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 震下震上
2024-09-26 11:51:23
作者: (宋)程顥,程頤
《震》,《序卦》:「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鼎者器也,震為長男,故取主器之義,而繼鼎之後。長子,傳國家,繼位號者也,故為主器之主。《序卦》取其一義之大者,為相繼之義。《震》之為卦,一陽生於二陰之下,動而上者也,故為震。震,動也。不曰動者,震有動而奮發震驚之義。乾坤之交,一索而成震,生物之長也,故為長男。其象則為雷,其義則為動。雷有震奮之象,動為驚懼之義。
震:亨
陽生於下而上進,有亨之義。又震為動,為恐懼,為有主。震而奮發,動而進,懼而修,有主而保大,皆可以致亨,故震則有亨。
震來虩虩,笑言啞啞;
當震動之來,則恐懼不敢自寧,周旋顧虛,虩虩然也。虩虩,顧慮不安之貌。蠅虎謂之虩者,以其周環顧慮,不自寧也。處震如是,則能保其安裕,故笑言啞啞。啞啞,笑言和適之貌。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言震動之大,而處之之道。動之大者,莫若雷。震為雷,故以雷言。雷之震動,驚及百里之遠,人無不懼而自失,雷聲所及百里也。唯宗廟祭祀,執匕鬯者,則不至於喪失。人之致其誠敬,莫如祭祀。匕以載鼎實,升之於俎;鬯以灌地而降神。方其酌裸以求神,薦牲而祈享,盡其誠敬之心,則雖雷震之威,不能使之懼而失守。故臨大震懼,能安而不自失者,唯誠敬而已,此處震之道也。卦才無取,故但言處震之道。
《彖》曰: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震自有亨之義,非由卦才。震來而能恐懼,修自慎,則可反致福吉也。笑言啞啞,言自若也,由能恐懼而後自處有法則也。有則則安而不懼矣,處震之道也。
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
雷之震及於百里,遠者驚,邇者懼,言其威遠大也。
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彖》文脫「不喪匕鬯」一句。卦辭雲「不喪匕鬯」,本為誠敬之至,威懼不能使之自失。《彖》以長子宜如是,因承上文用長子之義通解之。謂其誠敬能不喪匕鬯,則君出而可以守宗廟社稷為祭主也。長子如是,而後可以守世祀,承國家也。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洊,重襲也。上下皆震,故為濤雷。雷重仍則威益盛。君子觀濤雷威震之象,以恐懼自修飭循省也。君子畏天之威,則修正其身,思省其過,咎而改之。不唯雷震,凡遇驚懼之事,皆當如是。
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
初九,成震之主,致震者也;在卦之下,處震之初也。知震之來,當為之始,若能以為恐懼而周旋顧慮,虩虩然不敢寧止,則終必保其安吉,故後笑言啞啞也。
《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震來而能恐懼周顧,則無患矣,是能因恐懼而反致福也。因恐懼而自修省,不敢違於法度,是由震而後有法則,故能保其安吉,而笑言啞啞也。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於九陵,勿逐,七日得。
六二居中得正,善處震者也,而乘初九之剛,九震之主。震剛動而上奮,孰能御之?厲,猛也,危也。彼來既猛,則己處危矣。億,度也。貝,所有之資也。躋,升也。九陵,陵之高也。逐,往追也。以震來之厲,度不能當,而必喪其所有,則升至高以避之也。九言其重。岡陵之重,高之至也。九,重之多也,如九天九地也。勿逐七日得:二之所貴者中正也,遇震懼之來,雖量勢巽避,當守其中正,無自失也。億之必喪也,故遠避以自守,過則復其常矣,是勿逐而自得也。逐,即物也。以己即物,失其守矣,故戒勿逐。避遠自守,處震之大方也。如二者,當危懼而善處者也。卦位有六,七乃更始,事既終,時既易也。不失其守,雖一時不能御其來,然時過事已,則復其常,故云七日得。
《象》曰:震來厲,乘剛也。
當震而乘剛,是以彼厲而己危。震剛之來,其可傷乎?
六三,震蘇蘇,震行無眚
蘇蘇,神氣緩散自失之狀。三以陰居陽,不正。處不正於平時,且不能安,況處震乎?故其震懼而蘇蘇然。若因震懼而能行,去不正而就正,則可以無過。眚,過也。三行則至四,正也。動以就正為善,故二勿逐則自得,三能行則無譽。以不正而處震懼,有眚可知。
《象》曰:震蘇蘇,位不當也。
其恐懼自失蘇蘇然,由其所處不當故也。不中不正,其能安乎?
九四,震遂泥。
九四,居震動之時,不中不正,處柔失剛健之道,居四無中正之德,陷溺於重陰之間,不能自震奮者也,故云遂泥。泥,滯溺也。以不正之陽,而上下重陰,安能免於泥乎?遂,無反之意。處震懼,則莫能守也,欲震動,則莫能奮也。震道亡矣,豈復能光亨也?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陽者剛物,震者動義。以剛處動,本有光亨之道,乃失其剛正,而陷於重陰,以致遂泥,豈能光也?雲未光,見陽剛本能震也,以失德故泥耳。
六五,震往來厲,億無喪有事。
六五雖以陰居陽,不當位為不正,然以柔居剛,又得中,乃有中德者也。不失中,則不違於正矣,所以中為貴也。諸卦:二、五雖不當位,多以中為美;三、四雖當位,或以不中為過,中常重於正也。蓋中則不違於正,正不必中也。天下之理,莫善於中,於六二、六五可見。五之動,上往則柔不可居動之極,下來則犯剛,是往來皆危也。當君位,為動之主,隨宜應變,在中而已,故當億度,無喪失其所有之事而已。所有之事,謂中德。苟不失中,雖有危,不至於凶也。億度,謂圖慮求不失中也。五所以危,由非剛陽而無助。若以剛陽有助為動之主,則能亨矣。往來皆危,時則甚難,但期於不失中,則可自守。以柔主動,固不能致亨濟也。
《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其事在中,大無喪也。
往來皆厲,行則有危也。動皆有危,唯在無喪其事而已。其事謂中也。能不失其中,則可自守也。大無喪,以無喪為大也。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凶。震不於其躬,於其鄰,無咎,婚媾有言。
索索,消索不存之狀,謂其志氣如是。六以陰柔居震動之極,其驚懼之甚,志氣律索也。矍矍,不安定貌。志氣索索,則視瞻徊徨。以陰柔不中正之質,而處震動之極,故征則凶也。震之及身,乃於其躬也。不於其躬,謂未及身也。鄰者,近於身者也。能震懼於未及身之前,則不至於極矣,故得無咎。苟未至於極,尚有可改之道。震終當變,柔不固守,故有畏鄰戒而能變之義。聖人于震,終示人知懼能改之義為勸深矣。婚媾,所親也,謂同動者。有言有怨咎之言也,六居震之上,始為眾動之首,今乃畏鄰戒而不敢進,與諸處震者異矣,故婚媾有言也。
《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雖凶無咎,畏鄰戒也。
所以恐懼自失如此,以未得於中道也,謂過中也。使之得中,則不至於索索矣。極而復征,則凶也。若能見鄰戒而知懼變於未極之前,則無咎也。上六動之極,震極則有變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