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何為天下第一等事
2024-09-26 05:00:31
作者: 王覺仁
守仁之父王華狀元及第後,被授予翰林修撰,功成名就,前程似錦,可謂同輩中的牛人。為了讓兒子將來跟自己一樣牛,王華煞費苦心地選擇了京師最好的一家私塾,把守仁送了進去。
不料,天才兒童王守仁進了北京的重點中學,卻搖身一變成了問題少年,其表現不僅讓老師大傷腦筋,更是讓王華大失所望——王守仁不但上課不專心聽講,放學不愛做作業,而且時常翹課,跟他的狀元老爸根本不是一個德行。
想當初,守仁之父王華七歲的時候,有一天在家裡讀書,碰巧外面舉行迎春踩街活動,鑼鼓喧天,萬人空巷,附近的孩子個個都往街上跑,唯獨王華抱著一本書端坐不動。其母岑夫人不忍,就讓他出去玩一會兒,回來再讀,沒想到王華頭也不抬地說了一句:「觀春不若觀書也。」把岑夫人感動得眼淚嘩嘩的。
後來,王華進了私塾,有一天在上課,正逢當地新縣令上任,少不了敲鑼打鼓招搖過市。儀仗隊從門口經過時,全班同學都跑出去看熱鬧,只有王華仍舊坐在座位上,還故意拿著一本書大聲朗誦,聲音都傳到了門外。老師趕緊制止他:「小點兒聲,你就不怕知縣大人怪罪嗎?」王華答:「知縣也是人,有什麼好怕的!何況我是在讀書,誰敢怪罪我?」一句話把老師噎得夠嗆。
常言道,龍生龍,鳳生鳳。可身為狀元的王華怎麼也想不通:自己的兒子咋就不喜歡讀書呢?
要是你認為,王守仁天資聰穎,自然厭惡應試教育,所以他翹課肯定不是去玩,而是為了進行獨立思考,比如去找一棵大樹坐下來,反思教育體制的弊端、參究宇宙人生的真相什麼的,那你就錯了。
王守仁翹課只有一個目的——玩。
準確地說,是玩打仗。
每當同學們跟著老師搖頭晃腦之乎者也的時候,王守仁就會偷偷地從後門溜出來,跑到街上,招呼一大幫沒事幹的小孩兒,把他們分成四隊,分立東西南北四方,還發給每隊一面特製的小旗子,然後自己當大將,站在正中間,指揮各隊列陣、奔跑、穿插、變陣等,搞得整條街雞飛狗跳,塵土飛揚。
可是這一天,當王守仁正玩得興起的時候,手下的四隊人馬卻忽然安靜了下來,一個個都變成了木頭,而且眼神都盯在了他的頭部後上方。守仁下意識地轉過身去,然後就看見了他老爸那張早已鐵青的臉。
王華指著他的鼻子大罵:「咱家世代以讀書為業,你搞這些烏七八糟的玩意兒想幹嗎?」
守仁鎮定自若地抹了一把臉上的塵土,問:「讀書有何用處?」
王華道:「讀書能當大官,就像你老子我,之所以能中狀元,都是讀書之功。」
守仁眨巴眨巴眼睛,又問:「父親中狀元,子孫後代都會是狀元嗎?」
王華道:「你小子想得美,只有我這一代而已,你要想中狀元,就給我認真讀書!」
守仁撲哧一笑:「只有一代,那這狀元也沒啥稀罕的嘛!」
王華大怒,挽起袖子要揍他。守仁慌忙抱頭,一溜煙跑了。
王守仁說狀元沒啥稀罕,倒不完全是想噁心他父親,而是他心裡確實是這麼想的。
幾天後,學校老師聽說王守仁當眾頂撞他父親,就找他單獨談話,語重心長地講了很多孝親的道理。最後,老師說得口乾舌燥,守仁也聽得哈欠連天。老師拿他沒轍,只好悻悻閉嘴。
守仁伸長四肢活動了一下筋骨,忽然問:「人活著要做什麼,才是天下第一等事?」
老師又驚又喜,覺得這孩子總算開竅了,趕緊說:「讀書登第,光宗耀祖,便是天下第一等事。」
守仁很認真地想了想,然後搖了搖頭,蹦出這麼一句:「嵬科高第時時有,豈是人間第一流!」
老師登時氣結,冷笑了半天,斜著眼睛問他:「那依孺子之見,以何事為第一?」
守仁不理會老師的揶揄,很鄭重地說了八個字:「唯為聖賢,方是第一。」
一個成天吊兒郎當的問題少年,竟敢奢談聖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老師搖頭苦笑,隨後就把這話告訴了王華。
王華一聽,也是又好氣又好笑,說:「孺子之志,何其奢也!」
這話要放在今天,就得這麼說:「就憑你小子也想當聖賢,簡直是扯淡!」
當然,此刻的這位狀元公絕對想不到,若干年後,王守仁不僅一不留神就成了聖賢,而且還是整個中國乃至整個東亞此後五百年間的第一流聖賢!
