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2024-09-26 11:38:04
作者: 度陰山
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①,萬物並作,吾以觀復②。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③。歸根曰靜,是謂復命④。復命曰常⑤,知常曰明⑥。不知常,妄作,凶⑦。知常容⑧,容乃公⑨,公乃王⑩,王乃天(11),天乃道(12),道乃久(13),沒身不殆(14)。
注釋
①致虛極,守靜篤:虛,大而空,不帶成見;靜,寧靜,安靜。人虛才能接納更多的實在,人靜才能應付更多的變動。大多數人的心境因私慾和外界干擾而不虛空寧靜,所以必須做虛空到極點、固守內心寧靜到純一的功夫,以此恢復內心的清明。致虛守靜,皆是無為。憨山德清說,認為外物本來沒有,謂之「虛」;認為心體本來不動,謂之「靜」,世人不知外物本來沒有,而自認為實有,所以逐物牽心,其心紛擾妄動。只要認定外物為假象(虛),那心就不會動,於是,致虛極,守靜篤。
②復:返也,初也。按老子「物極必反」論,返回的任何物都會歸於靜,觀靜止的事物當然要比觀動態的事物要真切。復,就是萬物由無而有,又由有而無,返回到原來出發點的動作和過程。嚴遵說:「天地反覆,故能久長。」人反覆醒了睡,故能聰明。草木枯了又綠,故能茂盛。一切事物的蓬勃長久,都以「復」為原動力。
③各復歸其根:根,根本,本原,道,意為回到它的本原。
④歸根曰靜,是謂復命:萬物生於道,老死又回歸於道,物是動的,道是靜的,所以復命就是回歸於根(道),就被稱為靜。
⑤復命曰常:萬物生於道,回歸於道,生死無常,而道就在其中恆常不變,這就是常。
⑥知常曰明:知,是悟的意思,能悟到萬物復返是永恆之道,就能腦子光明。
⑦不知常,妄作,凶:趙佶說:「聖人知道之常,故作則契理,每與吉會。不知常者,隨物轉徙,觸塗自患,故妄見美惡,以與道違,妄生是非,以與道異,且不足以固其命,故凶。《易》曰:復則不妄,迷而不知復,此妄也已。」
本章節來源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⑧知常容:容,包容。趙佶說:「知常,則不藏是非美惡。故無所不容。」
⑨容乃公:黃茂材曰:「容有容宇宙之量,則無己無人無物,皆冥於一。」蘇轍說:「無所不容,則彼我之情盡,而尚誰私乎?」
⑩公乃王:陳景元說:「包容動植,於己無私,則襟懷蕩然而至公矣;至公無私,則德用周普,天下無不歸往者矣。」
(11)王乃天:王安石說:「王者,人道之極也。人道極,則至於天道矣。」
(12)天乃道:王安石說:「天與道合而為一。」
(13)道乃久:劉涇說:「所謂自古固存。」
(14)沒身不殆:終身沒有危險。
譯文
讓心靈達到極限虛無,讓內心清淨到無限高度,看競相生長的萬物,觀察它們循環往復。萬物五花八門,但都要回歸它們的本原。回到本原叫作靜,即是說,靜就是天道。萬物從生到死,循環不已,只有主持著循環的道是恆常的,知道這個道理就是聰明。不知道這個道理,而輕舉妄動,那就會面臨兇險。知道常道的人,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能對世界坦蕩公平,對世界坦蕩公平才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才能與天合德,與天合德才能符合自然法則,符合自然法則才能長久,終身沒有危險。
度陰山曰
如何用一句話文藝地表達老子的復返之道,答案是:冬天走了,春天還會遠嗎?
