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基本演繹法> 我和你的朋友是朋友

我和你的朋友是朋友

2024-09-28 17:34:32 作者: 劉洪波;李媛媛;劉瀲

  在生產力水平高度發展後,人與人之間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關係,進而形成了人類社會,我們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的改變影響著社會的改變。在邏輯學中,這樣的情況叫「關係判斷」。關係判斷就是斷定事物之間具有或不具有某種關係的判斷,它是一種簡單的判斷。

  關係判斷有很多邏輯特性,其中最主要的是關係的對稱性和傳遞性。

  關係的對稱性涉及的問題是:如果在兩個事物a和b之間有著R關係,b與a是否也必然有著同樣的關係?a和b的關係存在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對稱關係。比如:「小明和小紅是同班同學。」在這個判斷中只有兩個關係者項「小明」和「小紅」,他們的關係是「同班同學」。「小明」和「小紅」交換位置後,關係仍然成立,即「小紅和小明是同班同學」。這種情況下,「小明」和「小紅」就是對稱關係。

  第二種情況是反對稱關係。比如:「小明的書包比小紅的書包重。」如果按照第一種情況來反向表達,就是「小紅的書包比小明的書包重」。從內容上來看和原語句所要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反。這種情況下,「小明的書包」和「小紅的書包」就是反對稱關係。想要表達出原來的意思,這句話應該這樣改:「小紅的書包比小明的書包輕。」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第三種情況是非對稱關係。比如:「小明信任小紅。」如果按照第一種情況來表達,就是「小紅信任小明」;如果按照第二種情況來表達,就是「小紅不信任小明」。但顯然它們都不能表達出原語句的意思。小紅對於小明可能是信任的,也可能是不信任的,這種情況下,「小明」和「小紅」就是非對稱關係。非對稱關係其實就是表達一種不確定性。

  關係的傳遞性涉及的問題是:如果a與b有R關係,並且b與c也有R關係,那麼a與c是否也有同樣的關係?a和c的關係也存在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傳遞關係。如果「小明的書包比小紅的書包重,小紅的書包比小兵的書包重」是成立的,那麼「小明的書包比小兵的書包重」也是成立的。這種情況下,「小明的書包」和「小兵的書包」是傳遞關係。

  第二種情況是反傳遞關係。如果根據「老明和大明是父子關係,大明和小明是父子關係」得出「老明和小明是父子關係」,那麼顯然是錯誤的。按照正確的邏輯,「老明」和「小明」應該是「爺孫關係」。這種情況下,「老明」和「小明」是反傳遞關係。

  第三種情況是非傳遞關係。如果「老明信任大明,大明信任小明」成立,那麼「老明信任小明」成立嗎?老明對小明可能信任,也可能不信任,這種情況下,「老明」和「小明」就是非傳遞關係。

  有些人在生活中喜歡顯擺,「我認識誰誰誰,誰誰誰和一個大佬是朋友」,好像他自己也和大佬是朋友一樣。我們乍一聽覺得這種關係是可以傳遞的,其實運用邏輯知識分析後就會發現,這只是一種非傳遞關係。

  可以看出,關於關係判斷的邏輯知識,能幫我們輕鬆分辨一些生活中因為人際關係而產生的問題。

  我們再舉一例,小明信任小紅,小紅信任小兵,小明和小兵是因為小紅而產生了所謂的關係。這種關係也許存在,也許不存在。但不管它存在或不存在,我們應該明白一點,信任是長期培養起來的一種關係,這樣的關係絕對不具有傳遞性。所以,無論我們多信任這個朋友,這個朋友又多信任他的朋友,我們在接觸這些所謂「朋友的朋友」時,還是應該擦亮自己的眼睛,通過相處來決定要不要信任對方。

  還有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在意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形象,會擔心自己不受別人歡迎等。比如說,李四喜歡張三,張三喜歡我,李四就一定會喜歡我嗎?當然也不是。李四也許喜歡我,也許不喜歡我。從非傳遞性關係的角度來看,我也不能因為張三和李四的關係,而對李四產生或好或壞的印象,我只能在和李四接觸之後才能夠下判斷。

  學習一點邏輯知識會讓我們對許多複雜的關係有新的認識和解讀,因為運用邏輯學去分析一些問題,會讓這些問題看上去更簡單,也更容易理解。所以,適當地學習一些邏輯知識,對我們還是有很大益處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