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
2024-10-09 12:07:49
作者: 顧誠
王興,字電輝,本姓蕭,名嘉音[91],福建平和人[92],因其曾祖父蕭瓊於嘉靖二十四年(1545)調任廣東恩平縣巡檢,寄寓該縣藍坑,所以或說他是廣東恩平人[93]。他生於明萬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1616年2月2日),清順治十六年八月十七日(1659年10月2日)犧牲,明末恩平起義領袖、堅強不屈的擁明抗清英烈之一。
嘉音少時為人獷悍,好勇鬥狠,「十三學殺人,十五手搏狼」[94]。當時,明統治已趨衰微,恩平等地起義連綿不斷。崇禎十六年,嘉音在恩平那乾洞(或作那虔峒)聚眾起義。[95]由於他身材短小,精明強悍,被人們呼為「繡花針」。崇禎末年,廣東地方官府已經沒有力量對付各處的農民起義,被迫採取招撫的辦法,給義軍首領封官優遇,加意籠絡,因此有「讀書折本,為賊做官」之謠。[96]嘉音當時已經是擁眾數千人的義軍首領,也在崇禎十七年五月接受了明恩平知縣陳兆棠的招撫,被授予守備札付。[97]
當年夏,崇禎朝廷覆亡的消息傳到廣東後,各地大亂。恩平的一批紳士為了對付蕭嘉音等「官賊」,自行組織地主武裝,聯合142個村子設立了五團,團練鄉兵。五團同嘉音等部義軍攻戰不休,據地自守。順治三年十二月初八日(1647年1月13日),嘉音率部攻克恩平縣城,活捉明廣東巡按御史連城璧和知縣陳兆棠。當時,連城璧剛從廣西梧州朝見永曆帝回粵,對民族危難的形勢有痛切的了解;他知道嘉音為人慷慨爽直,就竭力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反覆勸說。嘉音深受感動,決心同連城璧一道擁明抗清。順治四年正月,清恩平知縣林啟呂到縣境的蓮塘上任,五團士紳領著下屬百姓剃髮謁見,隨即清兵攻入縣城,「盡屠城中」[98],奉嘉音命留守縣城的薛子良、關白毛二將也被俘殺。接著,清軍在五團的配合下進攻嘉音駐地那乾,被嘉音擊敗。蕭部乘勝收復恩平縣城。連城璧從事實當中看出只有依靠嘉音的力量才能為永曆朝廷在廣東保持一塊立足之地。因此,他同嘉音一道到關帝廟具疏焚告,結為「藺廉之好」,誓不削髮,志在勤王。[99]他建議蕭嘉音改姓名為王興,上疏永曆朝廷為之請官。當時,清廣東提督李成棟引兵攻入廣西,總管佟養甲又策劃聯絡少數民族土司出兵由合浦西攻南寧。王興見永曆朝廷形勢危急,立即率部進攻羅定、陽春、陽江、電白等州縣,張家玉、陳子壯、陳邦彥等明朝官紳也在東莞、南海等地起兵抗清,佟養甲唯恐省城廣州有失,急檄李成棟率軍回援,永曆朝廷才轉危為安。次年四月,清廣東提督李成棟反清擁明,兩廣形勢頓時改觀,王興的處境也隨之好轉。這時,永曆帝朱由榔已由廣西移駐廣東肇慶,「詔王興入朝,晉都督總兵官,賜蟒玉,還守陽江、陽春、恩平、開平四縣」[100]。李成棟兵敗身死後,順治七年清平南王尚可喜、清靖南王耿繼茂帶領所部由江西攻入廣東,二月包圍廣州。永曆朝廷命王興掛虎賁將軍印同李元胤、馬吉翔等部赴援。當地領兵進至三水時,廣州守將杜永和卻妒賢嫉能,以總督的身份命令他返回原駐地。十一月,清軍重占廣州,廣東省大部分地區落入清方手裡。王興陷入清軍包圍之中,仍然率部堅守恩平一帶。永曆帝為了表彰他的忠勇,加授柱國、少師等官銜。[101]
請記住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順治八年初,清方委任的恩平知縣鮑之奇於縣境凹頭村上任,隨後又以口舌之功招降據守城中的王興部將士,進入了恩平縣城。王興得報後於二月間命令部將何國佐、陳鶴仔把鮑之奇處死。清政府先後派副總兵李成祚、總兵許爾顯領兵攻剿;王興兵力不敵,退出恩平縣城,扼險據守。
