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三國不演義(全三冊)> 曹魏伐蜀:喪鐘已經敲響

曹魏伐蜀:喪鐘已經敲響

2024-09-26 04:11:27 作者: 王覺仁

  姜維連年北伐,雖然敗多勝少,對曹魏並未造成多大威脅,但總歸是魏國在西線的一大禍患。司馬昭對此深感不快。一個叫路遺的將領便獻上一計,建議派遣刺客入蜀,刺殺姜維。司馬昭也覺得這個辦法似乎可行,但從事中郎荀勖卻堅決反對。

  他說:「明公身為當今天下的主宰,應以正義之師討伐叛逆,倘若派刺客除賊,絕非威服四海的良策。」

  這句話頓時提醒了司馬昭,讓他終於下定了征伐蜀漢的決心。

  請記住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曹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蜀漢景耀五年)八月,司馬昭在朝會上正式提出了大舉伐蜀的動議。然而,這一動議卻遭到了滿朝文武的一致反對,唯獨他的心腹、時任司隸校尉的鐘會一人贊成。

  司馬昭當場就對百官做起了思想工作,他說:

  「自從平定壽春叛亂以來,我們已經息兵五年,其間一直在訓練部隊、打造武器裝備,為的就是討平蜀漢和東吳。如今,吳國地域廣大、氣候潮濕,進攻他們難度很大且收效甚微,不如先定巴蜀,三年之後,再順江東下,水陸並進,滅掉吳國。根據情報,蜀國兵力只有九萬人(實為十萬二千),其中駐守成都及各地的不下四萬,剩下的兵力不過五萬。現在,姜維屯駐沓中,若以偏師牽制住他,令他無暇東顧,我們便可出動大軍直指駱谷,出其不意攻入其空虛地帶,然後襲取漢中。以劉禪之昏庸,一旦邊城陷落、人心震恐,蜀國非滅亡不可。」

  隨後,司馬昭也不管群臣有沒有想通,立刻發布了戰爭動員令,同時命鍾會為鎮西將軍、都督關中,也就是以他為伐蜀的主帥。

  魏國要伐蜀,常年與姜維交手的大將鄧艾自然責無旁貸。可鄧艾卻認為,眼下蜀國並沒有可乘之機,所以一再表示反對。司馬昭旋即將麾下主簿師纂調到前線去當鄧艾的司馬,一方面做鄧艾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在監視他。

  鄧艾見司馬昭決心已定,只好奉命。

  曹魏一動,姜維這邊馬上得到了情報。他立刻上奏劉禪,說:「鍾會在關中集結部隊,有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跡象。請派遣左、右車騎將軍張翼、廖化,率各軍分別進駐陽安關口(今陝西寧強縣西北)和陰平郡(治今甘肅文縣)的橋頭(文縣東南),以防患未然。」

  然而,面對這十萬火急的軍情,權宦黃皓竟然絲毫不顧大局,還玩起了小動作。

  他素信鬼神,於是請巫師作法,得出結論說曹魏的軍隊一定不會來,便奏報劉禪,說不必理會姜維。而昏庸透頂的劉禪居然聽了他的話,把姜維的奏報扔到了一邊,沒有採取任何行動,而滿朝文武對此也全都一無所知。

  黃皓玩這麼一手,顯然是為了幾年前被迫謝罪之事報復姜維。像這種毫無底線的小人,干出什麼壞事其實都不奇怪,只要劉禪還有一丁點兒起碼的智商,黃皓就不會得逞。可偏偏劉禪的智商,就是低到了如此不可理喻的程度。假如劉備九泉之下有知,他老人家的棺材板肯定是蓋不住的。

  蜀漢的喪鐘已經敲響,可蜀主劉禪和佞臣黃皓卻還活在自己的迷夢中不知醒轉。這樣的國家不滅亡,老天爺恐怕都不答應。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蜀漢景耀六年)五月,司馬昭以曹奐名義下詔,命各軍大舉出征,兵分三路進攻蜀漢:

  西路,命征西將軍鄧艾率三萬餘人,自狄道出兵,攻擊甘松(治今甘肅迭部縣)、沓中,以牽制姜維;

  中路,命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餘人,自祁山出兵,攻擊武街(今甘肅成縣西北),切斷姜維退路;

