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三國不演義(全三冊)> 隆中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

隆中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

2024-09-26 04:07:28 作者: 王覺仁

  在介紹諸葛亮著名的「隆中對」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位牛人的生平。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郡陽都縣(治今山東沂南縣)人,生於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先祖諸葛豐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由於出身官宦之家,諸葛亮從小應該受過不錯的教育,從而為他日後的才學奠定了基礎。

  只可惜,在成年之前,其父諸葛珪便亡故了,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便由叔父諸葛玄收養。起初,諸葛玄帶著兄弟倆到了袁術的地盤,做過一段時間的豫章太守,不久後丟了官。因諸葛玄與劉表有些交情,便來到荊州投靠。數年後,諸葛玄病故,諸葛亮帶著弟弟在南陽山區的隆中蓋了幾間草廬,開墾了少許田地,然後過起了「躬耕隴畝」「不求聞達」的半隱居生活。

  據陳壽在《上〈諸葛亮集〉表》中稱,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漢代的「八尺」,相當於今天的將近一米九,是絕對的大長腿;而「容貌甚偉」,也說明他顏值很高,若是再加上「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的裝扮,妥妥的就是古裝劇里的男神。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雖然隱居隆中,表面上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但諸葛亮卻是一個胸有韜略、志在天下之人。他對自己的學識和才幹頗為自負,經常自比於春秋名相管仲和戰國名將樂毅。然而,當時荊州的名士圈子裡,卻很少有人認同他,都覺得這個年輕人是在吹牛,只有荊襄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龐統的叔父),以及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寥寥數人看好他。

  有一次,諸葛亮與徐庶、石韜、孟建三位好友一起論及平生抱負,並且展望未來。諸葛亮說,諸位從政,官可以做到刺史、郡守。徐庶等人就問他,那你呢?

  諸葛亮卻沒有回答他們,只是笑而不語。

  其實徐庶等人不用問也知道,諸葛亮的抱負遠在他們之上,區區刺史或郡守,根本不足以實現他的理想,否則怎麼會「自比管仲、樂毅」呢?

  換言之,諸葛亮想要的,絕不僅僅是一般的功名富貴,而是輔佐明主,成就霸業,澄清宇內,平治天下!

  所以,蟄伏隆中的諸葛亮,表面上淡泊寧靜,其實內心一直隱藏著一種熱切的渴望。

  他渴望的,就是一位明主,一位值得他鼎力輔佐、追隨一生的明主。

  終於,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來了。

  這一年,諸葛亮年僅二十七歲,而劉備已經四十七歲。

  雖然諸葛亮志向遠大,在當地名士圈中小有名氣,但畢竟年未而立,閱歷淺,經驗少,且從未到外面的亂世闖蕩過,當然更談不上有什麼功業。儘管有顏值、有才華,看上去頗具潛力,可到底有沒有真本事就沒人知道了。

  反之,劉備雖然迄今為止還沒有自己的地盤,卻已在亂世中摸爬滾打了二十多年,從平原相干到了徐州牧、豫州牧、左將軍,其資歷、才幹和知名度絲毫不亞於漢末以來的梟雄袁紹、袁術、呂布、公孫瓚、劉表等人,更不用說還博得過曹操「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的贊語,其名聲早已傳遍天下,縱然創業尚未成功,卻不失為當時業界最火的一位草根創業明星。

  這樣的兩個人,其身份、地位之懸殊,肉眼可見。

  然而,求才若渴的劉備還是紆尊降貴地來到了諸葛亮的草廬中,而且一連跑了三趟。如此心胸,如此誠意,無疑深深打動了諸葛亮。

  那天,賓主坐定後,略加寒暄,諸葛亮便屏退了眾人。然後,劉備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對諸葛亮的面試,一下就拋出了最重磅的議題:「如今漢室傾頹,奸臣竊據皇權,主上蒙塵,我不顧自己德行和能力的欠缺,欲伸張大義於天下,怎奈智術短淺,一再失敗,以至於今。不過我的志向從未消失,想知道先生有何計策可以助我?」

  諸葛亮蟄伏隆中的這些年,一直在靜觀時局的演變,對四方群雄的割據態勢和實力對比進行過深入的研判,因而對整個天下大勢洞若觀火,心中早已有了一套成熟完整的戰略構想。所以劉備之所問,恰恰是他醞釀已久、深思熟慮的東西。於是,諸葛亮胸有成竹地道出了他的天下大計。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三國志·諸葛亮傳》)

