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自成的詩談起[7]

2024-10-09 12:08:04 作者: 顧誠

  詩云:收拾殘破費經營,暫駐商洛苦練兵。月夜貪看擊劍晚,星晨風送馬蹄輕。

  詩是寫得不壞的,頗有氣魄。據說這是300多年前我國封建社會裡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明末農民戰爭的領袖李自成留下的珍貴詩篇。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在將近10種史學書刊上讀到它了。有的作者在引用的時候鄭重其事地註明「李自成:《商洛雜憶》」,有的還把它作為李自成起義最原始的材料分析評論一番。

  我是個對文學頗有愛好的人,同時又有點考據癖,遇事喜歡盤根究底。讀到這半首詩以後,覺得很新鮮,總想找出它的出處。於是一面查書,一面向史學界的朋友多方打聽。結果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後來,通過某種途徑才得到一點線索,原來它最早出現在姚雪垠先生的歷史小說《李自成》第一卷里,於1963年問世。小說中談到這半首詩時是這樣描寫的:「幾年之後,他還是念念不忘在商洛山中的一段生活,曾於戰爭之暇寫過《商洛雜憶》七絕12首和七古1首。可惜大順軍失敗之後,凡是大順朝自己的文獻都給統治階級毀滅淨盡,不但這12首七絕不再存留於天地之間,連那首七古也被埋沒了300多年,最近才有人因偶然的機會發現半首,餘下的一半也將永難找到了。」作者為了使書中的情節顯得逼真,用了這種語氣是無可非議的。不料過了11年,中華書局出版的一本歷史常識讀物《李自成起義》未加出處地引用了這半首詩。從此,這半首詩就從文學作品破門而出,進入了史學領域。隨著引用的人越來越多,《商洛雜憶》的「史料價值」也就扶搖直上。如果不及早點破,再過若干年,恐怕要想澄清就會困難得多了。

  這件事使我聯想起不久前聽一個朋友說到史學界的一次討論會上,一位同志做清初農民軍聯明抗清問題的發言,講到高桂英如何如何。聽了之後頗覺詫異。史籍中記載李自成最後的一位妻子確實姓高,一般稱為「高氏」或「高夫人」。由於她支持李過聯合南明,共同抗清,曾經受到南明隆武皇帝的獎諭,在農民軍方面是稱之為「太后」的。然而,任何史籍都沒有留下她叫什麼名字的記載。「桂英」這個芳名實際上是300多年後姚雪垠先生代她取的。要是有起死回生之術,高夫人從300多年的沉睡中醒來,聽到人們呼之為「桂英姐」,也會被弄得莫名其妙吧。

  

  這裡說的是史學界出現的個別問題。要是說到一般群眾那問題就更多了。現在談起郝搖旗,真是人人皆知,個個都曉,公認是李自成手下一員能征慣戰的猛將。就歷史事實而言,李自成在世的時候郝搖旗還是個默默無名的偏將。他的嶄露頭角是在李自成犧牲以後,趁亂殺害了自己的上級,奪取了他所在的那支部隊的領導權。我們不能說,李自成本人就一定不知道部下有郝搖旗這麼一個中下級偏裨。但是,像小說和戲劇當中把郝搖旗描繪成備受李自成重視和愛護的大將卻完全是虛構。

  這樣,就提出一個問題,需要把歷史同利用歷史題材編寫的小說和戲劇嚴格地區分開來。歷史是一門科學。它要求儘可能準確地、全面地反映當時的歷史真相。撰寫歷史著作不僅要言必有據,而且引為根據的還必須經過檢驗、印證,證明是確實可靠的史料。但包括小說、戲劇在內的文學藝術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它允許作者根據所選題材的歷史背景充分地運用藝術構思,把作品中涉及的歷史人物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所可能做的、可能說的情節創作出來,使之成為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為了彌補歷史記載的不足,還可以虛構某些歷史上本來不存在的人物和情節,以期達到作者預期的藝術效果。不給文學家以創作(或虛構)的自由是不行的,因為這樣就取消了藝術。然而歷史小說和歷史劇的虛構畢竟要有一個限度。就是書中或劇中的主要情節必須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次要情節也是在當時條件下所可能出現的。清初孔尚任寫的《桃花扇》傳奇正是把藝術同歷史真實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不愧是歷史劇的一部傑出的代表作。那麼,借用歷史題材而主要人物、主要情節都是虛構的作品應當怎樣看呢?過去在討論歷史劇時曾經有人建議把這種題材的戲稱為歷史故事劇,藉以同歷史劇區別開來。我贊成加以區別,至於用什麼名詞可以進一步討論。因為這種區分在戲劇範圍內可能解決點問題,而在文學和史學關係上仍然會糾纏不清,目前出的一些歷史故事通常是指給青少年閱讀的通俗歷史作品,並不允許虛構的。

  我們常說一部好的歷史題材的作品可以普及歷史知識,甚至有的還可以作為歷史來讀。這是指通過書中的描寫可以使讀者增加對作品所反映的時代的感性知識,而絕不是說它們可以取代歷史。對於接觸歷史不多的讀者和觀眾來說,提醒這一點是必要的。希望他們不要過於輕信,以為歷史小說和歷史劇中的人物和情節都是歷史事實。如果想要對某一歷史問題有點真切的了解,還是得看看有關的歷史書籍。對於從事歷史工作的某些同志來說,更應當勸告他們加強責任心,不能搞倒流,把文學作品中虛構的情節搬進歷史領域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原載於《蒲公英》雜誌,1979年第3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