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朱棣的鐵腕:從「誅十族」到「瓜蔓抄」
2024-09-26 04:59:44
作者: 王覺仁
朱棣即位後,馬上頒布了一個奸臣榜,建文朝廷的六部九卿大臣全部榜上有名。而「首惡」之人,當然就是削藩的始作俑者黃子澄和齊泰。
二人名義上被建文帝逐出朝廷,實際上是奉密詔出外募兵。黃子澄在太倉被擒,被押回京師後,由朱棣親自審問。黃子澄口口聲聲稱「殿下」而非「陛下」,然後高聲說:「臣知殿下以兵力取富貴,不知殿下即此位!……況富貴瞬息,何足輕重!殿下向來悖謬,不可為訓,恐子孫有效尤而起,無足怪者!」
朱棣暴怒之下,把黃子澄的一家老小六十五人、宗族姻親三百八十人,全部押到他了的面前。一時間,朝堂上哀號震天。黃子澄面對家人,淚如雨下,心如刀絞。朱棣命他寫下自己的罪狀,黃子澄寫道:「本為先帝文臣,不職諫削藩權不早,以成此兇殘!後嗣慎不足法!」
朱棣忍無可忍,命人當場砍斷他的雙手,然後又砍斷雙腳。四肢全無的黃子澄仍不屈服。朱棣就命人一刀一刀地將其磔殺。
黃子澄就這麼在四百多個親人的面前被砍成了一堆肉泥。隨後,黃子澄的六十五個家人全部被斬首,三百八十個親戚全部流放邊疆。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第二個被捕的是齊泰。他同樣寧死不屈,被族誅。
曾經在濟南成功阻擊朱棣的鐵鉉,被押到朝堂上後,反身背對朱棣,還不停地破口大罵。朱棣命他轉身,鐵鉉堅決不從。朱棣命人割下他的耳朵和鼻子,鐵鉉依舊謾罵不止。朱棣下令「碎分其體」,磔殺於市。隨後,鐵鉉年逾八旬的父母被流放海南;十二歲的長子發配河池(今屬廣西)戍邊;七歲的次子被發配匠鋪,後被殺;妻女均被發往教坊司,實際上就是充作官妓。
建文朝的禮部尚書陳迪被朱棣責問,便當面與他抗辯,罵不絕口。朱棣便將他和幾個兒子同日處決。臨刑前,朱棣命人割下他兒子的耳鼻,煮熟了讓他吃,並問他味道如何。陳迪說:「忠臣孝子的肉,鮮美無比!」接著繼續痛罵,和兒子們一起被凌遲處死。
在這場血腥鎮壓和大屠殺中,死得最慘烈的當屬方孝孺。為了捍衛他的價值觀與道德理想,方孝孺付出了「十族」的代價。這是「靖難之變」中最慘絕人寰的一幕。
早在燕王離開北平、揮師南下的那一天,道衍和尚就曾跪地向燕王請求:「方孝孺學問精深、品行高潔,南京城破之日,他必定不會投降,請殿下不要殺他。殺了他,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斷絕了!」朱棣答應了道衍的請求。
南京陷落時,方孝孺閉門不出,身著喪服,日夜號哭。朱棣召他進宮,他堅決不從。朱棣將他逮捕下獄,輪番派人勸說,其中包括他的學生,可都被方孝孺大罵而回。朱棣即位時要草擬詔書,群臣紛紛推薦方孝孺。朱棣召他上殿,披麻帶孝的方孝孺在殿上嚎啕大哭。朱棣有些動容,離座勸慰他說:「先生勿憂,我只是效法周公輔成王而已!」
方孝孺說:「成王安在?」
朱棣說:「他自焚而死。」
方孝孺說:「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說:「國賴長君。」
方孝孺說:「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語塞,臉色一沉:「此乃朕之家事,先生不必操心!」然後命左右遞上紙筆,說:「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如果說朱棣此前讓方孝孺草詔是欽慕於他的文名,那麼此刻就是要逼迫他臣服了。
方孝孺憤而擲筆於地,且哭且罵說:「死即死爾,詔不可草!」
朱棣勃然大怒:「哪那麼容易死!你就不怕滅九族?」
方孝孺厲聲喊道:「便十族奈我何!」
就是這一聲喊,喊出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十族」之誅,也喊落了方孝孺的家人、宗親、連同門生故舊共計八百七十三顆人頭。
十族?!
驀然聽到這一聲喊,連身經百戰、殺人無數的朱棣也禁不住心頭一顫。歷朝歷代,最嚴酷的刑罰莫過於誅九族,如今,這一介書生竟敢公然在朝堂上對著自己咆哮,說滅他「十族」又怎麼樣!
朱棣笑了。
那我就成全你!用你十族的鮮血,來成全你的赤膽忠心和高尚情操!用你十族的頭顱,來成全你的君臣大義與千古名節!
