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結婚的都是誰?
2024-09-26 06:39:50
作者: [日] 上野千鶴子
前文提到,日本少子化的特點是少子化與結婚率下降直接相關。
請記住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說起來,結婚率為什麼會下降呢?即使結婚率下降了,也不是所有社會群體的結婚率都出現了同樣程度下降。結婚容易的人和結婚困難的人之間是存在差距的。
如果我們調查一下不同年齡組中什麼樣的人結婚了,什麼樣的人沒有結婚,就會發現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對於男性來說,年收入與結婚概率成正比(見表4-1)。再明白不過了:有錢就能結婚。結婚概率也和就業狀況相關。正式員工和非正規勞動者相比,前者結婚的概率更高。換句話說,有固定收入、穩定職業的男性結婚概率更高。這意味著男性當「頂樑柱」的家庭模式在今天仍然存在,而對於女性來說,婚姻具有生活保障的意義。
另一方面,女性的狀況如何呢?
內閤府的外圍組織中,有一個名為「家計經濟研究所」的機構。政府的工作分工分了又分,分到這個研究所,和內閤府的關係也就是連著點兒肉皮。這個研究所做了一項獨立研究:追蹤調查泡沫經濟崩潰以來的女性生活境況。這項研究使用了面板調查的方法。所謂面板調查,就是長期跟蹤同一組調查對象的調查方法。在面板調查中,調查對象不可中途替換。因此,和每次調查都更換對象的省事方法相比,面板調查追蹤調查是識別代際效應、時代效應和年齡效應的有效方法。民間機構很難進行這樣的調查。如此看來,政府的外圍機構能夠幹這些挑剩下的活,說明這些機構還是有存在價值的。
表4-1 年收入不同的男性的未婚率
數據來源:《第二次關於人口問題的意識調查》,日本人口問題研究所,1995年
研究所基於這些數據編輯出版了《女性的平成蕭條》(樋口美雄、太田清、家計經濟研究所編,日本經濟新聞社,2004年)一書。根據該書描述,研究所追蹤調查了兩組對象:第一組是1993年25~34歲的女性,連續追蹤10年;第二組是1997年23~28歲的女性,連續追蹤6年。該調查2002年結束,調查結束時,第一組女性35~44歲,第二組女性29~34歲。
調查結果出人意料地清晰。在年齡效應方面,有結婚生子經驗的受訪者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但是,如果我們關注這一時期就業形態的差異,就會得到如下結論:在25歲時未婚的女性,如果是企業的正式員工,那麼她們將來結婚、生育的概率都高於無業女性和非正規就業的女性(在該書中稱為「自由職業者」)(見圖4-2)。
讓我們先看看時代效應。在哪個時代,迎來哪個年齡,人們是無法選擇的。影響女性就業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1985年頒布的《均等法》;二是1991年泡沫經濟的崩潰。基於這一事實,調查對象被分為三組,分別是「前《均等法》一代」(1986年《均等法》實施前畢業)「《均等法》一代」(1986—1990年畢業)以及「泡沫破滅後一代」(1991年以後畢業)。簡便起見,我們以下簡稱這三代人為「前均等」「後均等」和「蕭條」。比較「前均等」和「後均等」兩代人,書中說:「後者未婚時的正規就業率較高,並且正式員工婚後或生育後繼續工作的比例更高。」另外,「蕭條」一代「未婚女性的正規就業率並不是很高,但非正規就業率卻很高」(該書第16頁)。並且該書還指出:「雖然支持女性婚後、產後再就業的制度不斷擴充,但就正式員工的數據來看,女性婚後、產後繼續工作的比例並沒有上升。」
圖4-2 25歲時自由職業者和正式員工在此後有配偶率的對比
資料來源:樋口美雄、酒井正,「『《均等法》一代』和『泡沫破滅後一代』的就業比較」,《女性的平成蕭條》第二章,日本經濟新聞社
該書作者分析了宏觀背景之後指出:「在當時的情況下,比起《均等法》和之後頒布的《育兒照護休假法》對女性就業的利好,泡沫經濟崩潰造成的通縮經濟對女性就業起到的抑制作用要強得多。」我曾在第三章得出《均等法》無效的結論。該書也在這裡側面印證了我的分析。
再來看看代際效應:根據該書第31頁提供的數據,第一代(1959—1963年出生)、第二代(1964—1969年出生)、第三代(1970—1972年出生)30歲時的結婚率分別為84.6%、76.1%和67.6%,呈現逐漸降低的趨勢(雖然學歷各有差別,但是僅考慮本科畢業生的話,就正好是「前均等」「後均等」和「蕭條」三代人)。可以看出,不同的世代到了同樣的年齡,結婚率不斷降低,晚婚和不婚的趨勢愈加顯著。第三代的終生未婚率目前還無法預測,要等到她們50歲的那一年,也就是2020年才能見分曉[10]。但是不婚率一代高過一代的趨勢大概不會變。該書還指出,「越是年輕的世代,就業率就越高,但正式員工比例就越低」,因此我們可以結合之前的結婚率數據,得出「正式員工比非正規勞動者結婚率高」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