順治十年三月,李定國統兵由廣西攻入廣東,占領高州、雷州兩府後圍攻肇慶。王興大為振奮,立即率部收復恩平縣城,活捉清知縣王奇;又攻克廣海衛城(今台山市廣海),殺守備張登榮[102];並奉李定國之命進攻開平縣。次年五月,李定國再次進軍廣東,圍攻新會。王興積極地參加了這次戰役,他同總兵陳奇策、羅全斌聯合進攻三水,給予清軍重大打擊。順治十二月,清朝滿漢援軍大批趕到,李定國迎戰失利,退回廣西南寧,順治十二年十一月,王興也被迫轉入新寧(今台山)文村。文村地勢險要,南臨大海,東北西三面都是丘陵,只有一條羊腸小道與外界相通。王興在這裡築寨挑塹,修建倉庫,準備長期據守,以待時機。他憑藉這一隅之地仍然奉行永曆年號,遵用明朝服制,因此當時一些心懷故國的明朝人士包括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釤在內都遷到文村,依附於王興。李定國在新會戰役失敗以後,奉永曆皇帝密詔迎駕,把朱由榔從貴州安龍護送到雲南昆明。東南沿海抗清義師鄭成功部同李定國等人擁戴的永曆朝廷相距越來越遠了。王興堅守的廣東新寧文村就成了兩面保持聯絡、溝通消息的主要通道。王興和總督連城璧不僅充當了雙方使者往來的東道主,而且一再地呼籲雙方剋期出兵,會師廣東,扭轉日益惡化的局勢。
順治十三年春,清軍數萬進攻文村,環營十里。王興臨危不懼,依壁固守,還不時派出奇兵出擊。激戰兩個月,清軍死傷近萬,被迫撤退。次年五月,清軍又從新會來戰,被王興事先偵知,派出一支軍隊在200里外設下埋伏,將清軍先頭部隊殺敗。清方見王興已有準備,再次退回。冬,永曆朝廷派使者敕封王興為廣寧伯。[103]
此後,清朝的統治已經逐步穩定。永曆朝廷由於孫可望同李定國的內訌日益衰敗。王興在文村的據點雖然堅持了將近4年,復興的希望終於變成了絕望。順治十五年七月,清平南王尚可喜決定摧毀文村抗清基地。鑑於「王興所踞地極險阻」,「羊腸鳥道,曲屈叢雜,刺竹與陂塘相間,騎不得馳突,短兵接戰,數步一折,多岐而易伏,皆失其所長」[104],尚可喜決定對文村進行長期圍困。他調集水陸兵丁和民夫約10萬之眾,挖掘深溝,築造高壘,切斷運入糧食物資的道路。到順治十六年夏秋間,文村寨中的糧食告匱,買一升米要2000文錢,一隻老鼠也要索價百文。王興下令允許寨中兵民出寨自謀生路,然而多數人卻寧願忍飢挨餓,不肯離去。這年八月,尚可喜又派使者前來招降,信中對王興的品德和才能大加稱讚,表示如能出降當委以重任。王興知道文村的陷落已迫在眉睫,對弟弟說:「城可恃而食不支,天也。我終不降。弟善撫諸孤以續先祀,我死且不朽。」[105]他一面命人造作了一口巨大的棺材,決心殺身成仁;一面叫自己的5個兒子護送年老的祖母帶著永曆朝廷頒給的敕書、印信、令箭前往清軍大營謁見尚可喜,藉以保護部下戰士和百姓的生命安全。尚可喜以為王興真心投降,非常高興,又派使者前來致答,申述自己的誠意;興仍然避而不見。八月十七日夜間[106],王興宴請所部文武官員和依附人士,宣布已經同清政府達成歸順協議,讓大家各奔前程,好自為之。席散,王興先讓妻子張氏和15位妾自縊,接著點燃事先準備好的火藥,葬身於烈焰之中。明唐王朱聿釤也服毒而死,總督部院連城璧因出外招兵而沒有罹難。王興的壯烈捐軀,使尚可喜大出意外,為了表示自己對這位忠貞不貳的義士的敬重,他給王興的母親和兒子安排了住宅,按月支付口糧。王興和他妻妾的骨灰由他的親友安葬在廣州城南南箕村,用明朝官銜立碑於墓前。
(原載於《清代人物傳稿》上編第七卷,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182—187頁)
[1] 諸書稱他為上元人、應天人、江南江寧人等,總之是南京人。
[2] 李柏:《槲葉集》卷之五《崇禎儒將》。
