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逞強才是強大
2024-09-26 11:42:38
作者: 岸見一郎、周穎琪
B:為了在這個動盪的時代里活下去,我們現在所需要的「強大」,歸根結底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與他人的優點」這兩方面結合起來,是這樣嗎?
岸見一郎:是的。不過說「強大」有點不恰當。這也許不是強大。有人會說,希望自己有強大的精神力,無論遇到怎樣的挫折都不會氣餒,這種話聽起來就像是虛張聲勢。就像是在說「我明明已經這麼努力了」一樣。
想要變得強大,首先要承認自己的弱小。這話聽起來可能有點違背常理。無論如何都不會氣餒的人,眼裡只有自己,就像是在說「這麼努力的自己可真棒」一樣。
世界上有很多艱難的、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們得先放下自己的虛張聲勢,接納原本的自己。我希望大家可以先做到這一點:面對眼下這麼不得了的情況,深切地感受自己的無力。
我認為,毫無理由地充滿自信的人,反而是不可信的,儘管這種人很多。從長遠角度來看,對自己能做到些什麼抱有疑惑的人,才會成為真正強大的人。
如果從一開始就逞強,那麼當問題無法按照自己的預期解決時,人就會馬上想逃避。
阿德勒在他的著作中打了一個比方:這是三個男孩被帶到獅子籠跟前的故事,他們都是第一次見到獅子。請大家也稍微想像一下,如果換成你們,你們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呢?
B:會覺得害怕。
岸見一郎:是啊,肯定會害怕啊。畢竟是第一次見。第一位少年覺得很害怕,說:「咱們回家吧。」這才是正常的反應,不是嗎?
第二個少年說:「好漂亮的動物啊。」他想給大家展示自己的勇氣。但其實他說這話的時候,身體還在顫抖。膽小的孩子反而會炫耀自己的勇氣,但這並不是真正的勇氣。
B:是假的勇氣嗎?
岸見一郎:這是魯莽。不會游泳卻往河裡跳的人不是勇敢,而是魯莽。不會游泳就不能跳河,就算河裡有人快要淹死了,你貿然跳下去的話,可能只是會導致淹死的人多了一個。不會游泳的話,就應該去叫其他人來。
害怕的時候無法承認自己害怕,無法向他人尋求幫助,我覺得這是有問題的。這並不是真正的勇氣。一邊發抖一邊說著「好漂亮的動物啊」的少年,雖然表現出了勇敢的樣子,但依然在發抖,所以他內心其實還是害怕的。能承認自己害怕,才是有勇氣。
第三位少年說了什麼呢?他說:「可以朝獅子吐口水嗎?」這是在逞強,是在虛張聲勢。其實他應該也很害怕,但他試圖通過虛張聲勢來掩蓋自己的恐懼。那些說自己想要強大的精神力,不管遇到什麼狀況都能積極地克服的人,和虛張聲勢的少年沒什麼兩樣。
首先要承認自己並不強大,這樣的人才能擁有真正的勇氣,雖然這聽起來有些不符合常理。所以,分清自己做得到的事情和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這一點很重要。
用阿德勒哲學的話來說,重點在於分清自己「職責範圍以內」的事情和除此之外的事情。「職責範圍以內」的事情就是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以內的事情。如果遇到自己做不到的事,就必須向他人尋求幫助。不過,很多人做不到向他人尋求幫助。
A:得到別人的幫助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嗎?為什麼會無法向他人尋求幫助呢?
岸見一郎:這是因為,有人認為向他人尋求幫助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情。
舉例來說,我覺得政客讀錯字是一件很尷尬的事,但讀錯字本身並不令人羞恥。遇到不認識的字,說不認識,去學一下就好了。
虛張聲勢的人還會覺得,受教於人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情,所以不會承認自己有不知道的事情。他們還會覺得,由別人來告訴自己某件事情很不愉快,甚至會勃然大怒。這樣一來,周圍的人今後就不會想來幫助你了。
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老老實實地說自己做不到,這樣才能變強大。所以從結果上來看,不虛張聲勢的做法,才能轉化為活下去的力量。
這個道理套用在氣候變化上也是一樣,一個人是改變不了什麼的,但如果大家齊心協力,也許總能改變些什麼。但有些人認定「反正什麼也改變不了」,於是什麼也不做。阿德勒有個說法叫「all or nothing」,也就是要麼零分要麼一百分,很多人會覺得非一百分不可。
A:我能理解。因為他們想要立刻得到肉眼可見的結果。
岸見一郎:重點是不要著急。五十分、六十分不也挺好的嗎?就算一開始只有二十分,努力一番以後,能做到的事情也會逐漸增加。有的人明明能做到一些事情,但哪怕只要有一丁點兒失敗的可能性,他們就會放棄挑戰。
我希望大家能夠成為這樣的人:哪怕不能完全做好,但只要有進步的可能性,就不要管其他人怎麼想,努力就好。虛張聲勢也有弊端,比如太過於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改變世界的第十三步
接納弱小的自己,該尋求幫助的時候就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