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淓
2024-10-09 12:07:42
作者: 顧誠
朱常淓,號敬一,自稱敬一主人、敬一道人,生於萬曆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08年2月10日),順治三年五月十七日(1646年6月29日)被清廷殺害。他的父親翊鏐是明神宗翊鈞的弟弟,穆宗隆慶五年(1571)二月被冊封為潞王,萬曆十七年三月離開京師前往封地河南衛輝府(府治在今河南衛輝市)。這就是第一代潞王。翊鏐就藩的時候,明朝統治集團的貪婪腐朽已經達到極點。翊鏐貴為親藩,又是神宗之母李太后的愛子,更加有求必應。除了常年祿米萬石之外,他向朝廷請乞的田地就多達400萬畝,不僅成為明代藩王當中霸占土地最多的一個,而且為神宗諸子請乞萬頃以上田土開了先例,對於明後期的土地兼併急劇進行產生了惡劣的影響。萬曆四十二年五月,翊鏐病死,諡為潞簡王。[80]萬曆四十六年閏四月,常淓年過10歲,被冊封為嗣潞王[81],是為第二代潞王,也是末代潞王。
朱常淓嗣封之後,過著窮極奢侈的生活。由於他不干預地方政事,又有充分的錢財和餘暇從事文化活動,因此頗得「賢」名。
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領導的大順農民軍從陝西開始渡河東征,以推翻明朝。二月間,大順軍左營制將軍劉芳亮率部沿黃河北岸進軍,占領了懷慶府(府治在今河南沁陽),潞王封地衛輝危在旦夕。十九日,朱常淓見大禍臨近,即在總兵卜從善的保護下攜帶家眷和財寶渡河南逃。三月間,到了淮安。
明朝被大順農民軍推翻後,南方的明朝官紳立即陷入混亂,為了重建明朝政權,急需解決帝位繼統問題。由於崇禎的三個兒子都未能逃出北京,這個帝位繼統人只有從帝室近枝當中選立。當時,神宗諸子瑞王常浩、惠王常潤、桂王常瀛都避居於四川和廣西,距離明朝留都南京較遠,只有神宗的孫子福王由崧和侄兒常淓由河南逃到了南京附近。明朝官僚們主要在這兩個帝位候選人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鬥。常淓很快就獲得一部分官僚的擁戴,他們基本上是傾向東林黨的人物。他們以立賢為名,實際上卻因為害怕福王繼統會掀翻萬曆年間東林黨反對福王由崧祖母鄭貴妃的舊案,在政治上對自己不利。而曾經依附魏忠賢的閹黨以及同東林黨人關係較淺的官紳則主張按倫序立福王為帝,力圖以擁戴福王作為自己進身之階。鳳陽總督馬士英是個善於觀風察勢的投機政客,當他探知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和錢謙益、呂大器、張慎言、姜曰廣等大臣主張擁立潞王時,知道自己無論在地位上和威望上都不能超越史可法等人,參加擁立潞王的行列不可能給他帶來更大的權勢。因此,他施展詭計,利用總督職權聯絡麇集於江北地區的四大軍閥劉澤清、高傑、黃得功、劉良佐,派出軍隊護送福王朱由崧徑至南京監國。史可法等迫於既成事實,只好改變初衷,加入擁立福王的行列。不久,朱由崧正式即位為帝,建立了弘光朝廷,大權落到了馬士英、阮大鋮等人手裡。
常淓失去了當皇帝的機會,奉弘光的旨意移居杭州,依舊過著富貴閒人的生活。儘管弘光朝廷對他防範頗嚴[82],他自己也沒有顯示出任何政治野心。順治二年,當清軍南下,舉行「聯虜平寇」政策的弘光朝廷迅速瓦解後,南明帝室繼統問題又重新提上日程,常淓才成了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的皇位候選人。
這年五月二十八日,馬士英簇擁著弘光太后鄒氏逃到杭州。六月初八日,弘光被俘的確信傳開後,馬士英、黃道周等人以太后名義發布懿旨:「爾親為叔父,賢冠諸藩。昔宣廟東征,襄、鄭監國,祖憲具在,今可遵行。」[83]朱常淓被立為監國。然而,常淓也不過是個扶不起的阿斗而已,就任監國三天之內不僅毫無作為,還在馬士英唆使下派出號稱「活秦檜」的陳洪範去同清軍議和,企圖以割讓江南四郡換取清軍停止進兵。[84]黃道周等上箋請求懲辦奸相馬士英、起用賢臣、命將分汛扼守要害。常淓唯恐得罪馬士英,一概拖延不理。十一日,清軍進抵塘西。馬士英、阮大鋮又故技重演,一走了之。其他官員也紛紛奔竄。朱常淓竟在浙江巡撫張秉貞[85]等人的攛掇下,向清軍統帥博洛遞上了降書。
