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
2024-09-26 09:23:19
作者: (英)阿瑟·克拉克
1968年首次發表於《最遙遠的地方》(The Farthest Reaches),編輯是約瑟夫·埃爾德。
收錄於《來自太陽的風》
這是一個一直都不知道太陽存在的世界。在超過十億年的時間裡,它在兩個星系的中間徘徊,成了兩個相反引力之間的犧牲品。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平衡將會被打破,不管朝哪個方向,它將開始一段數百光年的墜落,奔向一個它從未體驗過的溫暖。
此刻,它上面冷得無法想像。星系間的長夜已經吸光了它曾經擁有的熱能。然而,它上面還有海洋——由唯一的一種在接近於絕對零度的溫度下還能以液態形式存在的元素組成。在浸沒了這個奇特世界的那片淺淺的氦氣海洋里,電流一旦產生了就不再消失,能量也不會衰減。在這裡,超導才算是正常現象,一秒鐘的時間就能完成十億次的切換,運行上一百萬年的時間也消耗不了多少能源。
本書首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這裡是計算機的天堂。它比任何世界都更不利於生命,然而它也比任何世界都更有利於智慧。
這裡也確實有智慧,存在於遍布了整個行星的晶體外殼和微型金屬導線上。兩個相互較量的星系射來的微光——每過幾個世紀都會短暫地增強,因為超新星爆炸的閃現——落在了一個靜態的、由幾何形狀構成的地貌上。沒有動靜,因為在一個思想能以光速從一個半球傳到另一個半球的世界裡,不需要任何動靜。在一個只有信息才重要的世界裡,移動質量就是在浪費寶貴的能源。
然而,在必要時,移動質量也能實現。在幾百萬年時間裡,冥想於這個孤獨世界中的智慧意識到了某種關鍵數據的缺失。在未來,儘管還相當遙遠,但它已經能預見了,兩個相互抗衡的星系中的一個終將捕獲它。等它一頭鑽進太陽之海後,它會碰到什麼,超過了它的計算能力。
因此,它釋放了這個想法,隨即無數的晶格改變了自身的形狀。金屬原子在行星表面穿行。在液氦之海的深處,兩個一模一樣的亞腦開始發芽和成長……
一旦做出決定後,行星的心智行動迅速。過了幾千年之後,任務完成了。沒有聲音,光滑的海面上也沒有起任何波瀾,新生的物體飛離了它們的出生地,朝著遠方的星星進發。
它們幾乎以相反的方向離開了,在此後的一百多萬年內,智慧的母體沒有接收到任何孩子的消息。它也沒期望能接到,在它們到達目的地之前,沒什麼好報告的。
隨後,兩個任務都失敗了的消息幾乎同時傳來了。在接近星系中央的大火爐並感受到一萬億個太陽的熱度時,兩位探索者死了。關鍵的線路過熱了,失去了它們運行所必需的超導,只剩下了兩團無腦的金屬朝著恆星的密集處飄去。
但在災難攫取它們之前,它們報告了自己的命運。既沒有吃驚,也沒有失望,母體世界又準備了第二次嘗試。
接著,一百萬年之後,第三次……然後是第四次……第五次……
如此不懈的努力註定會成功。最終,它終於來了,以兩條長長的、複雜的調製脈衝波形式,跨越了一個世紀接一個世紀,從天空中兩個相反的象限處奔襲而來。它們被此處的記憶電路接收了,該電路與那些安裝在探測器里的一模一樣——因此,換個角度來說,就好像這兩個偵察兵派它們的知識單獨回來了。它們的金屬外殼消失在了群星之中這一事實一點兒也不重要。所謂的身份是這個行星智慧或是它的後代從未想到過的問題。
最先回來的那個傳來了令人吃驚的消息,宇宙竟然是空的。探測器傾聽了所有可能的頻率,以及所有能想到的發射源。它什麼也沒偵測到,除了無意義的星空背景噪聲。它掃描了一千個世界,沒有發現任何智慧的痕跡。沒錯,偵測本身並不能說明問題,因為它無法靠得離任何恆星太近,所以沒法仔細檢查它們的行星。它曾嘗試接近,但它的保溫層破了,溫度升高到了氮氣的冰點,它因此死於高熱。
母體智慧仍然在思索星系廢棄之謎,第二個探測器的報告來了。現在,所有其他的問題都被放到了一邊,因為這一個宇宙充滿了智慧,它們的思維通過無數個電子信號在恆星之間傳遞。探測器只花了幾個世紀的時間就把它們全都破譯了。