  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隆中對」。

  這是一個十分宏大和長遠的戰略規劃,大致可以概括為一個核心、三個步驟。

  一個核心,就是結好孫權,對抗曹操,即「聯吳抗曹」。

  確立了這一基本的戰略方向,接下來就是成就霸業的三個具體步驟:第一步,據有荊州;第二步,謀取益州;第三步,平定中原。

  諸葛亮這番對策,開宗明義就告訴劉備:如今的天下大勢,是「豪傑並起,跨州連郡」,也就是大家都在不擇手段地搶地盤,別的都在其次。所以,不管你玄德兄是想自己稱霸還是真的要匡扶漢室,前提就是弄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否則一切免談。

  第一句話,諸葛亮就一針見血地刺中了劉備最大的痛點。

  劉備又何嘗不知道地盤的重要性呢?問題是他的綜合實力太弱了。這麼多年來,除了關羽、張飛、趙雲等一幫鐵桿兄弟不離不棄地跟著他,其他方面實在是乏善可陳。要想從別的諸侯手上搶地盤,無異於與虎謀皮,談何容易?

  諸葛亮卻不這麼看。他認為,強弱之勢是隨時都在轉化的。想當初,跟袁紹相比,曹操的聲望和實力都遠遠不如,可最後怎麼樣?還不是以弱勝強,在官渡之戰中一舉擊敗了袁紹。所以,關鍵是要善於把握老天爺給的機會(天時),同時盡力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人謀)。

  那麼,面對如今曹操雄霸北方、孫權割據江東的形勢,劉備該怎麼做呢?

  諸葛亮的策略是:北不可與曹操爭鋒,南不可圖謀孫權。換言之,面對當今天下這兩個實力最強的諸侯,應該採取拉一個、打一個的辦法,與孫權結盟,共同對抗曹操。

  要達成這個戰略目的,首先當然要有足夠的實力,否則人家孫權憑什麼跟你結盟?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拿下荊州。

  諸葛亮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分析了荊州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它北臨漢水、沔水,南接南海,東面與江東毗鄰,西面與巴蜀相通,這樣一個四通八達的戰略要衝,實屬兵家必爭之地,故而稱其為「用武之國」。

  可如此重要的地盤,卻落在劉表這種胸無大志的人手中,曹操和孫權無疑都對這塊肥肉虎視眈眈。既然劉表守不住它,那不如交給你劉備。換言之,荊州不啻上天賜給你劉玄德的一份厚禮,就看你敢不敢出手了。

  拿下荊州後,就要進一步擴張,西取益州。

  益州有山川之險,又有沃野千里,自古以來便是「天府之國」,所以高祖劉邦當年才能據之以成帝業。可眼下益州的兩個諸侯,成都的劉璋庸懦無能,不得人心;漢中的張魯只會以神道設教,蠱惑百姓。二者皆非明主。可惜了益州這樣一塊「民殷國富」的寶地,卻白白被庸主糟蹋了,所以益州士民日夜企盼明君的到來。

  劉玄德身為皇室貴胄,又以仁義著稱四海,麾下英雄用命,又有求賢若渴之心,益州士民盼望的明君不就是你嗎?

  諸葛亮隱居隆中,卻對千里之外的益州形勢了如指掌,足見平時沒少搜集情報,可謂是做足了功課,用「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來形容也毫不為過。所以劉備聽到這裡,內心一定大為嘆服,同時肯定也萬分慶幸這樣不世出的人才最終能夠為己所用。

  一旦占據了荊、益二州之地,那麼霸業之基就算奠定了。諸葛亮繼續陳述,說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扼守險要,鞏固地盤,然後儘量採取政治手段安撫西面和南面的蠻族部落,穩住大後方,同時致力於內政外交——「內修政理,外結孫權」。做完這一切,一方霸業差不多就締造成功了。最後要做的,也就是最重要的第三步,便是從割據一方的霸業走向定鼎中原的帝業!

  當然,諸葛亮也承認,這最後一步,也是最不容易的。這一步要成功,不僅要靠人為的努力,更要等待天時。

  什麼樣的天時?