嬴政(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自認功德圓滿,所以開始追求長生不老術。一方面,他命令煉丹士研究仙丹;另一方面,他派徐福等人遠赴東方海島,希望能找到長生不老藥,或者是這方面的科研成果。
然而嬴政最終沒有如願,遺憾地離開了人間。兩百多年後,漢武帝劉徹在功成名就後,也效仿嬴政,開始投資生命科學。
但和嬴政一樣,劉徹也沒有得到不死之術。在劉徹之後,中國歷史上無數的皇帝前赴後繼,只要生命足夠長,一定對長生不老狂熱。「天可汗」李世民就死於仙丹中毒,成吉思汗曾向老道丘處機諮詢長生之道,明代嘉靖帝朱厚熜三十年修道,希冀長生不死。但是,沒有任何人成功。
因為他們都違反了老子所說的「復命曰常」的「常」道,這個「常道」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內容是,所有事物最終都會返回它開始的地方,人的生命也包含在內,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貴,無論你是權傾宇宙還是草民一個,無論你是貌美如花還是奇醜無比,無論你是萬人矚目還是默默無聞,只要你的生命開始了,就註定要返回生命開始的地方。也就是說,只要有了你,你一定會死。至少到現在,沒人可以打破這個「有生就有死」的「復命」的道。所以,中國人對這個生死的圓圈總是心平氣和地說:「生又何歡,死又何悲?」因為只要你懂得「復命」之道,你就懂得悲歡是相對的,生的那一刻就知道會死,這才是可悲;而死的那一刻知道以另外的方式再生,這才是可歡。
第二部分內容是,「復命」是萬事萬物的必經之路,「復命」不會只在你身上,它在所有事物身上。我們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理解:你不可能永遠十八歲,但永遠有人十八歲。這話聽上去是不是令人絕望?不過按老子辯證法,絕望中必有希望。這希望就是,當你十八歲時,一定有人已經八十歲,十八歲的你之於八十歲的他人就是幸福,就是希望。
當我們懂得了「復命曰常」的道理後,就會如老子所說的那樣「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後才能對世界坦蕩公正,對世界坦蕩公正後才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後才能與天合德,與天合德後才能符合自然法則,符合自然法則後才能長久,終身沒有危險」。
如果不明白「復命」這個常道,那就對人生過於執著。對人生過於執著就會增強得失心,眼中只有得失就不會有是非,不會有是非就會不擇手段,不擇手段就會遭受危險,遭受危險很可能提前喪失性命。所以,承認人必死(復命)反而能長命,總和死亡抗爭卻提前送命,這就是老子辯證法的奇異之處。
什麼樣的人才真正懂得「復命曰常」這樣宇宙級別的道理呢?老子的答案是:致虛極、守靜篤的人。為什麼嬴政、劉徹、李世民這些人無法理性看待人有生死這樣的復命之道?因為他們不虛不靜,或者是沒有虛到極致,沒有靜到極限。
致虛極,是要讓心空虛,不帶成見,沒有對比地接納一切。人要長生,無非是看到自己越來越老,可還有層出不窮的年輕人,兩相對比,自然希望長生。同時,希望長生的人還和從前的自己對比,這種對比更讓人傷感。人應該接納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
守靜篤,是要讓人內心安靜,人心不靜,是因為私慾的活動和外界的擾動。歸根結底,有欲則動,無欲則靜。沒有私慾,心自然安靜。心安靜後就會無欲無求,沒有欲求後自然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後即見復命常道了。
不是因為我們致虛守靜後才能看到復命的常道,而是我們一邊致虛守靜一邊看到復命的常道,二者並駕齊驅。
「復命曰常」還有一種雞湯解釋法,用《許願樹》作者約翰·肖爾斯的話說就是: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是有個國王在狩獵時斷了一根小指。他疼得齜牙咧嘴,可宰相卻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大怒,把宰相關押。後來他到深山老林微服私訪,結果遇到土著,土著把他捉了準備獻祭。忽然發現他少了根指頭,這種殘次品不能獻給上天,於是他逃脫升天。
因為撿了條命,他回來後釋放宰相,問他:「你說得沒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可你被我扔進監獄關押這麼久,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回答:「是的,如果我不在監獄,那麼這次肯定會陪您去,我可不是殘次品啊,土著一定把我獻祭。」
老子說,五花八門的萬物出發,轉一圈後,註定回歸它們的本原。這個本原既是出發的起點,也是能量的守恆。所謂能量守恆,就是約翰·肖爾斯的那句話: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失去的和歸來相加後等於零。
比如你失去青春,可能收穫了愛情;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依靠,卻收穫了堅強;失去了熱鬧的開心,卻收穫了獨處的思考。也有可能是失去了工作,卻收穫了時間;失去了奮鬥的快感,卻收穫了「休閒」的從容。
人生如同一個圓,你出發時,一無所有,最終必回到原點而一無所有。你轉的圈,就是人生。轉的時候,會有失去、挫折、痛苦。不過,失去、挫折、痛苦終究會以另一種方式轉回來,回報你。
可無論你失去得多麼慘烈,得到得多麼壯觀,最終,你都要接受你走時和來時一樣的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