[3] 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中,《張參將如蘭》,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第523頁。
[4] 卓爾堪輯:《明末四百家遺民詩》卷第一,《張怡(又名遺瑤星白雲江南江寧人)》。
[5] 張怡:《聞續筆》卷一。
[6] 溫睿臨:《南疆逸史》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七《隱遁·張鹿徵》,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305頁。
[7] 張怡隱居地點,原在邵家邊,康熙七年戊申後遷棲霞山白雲庵,均據張怡《白雲道者自述》。原書說:「(乙酉)五月,聖安蒙塵,乃攜家莊居。莊在秣陵關外之邵家邊,外祖母養老地也。」「戊申,葺攝山之白雲庵而歸老焉。」但有的書記載說,他歸隱松風閣。周亮工說:「松風閣在雨花台畔;瑤星讀書閣上,久與世隔。」(周亮工:《賴古堂集》卷之八《七言律·張瑤星寄札並得友蒼開士近詩》)這種說法根據如何呢?溫睿臨《張鹿徵》(見上注)說:「馬、阮亂政,鹿徵於城南建松風閣,將歸隱焉。」這就是說,弘光時,張怡有意掛冠歸隱,在城南預建松風閣,並自號松風道者,可能他在松風閣上住過、讀過書,但時間很短。清軍破城,打破了他的原計劃。他只好跑到更偏僻的地方去隱居了。所以他在《自述》中也不再提松風閣。
[8] 張怡的存年有三說:一說享年88歲,見乾隆《上元縣誌》、方苞《方望溪先生文集》;一說90歲,見王士禛《香祖筆記》;一說93歲,見溫睿臨《南疆逸史》。比較所見各種文獻,並考慮到方苞的父親方仲舒與張怡的關係,覺得88歲說較為可信。
[9] 乾隆《上元縣誌》卷二十六《藝文》,張怡《給諫倪朴庵先生集序》。
[10] 周亮工:《賴古堂集》卷之八《七言律·張瑤星寄札並得友蒼開士近詩》。
[11] 杜浚:《變雅堂遺集》卷三,《詩》三,《五言律詩·贈張瑤星錦衣》。
[12] 陸國強《關於張怡〈玉光劍氣集〉手稿》寫道:「清初張怡所撰《玉光劍氣集》手稿本最近在上海古籍書店被發現。」「手稿本分為三十卷。」(載《文物》1981年第7期)
[13] 鎖綠山人:《明亡述略》下。參見方苞《方望溪先生文集》卷八《白雲先生傳》;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卷四十六《遺逸》之《張先生怡》。
[14] 張怡:《白雲道者自述》。按:這裡明徵君指明僧紹,「僧紹,宋元嘉中再舉秀才,明經有儒術」,但辭不做官,齊高帝優詔徵辟,也「稱疾不就」,「不食周粟而食周薇」。他後來住在攝山(棲霞山)。(據《南齊書》卷五十四《列傳第三十五·高逸·明僧紹》)張怡所住白雲「庵為南齊明徵君僧紹舍宅故址」(《白雲道者自述》)。張怡自稱明僧紹的私淑弟子,就是學明僧紹「不食周粟而食周薇」之意。
[15] 康熙四十四年《沅陵縣誌》卷之八《災祥》;《清世祖實錄》卷七〇、卷八五。
[16] 《清世祖實錄》卷八二。
[17] 《清世祖實錄》卷九○。
[18] 《清世祖實錄》卷七六。
[19] 《雲南通志》卷三;羅謙:《殘明紀事》;沈佳:《存信編》卷五,記封白文選為鞏國公事在六月初一日。
[20] 馬進忠、馬惟興、馬寶原來不屬大西軍系統,歸附孫可望後同白文選關係密切,可能有民族原因。三馬是回族,白文選也很可能是回族。由於未見明文,故僅在注釋中附帶提及。
[21] 《雲南通志》卷三云:「文選夜率其本部降定國。」和其他記載不同。
[22] 溫睿臨:《南疆逸史》卷五十二。其他一些史籍所載定國語句有所不同。
[23] 楊嗣昌之子楊山松著《孤兒籲天錄》卷十六,記載了這項命令,但沒有寫明是誰頒發的。據顧炎武《明季實錄》附蒼梧兄《酉陽雜筆》載作者於楊氏家中親見命令原件,開頭為「西府平南先鋒張」,尾書「癸未十二月日,上有平南先鋒印」。據《紀事略》及《續綏寇紀略》等書,可知平南先鋒即劉文秀,時稱張文秀。