  諸葛亮的說法是:「天下有變」。

  這是一種含混晦澀又意義豐富的表述。所謂「天下有變」,可以理解為曹操篡位、漢室傾覆,那劉備便師出有名;也可以理解為曹操死了,內部陷入混亂,所以劉備可以乘虛而入;再或者,就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此消彼長,劉備的實力強過了曹操;等等。

  總之,如果合適的時機終於出現,那麼就派一員大將從荊州出兵,取道宛城,直逼洛陽;同時由劉備親率主力大軍,取道秦川,直取長安。待到兩路皆勝、定鼎中原之後,則肅清宇內、一統九州的那一天也就不遠了。

  到那時,不論劉備是想復興漢室還是想自立為帝,就都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了。

  想必,聽完諸葛亮這一席話,劉備定然是茅塞頓開、心潮澎湃。

  日後,劉備幾乎是完全按照諸葛亮的這套戰略構想,一步一步打造了他的蜀漢霸業,從而與曹魏和孫吳鼎足而立,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歷史格局。

  所以後來有史學家稱,諸葛亮是「未出隆中,已定三分」!

  當然,這一戰略規劃的最後一步,卻沒有在歷史上真正實現——不僅在劉備生前未能完成,於諸葛亮而言,終其一生也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不過唯其如此,才有了後來諸葛亮五次北伐、含恨病逝於五丈原的悲壯一幕,也才有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義故事流傳千古。

  建安十二年的這個冬日,在大雪紛飛的隆中,諸葛亮之所以會把自己多年來的心血結晶毫無保留地和盤托出,全部貢獻給劉備,是因為他已經認定劉備就是那個值得他一生追隨的明主。

  當然,諸葛亮做出如此重大的抉擇,絕不僅僅是看上了劉備禮賢下士的品格和「三顧茅廬」的誠意,而是經過了一番全面審慎的考量。

  借用東漢名將馬援對光武帝劉秀說過的一句話:「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諸葛亮在隆中隱居了這麼多年,如果想要出仕為官的話,那他早就出山了,何必等到今天?之所以一直潛心蟄伏,正是因為在劉備出現之前,當時天下的幾大諸侯,沒有一個是合乎諸葛亮心意的主公。

  離他最近的劉表就不必說了,偏安一隅,胸無大志;而稍遠的劉璋、張魯、馬騰之流,更是等而下之,不值一提。其實真正值得考慮的老闆,也就只有曹操和孫權兩位了。

  先說曹操。按理說,曹操對天下士人是最有吸引力的,因為他地盤最大、實力最強,而且手裡還握著天子,名義上代表了大漢朝廷。給他打工,最為名正言順,而且薪資和各種福利待遇肯定也是最優厚的。

  可正如前文所言,諸葛亮想要的,並不是一般人艷羨的功名富貴,而是一個能夠讓他經緯天下、廓清四海的廣闊舞台。曹操的實力固然雄厚,排面也夠大,但其麾下人才濟濟,可謂「謀臣如雲,猛將如雨」,諸葛亮若去給他打工,撈一個體面的職位或許不難,可想要從一幫精英中冒出頭來,進而大有作為,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事實上,諸葛亮的幾個好友徐庶、石韜、孟建後來的確去了曹操那裡,可結果如何呢?徐庶歷任右中郎將、御史中丞,石韜歷任郡守、典農校尉,孟建歷任涼州刺史、征東將軍,雖然官職都不算小,但也沒做出什麼值得稱道的功業。諸葛亮便為此感嘆,曹魏那邊就是人才太多了,所以他這幾位好友都「不見用」。

  此外,正因為曹操現在已經雄霸北方,家大業大,所以成長性反而沒有那麼強,能夠讓諸葛亮施展抱負、締造不世之功的機會自然就少了,其職業前景和上升空間也就相對有限。倘若諸葛亮真的去了,最後也只能像徐庶等人那樣,拼死拼活才幹到大集團的中層,又怎麼可能比肩於春秋名相管仲和戰國名將樂毅呢?