  東路,命鍾會領李輔、胡烈等將,率主力大軍十餘萬人,從斜谷、駱谷、子午谷三道出擊,進攻漢中。

  三路大軍,總計十八萬人,比之前征討壽春還少八萬,可見司馬昭根本沒把蜀漢當成像樣的對手。不過,饒是如此,魏軍的兵力也已經比蜀漢的全國總兵力多出了80%——對蜀國而言,這仍將是一場眾寡懸殊的戰爭。

  同年八月,劉禪終於接到魏國大舉出兵的確切戰報,這才慌了神,連忙派遣廖化率部前往沓中,馳援姜維,同時命張翼、董厥等人率部馳援陽安關;此外,又命漢中外圍諸要塞的守軍皆不得出戰,且全部退守漢城(今陝西勉縣)和樂城(今陝西城固縣)。

  此時,駐守漢城、樂城的分別是蜀將蔣斌(蔣琬之子)、王含,麾下各有部眾五千人;駐守陽安關的是傅僉和蔣舒,麾下部眾不詳。

  興許是為了讓上天保佑蜀漢,劉禪稍後便宣布大赦,並改元炎興。

  然而,這註定是一個短命的年號——僅僅三個多月後,這個年號就隨著蜀漢的國祚一起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按照蜀漢朝廷的計劃,西路的廖化援軍若能幫姜維守住西線,東路的張翼、董厥援軍幫傅僉守住陽安關,那麼魏軍是很難快速取勝的,雙方極有可能在東、西兩線展開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可令人遺憾的是,從成都北上的這兩支援軍,並未完成他們既定的戰略任務,不,是壓根兒沒去執行!

  兩路援軍北上後,同時進抵陰平郡,按原計劃應該立刻分兵——廖化往西北方向馳援姜維,張翼和董厥向東馳援陽安關。可奇怪的是,他們到了此地便逗留不進了,且足足逗留了一個多月!

  陰平東距傅僉駐守的陽安關五百餘里,西距姜維的沓中四百多里,大致位於兩地中間,屬於兩頭不靠。所以,廖化、張翼和董厥為何在此逗留一個多月,實在令人費解。按《三國志·姜維傳》給出的解釋,是說他們得知諸葛緒將進攻建威,故而停留在此:「比至陰平,聞魏將諸葛緒向建威,故住待之。」

  這個理由給得完全莫名其妙,跟沒有解釋一樣,讓人看完還是一頭霧水。

  因為建威在陰平北面五百多里處,與沓中相距四百餘里,與陽安關相距六百里,僅憑諸葛緒兵向建威的情報,實在難以判斷他的下一步行動。或許我們只能認為,廖化、張翼和董厥很聰明,他們準確判斷出,諸葛緒拿下建威後,將徑直南下,切斷姜維的退路,所以他們守在陰平,目的就是幫姜維守住退路。

  這是唯一可以勉強站得住腳的解釋。如此,陳壽上面給出的理由才能成立。

  但是,此時此刻,去幫傅僉固守陽安關,不是比幫姜維守住退路緊迫得多,其戰略意義也重大得多嗎?更何況,支援姜維的任務不是由廖化執行的嗎?先由廖化趕往沓中援救,若實在抵擋不住再退守陰平也來得及,何必三個人都牢牢釘在此地一個多月,以致坐視姜維的敗退和陽安關的陷落呢?

  可見,廖化、張翼和董厥在陰平逗留一個多月的真正原因,其實跟諸葛緒的進軍動向無關,而是緣於他們自己消極避戰的心理。換言之,他們三個人的這種行為,已經完全違背了蜀漢朝廷的戰略決策,基本上可以用「畏葸不前,貽誤戰機」來判定,按理是必須送上軍事法庭的。

  事實上,從之前張翼、廖化對姜維的種種不滿言論便足以看出,以他們為代表的一批蜀漢將領,早已產生了濃厚的厭戰情緒,其中很可能也包括董厥。所以,蜀漢的這場衛國之戰,真正的困難還不在於敵眾我寡,而在於這幫主要將領未及開戰便喪失了鬥志。

  就在廖化、張翼和董厥滯留陰平的同時,鍾會已率主力大軍順利開進了漢中。

  同年九月,鍾會命大將李輔率一萬人圍攻王含於樂城,命將軍荀愷圍攻蔣斌於漢城;而鍾會自己則親率主力繞過這兩座堅城,向西直趨陽安關,並命胡烈為前鋒,對關城發起進攻。

  陽安關位於漢中通往巴蜀的咽喉要道上,依託險峻山勢而建,是蜀漢抵禦魏軍最重要的第一道防線,其戰略地位怎麼形容都不為過。

  守衛此地的蜀軍主將傅僉,有勇有謀,深受姜維器重。其父傅肜,是劉備麾下將領,在夷陵之戰中保護劉備撤退,率部斷後,麾下部眾皆戰死,吳軍勸其投降,傅肜怒罵:「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然後力戰而死。