[24] 嘉慶十八年《綿竹縣誌》卷二十八《政績》及卷二十九《人物》。
[25] 彭遵泗:《蜀碧》卷二、卷三。按,據九峰居士《粵滇紀略》卷二記載:甲申年李自成命馬科等統兵由陝南下,占領了部分川北郡縣。獻忠占領成都後命劉文秀為前鋒,於綿州擊敗馬科部,獻忠大喜,改綿州為得勝州,命劉文秀鎮守廣元,「扼漢中入蜀要路」。乙酉春,文秀軍被自成將賀珍擊敗。清軍入陝,自成敗遁豫楚,獻忠始命文秀撤回成都。
[26] 嘉慶十八年《夾江縣誌》卷八《忠義》。
[27] 嘉慶十七年《青神縣誌》卷四十七《僭竊志》。
[28] 歐陽直:《蜀亂》。
[29] 邵廷采:《西南紀事》卷十、卷十二云:劉文秀熟諳水性,泅至南岸奪得船隻,使曾英扼江防守的計劃化為泡影。但其他史籍記渡江奪船事為艾能奇。待考。
[30] 康熙五十四年《新興州志》卷二《沿革》。
[31] 是時劉文秀的官爵諸書記載不一致,此處據歐陽直《蜀亂》,因歐陽直當時即在劉文秀營內中書科供職。
[32] 乾隆四十二年《富順縣誌》卷五《鄉賢》下。
[33] 李天根:《爝火錄》卷二十二記,孫可望於是月疏請封劉文秀為南康王。
[34] 李國英:《李勤襄公撫督秦蜀奏議》卷八。時人韓國相也記載:「是時,有南府劉文秀者統兵四萬餘追清兵,來屯保寧梁山關,聲勢大振,自以為戰必勝攻必克矣。而清兵心膽墜地,主走劍閣出七盤,而已置四川於不問。……」(見民國十八年《南充縣誌》卷十六《流離外傳》)。
[35] 黃宗羲:《永曆紀年》。
[36] 《明末滇南紀略》卷五,記劉文秀兵敗後收集余兵不到3萬人;而清方的記載說隨文秀逃回者不及千人,疑為誇張之辭。
[37] 黃宗羲:《永曆紀年》。
[38] 《明末滇南紀略》卷五;《清史列傳》卷四《陳泰傳》。
[39] 沈佳:《存信編》卷八,記六月初一日封文秀為蜀王。
[40] 光緒十年《洪雅縣續志》卷之十《藝文補遺·蜀王睿制天生城碑記》。
[41] 《明末滇南紀略》卷七。
[42] 《明末滇南紀略》卷八。
[43] 《存信編》卷五。
[44] 道光《樂至縣誌》卷十四,宿士敏:《鄒公易齋傳》。按,鄒易齋即鄒簡臣,時任永曆朝廷通政司右通政使贊理蜀王軍務,劉文秀遺表就是鄒簡臣起草的。
[45] 參看鄧凱《求野錄》;倪蛻:《滇雲歷年傳》卷十。
[46] 關於高一功的封爵問題,按他的地位來說,封最低一等似乎不太相稱,但目前缺乏準確材料,只好備此一說。此外,大順軍渡河東征以後,高一功究竟是留守陝北,還是參與了攻克北京和山海關戰役,也是沒有弄清楚的問題。《延綏鎮志》記載,這年四月高一功曾經到榆林巡視城守情況,按此時間推算,他不可能到過北京,更不用說參加山海關戰役了。可是,乾隆《豐潤縣誌》記載,大順軍由北京前往山海關討伐吳三桂時路過該縣,卻有這樣一段記述:「李自成之妻弟(高一功)住西街王家,呼主人出,問何人?曰:生員也。即令戴巾,云:有人問,即雲是我將令。」如果這一記載可靠,高一功就是攻克北京和山海關之役的參加者。
[47] 王夫之:《永曆實錄》卷十三《高李列傳》。
[48] 乾隆《沁州志》。
[49] 《思文大紀》卷五。
[50] 《瞿式耜集》卷一《恢復大捷疏》。
[51] 瞿昌文:《粵行小紀》卷一。
[52] 康熙八年修《當陽縣誌》。
[53] 見《殘明紀事》等書。
[54] 《李勤襄公撫督秦蜀奏議》卷二三。
[55] 《嘯亭雜錄》卷八。
[56] 見光緒六年《巴東縣誌》卷之十四《事變志·寇亂》。又清河南巡撫亢得時順治十二年題本中也說劉體純和郝搖旗都是陝西延安府人,見《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六輯,第219頁。
