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哭密碼:哭泣效應
2024-09-28 17:30:35
作者: 王金梅
英國詩人丁尼生在他的詩中記錄了這樣一件事:人們將一名戰死的士兵的屍首帶到他的妻子面前時,他的妻子悲慟欲絕,神情呆滯。這時丁尼生對眾人說:「她必須哭,否則她將會死去。」但此時亡兵的妻子傷心到了極點,無法哭泣。後來奶娘將她的孩子帶到她面前,她看見孩子,想起死去的丈夫,終於大哭起來,並且對孩子說:「我的孩子,我為你活著。」
一場痛哭釋放了亡兵妻子內心的悲痛,緩解了突如其來的打擊對她心靈造成的極大創傷,同時讓她勇於面對未來的生活。
人在極度痛苦和悲傷時,痛哭一場往往會產生積極的效應,可以防止人們沉淪在痛苦中無法自拔。情緒心理學家把這種人們因悲痛而哭泣並宣洩情緒、避免不幸後果的現象,稱為「哭泣效應」。
在生活中,男孩可能會因為各種小事哭泣,比如,因為不小心摔倒了無人來扶而哇哇大哭,因為受到一點委屈或被父母嚴厲批評而淚流滿面,等等。若這時父母上前開導或安慰男孩,他也許會哭得更厲害。其實,這也是一種「哭泣效應」的表現,適當地哭泣可以幫助他發泄情緒。但過度哭泣會使男孩身心疲憊,還可能出現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的情況,所以父母在男孩哭泣時,不要立即阻止,但也要把握好度,讓哭泣適可而止。
寒寒和媽媽在小區的小花園裡玩,寒寒手裡擺弄著自己的小汽車,眼睛卻緊盯著旁邊盪鞦韆的一個小哥哥。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終於寒寒按捺不住,慢慢走過去對小哥哥說:「哥哥,我幫你搖鞦韆吧。」
「不用,不用。」小哥哥像有人要搶自己的玩具似的,趕忙拒絕,生怕寒寒靠近他。
「哥哥,你還要玩多久?我也想玩。」寒寒一看討好沒用,於是說出自己的想法。
小哥哥這時的防備心理更重了,他對寒寒說:「我還要玩很久很久,你去玩別的吧。」說完用腳猛地一撐,鞦韆一下盪得更高了。
寒寒聽了,有點著急又不知所措,回頭看向媽媽,委屈地哭了起來。媽媽連忙安慰他說:「寒寒別著急,再等一會兒,等哥哥不玩了你再玩,好嗎?」
寒寒乖巧地點點頭,沒想到這時小哥哥不樂意了,他衝著寒寒媽媽喊道:「阿姨,我還要玩很久呢,你讓他先去玩別的吧。」
這下寒寒可不幹了,哭得更厲害了,嘴裡還喊著:「我要盪鞦韆!我就要盪鞦韆!」
寒寒的媽媽趕緊跑過去,把寒寒摟在懷裡安慰道:「寒寒等了很久,很想玩鞦韆是嗎?可是哥哥一直在玩,寒寒著急了是嗎?」
寒寒點點頭,嗚咽著說:「哥哥還說不讓我玩。」
媽媽輕輕拍著寒寒的背說:「媽媽知道,媽媽剛才聽到了,要不然,我們再想想其他辦法怎麼樣?」
「什麼辦法?」很明顯,媽媽的話轉移了寒寒的注意力。
「你去和哥哥一起盪鞦韆,這樣哥哥不用下來,你也可以玩,你說好不好?」
寒寒破涕為笑:「好啊!」
寒寒又走到小哥哥面前,高興地說:「哥哥,我們一起盪鞦韆好不好?」
「不好!」小哥哥脫口而出,說完把頭抬得老高,不再看寒寒。
寒寒像迷失在死胡同里的小孩,除了哭,沒有一點辦法。他一屁股坐到地上,不管不顧地大哭起來。
旁邊一個好心的阿姨忍不住走過來對寒寒說:「寶寶,不哭,不哭,讓姐姐把蹺蹺板讓給你玩,好不好?」
「我不,我就要盪鞦韆。」寒寒坐在地上,哭得不依不饒。
這時媽媽突然對好心的阿姨說:「沒事,讓他哭,他哭一會兒心裡就舒服了。」
阿姨不解地問道:「這樣不怕孩子哭壞嗎?」
媽媽笑著說:「孩子也需要釋放情緒,讓他哭一會兒,心情放鬆了,再去安慰他,他才能聽進去。」
果然,過了一會兒,寒寒哭累了就不哭了。這時媽媽安慰他說:「公共設施是大家共享的,是要講究先後次序的。哥哥比你先來,可是哥哥還沒有玩痛快,我們要麼耐心等待,要麼去玩其他的。我們下次早點來,比哥哥來得還早,你說好不好?」
寒寒點頭表示同意。
媽媽讚賞地說:「寒寒真乖,那現在你想玩什麼?玩什麼媽媽都陪著你。」
寒寒情緒好轉,平靜地說:「我想和姐姐玩蹺蹺板。」
在男孩哭泣時,父母習慣性地用各種手段進行阻止,比如哄著說「寶寶乖,不哭,不哭」;威脅說「再哭就打你」「再哭就不要你了」;呵斥說「閉嘴!不許哭!沒出息!」等等,男孩只會哭得更厲害,因為他的情緒沒有被大人理解和接受,再加上父母的恐嚇和逼迫,只會增加他哭泣的欲望。
男孩和成人一樣,受了委屈或訴求未被滿足時都需要宣洩情緒,對於成人來說,宣洩情緒的方式很多,可對於男孩來說,哭泣是他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宣洩方式。這時需要父母和男孩共情,接受他的哭泣,允許男孩哭一會兒,釋放內心的不滿情緒,等他平靜下來,再給予正面的教導和安慰。
一般情況下,男孩在情緒得到宣洩後,都會停止哭泣,但在受到驚嚇、持續用力哭泣、哭泣時間過長引起呼吸不暢等過度哭泣的情況下,就需要父母及時地擁抱安慰,給予其充足的安全感,滿足他的情感需求。
當男孩哭泣時,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進行正面管教:一是共情他的哭泣心理,不吼不叫,以柔克剛;二是對他的「要挾」式哭泣不予回應;三是引導他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四是適時給予安慰,避免其長時間哭泣。
父母在男孩哭泣時,往往會忽略其「先安慰再勸說」的情緒需求過程,造成「越止哭,男孩越哭」的局面。沒有人在情緒不好的情況下願意傾聽別人的大道理,男孩也是一樣,當他哭泣時,最需要的是宣洩情緒,還有就是父母的理解和包容。
「哭泣效應」告訴我們,哭泣可以排解情緒,使男孩心情舒暢,父母允許男孩適度地哭泣,才能更好地止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