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時真的很絕望> 反過來利用不安

反過來利用不安

2024-09-26 11:42:46 作者: 岸見一郎、周穎琪

  B:我上大學的時候去紐西蘭留過學。那時正值2011年,有些人受到「3·11」大地震[1]的影響,從福島跑到紐西蘭避難。他們說「福島太危險了,想移居到這邊來」,那他們的這種不安該怎麼解釋呢?

  岸見一郎:這不是在逃避自己的課題。可能這些人確實感到了不安,但他們製造不安的目的不一樣。

  普通人感到不安後,會逃離自己必須面對的課題,他們製造不安的目的,是為了逃避。

  但是,如果遭遇了地震、海嘯,或者核電站事故,再想到今後的事情,人當然會感到不安。但他們可以把這種不安當成槓桿,下決心撬動新的人生。這不是逃避。

  我再說一遍,我敢說有著同樣經歷的人,也不全都會感到不安。現在,很多年輕人面對著同樣的情況,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對將來感到不安。

  就算都感到不安,那麼每個人製造出不安的理由或目的也因人而異。我在紐西蘭見到的那些來自福島的人,他們就是把不安感當成契機,下定決心朝著新的人生邁進。通過上面這些故事,我們可以知道,人的心理動作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B:第一個階段是想要逃避,因此感到不安或恐懼。

  岸見一郎:沒錯。一般情況都是這樣的。

  B:但是,在那之後要怎麼做,就因人而異嘍?

  岸見一郎:是的。實際上,一旦開始感受到不安或恐懼,就很難再擺脫它們了。所以,面對正在感到不安的人,就算勸對方沒必要感到不安,他們也完全聽不進去吧。

  

  問題的關鍵在於,不安的情緒要如何處置。我不是說不可以感到不安,而是想說要把不安感用於更有建設性的目的。

  我再舉一個與其說是不安,還不如說是恐懼的例子:

  人坐過山車的時候會感到恐懼,會害怕過山車的極速下降。但是,這是非常自然的情緒。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感覺不到恐懼可能才不正常。就算想盡辦法去消除這種恐懼或不安,也很難做到。

  因此,我會說:「像過山車之類的東西在極速下降時,雖然會感到極其不安或恐懼,但最好不要想著去趕走這些情緒。如果能通過某種方法讓過山車停在最低點,它就再也沒法衝上高點了。就算感到害怕,也不要去管它,要讓下降的能量自然而然地轉化為上升的能量。」

  我會勸別人說,你可能正在感受恐懼,但不要想著把恐懼的情緒怎麼樣,就放任自己恐懼下去吧。

  B:就這樣繼續去感受恐懼嗎?也就是說,只能忍著嗎?

  岸見一郎:不是說要忍著。我們要忍耐的不是恐懼,而是必須對恐懼做些什麼的情緒。

  因為不安和恐懼一旦產生,人就算想做些什麼去打消它,也很難做到。

  抬頭仰望一片萬里無雲的晴空,看著看著,雲一轉眼就飄了過來,天可能會下起傾盆大雨。

  但是,就算你想憑自己的力量阻止那片雲,也是不可能的。總之,你只能繼續看著那片雲,直到它飄走。

  就像這樣,就算暴雨又下起來,雨後也會有晴天。從這個角度來說,沒必要把恐懼或者不安怎麼樣,也不要去想要把它怎麼樣。

  改變世界的第十六步

  不去抵抗不安,而是化不安為動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