[57] 《明清史料》乙編,第九本,第862—866頁;參見《明清史料》辛編,第四本,第385頁。
[58] 康熙四年《續修商志》卷之九;乾隆九年《直隸商州志》卷之十四《紀事》;乾隆十一年《雒南縣誌》卷十《要事》。
[59] 《明末農民起義史料》,第491頁。
[60] 康熙十一年《襄陽府志》卷一《郡紀》;又見《明清史料》丙編,第六本,第539頁。
[61] 光緒九年《光化縣誌》卷之八《兵事》。
[62] 《清世祖實錄》卷二五,記何洛會奏疏說雙方作戰於商州,孟喬芳奏疏則說交戰於山陽縣;乾隆《直隸商州志》與何洛會奏疏相同。
[63] 康熙三十四年《興安州志》卷一《沿革》;卷三《名宦》。
[6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陝西巡撫雷興啟本》,原件無年月,據內容推測當為順治三年六月。
[65] 《清世祖實錄》卷二八。
[66] 康熙二十四年《寶慶府志》卷二《武備志·兵紀》。
[67] 乾隆十五年《直隸澧州志林》卷十五《兵難》。
[68] 參見沈佳《存信編》卷二;康熙二十四年《桃源縣誌》卷一《兵變》;康熙七年《新化縣誌》卷十一《別志》。
[69] 同治四年《房縣誌》卷六《紀事》。
[70] 參見道光十四年《施南府志》卷之十七《武備·歷代兵事》;同治七年《恩施縣誌》卷之十二《兵事》;同治四年《竹山縣誌》卷之十八《兵防》;同治六年《穀城縣志》卷之八《紀事》等書。
[71] 《湖北通志》卷六十九《武備志·兵事二》;又見光緒《巴東縣誌》卷之十。
[72] 例如光緒《巴東縣誌》卷之十四云:「又有袁宗第、郝堯奇(搖旗)、李來亨等分駐大昌、房、興等縣,並(塔)天保共十三家,悉推體純為首,聽節制焉。」
[73] 蒙正發:《三湘從事錄》只說劉體純等受封為列侯,據康熙三年李國英奏疏中說繳獲「劉逆偽平西侯印一顆」,可知劉體純初封平西侯。
[74] 沈佳:《存信編》卷三。
[75] 李國英:《李勤襄公撫督秦蜀奏議》卷二二。
[76] 光緒《巴東縣誌》卷之十四《事變志·寇亂》。
[77] 《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六輯,第219頁。另有記載說他是河南歸德府(今商丘市)人。
[78] 《思文大紀》卷四。
[79] 乾隆十五年《直隸澧州志林》卷十九。
[80] 李芳辰:康熙《衛輝府志》卷二《建置志》上《衛紀》云:朱翊鏐於「萬曆三十五年暴薨,諡曰簡」。所記有誤,此據《明神宗實錄》卷五二〇。
[81] 《明神宗實錄》卷五六九,江蘇國學圖書館鈔本影印本,第15頁。
[82] 李清:《三垣筆記》下《弘光》云:「自馬、阮秉政後,諸臣日憂潞藩睥睨,且以東林不忘擁戴,借題芟翦。」(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137頁)其他一些南明史籍也有類似記載。
[83] 林時對:《荷牐叢談》卷四《蠡城監國》。
[84] 張道:《臨安旬制記》卷二。
[85] 據邵遠平等:康熙《杭州府志》卷之三十七《事紀》下,朱常淓監國時曾經任命張秉貞為兵部尚書。
[8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順治朝揭帖、題本》(明藩類)。
[87] 《清世祖實錄》卷二六,偽滿影印本,第10頁。
[88] 《三垣筆記》,《附識》下《弘光》,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243頁。
[89] 杜昆:乾隆《汲縣誌》卷末《雜識》記:「潞琴馳名於世,相傳有三百六十號。」王士禛:《池北偶談》卷十九《談藝》九云:「故明潞藩敬一主人,風尚高雅,嘗造琴三千張。」(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466頁)
