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青年才俊總有機會
2024-09-26 10:31:14
作者: 羅振宇
一般站在年輕人的角度看,世界好像是被資源擁有者掌握的。我再有才華也沒有用,手裡沒有資源,我怎麼能有機會呢?
這一篇我們聊的話題是,為什麼說每一代青年才俊都有機會。
從兩百多年前的法國啟蒙運動講起。一說到法國啟蒙運動,我們腦子裡通常會想起這麼四個人: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和狄德羅。他們都是法國啟蒙運動的旗手。
請記住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這幾個人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不太一樣。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這3個人,我們知道他們大體上的思想成果。但是最後這個人,狄德羅,他的思想成果好像很模糊。狄德羅主編了一部《百科全書》,他是靠這一套書名留青史的。既然有能力編《百科全書》,那一定是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學者。
實際上,正好相反,在這四個人當中,狄德羅是最年輕的一位。他生於1713年,伏爾泰比他大19歲,孟德斯鳩比他大24歲,連最年輕的盧梭也比他大1歲。
我們會發現這件事有點奇怪。這麼龐大的一套叢書,對出版商來說也是一筆重要的生意,書商應該很認真嚴肅對待,不說組織一個學術天團,也得找一位當時的流量明星、人氣學者來坐鎮,為什麼會找狄德羅來干?狄德羅當時既沒有深厚的學術背景,也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換句話說,這麼好的一個名留青史的機會,怎麼就留給狄德羅了?
其實,最開始不是學者提出編撰《百科全書》這本書,而是一個叫布雷頓的書商提出來的,狄德羅只是接了出版商的一個活兒。他並不是這個事的發起者,他只是一個乙方。剛開始編撰《百科全書》時,狄德羅才34歲,沒多大名氣,甚至連一本像樣的著作都沒出版過。
這是怎麼回事呢?
狄德羅的家境不是很好,父親一直希望他能當個醫生或者律師。但是喜歡文史哲的狄德羅不肯,本科畢業後就沒怎麼幹過正經工作。但他有一個長項,他懂得的語言特別多,而且很擅長翻譯。從他大學畢業,到開始編撰《百科全書》中間的十幾年,他的人生經歷幾乎是一片空白,就靠做家庭教師、搞翻譯賺外快來養家餬口。
湊巧,狄德羅翻譯過一部《醫學通用辭典》,翻譯得挺好,市場反響也不錯。有個書商知道了這件事,就找到狄德羅,想讓他把英國一套小型百科詞典《錢伯斯百科全書》翻譯成法文出版。狄德羅在翻譯的過程中發現,這本小型百科辭典錯漏百出,他就向書商建議,不如我們親自動手,出版一部屬於我們自己的、能反映這個時代各個領域新成果的百科全書,這不是法國人的驕傲嗎?書商一聽就覺得這個有賺頭,立刻同意了。
狄德羅前前後後為《百科全書》忙活了30年。今天的我們已經很難想像這麼奇葩的一套書了:隔幾年出一卷,越出越長,包括作者在內,誰都不知道這套書什麼時候能完結。
開賣幾年之後,1751年,《百科全書》的書商不得不向讀者承諾,整套《百科全書》將於1754年,也就是三年後完成,一共10卷。不要以為這套書遙遙無期,出版社信誓旦旦地和讀者說,我們的內容都已經寫完了,現在只是在編輯修改。當然,說明書也說了,確實有可能多加一卷,但是,我們不多賺消費者的錢,這一卷會以71%的價格出售,這就給了市場信心。
實際情況呢?這個時候距離狄德羅完成《百科全書》還有20多年的時間,最後的《百科全書》不是10卷,也不是11卷,而是28卷,超出計劃內容將近兩倍。最後完工的百科全書,有71818個條目,2885幅圖片。如果消費者知道,《百科全書》會有28卷,價格是之前承諾的三四倍,最後一卷1772年才問世,估計誰都不會買,狄德羅估計也沒有勇氣接手這項工作。
了解了這個過程,你就明白了,為什麼編撰《百科全書》這樣註定要名留青史的活,會落到狄德羅這樣的年輕人手裡。
首先,這個活兒太苦了,一般人根本撐不下來。
就拿同樣是啟蒙運動旗手的盧梭來說,盧梭的性格,有點浪子的成分,多愁善感。這樣的人可能很有才華,但是受到的誘惑也會很多,情緒的波動也會很大,即使開了頭,也很難善始善終。能夠經得住30年艱苦工作挑戰的人,實在太少了。
還不只是性格原因。比如,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達朗貝爾,剛開始加入《百科全書》的編撰工作時,還承包了其中數學與自然科學條目的撰寫工作。但是到了1757年,《百科全書》前7卷出版的時候,達朗貝爾也撂挑子了。他的真正興趣在科學研究上,不想把一輩子時間耗費在編《百科全書》上。只要志不在此,就干不動這樣的活兒。
還有一個原因:成名成家的人或者是衣食不愁的人,他們也幹不了這樣的苦活兒。
比如,同樣是法國啟蒙運動旗手的伏爾泰,出生在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不缺錢,平時談談戀愛找找情婦,生活多姿多彩;孟德斯鳩就更不用提了,貴族世家,28歲繼承了爺爺的波爾多法院庭長的職位,獲得了男爵封號。這樣的人,你讓他為了錢,去承擔30年的苦役,怎麼可能呢?
我並不是說狄德羅就是為了錢。但是30多歲的狄德羅願意承擔這樣的活兒,一方面當然是因為這個活兒符合他的理想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個活兒可以給他帶來穩定的收入。換句話說,如果這筆錢對他沒有什麼意義,他連續干三十年苦活兒、累活兒,就缺了一根把他綁在書桌前的繩子。任何長期而又艱苦的工作都是這樣,沒有理想的牽引干不下去,沒有現實的綁架也干不下去。
聽完了這個故事,我們就能回答這篇一開始我提出的問題了:為什麼說每一代青年才俊都有機會?
一般站在年輕人的角度看,世界好像是被資源擁有者掌握的。我再有才華也沒有用,手裡沒有資源,我怎麼能有機會呢?
但是從兩百多年前的狄德羅的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年輕人手裡有三個重要的資源:
第一,年輕,有的是時間,可以干其他人干不動的苦活兒、累活兒、長期性的活兒。這個好理解。
第二個資源,不太好理解,但更寶貴。年輕人有開創新的賽道的可能,當別人已經有了自己的專業、志趣和方向的時候,原先賽道上的存量會綁架他,減小他切換賽道的可能性,削弱他在新賽道上跟一個年輕人長跑的意志。比如,達朗貝爾中途放棄,是因為學術研究更誘惑他。年輕人只要找到了新賽道,實際上是有極大的隱性優勢的。
第三個資源,更加隱秘,也更加重要。年輕人,通常很窮,但正是因為窮,就更容易接收到市場傳來的信號。功成名就的人,一點點小錢,對他們來說,已經不算什麼,他們無法看到,這可能是一個重大的新時代發來的信號。他們更沒有辦法被這點小錢激勵著往這條道路的深處進發。為什麼每個時代的最新機會,往往都屬於那些年富力強的年輕一輩,而不是功成名就者,原因就在這裡。
什麼是思考?所有思考都是模型化、模式化的思考,所有思考都一定要把真實世界模型化、模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