  駐守此地的副將蔣舒,曾任武興(今陝西略陽縣)督,因能力平庸,毫無建樹,丟掉了職位,然後被調到陽安關協助傅僉。蔣舒為此常憤憤不平。

  而這場陽安關保衛戰,最後就壞在了這個蔣舒手上。

  當胡烈率部進逼關城時,這個蔣舒就打定主意要投降了。他擔心被傅僉發現,便使了一招「瞞天過海」,對傅僉道:「敵軍兵臨城下,不出城迎戰,卻閉城自守,恐非良策。」

  傅僉答:「我們接到的命令是不准出城迎戰,只要固守此關,便是功勞。如今違抗軍令出戰,萬一喪師辱國,那就算戰死也毫無意義。」

  蔣舒卻做出一副視死如歸之狀,道:「你以固守城池、不令失陷為功勞,我以出城迎戰、克敵制勝為功勞,那咱們就各行其志吧!」

  隨後,蔣舒便帶著自己的部眾,堂而皇之地出城去了。

  若嚴格依照軍令,傅僉是可以阻止蔣舒的,但不知傅僉是不想打擊蔣舒的鬥志,還是一直以來就無法管束他,總之並未做出干預。於是,蔣舒及其部眾就這樣順利投降了魏軍。

  此舉令陽安關本就有限的兵力又遭到了削弱。胡烈抓住戰機,開始猛攻關城。傅僉力戰不敵,最終城破,「格鬥而死」,與其父傅肜一樣慷慨捐軀。

  後來,蜀國滅亡,傅僉的兩個兒子都被抓到魏國,在宮中養馬。司馬炎篡魏自立後,為表彰傅肜、傅僉的忠義,專門下詔,說:「蜀將軍傅僉,前在關城,身拒官軍,致死不顧。僉父肜,復為劉備戰亡。天下之善一也,豈由彼此以為異?」(《蜀記》)然後免除了傅僉兩個兒子的官奴身份,讓他們恢復了自由身。

  能得到對手的尊敬,是一名軍人最大的榮耀,甚至比獲得自己人的褒獎更為可貴。而父子兩代皆戰死沙場、為國捐軀的傅肜和傅僉,的確配得上這份榮耀。

  得知陽安關到手,鍾會大喜,立刻率大軍進駐關城,然後順帶得到了蜀軍囤積在此的大量糧秣。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姜維在西線的戰況。

  鄧艾自狄道南下後,立刻兵分三路,準備圍殲姜維:命天水太守王頎直接攻擊姜維所在的沓中;命金城太守楊欣進攻甘松,從西面包抄;命隴西太守牽弘向姜維的東面運動。

  姜維探得敵軍動向後,又得知鍾會主力已進入漢中,意識到固守此地已毫無意義,旋即率部南撤。王頎等部在後面拼命追擊,於強川口(今甘肅舟曲縣南)追上蜀軍。姜維掉頭迎戰,結果失利,只好繼續朝東南方向撤退。

  當姜維敗退之際,魏軍中路的諸葛緒已率部長驅南下,進占了「橋頭」。

  據南宋鄭樵所著的《通志》記載,「橋頭」位於陰平「東南一里」,那裡有條河叫「白水」,「急流中有石二道,就石立柱成橋,長二十餘丈」。可見這座石橋,就是從陰平往南的唯一通道,亦即姜維南撤的必經之路。正因為此,姜維才會在戰前便上奏劉禪,特別提出要派兵扼守此地。

  而諸葛緒如今占領了這一戰略要地,就等於成功執行了「切斷姜維退路」的任務,亦即與鄧艾所部完美配合,對姜維形成了包圍之勢。

  那麼,此時此刻,以幫姜維守住退路為由,一直龜縮在陰平的廖化、張翼和董厥在幹什麼呢?他們沒有按計劃去支援陽安關,那至少諸葛緒從北面一路打下來後,他們理應出兵截擊吧?

