概念前加一個否定詞即可。

  比如,「所有的老師都是本校工作人員」,換質後,得到的新判斷是「所有的老師都不是非本校工作人員」。

  這是全稱肯定判斷的換質推理,換質前後的兩個判斷意義相同。

  又如,「所有的科學家都不是體力勞動者」,換質後,得到的新判斷是「所有的科學家都是非體力勞動者」。

  這是全稱否定判斷的換質推理,換質前後的兩個判斷意義相同。

  我們可能認為這樣的推理非常簡單,只要不粗心大意肯定不會出現推理錯誤。真是這樣嗎?大家來看看下面的這個小故事:

  某日,張老師按照課堂教學計劃,開始溫習上次講的直言判斷的換質推理。「看來同學們都掌握了換質推理的方法。」張老師看著同學們提交的練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突然,學生王某舉起了手。「這位同學,你有什麼問題嗎?」張老師看到有學生提問非常高興。老師喜歡學生提出問題,最怕的是課堂死氣沉沉的,有學生主動與老師互動,說明老師的教學內容已經得到學生的認可。然而,王某的提問卻讓張老師大驚失色。「老師,我想問一下,『石頭不是鹽酸溶液』這個判斷怎麼換質?」張老師將這個判斷寫到黑板上後,頓時傻眼了。

  按照換質法規則,這個判斷換質後得到的新判斷是「石頭是非鹽酸溶液」。顯然,這個判斷錯誤的。而原判斷「石頭不是鹽酸溶液」是正確的判斷。為什麼在前提真實、遵守推理規則的情況下,得出了一個錯誤的結論呢?在張老師十餘年的教學生涯中,第一次出現這樣的窘境。說起來,張老師的水平還是得到大家的認可的,只是換質法實在是太簡單了,張老師一直認為沒有必要在這麼簡單的推理上耗費心力進行研究,也壓根兒沒有想到會在這裡出現問題。

  張老師的思維剎那間遲滯,不過,他畢竟是有十餘年教學經驗的教師,短暫的驚愕之後便迅速冷靜下來:「這位同學提出了一個非常值得深究的問題,請全班同學就此問題好好地思考一下,等我們將這個章節的內容學習完後,我再系統地給大家講述在進行直言直接推理時,可能出現的問題。」

  我們來仔細分析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演繹推理要得出「必然真」結論的兩個要素是:一要前提真實;二要遵守規則。在前提真實的情況下卻得出了錯誤的結論,只能說明或沒有遵守規則,或規則有問題。上述推理是按照規則進行的,因此得出錯誤結論的原因只能是規則出現了問題。在一般情況下,按照這個規則進行換質推理大都能得出必然真的結論,只是「偶有例外」。因此,我們只能這麼說:傳統邏輯理論關於換質推理的規則不盡完善。

  本書第三章專門討論過「負概念的論域」,在「石頭不是鹽酸溶液」這個判斷中,其主項「石頭」與謂項「鹽酸溶液」不在同一論域中。而且「鹽酸溶液」從語詞結構上來說是一個偏正詞組,其中心詞是「溶液」。當我們說「石頭不是鹽酸溶液」時,首先斷定的是「石頭不是溶液」,這與客觀事實相符,當然不會出現錯誤。而說「石頭是非鹽酸溶液」時,首先斷定的是「石頭是溶液」,這便與客觀事實不符,至於是什麼「溶液」已經不重要了。顯然,換質前後的兩個判斷所包含的意義完全不同。

  我們再看這個例子,「他不是因生命受到威脅而背叛革命的叛徒」,換質後,新判斷為「他是不因生命受到威脅而背叛革命的叛徒」。

  換質前,判斷說的是「他不是叛徒」,就算生命受到威脅也沒有背叛革命;換質後的判斷所包含的意思則是「他是叛徒」,而且是沒有受到生命威脅就背叛了革命。分析本例,我們一樣可以看到主項「他」與謂項「因生命受到威脅而背叛革命的叛徒」不在同一論域中,而且「因生命受到威脅而背叛革命的叛徒」也是一個偏正詞組,其中心詞是「叛徒」,那麼無論肯定或否定謂項,都首先肯定或否定中心詞「叛徒」。原判斷是否定判斷,表達的核心意義是「他不是叛徒」,換質後的判斷是肯定判斷,表達的核心意義是「他是叛徒」。顯然,換質後的判斷與客觀事實並不相符,換質前後的兩個判斷所包含的意義同樣大相逕庭。

  由此,我們認為:在進行否定判斷的換質推理時,如果主項概念與謂項概念不在同一論域中,那麼這樣的否定判斷不能進行換質推理。

  2.換位法

  換位法也叫「換位推理」,是改變一個直言判斷主謂項的位置,從而獲得一個新判斷的推理。所謂改變判斷主謂項的位置,就是將原判斷的主謂項位置進行互換。換位法要求換位推理後獲得的新判斷與原判斷的意義保持一致。進行換位推理時必須遵守兩條規則:一是不改變聯項;二是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

  比如這個例子,「所有的共青團員都是年輕人」,換位後,得到的新判斷是「所有的年輕人是共青團員」。

  由於全稱肯定判斷謂項不周延,因此換位後得到的是特稱肯定判斷,這種換位被稱為「不完全換位」。

  再看這兩個例子:

  「所有的細菌都不是動物」,換位後,得到的新判斷是「所有的動物都不是細菌」。

  「有的猛獸是大型動物」,換位後,得到的新判斷是「有的大型動物是猛獸」。

  上面分別是全稱否定判斷和特稱肯定判斷的換位,這被稱為「簡單換位」。

  例如,「有的地方不是城市」,換位後,得到的新判斷是「有的城市不是地方」。

  特稱否定判斷主項是不周延的,換位後新判斷的謂項則周延了,這犯了「外延擴大」的錯誤。原判斷中「地方」是不周延的概念,換位後是周延的概念,外延被擴大,如果表達為「城市不是有的地方」又不符合語言習慣。因此,傳統邏輯認為特稱否定判斷一般是不能進行換位推理的。

  3.附性法

  附性法也稱「附性推理」,是對一個直言判斷的主謂項附加一個共同的屬性,從而得到一個新判斷的推理。

  我們以「鳥是動物」為例,主謂項各附加一個共同的屬性「會飛的」,得到的新判斷是「會飛的鳥是會飛的動物」。

  在進行附性推理時,要避免「機械附性」,至少要保證附性後得到的是一個正確的判斷。比如說,「螞蟻是動物」,附加一個共同的屬性「大」,得到新判斷是「大螞蟻是大動物」。顯然,附性後的新判斷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這種附性就是「機械附性」。

  直言直接推理是最簡單、最基本的推理,也是人們最常用的。但許多人並不知道這就是推理,在他們的認知中,推理都是高深的思維形式,而直言直接推理這種簡單的思維與「推理」這個神奇而玄妙的概念之間不可能有直接聯繫。這其實是對推理的誤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