  總之,曹操太強,反而不是諸葛亮心目中最合適的老闆。箇中道理,就跟當初張繡想要投靠實力最強的袁紹,賈詡卻勸他轉投實力較弱的曹操一樣——前者的成長性遠遠不如後者,所以投奔後者更有用武之地。

  再來看孫權,各方面綜合比較來看,似乎比曹操更不理想。

  首先,江東歷經孫堅、孫策、孫權的長期經營,內部的利益分配和權力格局已相對固化,後來者只能按照既定的遊戲規則來玩,在行為方式上要按部就班,在班位座次上要論資排輩。想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干出一番事業,不僅會處處受限,而且勢必要把大量精力耗在「辦公室政治」上,很難有什麼作為,更談不上做出什麼開創性的貢獻。

  其次,孫權集團的實力雖然不如曹操,但江東的人才卻同樣是濟濟一堂,如周瑜、魯肅、張昭、張紘等,個個都是孫策當年的左膀右臂,堪稱「兩朝元老」,連孫權見了他們都要客客氣氣、尊重有加,諸葛亮去了能混出什麼名堂?

  很顯然,他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韜光養晦,屈居於這幫元老的光芒之下。倘若想冒尖,先得問問這幫人答不答應。換言之,孫家的廟雖然不大,但裡頭的神卻不少,恐怕無處安放諸葛亮這尊自視甚高的大神。

  有一個例子,足以說明諸葛亮不選擇孫權的原因。

  那是在赤壁之戰前夕,諸葛亮奉命出使江東,張昭看出他是個人才,就向孫權力薦,而孫權也有意要招攬他。然而,諸葛亮卻婉言謝絕了。有人問他什麼緣故,諸葛亮說:「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袁子》)

  很顯然,在諸葛亮看來,孫權雖然是個不錯的老闆,但不論是其個人的氣度和格局,還是他所能給到諸葛亮的舞台和空間,恐怕都是有限的,充其量只能做到尊重和禮遇,卻不足以讓諸葛亮盡情地施展才幹和抱負。

  綜上,當時天下最牛的兩個大老闆,就這樣被諸葛亮一一排除了。

  直到,他等來了劉備。

  平心而論,相比於曹操和孫權,劉備其實是毫無優勢可言的,至少表面看上去是這樣。

  首先,他出道這麼多年,至今還寄人籬下,上無片瓦遮身,下無一地立錐,始終在各大諸侯的夾縫中輾轉求存,可謂朝不保夕,時刻有性命之憂。其次,他年紀大了,雖然志向未改,但銳氣和拼勁已在歲月中消磨大半,早已沒有了年輕時意氣風發的精神狀態,甚至因為「髀里肉生」而「老大徒傷悲」,產生了強烈的自我懷疑和深深的挫敗感,這樣的人還有創業的激情和雄心嗎?最後,劉備眼下還在給劉表打工,而劉表早已在猜忌和防範劉備,所以就連荊州這唯一的棲身之所,劉備恐怕也待不長久,隨時有可能發生變故,從而再度踏上流亡之路。

  跟著這樣一個要什麼沒什麼、年紀卻又一大把的老闆,連起碼的安全感都不能保證,還怎麼建功立業,又有什麼前途可言呢?

  然而,在諸葛亮看來,這些表面上的劣勢其實無關大局。他從劉備身上看出的,恰恰是一般人看不到的,也是曹操和孫權都不具備的優勢。

  首先,劉備身為「帝室之胄」,擁有一塊先天的金字招牌。雖然當時的漢室早已傾頹,天子劉協只是曹操手中的傀儡,漢室宗親的招牌遠遠不如承平之世的時候值錢,但在絕大多數士人百姓的心目中,劉漢皇室依然是當時天下唯一的正統,即便是曹操,表面上也仍然要尊奉大漢正朔,並以匡扶漢室為口號。

  所以,劉備的皇族身份使他天然就站在了一個道義制高點上。要知道,曹操可是費盡心機,且不惜背負「挾持天子」的罵名才爬上這一制高點的。可見如果劉備能夠善用,這塊金字招牌對於凝聚人心、壯大隊伍、開拓根據地都是大有用處的。

  而且,諸葛亮本人的意識形態和政治立場也是偏於正統的,這一點顯然與劉備的身份和「復興漢室」的政治路線正相契合。所以,諸葛亮絕對有信心也有能力幫助劉備把這個得天獨厚的品牌運作起來,讓它在創業過程中發揮最大的效用。