  事實是——並沒有。

  按《三國志·姜維傳》記載,此時廖化仍留守陰平,而張翼和董厥則已經離開陰平,往漢壽方向移動。

  令人大跌眼鏡的事實就是這個!

  此時諸葛緒已進占陰平東南的「橋頭」,相當於已經插到了廖化的後方,不但扼住了姜維的唯一退路,還順帶把廖化也給包了餃子。試問,廖化在陰平足足待了一個多月,他到底在幹什麼?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張翼和董厥的運動方向,也根本不是北上迎敵的方向,而恰恰是掉頭逃跑的方向。因為漢壽的具體位置,是在今四川廣元市西南四十五里處的昭化鎮,即陰平東南方約四百里外的地方——也就是說,張翼和董厥於陰平滯留月余,啥事也沒幹,直到陽安關失陷和姜維敗退後,才慌忙掉頭南逃,而且一口氣逃到了四百里外!

  正是由於張翼和董厥的不戰而逃,諸葛緒才能長驅南下,直插廖化和姜維的後背,扼住了陰平東南的「橋頭」這一咽喉要地。

  而張翼和董厥南逃所經的漢壽,距離蜀漢第二道重要防線劍閣(今四川劍閣縣東北劍門關),只有大約六十里。由此也可以再次證明,他們此行沒有別的軍事目的,就是單純的逃跑。

  當姜維得到情報,獲悉諸葛緒所部已占領「橋頭」時,其內心的驚懼是可想而知。若廖化此時能率部出城,奪回此戰略要地,庶幾可以算將功補過。然而他並沒有這樣做,從現有史料絲毫看不到這個階段廖化的任何記載。我們只能認為,他一直躲在陰平城裡按兵不動。

  所以,此時正朝陰平方向撤退的姜維,就只能設法自救了。

  前有諸葛緒的三萬大軍堵住去路,後有鄧艾的三萬大軍拼命追擊,姜維該如何逃出生天?

  這種時候,考驗的就是一個大將的謀略了。

  姜維所部本來是朝東南方向前進,當進至陰平西北面的孔函谷時,姜維忽然命部眾掉頭北上,而且往北走了三十多里,大有反將一軍、切斷諸葛緒的後路之勢。諸葛緒聞訊大驚,立刻放棄「橋頭」,也往北急撤了三十里。

  這一決定,終將令諸葛緒後悔莫及。

  姜維緊緊抓住這一空當,立刻率部南下,搶在諸葛緒反應過來之前,安然通過了白水上的石橋,成功突破了魏軍的包圍圈。等到諸葛緒回過神來,再度進兵「橋頭」時,已經是一天之後了,姜維早已絕塵而去。

  按《三國志·姜維傳》記載,廖化大概就是在此時,與姜維一同撤出了陰平:「維、化亦舍陰平而退。」如此看來,廖化千里迢迢從成都來到前線,非但沒有援救姜維,最後反倒是讓姜維給救了。

  此時,漢中方面,被魏軍圍困的漢城、樂城究竟戰況如何,史書沒有任何記載。我們只知道,駐守漢城的蔣斌是直到劉禪投降後,知大勢已去,才到涪縣歸降鍾會的,估計此前一直在堅守城池;而駐守樂城的王含在各種史料中皆無蹤跡,若大致推測,很可能是在陽安關陷落前後,便城破陣亡了。

  同年九月底,姜維、廖化與張翼、董厥合兵一處,共同退守劍閣。

  劍門關,由諸葛亮所建,三國時稱劍閣關,是諸葛亮和姜維歷次北伐的必經之路,也是從隴西、漢中進入巴蜀的咽喉要道。此關位於劍門山的中斷處,兩旁是斷崖峭壁,猶如刀砍斧劈,所謂「兩崖對峙倚霄漢,昂首隻見一線天」;此處平地拔高150多米,頂部寬100餘米,底部寬僅50多米,被譽為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隘口,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姜維等人看來,各部兵馬集結於這座「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足以抵擋來勢洶洶的十八萬魏軍。只要堅守此關,把時間拖長,魏軍遲早會因糧草不繼被拖垮。

  而後來發生的事實也正是如此——鍾會因久攻不克、糧草不繼,一度決定退兵。

  然而,沒有人會料到,鄧艾這個可怕的悍將,竟然會神不知鬼不覺地繞過劍閣,在從來沒有人能夠翻越的摩天嶺中生生開出一條道路,然後仿佛天兵天將一般「空降」到了巴蜀平原,兵鋒直指成都……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