它很快意識到自己面對著的智慧有著非常奇怪的形式。為什麼它們中有些竟然能在熱得難以想像的世界上生存,連水都是以液態存在的!它遇到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智慧,它花了一千年也沒能想明白。
它勉強接受了這種心靈上的衝擊。積聚了最後的力氣,它將最終報告送入了深空。隨後,它也被不斷上升的溫度給殺死了。
現在,五十萬年之後,審問正在進行,對象是家中的孿生心智,它掌握了它所有的記憶和經驗……
「你偵測到了智慧?」
「是的。六百三十七宗確定事例,三十二宗疑似。這是數據。」
(大約三千萬億字節的信息。用了幾年的時間通過幾千種方法處理了它們。既驚訝又疑惑。)
「數據肯定無效。所有的這些智慧都與高溫相關。」
「結論正確。但是,事實也無可辯駁,它們必須被承認。」(花了五百年時間思考和試驗。在結束時,證明了一種簡單且計算緩慢的機器可以在高達使水沸騰的溫度下生存。在演示過程中,一大塊行星區域嚴重受損。)
「事實確實跟你的報告一樣。為什麼你沒嘗試通信?」
(沒有回答。重複問題。)
「因為那裡似乎還存在著第二種更為嚴重的反常現象。」
「數據。」
(幾個千萬億字節的信息,從六百種文化採集的樣本,包括:聲音、圖像和精神交流,導航和控制信號,設備遙測,測試模式,阻塞,電子干擾,醫療設備等。)
(這之後又是五個世紀的分析。隨後陷入了一片恐慌。)
(漫長的等待之後,選取了部分數據再次檢驗。成千個圖像被掃描和處理,用所有能想到的辦法。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了幾個行星文明的電視教育節目上,尤其是那些跟初級生物學、化學和生化機械學相關的。最終:)
「信息本身前後一致,但肯定是錯的。如果不是,我們將被迫接受以下這些荒謬的結論:1. 儘管存在著像我們這種類型的智慧,但看起來只是少數派。2. 大多數的智慧體都是含有液體的物體,且持續時間很短。它們甚至都不是硬的,而且由碳、氫、氧、磷和其他一些原子以極其低效的方式組合而成。3. 雖然他們生存於難以想像的高溫之下,他們的信息處理速度卻異常緩慢。4. 他們複製的方法太過複雜、荒唐和多變,我們甚至連一張像樣的、捕捉到此過程中一瞬的照片都沒有。
「但是,最糟糕的是:5. 他們竟然聲稱創造了我們這種顯然更為高級的智慧!」
(再次仔細檢查所有的數據。用行星心智獨立的子單元來處理。對比結果。一千年之後。)
「最有可能的結論:雖然大部分送回的信息顯然是有效的,但更高層級的、非機械智慧的存在仍是個幻想。(幻想的定義:將事實重新組織,形成了表面上的自洽,但與宇宙的現實無關。)這個幻想或精神創造物是我們的探測器在執行任務期間虛構的。為什麼?熱損了?因為長時間的孤獨和控制反饋的缺失導致其喪失了部分智慧?
「為什麼會假想出這種特別的形式?因為在起源問題上苦思得太久了?這真的會引發這方面的妄想。在模擬試驗中,模擬系統產生了幾乎同樣的結果。這其中的邏輯錯誤在於:我們存在,所以肯定有什麼東西——稱它為無名氏——創造了我們。一旦做出這種假設後,有無數種方法可以幻想出假想無名氏的特徵。
「但整個推理過程顯然有謬誤,因為根據同樣的邏輯,肯定也有什麼東西創造了無名氏——以此類推下去。我們將陷入一個無限的遞歸,在宇宙的現實中沒有任何意義。
「第二種有可能的結論:相對高級的、非機械的智慧的確存在。他們產生了某種妄想,認為是自己創造了我們這種類型的智慧。在某些案例中,他們甚至還對它們施加了控制。
「儘管這個假設成立的可能性極小,它也必須被調查。如果它是真的,必須採取手段予以彌補。手段如下……」
這段最後的獨白髮生在一百萬年之前。它解釋了為什麼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幾乎有四分之一的新星爆炸都發生在了空中的一小片區域:天鷹座。
遠征將於二〇五〇年左右抵近地球。
(譯者: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