朱棣命人割開了方孝孺的嘴,一直割到雙耳。他不想再聽到從這張嘴裡吐出的任何一個字。緊接著開始大肆搜捕他的九族、外加「門生故舊」這一曠古未聞的第十族。
朱棣把這十族的八百七十三人挨個推到方孝孺的面前。
自始至終,方孝孺連看都不看一眼。
很好!朱棣的臉上掠過一抹冰涼的笑意。那就看看是你的忠臣之骨硬,還是朕的寸磔之刀硬!
隨後,這八百七十三人便被磔殺於市,整個行刑過程持續了七天。同時株連的一千多人被發配充軍。大搜捕之前,方孝孺的妻子鄭氏和兒子們自縊身亡,兩個未成年的女兒投水而死。十族全部清理完後,朱棣才對方孝孺本人下手。
六月二十五日,方孝孺被磔殺於聚寶門外(今南京雨花台東麓),時年四十六歲。
「十族之誅」在中國歷史上已屬空前絕後,卻仍然不足以展現朱棣那支鐵腕的力量。其後,由景清一案引發的「瓜蔓抄」,才真正把永樂初年的恐怖統治推向了登峰造極之境。
景清是建文朝的御史大夫,朱棣即位後未被清洗,仍任原職。有一天早朝時,朱棣忽然發現他穿上了重大慶典時專用的大紅朝服。朱棣覺得那刺目的紅色十分詭異,便命人搜身,果然從景清身上搜出一把匕首。朱棣詰問他為何行刺,景清大喊著為故主報仇,並且詈罵不休。朱棣大怒,命人將他牙齒全部打落。景清將一口血水噴上殿,濺滿了朱棣的龍袍。朱棣盛怒之下命人剝了他的皮,並將他繫於長安門上,一寸寸刮下他的肉,最後又敲碎他的骨頭。
景清一案後,朱棣懷疑朝中仍然潛伏著許多心懷異圖的建文舊臣,便發明出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瓜蔓抄」,寧可錯殺三千,也不放過一個!
「誅十族」尚有一個明確的打擊範圍,而「瓜蔓抄」則是撒開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株連之網。不管什麼人,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它罩入網中,而且死到臨頭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一時間,無數人煙稠密的村落,一天之內就變成了人跡罕至的廢墟;無數歡聲笑語的深宅大院,僅隔一夜就變成了空蕩荒涼的鬼屋。正所謂「赤其族,籍其鄉,轉相攀染,村里為墟」。
呂毖所著的《明朝小史》,記載了大理寺少卿胡閏遭「瓜蔓抄」後的慘況——胡閏全族男女二百一十七人被誅,「所居之地,在府城西隅碩鋪坊,一路無人煙。雨夜聞哀號聲,時見光怪。嘗有一猿,獨哀鳴徹夜。東西皆污池,黃茅白葦。稍夜,人不敢行。」
「瓜蔓抄」發展到最後,除了流於濫殺無辜之外,還助長了政治迫害和告密求官之風。朝野上下,人人為了政績,為了利益,為了公報私仇,為了種種不可告人的目的,無不爭先恐後地進行誣告和陷害。
這場由朱棣親手掀起的血雨腥風,在整個大明帝國整整席捲了十年之久。最終,朱棣本人也意識到了它的嚴重危害,遂頻頻下詔禁止。可儘管他三令五申,濫捕濫殺之風還是屢禁不止……
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五月二十,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明成祖朱棣到南京靈谷寺進香。經過一株槐樹時,一隻蟲子落到了朱棣的袖子上,朱棣輕輕將它抖落。左右抬腳要把它踩死,朱棣馬上阻止,命他們把蟲子放回樹上,並且語重心長地說:「此雖微物,皆有生理,勿輕傷之!」身邊的和尚連忙合什,讚嘆一聲:「阿彌陀佛!」
這個在政治上極端殘忍、視人命如草芥的皇帝,在日常生活中竟然可以變得如此敬畏生命、護生惜生。這兩個形象的差異實在太大,大得我們不禁困惑: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朱棣?
其實,兩個都是,但也都不是。
在奪取權力的時候,朱棣必須無視生命,才能讓臣民畏懼,從而牢籠天下;而當權力一旦鞏固之後,朱棣則必須表現得仁民愛物,才能讓臣民愛戴,從而坐穩天下。說白了,一切都要服從於他的政治需要。所以,不管朱棣表現得殘忍還是仁慈,不管他做的事情看上去多麼矛盾,其深層動機始終只有一個,那就是權力。
【知識點】在靖難之役中,李景隆堪稱自擺烏龍的典型。他身為建文朝廷的重臣和軍隊統帥,卻在穩操勝券的情況下屢屢遭遇慘敗,莫名其妙地葬送了一百萬軍隊,直至最終朱棣兵臨城下,還率先開門迎降。朱棣上位後,李景隆又儼然成了第一功臣,受賞最重。所以有學者認為,李景隆表面上是建文帝的人,實際上卻是朱棣安插的「超級臥底」。
【知識點】明朝官方說建文帝是自焚而死,但時人多不相信。關於他的下落,後世傳說頗多,有說當了和尚,隱匿於雲南;有說逃亡海外,不知所蹤;甚至還有人認為,朱棣派遣鄭和七下西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尋訪建文帝。但建文帝的結局究竟如何,至今仍然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