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為人格補鈣,讓心靈吸氧
2024-09-26 05:02:10
作者: 王覺仁
有一學者病目,戚戚甚憂。
先生曰:「爾乃貴目賤心。」
——《傳習錄·上·薛侃錄》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在講什麼?
王陽明的一個學生患了眼病,整天淒悽慘慘,憂悶不堪。
陽明先生對他說:「你這是珍惜你的眼睛,卻輕賤了你的心。」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跟這位「貴目賤心」的同學一樣,一輩子忙忙碌碌,都是在為肉體操心、焦慮、奔忙,卻很少去照顧自己的心,很少去在意自己的心靈是否健康。就像馬斯洛說的:「對於那些嚮往明眸而不願瞎眼的人,喜歡感覺良好而不希望感到難受的人,追求完整而不願殘缺的人,可以建議他們去尋求心理上的健康。」
遺憾的是,我們往往只懂得愛護自己的明眸,卻任由自己的「心靈之眼」陷入黑暗;我們都很注重身體的完整和健康,卻總是無視心靈的殘缺和病變。
人活在世上,首先當然要滿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需要,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一個人除了這些,就再沒有任何更高級的精神需求,那將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因為人除了身體之外,還有精神和靈魂(在王陽明這裡統稱為「心」),倘若人只知道重視前者,卻輕視或遺忘後者,那就等於把自己降格為「非人」的低等動物了。
馬斯洛曾經把人的需求劃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與歸屬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除此之外,馬斯洛還提出了兩種需要,即認知需要和審美需要,但並未明確把它們歸入需求層次排列中;一些研究者將這兩種需要放在「自我實現」之前,從而把五個層次擴展為七個層次;另外還有研究者根據馬斯洛晚年對超越性、靈性的研究和論述,提出「自我實現」之後還有更高的需要,即「自我超越」的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它包括食物、性、衣物、住房、醫療等,我們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欲望和行為,都可以歸入這個層次。
安全需求包括生命安全、生活穩定、職業和收入穩定、未來的保障等,還包括對體制、秩序、法律、和平等的需要。
情感與歸屬的需求:情感的需求包括感情的付出和接受;歸屬的需求指的是人對家庭、鄰里、朋友、同事、團體、社群、組織等的需要,也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歸屬感。
自尊的需求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偏於自尊自重的需要,如實力、成就、能力、優勢,以及面對世界時的自信、獨立和自由等;另一類是希望獲得他人尊敬、敬畏的欲望,如名譽、威信、地位、聲望、榮譽等,以及對他人和世界的支配感、重要性、影響力等。
自我實現的需求,一般認為是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中的最高級需求,它指的是人所具有的自我完善、自我完成的潛能,以及使人的潛能得以實現的傾向。「自我實現」與儒家和陽明心學常說的「為己」「成己」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果把某些研究者所說的「自我超越」也納入「自我實現」的話,並且考慮到馬斯洛本人經常提及的「高峰體驗」,那麼這個最高層次的需求,也可以類比於佛教禪宗的「明心見性」。用馬斯洛的話說,自我實現就是「一個作曲家必須作曲,一個畫家必須繪畫,一個詩人必須寫詩,否則他始終無法安寧。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他就必須成為什麼,他必須忠實於他自己的本性」。
在這五大需求之外,馬斯洛也很重視認知需要和審美需要。可他之所以沒有把這兩種需要歸入層次系列,是因為它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所謂認知需要,指的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慾,即對人和世界的認識、了解、解釋、研究等需要。在馬斯洛看來,人的認知需要是永無止境的,它「一方面要使認識越來越細緻入微,另一方面又朝著某種宇宙哲學、神學等方向發展,而使認識越來越廣闊博大」。因此,人的這種認識過程,也可以稱為「尋求意義的過程」。由於認知需要具有難以窮盡的深度和廣度,所以它既可以在較低需求的層次上出現,例如獲取知識,本身是認知需要,同時又能滿足安全需求或自尊需求——正所謂知識就是力量;也可以在自我實現乃至自我超越的層次上出現,例如無數智者哲人對宇宙人生的體悟和探究。
所謂審美需要,是指人對美的感受、欣賞、體驗、創造,也包括人對事物的對稱感、適度感、條理感、完善感的需要。馬斯洛雖然對審美需要所談不多,但是從他對「高峰體驗」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窺見「審美」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我希望你想一想你生活中最奇妙的一個體驗或幾個體驗——最快樂的時刻、著迷的時刻、銷魂的時刻,這種體驗可能是由於戀愛,或者由於聽音樂,或者由於突然被一本書或一張畫『擊中了』」。極致的審美體驗往往帶來「高峰體驗」,並且能夠「讓人在主觀上處於時間和空間之外」,「例如,詩人和藝術家在創作的狂熱時候,他周圍的事物和時間的流逝對他絲毫沒有影響」。
由於認知需要和審美需要本身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且與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密不可分,所以很難被放在需要層次系列的哪一個位置上。儘管如此,有一點還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認知需要和審美需要都是屬於人的高級需要,因為它們都指向人的精神和心靈領域。
先富起來的人為什麼一直停留在低級需要中?