  其次,劉備禮賢下士,體恤百姓,有英雄之氣度,以仁義著稱四海,這些都屬於可以變現的無形資產。

  誠然,亂世之中,槍桿子和地盤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沒有強大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沒有海納百川的容人之量和高明的用人之道,再多的槍桿子、再大的地盤,到頭來也是守不住的,終究會風流雲散、轉眼成空。袁紹、袁術、公孫瓚、呂布等盛極一時的梟雄,都是血淋淋的前車之鑑。

  劉備眼下雖然槍桿子不多,也沒有地盤,但只要能夠把上述無形資產加以盤活,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資本擴張,遲早會創造出這些有形資產。

  最後,劉備擁有一幫忠義無雙的鐵桿兄弟,如關羽、張飛、趙雲,還有大舅子糜竺等人,個個都可以為劉備上刀山、下火海。這是一支足以傲視群雄的人才隊伍,也是劉備創業之路上最強大的一筆核心資本。

  儘管曹操、孫權麾下也有很多人才,也都是忠心耿耿,但他們跟曹操、孫權之間更多的是上下級的從屬關係,在感情層面上顯然不及關、張、趙等人與劉備的關係。換言之,假如有一天,曹操和孫權落到劉備這步田地,沒有地盤,四處漂泊,寄人籬下,朝不保夕,那麼他們麾下的許多文臣武將恐怕就會頭也不回地離他們而去。即使沒有立刻跳槽,其忠誠度想必也會大打折扣。

  反觀劉備,不管他混得多慘,只要還活在世上,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就會永遠不離不棄、生死相隨。他們忠於劉備幾乎是無條件的,而追隨劉備也基本上就是他們的人生意義所在。就這種純粹性而言,無論是曹操麾下的曹氏、夏侯氏兄弟,還是孫權麾下的周瑜、張昭等人,雖然忠心也都無可懷疑,但生死不渝的情感成分恐怕就弱一些了。

  亂世之中這份彌足珍貴的情義,就是劉備之所以能夠屢敗屢戰、屢仆屢起的主要原因,也是他最終能夠鹹魚翻身、轉弱為強、開疆拓土、締造霸業的最根本的力量!

  這一切,諸葛亮全都看在眼中。

  劉備眼下的實力不濟和處境艱難,在諸葛亮看來反倒是自己可以大展身手的機會。正因為劉備現在很弱,亟須鹹魚翻身,才恰恰給了諸葛亮用武之地,讓他可以盡情展現自己的才幹;正因為劉備的創業還在路上,其內部人事關係相對簡單,不存在那些慣有的「大企業病」,諸葛亮才能免去很多干擾和掣肘,得以心無旁騖地輔佐劉備開業立基,從而建立可比肩管仲、樂毅的奇功偉業,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

  打個比方,如果說劉備是一隻潛力股,那麼諸葛亮必須在其股價低迷的時刻介入,未來才有足夠的上升空間,而像曹操、孫權那種估值已經很高的大白馬,進去了之後即便不是高位套牢,收益只怕也不會可觀。

  簡言之,選擇曹操、孫權充其量就是錦上添花,人家有你沒你區別不大;而選擇劉備才是雪中送炭,劉備必然對你倍加珍惜。很顯然,劉備和諸葛亮,彼此都需要對方,也都知道對方是那個足以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人。所以,他們二人的相遇和攜手,註定會成就一段千古佳話,也註定會書寫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史稱劉備聽完諸葛亮的「隆中對」,激動萬分地大喊了一聲「善」,此後的日子,劉備就與諸葛亮形影不離、「情好日密」了。

  二人好到什麼程度呢?

  好到關羽和張飛都吃醋了,忍不住當著劉備的面大發牢騷。

  劉備才不管他們吃不吃醋,只給了他們一句話:「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三國志·諸葛亮傳》)我得到孔明,如魚得水,你們就不要多嘴了!

  關、張二人一聽,這才意識到諸葛亮在大哥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從此就乖乖閉嘴,不敢再說三道四了。

  這就是劉備這種小企業的好處,人事關係簡單,有什麼不爽敞開來說,做大哥的一句話就可以把事情搞定。倘若在曹操和孫權那兒,諸葛亮膽敢一來就跟人家老大「情好日密」,那些元老和高管可能明里不說,暗地裡一定會想方設法排擠你,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僅此一例,就足以證明諸葛亮選擇劉備是多麼明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