[90] 張道:《臨安旬制記》卷三《潞王佚事》。王士禛在南京弘濟寺「見臨江石壁上刻其畫蘭,極工」。(王士禛:《池北偶談》卷十九《談藝》九)
[91] 多數文獻沒有提到王興的本名。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錄》卷十二《廣東死事三將軍傳》及溫睿臨《南疆逸史》卷五十一列傳第四十七《武臣·王興》(按,逸史王興傳即錄自四朝成仁錄,僅在用語上略做了修飾)載:王興「以殺仇亡命易姓名蕭嘉音」。婁東梅村野史:《鹿樵紀聞》卷下《繡花針傳》略同,字句微異。這是把事情說反了。屈大均又引《潮州忠逸傳》謂「興為大埔人,本姓黃,後改王興」,亦誤。鄭浴修:同治《金谿縣志》卷二十二《連城璧》記:「有蕭嘉音者,漳州人,以驍勇盤踞海濱為寇。城璧單騎往招之……嘉音感泣,率眾歸附。城璧盟之神,激以忠義,改其姓名曰王興。」連城璧《蹇愚錄》中有《告關帝疏》,為永曆帝即位之初連城璧同王興盟於關廟的誓詞,疏中仍用蕭嘉音之名;此後在連城璧的奏疏和書信里,均稱王興。由此可見,連城璧為蕭嘉音改名請官當在永曆初年。
[92] 見顧鐵符《明末王興將軍的生卒年及其抗清殉節史跡考辨》所附王興墓誌拓片(載《學術研究》1963年第1期)。墓誌稱「其先閩漳和平人」,「和平」顯系「平和」之誤。
[93] 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錄》卷十二《廣東死事三將軍傳》;溫睿臨《南疆逸史·王興傳》;婁東梅村野史:《鹿樵紀聞》卷下《繡花針傳》,都說王興是廣東恩平人。
[94] 陳恭尹:《獨漉堂詩集》卷二《增江後集·王將軍輓歌》。
[95] 區啟科:道光《陽江縣誌》卷之八《編年》記崇禎「十六年癸未,那乾峒王興始作亂」。
[96] 鄭軾:康熙《恩平縣誌》卷一《事紀》。
[97] 康熙《恩平縣誌》記王興受撫在崇禎十七年五月(同前注)。王文驤:道光《開平縣誌》卷八《事紀》載為同年四月,另道光《陽江縣誌》卷之八《編年》亦載:王興於「甲申八月,佯受縣撫,以領賞抵城,脅邑令劉豸征送出城東五十里而還。」
[98] 鄭軾:康熙《恩平縣誌》卷一《事紀》。
[99] 連城璧:《蹇愚錄·告關帝疏》。
[100] 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錄》卷十二《廣東死事三將軍傳》。
[101] 據王興墓誌所列官銜。
[102] 林國賡等:光緒《新寧縣誌》卷十四《事紀略》下。《南疆逸史》本傳載於順治十一年「甲午五月」,誤。
[103] 王興受封為廣寧伯是根據他的墓誌。封爵時間在一般史籍里沒有記載,據連城璧《蹇愚錄》附永曆帝給總督部院連城璧的敕書中說:「茲念王興屢著戰績,特進五等勛階,擢加縣伯。」敕書原文無年月,但敕文中有「比者叛逆孫可望罪惡貫盈,稱兵犯闕。朕命晉、蜀二王統率六師,大張九伐。不旬日,元兇敗死。」由此推知王興受封廣寧伯約在順治十四年冬。
[104] 釋今釋:《平南王元功垂範》卷下。
[105] 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錄》卷十二《廣東死事三將軍傳》。
[106] 王興自焚的時間,系依據王興墓誌所云:「公萬曆乙卯年十二月十五日卯時生,永曆己亥年八月十七日亥時卒,享年四十有五。」王興墓誌是他弟弟和兒子「泣血勒石」的,是可靠的。《鹿樵紀聞》《南疆逸史》等的不同說法皆誤。按:永曆十三年己亥即順治十六年己亥,永曆用大統歷,順治用時憲歷,兩者置閏不同,永曆己亥閏正月,順治己亥閏三月,四月開始兩歷同,故永曆己亥八月十七日,亦即順治己亥八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