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掉男孩懶惰的壞毛病
2024-09-28 17:31:11
作者: 王金梅
《道德箴言錄》一書的作者弗朗索瓦?德?拉羅什富科曾說過:「如果我們以為只有野心和愛情這類強烈的激情才能抑制其他情感,那就錯了。懶惰儘管柔弱似水,卻常常把我們征服:它滲透進生活中一切目標和行為,蠶食和毀滅著激情和美德。」懶惰就像個蛀蟲似的藏在很多人的身體裡,不會讓人一時間痛不欲生,也不會突然之間毀掉一個人的夢想,但它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阻斷了一個人幾乎所有通往成功的道路。
「小懶見大懶,一懶懶一生。」大部分人都有懶惰心理,如果從小任憑男孩的惰性發展,不教導他養成勤快的習慣,男孩長大後就會變得更加懶惰,甚至一生都有可能在懶懶散散、碌碌無為中度過。
路路今年上小學一年級,無論生活還是學習都不能獨立,可路路有一套「懶人」哲學,這讓媽媽常常拿他沒辦法,只能長吁短嘆道:「你這麼懶,長大可怎麼辦呀!」
早晨上學,眼看就要遲到了,媽媽一邊喊路路起床,一邊火急火燎地給路路找衣服、擠牙膏、收拾書包,然後去做飯。等媽媽做好飯喊路路吃飯時,發現路路還賴在床上。媽媽拉著他的胳膊催他起床,路路卻不耐煩地說:「覺都不讓人睡夠,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媽媽聽了真是哭笑不得,卻也不敢一個勁兒地催促兒子了。
吃飯時,路路是能不伸手就不伸手,媽媽怕路路上學遲到,只好餵他吃飯。在媽媽餵飯時,路路連眼睛都懶得睜開,媽媽說他,他還振振有詞:「一邊吃飯一邊睡覺,兩不耽誤。」
放學回家做作業,路路是能少寫一點就少寫一點。背默課文,他倒是背得快,可一到默寫時,他就懶得拿筆、懶得寫字。媽媽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路路反駁道:「手寫不就是為了記住嗎?我都記在腦子裡了,用不著再寫了。」
路路的聰明有時確實讓媽媽感到欣慰和驕傲,但是媽媽也擔心懶惰會毀了他的聰明,最終使他淪為「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路路的懶惰行為,源於他的懶惰心理。他從心理上就認為做事極其痛苦。戴爾?卡耐基曾經就懶惰心理提出過這樣的看法:懶惰心理的危害性超過懶惰的手足很多倍,而且醫治懶惰的心理比醫治懶惰的手足還要難。因為我們做一件不願意、不高興做的事情時,身體的各部分都會感到不安和無聊。反過來,如果對於這件事情有興趣,不但工作效率高,身心也會十分舒適。
父母在幫助男孩克服惰性之前,先要了解男孩的懶惰心理是怎麼產生的。
男孩的本能,即人的天性,就像一根彈簧的原始長度,一開始是固定不變的。隨著男孩的成長,他要認知和適應周圍的環境,本性的彈簧就開始被擠壓或被拉長,最終男孩會和周圍的世界達到一種平衡關係。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在生活中,男孩的本能就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如果父母出於深愛,嬌慣男孩,過多地幫他做事,不斷擠壓男孩獨立彈簧的長度,最終就會造就一個獨立性差、永遠想依賴別人的懶惰男孩。比如,在男孩能獨立拿勺子吃飯的年齡,父母怕男孩弄髒衣服,仍舊保持餵飯的習慣;男孩想幫忙做家務,父母怕男孩幫倒忙而果斷拒絕;當男孩想學習某項技能時,父母覺得對男孩以後的發展沒有用處,不予支持,打擊男孩自主規劃人生的積極性……父母這些不恰當的干預行為在造成男孩依賴心理的同時,也造成了男孩的懶惰心理:凡事有人幫我做,我什麼也不用做。
另外,懶惰心理還是男孩的避難所。
