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羅輯思維(全5冊)> 我們對中年有什麼誤解

我們對中年有什麼誤解

2024-09-26 10:31:11 作者: 羅振宇

  一個中年人感受到的所有危機,其實都是為了讓大腦保持在巔峰狀態而付出的代價。

  中國有句老話,叫「月過中秋清輝減,人到中年萬事休」。到了我這個歲數,中年問題就開始浮現出來了。人生剩下的時間越來越少,責任越來越重,體能卻越來越跟不上,自己感覺是「中年危機」,外界看來是「中年油膩」,很多中年人都活得灰頭土臉。

  最近同事推薦我看一本叫《中年的意義》的書,作者是大衛·班布里基。聽這書名,像不像給中年人勵志的雞湯書?還真不是。班布里基是劍橋大學的動物學家,說得更具體一點,他其實是個獸醫學家。他的視角特別冷峻,這本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把人視為動物,觀察中年在人的一生中到底是占據什麼地位。

  過去,我們都把中年看成是人生下坡路的轉折點。這本書告訴我們的第一個事實是,在動物界,沒有轉折點,到了生命的最高峰,過了生育期,很多動物就不該活著了。比如有的昆蟲,在孩子出生以後,父母馬上就會死去;比較高級的物種,等孩子性成熟之後,父母也會死去。站在基因的角度看,這一代繁衍族群的使命完成了,活著只會和後代爭搶資源。

  動物界不僅沒有什麼中年危機,它根本就沒有中年,「人到盛年」就該死。

  但人類就很奇怪,人在失去生育能力後,會相對穩定地生存20多年才進入老年。就算男性的生育周期長一點,但過了四五十歲,很多人也不再選擇生育了,這相當於自主絕育。這不生育也沒老的20多年,就是中年。為什麼人要有這個階段呢?

  進化從來不做無緣無故的事。所有留存下來的性狀,理論上都應該能找得到對這個物種存續實實在在的好處,那中年對人類有什麼價值呢?

  表面上,我們看到的全是中年的壞處。比如我,中年之後,體能、精力確實不如從前了,臉上皺紋多起來了,頭髮陸續變白還算好,頭髮日益稀疏才是更殘忍的真相。這是在走下坡路嗎?

  班布里基這位獸醫學家的冷峻判斷來了。他說,這不是走下坡路,而是人生的分工發生了改變。一個中年人,基本上也生過孩子,還要那麼光溜的皮膚、濃密的頭髮幹什麼?這是年輕的時候吸引異性用的。現在這部分能量要節省下來,干更重要的事了。什麼事?幫助後代更成功啊。

  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了。人類的後代和其他動物的後代有什麼不一樣?

  本書首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在進化競爭中,人為什麼勝利?是因為我們這個物種在進化中擁有了一個超級大腦。大腦是我們這個物種最寶貴的資源。人類的所有活動,本質上都是圍繞大腦進行投資。

  青年時期,我們給自己的大腦投資,以驚人的速度吸收知識、消耗能量。到了中年之後,大腦的飛速發育開始停止,那我們在為誰投資呢?別老把眼光往自己身上看,想想這個物種。對,從一個動物學家的角度看,中年之後的人是在為自己孩子的大腦進行投資。生物學家把這種代際之間的投資現象稱作「親本投資」。人類親本投資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其他動物,自然選擇要求我們必須停止生育,把精力留在照顧後代上。這個時候,一個叫「中年」的人生階段開始登場了。

  中年人能給後代的投資,大體上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是包括食物在內的各種物資。黑猩猩5歲就能自己找吃的。但人類,至少活到十幾、二十歲,才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人類獲取食物的系統非常複雜,這還不只是在現代社會,即使在兩百萬年前,非洲大草原上的人類,要想捕殺比他們更強壯的野牛,對沒有技術和經驗的青少年來說也是很難完成的任務。他們只能靠父母和身邊的中年人,沒有中年人提供食物,青少年恐怕很難健康長到成年。這是人類的一個特殊之處。

  中年人給後代大腦的第二類投資品,當然就是知識。

  孩子大腦發育到一定階段,光有食物還不夠,還需要信息——知道誰是天敵,誰是盟友,哪裡有食物,哪裡有危險,這些都是信息。

  人類怎麼獲得信息?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跟其他生物一樣,寫在基因里;另一種獲取信息的方式是人類獨有的,那就是跟長輩學習。

  第一種方式的好處是靠譜兒,傳遞得準確。第二種方式的好處是快,在同一代人當中,信息可以迅速、大量地橫向傳播和普及。

  這個時候,中年人可就派得上用場了。中年人身體的各個方面都在衰退,但是有一點沒有,那就是大腦,中年人的大腦不僅不比年輕人差,反而達到了一個巔峰狀態。研究發現,人的大腦認知能力在20歲時開始增長,到40歲左右達到頂峰,在之後的20多年幾乎沒有變化,直到進入老年才開始下滑。

  我們可能會問,中年人的各項機能都在老化,大腦就不老化嗎?班布里基這位獸醫學家就說了,中年人的大腦不是沒有老化,只是切換為一種能耗更低的運轉方式。

  人類大腦是一個在演化中不斷博弈、平衡、妥協的結果。比如,大腦接收感官信息的能力變弱了,視力、聽力變弱了,但處理信息的認知能力變強了,像語言、數學、推理能力就變強了。損失一點感官信息,對人類演化幾乎是沒有威脅的。別忘了,人類是群居動物,在一次狩獵中,需要靠敏銳感官和強健體能才能獲得的信息,比如注意獵物的腳步聲、捕殺獵物這些活兒,交給年輕人就可以了,狩獵能不能成功,大多靠的是中年人的經驗、技術和計劃。

  小結一下:人類為幫助後代發育出更成功的大腦,演化出了中年這個人生階段。中年人在體能的巔峰時刻為後代尋找食物,接著體能減退,智力達到巔峰,繼續為後代傳遞信息。人類在不同階段,變著花樣為後代的大腦進行投資。

  如果從進化的角度看中年,就有一個壞消息,一個好消息。壞消息是,一個人就是一個進化的工具,一切存在都是為了維持物種繁衍的,這一點所有的物種都一樣,所有的人生階段也都一樣。這一點並不美好,但是進化論就是這麼解釋的。

  那好消息是啥呢?是中年不是衰退期,而是分工的轉變期。將體能上的優勢切換為大腦上的優勢。一個中年人感受到的所有危機,其實都是為了讓大腦保持在巔峰狀態而付出的代價。

  我的結論是:

  第一,在一個認知能力越來越重要的時代,中年人沒有什麼好抱怨的,這反而是我們一生中最能夠創造價值的階段。所謂的中年危機,就是中年懈怠。不僅沒有什麼可抱怨的,而且乾脆就是在暴殄天物。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第二,如果一個人沒有那麼想上進,想逆天而行,那就順應一下自然,承擔起中年應該承擔起的責任。對自己的孩子,或者泛指的人類下一代的大腦進行投資。多幫幫年輕人,也算是盡到了我們中年人的義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