馬斯洛的這個需求層次理論,具有從低到高的階梯特徵。也就是說,在高級需要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需要;只有在低級需要得到滿足或者部分得到滿足之後,高級需要才有可能出現。
這一點,其實就是古人常說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從這個意義上說,當今時代之所以普遍缺乏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原因之一就是社會的整體發展水平還太低,使得大多數人不得不為衣食奔忙,導致較低級的需要一直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如果我們認為這就是人們缺乏高層次需求的全部原因,那就錯了。
當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具有從低到高的遞進關係時,他並沒有說人在一個時候只能有一種需要,也沒有說某種低級需要必須百分之百得到滿足之後,更高級的需要才會出現。事實上,馬斯洛認為,「對於我們社會中的大多數正常人來說」,其全部需要都會部分得到滿足,同時又都不會得到完全的滿足。為了形象地說明這一點,他假定了一組數字,說:「也許一般公民大概滿足了85%的生理需求、70%的安全需求、50%的愛的需求、40%的自尊的需求、10%的自我實現需求。」
除了各種需要會在同一時候不同程度地出現之外,馬斯洛還認為,當一種需要得到一定滿足,新的需要出現之際,這種出現「並不是一種突然的、跳躍的現象,而是緩慢地從無逐漸到有」。例如,當需要A僅滿足了10%,那麼需要B可能還杳無蹤影。然而,當需要A得到25%的滿足時,需要B可能會顯露出5%,當需要A滿足了75%時,需要B也許就會顯露出50%。
上述例子充分表明——並非一個需要得到100%的滿足,更高級的需要才會出現。
因此,我們的問題就來了:如果說今天很多人還普遍停留於較低層次的需要,是因為「倉廩」還不夠實、「衣食」還不夠足的話,那麼社會上為數不少的先富起來的人,為什麼也跟很多為衣食奔忙的普通人一樣,始終在最基本的需要中打轉,卻遲遲產生不了更高級的需要——如認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需要、自我超越需要呢?
一個人買一套房,肯定是為了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買兩套、三套,也許是出於安全需要;可要是買幾十套,又是出於什麼需要?
一個人戴一塊表是出於基本需要,可如果天天換表,且都是名表,因而被廣大人民群眾譽為「表哥」,又是出於什麼需要?
一頓飯吃幾十或幾百元,是出於生理需要,可那些動不動就在網上炫富曬乾爹的人,那些動輒給乾女兒買豪車、買別墅,且一頓飯就花掉幾萬元的人,又是出於什麼需要?
