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王陽明心學> 一、天才兒童的打油詩:常識不靠譜

一、天才兒童的打油詩:常識不靠譜

2024-09-26 05:00:28 作者: 王覺仁

  眾所周知,這個在深山岩洞中一夕大悟的人,就是王陽明。他悟道的這個地方,名叫龍場驛,位於貴州西北的萬山叢棘之中。上面這一幕,就是中國思想史上光芒萬丈的一頁——龍場悟道。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生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卒於明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因曾在越城(今紹興)會稽山的陽明洞隱居修道,又創辦過陽明書院,故世稱陽明先生。

  據《明史?王守仁傳》記載,王陽明出生那天,祖母岑氏夢見一群天神駕著五彩祥雲,浩浩蕩蕩從天而降,雲中還有仙樂飄飄。為首的神人懷裡抱著一個嬰兒,降落在王家門前,然後徑直走了進來,把嬰兒交給了岑氏……

  岑氏猝然驚醒的時候,恰好聽見王陽明呱呱落地的第一聲啼哭。祖父竹軒公聽說此夢,心想既然是天神駕雲送子,便為剛剛出生的孫子起名叫「雲」。後來,王陽明出生的那座樓,便被鄉親們稱為「瑞雲樓」。

  天神送子,著實讓王家人高興了一陣子。

  可是,隨著小王雲慢慢長大,愁雲便漸漸籠上他們的心頭。因為孩子從出生直到五歲,居然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看孩子平日的表現,既不像聾啞,也不像痴呆,可他為啥就是不說話呢?

  王家人百思不得其解。

  王雲五歲的一天,奶娘帶他在門口玩兒,一個遊方和尚經過,無意中聽到奶娘喊王雲的名字,忽然放慢腳步,走到王雲跟前,摸了摸他的頭,然後莫名其妙地說了一句:「好個小兒,可惜道破。」說完便飄然而去。

  本書首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可惜道破?這是啥意思?

  王家人上上下下抓破腦袋,卻沒一個想得明白。要說還是竹軒公他老人家見多識廣,只見他眉頭緊鎖,捋了半天鬍子,然後大腿一拍,高聲道:「給雲兒改名字!」

  這孩子既然是天神駕雲送來的,那麼給他起個「雲」字,顯然是泄露了天機,大大不妥,所以和尚才會說「可惜道破」。當天,竹軒公便給孩子改名「守仁」。

  守仁二字,源出《論語?衛靈公》:「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奇妙的是,就在改名的當天,王守仁居然真的就開口說話了,而且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但日常用語對答如流,還把「四書五經」中的好多聖賢之言一口氣都給背了出來。

  王家人全被鎮住了。

  竹軒公滿臉驚愕地問守仁:「乖孫兒,你這都打哪兒學來的?」

  守仁答:「以前我雖不說話,但是您和父親讀書的時候,我都暗暗記下了。」

  竹軒公聞言,不禁大為驚喜。

  王守仁十歲那年,父親王華赴京參加會試,喜中貢士,後參加殿試,高中狀元,隨後就在越城(王家祖籍)蓋了新房,從餘姚舉家搬遷至此。次年,王華又寫信讓全家人搬到京城。竹軒公帶著王守仁上路,經過金山寺時,與幾位老友把盞敘舊,席間自然是要吟詩助興。竹軒公那天心情好,喝得有點兒高,腦子暈乎乎的,結果拿著筆在那兒憋了半天,愣是一個字都沒憋出來。小守仁見狀,就伸手跟祖父要筆。竹軒公遲疑地把筆遞過去,說:「孺子也能作詩?」守仁不答,接過筆去,略微沉吟,就洋洋灑灑地寫了起來:

  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小守仁一揮而就。竹軒公和那些滿腹詩書的老友趕緊湊過去看。一看之下,頓時滿座皆驚。因為此詩的意境之虛曠高遠、想像之瑰麗宏闊,不要說虛歲才十一的黃毛小兒,就是這些平生以名人雅士自詡的老儒,也不見得寫得出來。

  竹軒公犯囧之際幸得孫兒救駕,不僅沒丟臉,還撈足了面子,心裡著實竊喜不已。

  宴席結束,眾人提議到附近的「蔽月山房」去乘涼賞月。竹軒公欣然應允,帶著守仁前往。到了地方,老人家忽然來勁兒了,就問守仁,能不能對著眼前的長空皓月、雲影山色再來一首詩?