不久,常淓被清軍帶到北京,給以「恩養」。順治二年十一月,他還向清廷上疏「恭謝天恩」,疏中寫道:「念原藩衛郡,蹇遭逆闖之禍;避難杭城,深慮投庇無所。幸際王師南下,救民水火,即率眾投誠,遠迎入境。原擬出諸焚溺,以延殘喘,荷蒙豫王普施清朝好生之德,不加斧鉞而反重辱寵渥,將隨帶來京。又蒙我皇上與皇叔父高厚之恩,給以日費,俾饔餐有資;賜以房屋,使棲身得所。除恭設香案望闕叩謝外,但良夜捫思,自分何能謬叨天澤如此?即結草銜環,奚報隆恩之萬一。惟舉家焚頂,祝頌聖壽於無疆而已。……」[86]
這大概是朱常淓降清後留下的最後一份文獻,文中感恩和敬畏之情躍然紙上。儘管如此,清廷許下的「給以恩養」的諾言並沒有信守多久。順治三年,清朝統治者見各地抗清鬥爭風起雲湧,特別是抗清勢力一般都以復明相號召,決定將朱由崧、常淓等明朝帝王宗室十餘人處死。清方記載說:順治三年五月十七日「壬戌,京師紛傳故明諸王私匿印信,謀為不軌。及行查,果獲魯王、荊王、衡王世子金、玉、銀印,魯王等十一人伏誅。因集九卿科道大小各官傳諭曰:本朝舉兵征伐,原非無故。因萬曆年間數窘辱我國,以致憤興師旅。今荷天庥,得膺大寶,不修舊怨,禮葬崇禎,追加諡號,其陣獲諸王盡加收養。乃不知感恩圖報,反妄有推立,魯王等私匿印信,將謀不軌,朕不得已,付之於法。……」[87]文中的「魯王」是「潞王」一詞由滿文回譯漢文時發生的錯誤,或者是有意篡改。所謂「魯王等十一人伏誅」就是潞王朱常淓等十一位明朝王爺被處斬,罪名除了私藏明朝頒給的印寶外,主要是說這些明朝的龍子龍孫意欲謀反。弘光帝朱由崧也在這一案件中被殺,上引文獻里沒有公開提到他,大約是出於政治考慮。
朱常淓因貪生怕死而屈膝投降,結果並沒有苟全性命於亂世,被清廷誣為「將謀不軌」的首犯而遭處決。常淓死於政治謀殺,卻是咎由自取。
關於常淓其人,時人李清曾針對他的「賢名」虛譽寫道:「陪都既失,人咸恨不立潞藩。時張奉常希夏奉敕獎王,語予曰:中人耳,未見彼善於此。又葉主政國華為予言:潞玉指甲可長六七寸,以竹管護之;又命內官下郡縣廣求古玩。倪廷尉胤培嘗曰:使王立而錢謙益相,其不支與馬士英何異?」[88]意思是說,朱常淓同朱由崧並沒有多大的差別。
常淓降清,在清初杭州地區的一些上層人士心目中認為是明智之舉,據說投降免除了杭州百姓遭受清軍屠戮之禍,所以常淓也獲得了「潞佛子」的讚譽。可是,在當時全國的抗清鬥爭形勢中,常淓降清構成了南明史上的一大關節。在弘光政權覆滅之後,朱常淓就任監國,即便守不住杭州,南方迴旋的餘地還很大。他即使只像後來的永曆帝朱由榔一樣「唯知奔逃」,抗清陣營也不至於分裂。唐王朱聿鍵當時正在杭州,曾經力勸他監國之後樹起抗清大旗。這說明,包括胸懷大志的朱聿鍵在內的明朝藩王,都認為他是無可爭辯的帝位繼承人。如果他不降清,就不會出現閩、浙兩地帝系遠派子孫唐、魯二藩的爭立,也不會出現在隆武既亡以後廣州、肇慶兩地唐(朱聿)、桂(朱由榔)二藩的爭立。這兩次爭鬥都嚴重地分散和抵消了抗清力量,給清廷提供了各個擊破的機會。所以,朱常淓的降清後果是很嚴重的,直接影響到此後南明政局的演變和抗清鬥爭的進程。
朱常淓愛好古董書畫,特別是酷嗜古琴,除編撰了琴譜《古音正宗》以外,還監製了數以千計的仿古琴,一般稱為潞琴。[89]他還「精通內典」,擅長佛學。他又「善擘窠大書,尤工畫蘭」[90]。他的書法包括真、草、隸、篆各體,傳世的書法石刻、印文等可以見到。所以他在文化史上也留下了一點痕跡。
(原載於《清代人物傳稿》上編第四卷,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289—2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