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守仁說他老爸那個破狀元沒啥稀罕,還真沒冤枉他。道理很簡單:要是沒有他兒子王守仁,後世有誰會記得他這個大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的狀元郎王華呢?
今天,要是你的孩子對應試教育不太適應,考試成績不太理想,請你不要過於責備他,也不要一味給他施加壓力。因為,高考狀元年年有,幾人成為第一流?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中成長起來的高考狀元,如果不具備核心競爭力,沒有養成終身學習、終身成長的習慣,那麼大學畢業後也可能一無所長。
可見,決定一個人最終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並不是他的讀書成績或畢業文憑,而是他內心有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遠大志向,以及為之付出不懈努力的決心。
王守仁經過老爸的多次訓斥和老師的多次教育後,仍然惡習不改,天天只想著玩。正當大人們對這個問題少年即將失去信心的時候,一件偶然的事情,徹底改變了王守仁。
有一天,守仁又翹課了,在市場上瞎溜達,看見一個小孩兒在賣鳥,就湊過去問價錢,可問完價錢,掏掏口袋卻不夠數。守仁眼珠一轉,就讓那小孩兒先把鳥給他,回頭再送錢過來。那小孩兒可不傻,堅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王守仁頓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伸手就要去搶。那小孩兒也不甘示弱,馬上跟他比劃開了。
就在這時候,一個算命先生從他們身邊經過,無意間瞥了王守仁一眼,忽然停住了腳步。此人精通麻衣神相,當他看到王守仁的相貌時,心裡馬上跳出一個念頭:此子他日大貴,當建非常功名。
算命先生當即把鳥買下,送給了守仁,然後慈愛地撫摸他的臉,意味深長地說了幾句話:「小朋友,記住我下面的話——日後,當你的鬍鬚長到領口時,你就入了聖境;當鬍鬚長至丹田,你就結了聖胎;當鬍鬚長到丹田以下,你就結成聖果,功德圓滿了。」
臨走之前,算命先生又叮囑了一句,就是最後這句話,把王守仁從一個問題少年徹底變成了三好學生。他說:「小朋友,你一定要讀書自愛,我所說的話,將來必定應驗!」
王守仁一心想當聖賢,所以深深記住了算命先生的話。從此,街上少了一個呼朋引伴、嬉戲無度的孩子王,而課堂上卻多了一個「潛心誦讀、學問日進」的三好學生。
王守仁脫胎換骨、重新做人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要教育你的孩子認真讀書,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和目標強加給他,然後告訴他讀書就是為了實現這個、實現那個。這樣的教育必然是失敗的,就像守仁他老爸和老師屢屢把當狀元的目標強加給他,結果只能惹來他的排斥、反感和恥笑一樣。
聰明的父母和老師,就應該學習算命先生,去發現孩子內心真正的期望,或者通過真誠而有效的溝通,幫助他設定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然後鼓勵他去實現。這就夠了,剩下的事情就靠他自己了。
正如佛陀所說:「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成功的教育方法,就應該像一個有經驗的車夫在駕駛馬車,想讓馬快跑,既不用在前面猛拽韁繩,也不必在馬屁股上狠抽鞭子,而是在馬的耳邊,給它一記清脆而恰到好處的鞭響。如果真是寶馬良駒,自然會奮蹄飛奔,一往無前。換句話說,高明的人,都會把鞭子抽在心上,而不是抽在屁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