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就是貢獻
2024-09-26 11:44:18
作者: 岸見一郎、周穎琪
岸見一郎:剛才我們說過,喜歡上自己的方法之一,是把缺點轉化為優點。除此之外,人感到自己通過某種方式為他人做出了貢獻時,就會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
這一點可以和剛才提出的問題聯繫起來。如果認為,只有通過做某種事情,才能感覺到自己對他人派上了用場,那麼要行動起來就必須先獲得能量。
請記住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一個人有著「要改變社會」的氣概,也有能量付諸行動,如果能因此感受到自己對他人的貢獻,那也是一種不錯的狀態。
但是,貢獻不僅限於行動。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或許很難接受這種觀點。但是年輕人也會生病,生病以後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事情沒法再做到。
那麼,因為什麼也做不到,他們就對所有人都沒有貢獻了嗎?當然不是這樣的。讓我再強調一遍,我希望大家能感受到,自己活著這件事本身,就是在對他人做出貢獻。
C:但是,既然這個社會認為生產率才是價值,那麼不拿出某種結果的話,就不能算是在做貢獻,不是嗎?尤其是對工作、學業來說。
岸見一郎:如果用社會上的主流價值觀來看待事物,就會像這樣,用工作或學業上受到的評價來判斷自己有沒有價值。當然,人們靠成果來評價工作是沒辦法的事。但是,我希望大家明白,工作或學習上獲得的評價,和你自己的價值或本質無關。
擅不擅長工作或學習,的確是衡量自身價值的一個指標,但這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價值。我希望大家明白,衡量價值的標準可不止這些。
C:不過,既然這是衡量指標之一,我還是希望自己屬於得高分的那一方。
岸見一郎:我不會攔著你,但你這樣想,聽起來就像是,碰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沒法接受自己了,而且你還會小看做不到這件事的其他人。
B:剛才您說,只要還活著就是在做貢獻,對生病的人也是一樣的。但我覺得那是因為生病長臥不起是不可抗力,所以才能得到大家的諒解。
自己如果身體健康、充滿力量,大學也畢業了,明明應該有從事一般工作的能力,卻還是拿不出相應的成果,就會覺得這是不被允許的,自己果然是沒有價值的。
岸見一郎:就算這樣,我覺得我們也只能從自己活著這件事本身就有價值這一點開始轉變想法。無論生病還是健康,人的價值都沒有差別。
我們必須把存在層面上的貢獻和行動層面上的貢獻區分開。
能在行動層面上做出貢獻的人,用行動去做貢獻就好了。但是,如果明明能做到但卻沒有做,也不代表這個人存在層面上的價值和貢獻消失了。
家長經常對孩子說:「其實你很聰明,只要努力就能做到。」孩子聽到這樣的話,就會照父母說的那樣去努力學習嗎?並不會。
A:難道不會受到鼓舞,產生幹勁嗎?為什麼反而不會去努力學習呢?
岸見一郎:因為孩子想要活在可能性之中。
A:可能性?
岸見一郎:就是「只要努力就能做到」的可能性。
實際上去努力學習了,最後能取得好成績的話,那還算好。但如果沒取得好成績,那就麻煩了。到最後,孩子會明白自己並不能做到,變得沒法認同自己的價值。因此,為了迴避結果,就選擇停留在可能性之中。
有的年輕人選擇成為「家裡蹲」。這種現象現在正在變得高齡化。人們普遍會譴責這樣的人,說:「你又沒有生病,不可以這麼做。」
但是,這一點當事人應該也明白。作為他們身邊的人,能給到他們的幫助就只有告訴他們:「你的存在就是貢獻。」
通過這樣做,讓他們先從存在維度上認可自己的價值。
A:但是,一旦認為自己的存在就是貢獻,難道不會覺得就這樣下去不用做出任何改變了嗎?
岸見一郎:不會這樣。反倒是一個人覺得自己活著這件事都得不到任何人的認可,才會什麼都不做。
重點在於,要能夠認為,世界上至少會有一個人能認可自己活著這件事,並以此為出發點轉變心態,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就去做。
至於實際上能不能做到,有時候是很難說的。但是,人只要覺得說不定有什麼自己可以做到的事,就會開始尋找這些事。
有這麼一個男人,他認為「自己一沒學歷,二沒能力,但就算是這樣的自己,肯定也能做到一些為他人做貢獻的事情」,於是他下定了決心。他開始每天早上站在自家門前,向路過的每一輛車的司機招手致意。
司機注意到了這名男子。看到明明不認識還跟自己打招呼的人,很多人一開始都會覺得奇怪吧。但是,當人們早上從這個男人家門口經過,看到他微笑的表情和朝自己揮手的樣子時,就會覺得他不是壞人。
最後,有很多人為了回應這名男子的招手,甚至特意改變通勤路線,只為了從他家門前路過。
後來這件事情上了新聞。美國一位精神科醫生揚波爾斯基把這件事情寫成了書,書被翻譯成日文,被我讀到了。我現在跟大家講的就是這個故事。
大家不覺得這件事情很厲害嗎?一個原本默默無聞的人做的事情,跨越了時空,傳播到了全世界。
就比如說,看到這個故事的人也覺得可以像他那樣,從微不足道的事情開始做做看。這種變化的契機,首先就是要能接受自己的存在,接受自己活著這件事。
最近我把這種改變叫作「認可存在」,重點在於認可或被認可活著這件事本身。
因此我認為,被認可存在的人,不會覺得「這樣下去就好」從而變得什麼都不做。當然,前提條件是這個人的身體能自由活動。
B:原來如此。這樣的話,人要想承認自己的存在有價值,最終不還是得藉助他人的力量嗎?要認可自己存在,他人是必需的嗎?
岸見一郎:的確是這樣的。但這麼一來你會意識到,你自己也能在存在的層面上認可他人。
對於他人,你會意識到自己的感覺是「只要這個人活著,我就會感到高興」。
這樣一來,就不需要言語上的直接認可了。
看看小孩子,你就會有這種感覺,這個例子我已經舉了好多次。我有兩個孫子,我對他們的愛沒有附加什麼特別的條件。他們沒去上學,所以也沒有成績好壞的問題。總之,他們活著這件事,能和他們一起度過每一天這件事,就足夠讓我感到喜悅。
只要意識到自己對他人有「只要你活著我就很高興」的感覺,其他人沒理由不對自己也產生這種感覺。
改變世界的第四十八步
只要活著就是在做貢獻,原本的你就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