  守仁乖巧地點點頭,然後眨巴眨巴眼睛,望望月亮,看看山峰,又一首詩脫口而出: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

  平心而論,此詩由於是即興之作,未經推敲,難免有些「打油」味道。但是,這首詩的可貴之處,並不在於辭藻和意境是否優美,更不在于格律是否工整妥帖,而是在於它那與眾不同的角度,以及頗具「相對論」意味的思維方式。

  小守仁這首詩,是基於這樣的一種思考:

  世人對事物的認識,普遍受限於所處的位置和觀察的角度,所以人們對事物所做的判斷是值得懷疑的。比如觀察者坐在山中,便會覺得身邊的山很大,天上的月很小;但是,假設有一個觀察者能夠站在天上觀察,就會發現其實山很小,月亮很大。那麼,到底哪一種判斷為真呢?換句話說,事物的本質又是什麼呢?

  鑑於小守仁的年齡和所處時代的局限,我們不能指望他給出正確答案。但至少,小守仁通過他的思考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啟發: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對事物的感知是相對的,所以我們的很多常識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因此,一個人要想活得明白,首先必須學會懷疑,其次學會獨立思考,這樣才不會在社會和他人灌輸給我們的錯誤觀念中稀里糊塗地過一輩子。

  從這首打油詩中,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從一開始,王陽明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就帶有很強的主體性和懷疑論色彩,完全不同於人云亦云的流俗之見。因此,與其說這是一首詩,還不如說是一篇充滿哲學思辨的小論文。若用現代哲學語言表述,完全可以寫成《論人的認識能力的有限性與相對性》,或者《知覺與現象:論事物本質的不可知》。

  其實,稍微翻一下西方哲學史,我們就不難找出與王守仁相似的觀點。如西方懷疑論鼻祖皮浪就認為,對於世界上的任意一種現象,我們都不能說它是什麼,只能說它顯得是什麼或看來是什麼。皮浪舉例說:蜜對我們顯得是甜的,但它本質上是否也是甜的,卻是一件可疑的事情,因為這不是一個現象,而是一個關於現象的判斷。

  再比如,羅馬時期的懷疑論者愛那西德穆,就曾針對人的認識能力的相對性,提出了著名的「十大論式」。其中一條,簡直就是王守仁這首《蔽月山房》的翻版。他說:「同一事物因距離、位置等的不同而顯得不同。大的顯得小,方的顯得圓,直的顯得曲,遠看平整的山峰近看卻犬牙交錯。因此,離開地點和位置,要認識這些事物是不可能的。它們的本性是不可知的。」

  如果大家對這兩位古代哲人還比較陌生,那麼大名鼎鼎的康德總聽說過吧?事實上,康德也是基於同樣的思考,才構建起了「三大批判」的哲學王國。

  康德哲學的基點之一,就是這句話:我們只能認識事物對我們的表現而不可能認識事物本身。但是,康德並未因此陷入不可知論。事實上,正是從人的認識能力的有限性出發,康德才把事物劃分為「表現」和「事物自身」(物自體)兩個方面。

  康德認為,正如事物具有兩面性一樣,人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人是「自然存在物」,必須服從自然法則;另一方面,人又是「理性存在者」,可以遵從理性法則行動。作為前者,人受制於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則,比如餓了就要吃飯,從二十樓跳下必定玩完;可作為後者,人卻擁有意志自由,亦即擁有實踐道德的自由。

  打個比方,假如你是一個被捕的間諜,敵人要你供出上級,這時候如果你只是一個「自然存在物」,為了保命你當然會把所有情報都供出去,可作為一個「理性存在者」,你卻可以為了你的信仰,為了保護更多的人而犧牲自己,寧可餓死或跳樓也不招供。

  這就是人的自由意志,也是人的價值和尊嚴之所在。在康德看來,人因為自身的有限性,所以要敬畏無限的宇宙,敬畏自然法則;人更因為主體的能動性,所以要讓理性為自身立法,並且敬畏內心的道德法則。

  當然,王守仁這一年周歲才十歲,相當於剛上小學四年級,雖屬不世出的天才兒童,但也不可能像康德老師走得那麼遠。換言之,王守仁對常識的懷疑,只是出於他早慧的天性,不可能有什麼成熟的理性思考。可恰恰是這點早慧的天性,卻已經是同齡人甚至是同時代人所遠遠不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王陽明日後之所以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對官方意識形態「程朱理學」發出強烈的懷疑和批判,並顛覆其「格物窮理」(於事事物物上求理)的思想,進而在此基礎上建構一套「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心學理論,其實在此已經露出了端倪。

  聽完小守仁別出心裁的打油詩,竹軒公的老友們大為嘆服,紛紛說:「令孫這麼聰明,將來定當以文章名天下。」

  沒想到竹軒公卻得了便宜又賣乖,淡淡笑道:「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這話乍一聽貌似很謙虛,其實往深了想,一點兒都不謙虛。因為這話暗含著老人家對寶貝孫兒的高度期許。也就是說,他很可能相信孫兒日後不僅會名揚天下,而且還遠不止靠文章成名。

  事後來看,竹軒公此言確實不算吹牛,因為有明一代,甚至迄今五百年間,要再找出一個像王陽明這樣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達標的全能型天才,確實無從尋覓。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