男孩天生就有一種追求卓越的心理,但是每個男孩的天賦不同,能力不同,他們有時達不到自己和他人期望的優秀狀態,而懶惰正好成為男孩「不優秀」的保護傘。懶惰的男孩,不需要背負父母太多的期望,不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即使在生活和學習上一塌糊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父母的諒解。父母會說:「我兒子就是懶,要是他能勤快點,他什麼都能幹成!」這種毫無意義的假設,這種帶有虛榮心的阿Q思想,使懶惰男孩「追求優秀而不得」的心理得到極大的安慰,久而久之,他自己也認為「不是我能力不行,只是我懶而已」。於是,懶惰成了男孩不努力的一種藉口、一塊遮羞布,讓男孩在平庸里找到心理慰藉,同時也堵塞了男孩努力向上、做更好的自己的所有通道。
養成一個懶惰的男孩很容易,想改掉男孩懶惰的毛病卻非常難。如何把男孩培養成一個勤快的小超人呢?父母不妨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一、會「裝懶」的父母才能養出勤快的男孩
許多父母把孩子當成生活的全部,全心全意為孩子包辦一切,殊不知,過於勤快的父母只會讓男孩越來越懶。父母過多地關注和介入男孩的生活與學習,做了所有能替男孩做的事,在這種情形下,男孩連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也懶得去做,養成「凡事催著干、逼著干」的習慣,喪失責任感和自覺性。
聰明的父母一定是會「裝懶」的父母,對於男孩的事情儘量能動嘴就別動手。比如,父母想培養男孩的孝心,可以對男孩說「乖寶寶,幫媽媽把拖鞋拿過來」「給媽媽把水端過來,媽媽好渴呀」「幫媽媽捶捶背吧,工作了一天好累呢」。通過這些小事可以幫助男孩理解父母的辛苦,男孩也會從中獲得分擔父母辛苦的喜悅感。再比如,男孩玩完玩具不收拾,父母不要斥責男孩,也不要主動地幫男孩收拾爛攤子,父母可以很認真地告訴男孩「自己的東西要自己收拾,從哪裡拿的玩具要放回哪裡去」。一開始也許男孩需要父母的幫助和催促,多做幾次,男孩就會慢慢養成收拾玩具的好習慣。
男孩不做的事,父母替他做,時間久了,男孩就會認為那是父母該做的事,不是自己該做的事,他就更不會去做了,所以父母要「少做多說」,引導他做個勤快的小超人。
二、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男孩成長的道路上,聰明有可能成為勤奮的大敵。如果男孩的聰明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那麼這種所謂的「聰明」可能會阻礙男孩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聰明的男孩學東西比別人快,別人好幾個小時才能學會的東西他一個小時就學會了,漸漸地他會形成「成功並不費力」「成功不需要太努力」的錯誤認知,喪失勤奮、刻苦的精神,最後在行動上和思想上都變成了懶惰者。懶惰的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掉,從而成為男孩前進道路上的攔路虎。所以父母一定要告訴男孩: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下笨功夫。平時男孩學得快,可以為男孩提供更多的書籍,讓男孩在更廣闊的知識的海洋遨遊,了解天地之大、宇宙之廣,了解人類之渺小,了解未來之美好,不要滿足於眼前一點小小的成績而止步不前。
在生活中,父母在糾正男孩的懶惰行為時要注意分寸,批評也要適可而止,不能訓斥、打罵男孩。如果把每一次和男孩的溝通變成「批鬥大會」,只會傷害男孩的自尊心,增加男孩的逆反心理。
對於10歲以下的男孩,要多從「如何做是正確的、怎樣做是好的」這一角度出發進行教育,這樣更能讓男孩明確行動的方向。
英國作家喬叟有一句名言:「懶惰是一切邪惡之門—一個懶惰的人,正如一所沒有牆壁的房子,惡魔可以從任何一個方向進來。」一個人一旦懶惰,會衍生出很多壞品質,侵蝕掉一個人的前途,所以讓男孩克服懶惰的毛病,就是在賦予男孩一次重生的機會,引導他向上、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