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三國不演義(全三冊)> 呂布之死:魂斷白門樓

呂布之死:魂斷白門樓

2024-09-26 04:06:38 作者: 王覺仁

  在呂布被圍的這些日子,也不是沒有人想救他。之前曾兩次收留呂布的張楊,跟他的關係算是比較鐵的,就打算出兵援救。

  只可惜,張楊和呂布相隔數千里,而且中間都是曹操的地盤,別說張楊鞭長莫及,就算他神兵附體,能夠一路打過去,等打到下邳黃花菜都涼了。所以,張楊心有餘力不足,只能在駐地野王的東郊練練兵,隔空替呂布搖旗吶喊,客觀上跟袁術差不多——聲援而已。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張楊發出聲援沒多久,就被他的一個部將楊丑給幹掉了。因為楊丑一心想投奔曹操,見張楊竟然為呂布出頭,索性就造了反,把他給殺了。

  然而,還沒等楊丑抱上曹司空的大腿,張楊的另一個部將眭固就又把楊丑給殺了。這個眭固就是之前黃巾餘部黑山軍的首領,後來投靠了張楊。不過,他殺楊丑,可不是為了給張楊報仇,而是因為楊丑想投奔曹司空,可他卻想投奔袁大將軍。

  隨後,眭固命一部留守野王,自己率大部進駐射犬(今河南沁陽市東北),準備與袁紹呼應。

  徐州這邊,曹軍圍著下邳攻了一個多月,卻始終打不下來,搞得全軍上下都疲憊不堪。曹操見狀,就動了撤軍的念頭。荀攸和郭嘉連忙勸阻,說:「呂布有勇無謀,而今屢屢敗北,早就銳氣盡喪了。三軍以大將為主,主帥一旦沒了鬥志,部眾必然士氣低落。另外,陳宮雖有謀略,但行動遲緩。所以,現在應該趁呂布鬥志尚未恢復、陳宮計謀未定之機,加大攻勢,必能把呂布拿下。」

  荀、郭二人這話,表面上是在說呂布,其實就是拐著彎在勸諫曹操,讓他這個主帥千萬別先喪失了鬥志。曹操聽懂了他們的意思,旋即重新打起精神,開始琢磨智取的方法。

  很快,他就想到了辦法:水攻。

  

  下邳旁邊就有兩條大河,一條泗水,一條沂水,放著現成的「地利」不用,這不是傻嗎?曹操立刻命部眾鑿渠引水,然後把兩條河的大水全都灌進了下邳城。

  呂布此前吹牛說要把曹操淹死在泗水裡,沒想到現在竟「一語成讖」,只不過不是應驗在曹操身上,而是應驗到了他自己頭上。

  就這樣,呂布和他的部眾在大水中浸泡了一個多月,那真叫一個苦不堪言。呂布萬般無奈,只好登上城頭,對曹軍喊話說:「諸位不要這樣困我,我會向明公自首的。」

  陳宮在旁邊一聽,不由火起,怒道:「曹操就是個逆賊,叫什麼『明公』!今日投降,就像雞蛋扔到石頭上,哪還能活命!」

  正如荀攸和郭嘉所言,主帥一旦沒了鬥志,就別指望下面的人賣命打仗了。呂布公然在城頭上喊出要投降的話,將自己的恐懼和軟弱表露無遺,將士們聽了會做何感想?儘管最後呂布被陳宮罵醒,沒有付諸行動,但將士們的心肯定在這一刻全都寒了。

  在深冬的大水中浸泡了一個多月,也沒把他們的意志擊垮,但是呂布短短的一句話,卻足以把他們的忠心和勇氣摧毀大半!

  就此而言,呂布其實不是敗給了曹操,而是敗給了自己。

  至此,呂布的敗亡基本上已成定局了,因為悲觀和恐懼的情緒已在軍中蔓延開來。接下來,只需要一件小事,就足以把這種情緒引爆。

  很快,引爆點就出現了。

  事情源於呂布的一個部將侯成。侯成有一匹寶馬,不久前被盜了,現在找了回來,於是同僚紛紛向侯成道賀。侯成遂擺酒設宴,並提前送了一份酒肉給呂布。呂布本來就快崩潰了,見這幫傢伙居然還有閒心開「派對」,頓時暴怒,大罵侯成:「我早就下了禁酒令,你們竟然還敢喝!這是打算用酒把我灌醉,再把我賣了嗎?」

  不管有沒有禁酒令這回事,呂布這通大罵,顯然都是情緒失控的表現。侯成又恨又怕,遂暗中與宋憲、魏續等將領聯手,於十二月二十四日這天,突然發動兵變,把陳宮和高順都給綁了,然後開門向曹操投降。

  事發倉促,呂布來不及反應,只好帶著少數親兵躲到了白門樓(下邳的南門城樓)上。曹軍一擁而入,把白門樓圍了個水泄不通。

  呂布徹底絕望,遂命左右砍下他的頭,去獻給曹操。左右不忍,便擁著呂布下樓投降了。

  此刻,呂布仍然心存僥倖。他自恃作戰勇猛,而曹操現在正是用人之際,所以很可能不會殺他。因此,見到曹操時,他便故作鎮定道:「從今往後,天下便可平定了。」

  聽他沒頭沒腦地來這麼一句,曹操有些蒙,就問:「何出此言?」

  呂布答:「明公的心腹大患便是我呂布,可今天我歸順了。往後,如果讓我呂布率領騎兵,明公自己率領步兵,那天下豈非指日可定!」

  曹操聞言,沉吟不語。

  其實這一刻,愛才的曹操也的確心動了。呂布雖然人品不咋的,但打仗確實是一把好手,這樣的人殺了,未免可惜。何況,關於「人品」這個東西,曹操向來不太看重,只要有才,他就喜歡。

  然而,此刻曹操身邊還站著一個人——此人被呂布奪了地盤,且好幾次險些命喪呂布之手,對他早已恨之入骨,豈能讓他活著走出下邳城?