根據馬斯洛的研究,一個正常人只要滿足了低級需要,其高級需要就必然出現。然而在當今社會,事實好像並非如此。我們看到,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即便低級需要已經100%得到滿足,他們仍然會在同等級的需要上繼續追求500%、1000%,而偏偏產生不了高級需要。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中國人的奢侈品消費。
當我們國家至少還有80%以上的同胞,仍然在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和安全需要而奔波忙碌時,這個國家先富起來的那些人,卻已然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的中堅力量,並已在2012年春節期間,令中國一舉超越日本,摘取了「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費市場」的桂冠。而讓我們尷尬的地方在於:據2011年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均GDP僅為5414美元,排名世界第89位,日本則為45 920美元,排名第18位。
一方面,我們是一個平均生活水平仍然相對較低的國家(據統計,中國還有1.28億人每天的消費只有6.3元),另一方面,我們卻又是令全世界瞠目結舌的奢侈品消費「全球一哥」,如此巨大的反差,到底凸顯了一種什麼樣的社會心理學現象?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
那些揮金如土的富豪,以為用世人夢寐以求、垂涎欲滴的奢侈品把自己包裝起來,就成了高檔次的人,就擁有了別人望塵莫及的高檔次人生,可事實上,他們仍然是在低級需要上汲汲營營的低品質的人。
綜上所述,我們只能得出以下結論:致使某些人普遍停留於低層次需要的最主要原因,並不是「倉廩」還不夠實、「衣食」還不夠足,而是他們的價值觀出了問題。
我們很「匱乏」,卻不懂得成長
馬斯洛認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自尊需求,都屬於人的基本需求,可以稱為「匱乏性需求」,而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包括認知需求、審美需求、自我超越需求),則可以稱為「成長性需求」。
「匱乏性需求」與「成長性需求」有什麼區別?各自具有怎樣的作用?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如果把人的生命看成一棵樹的話,那麼「匱乏性需求」就是一個坑,而「成長性需求」就是一株苗。倘若一個人擁有健全的價值觀,那麼這種價值觀自然會告訴他:你來到這世上的任務,就是養活並養好你自己的那棵樹。而種樹的方法,首先當然要去找足夠的土來把坑填滿,然後定期給樹苗澆水施肥,它才能成長。
要把這棵樹(生命)養活養好,坑(「匱乏性需求」)是必需的,土(為了滿足種種基本需要而採取的行動)也是必需的,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樹苗(「成長性需求」),以及對樹苗的栽種和培育(為了滿足「成長性需求」所採取的行動)。
可是,如果一個人的價值觀是病態的,那麻煩就來了,因為根本沒人告訴你,那個坑是讓你種樹用的。不知道這一點,你就只能一直往坑裡填土,縱然你說這一鏟土是阿瑪尼出品,那一鏟土是愛馬仕製造,連挖土的鏟子都掛著LV的商標,可問題是:你把自己的那株小樹苗忘到哪兒去了呢?
今天,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說,種種「匱乏性需求」早已得到了滿足,可當這些需求被滿足之後,他們卻失去了方向,不知道生命力該往何處揮灑,不知道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生命之樹種進你好不容易填好的坑中。
「匱乏性需求」的過度膨脹,必然導致「成長性需求」的極度萎縮。在當今時代,不要說我們已經很難看見追求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的人,就算是認知需要和審美需要,也已漸漸從大多數人的精神世界中消失了。
以人均年讀書量為例,據最新的調查顯示,全世界人均年讀書量最大的國家是以色列,每人每年讀書64本(可敬又可怕的猶太人),俄羅斯55本,日本40本,美國21本,法國14本,韓國11.9本,中國4.35本。當然,這些數據可能不一定準確,但撇開數字不論,僅以我們的日常經驗來看,中國人不愛讀書顯然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的這句老生常談到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儘管知識的載體和介質會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而不斷變化,不一定讀實體書才叫讀書,可無論如何,對人類知識的廣泛攝取,對本民族文化的自覺傳承,始終是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
當一個人的身體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時,我們會說這個人病了;可當一個人的人格長期缺鈣、心靈長期缺氧時,我們卻認為他是健康的。
這就是王陽明所說的「貴目賤心」。
如果我們不想讓這種「貴目賤心」的病態價值觀進一步惡化成致死之症,那麼,我們就必須懂得在人生的某個時刻,停下追逐物慾的腳步,為我們的人格補一點兒鈣,讓我們的心靈吸一些氧。
傳承古人的生命智慧,遵循陽明心學(以及儒、釋、道傳統文化)所講的做人之道生活,就是為我們的人格補鈣;學習古今中外一切有益於心靈的思想學問,喚醒心中沉睡已久的「成長性需求」,學會做一個有高層次追求的人,就是讓我們的心靈吸氧。
一個懂得為人格補鈣、讓心靈吸氧的人,才是一個健全的人。由大多數這樣的人組成的社會,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