  這個人當然就是劉備。

  此時,不識相的呂布又把頭轉向劉備,用討好的口吻道:「玄德,你是曹公的座上客,我是階下囚,曹公把我綁得這麼緊,你就不能說句話嗎?」

  毫無自知之明的呂布,到了這一刻,竟然還奢望劉備能替他說情,這種謎之自信也不知所從何來。劉備再怎麼有修養,也不是那種以德報怨的聖人。別的不說,光是老婆孩子就被呂布抓了兩回,劉備現在不親手宰了他就算很有涵養了,還指望劉備替他說好話?

  聽呂布說綁得太緊,曹操笑了,說:「捆綁一隻吃人的老虎,不得不緊。」隨即命人給呂布鬆綁。

  呂布竊喜,以為自己終於可以活命了。

  可就在這時候,劉備開口了,喊了一聲「不可」,然後只說了一句話。就是這句話,瞬間宣判了呂布的死刑。

  劉備說:「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三國志·呂布傳》)

  曹公難道沒看過呂布當初是怎麼對待丁原和董卓的嗎?

  這可真叫一語驚醒夢中人。儘管曹操的用人標準向來是唯才是舉,可這並不等於他願意把「史上最危險員工」養在身邊。換言之,一個老闆再怎麼不看重員工的品行,至少還是有一條底線的,那就是忠誠。

  所以,像呂布這種動不動就在老闆背後捅刀子的人,曹操絕不會再留著他。

  眼看自己被劉備一句話就判了死刑,呂布怒目圓睜,對劉備破口大罵:「大耳兒,最叵信!」(《後漢書·呂布傳》)

  你這個大耳朵的東西,最不講信用!

  呂布臨死前的這句話,用來罵他自己還是比較貼切的,罵劉備就屬於血口噴人了。不過對於這種將死之人,劉備就懶得跟他計較了,權當沒聽見。

  此時,曹操把目光轉向一旁的陳宮,淡淡道:「公台平生自詡謀略無窮,今日又如何?」陳宮坦然自若,指著呂布道:「是此人不用陳宮之言,才走到這個地步,如果他聽我的,未必會敗。」

  儘管曹操痛恨背叛,可他對陳宮還是有感情的,這一點跟呂布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曹操永遠忘不了,他創業生涯的第一個高光時刻——由東郡太守上位兗州牧,便是得益於陳宮的謀劃和全力促成。從此,曹操才成為名副其實、割據一方的諸侯,並真正具有了與四方群雄一較短長並逐鹿天下的資本。

  這份功勞,曹操始終銘記於心。所以這一刻,他是準備原諒陳宮的。為此,曹操故意拋出了一個話頭,只要陳宮不想死,順著這個話頭往下說,甚至都無須服軟求情,他這條命自然就保住了。

  曹操說的是:「你若是死了,老母親怎麼辦?」

  聰明人在這種時候,一定會涕淚橫流,盡力表現出不能為母盡孝的悲傷和痛苦之情,然後曹操便可以就坡下驢,以成全他的孝道為名,宣布赦免。如此一來,既可保住陳宮一命,又不會壞了曹操的規矩——畢竟漢朝是以孝治天下的,所以拿「孝道」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便能讓曹操用一種可以服眾的方式,來原諒陳宮曾經的不忠。

  然而,令曹操萬萬沒想到的是,陳宮的確是接過了「孝道」的話頭,但卻不是以此求生,而是以此求死。他說:「我聽說,以孝治天下的人,不會害別人的至親。所以,老母是存是亡,在於明公,不在於我。」

  這頭該死的犟驢,真是不知好歹!

  這一刻,曹操估計都在心裡罵人了。然而,他還是很有耐心地拋出了第二個話頭,暗暗希望陳宮能抓住這最後的活命機會。

  曹操說:「那你的妻子和兒女怎麼辦?」

  很遺憾,視死如歸的陳宮再次拒絕了他的好意。陳宮說:「我聽說,施仁政於天下者,不會絕人之後。所以,我的妻兒是存是亡,在於明公,不在於我。」

  完了,徹底沒轍!

  曹操只見過巧舌如簧以求活命的人,卻從沒見過雄辯滔滔只求速死的傢伙。也罷,接連給了陳宮兩次機會,曹操也算是仁至義盡了,所以聽完陳宮的話,他只能沉默。

  陳宮主動要求行刑,然後昂起頭顱,義無反顧地走向了絞刑架。看著他決絕的背影,曹操再也沒忍住,終於愴然涕下。

  這一刻,那個在戰場上殺伐決斷、殘忍無情的曹操隱去了,那個在權力鬥爭中陰險狡詐、不擇手段的曹操隱去了。我們看見的,只是一個戀舊的、講義氣的、情感豐富的人。

  就是這個擁有細膩情感的曹操,才會寫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樣感傷的詩句;也是這個擁有充沛情感的曹操,才會寫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那樣豪邁的詩篇。

  若是沒有注意到這些情感,我們就看不見一個完整的曹操。

  這一天,在下邳城的白門樓下,呂布、陳宮、高順一起被押上了絞刑架,結束了他們在歷史舞台上的演出。

  呂布之死,天下恐怕沒有幾個人替他惋惜。而陳宮是自己一意赴死,也沒什麼話好說。三個人中,唯一值得人為之扼腕嘆息的,便是為人清白、勇猛善戰且忠心耿耿的高順了。

  以高順的將才,如果他願意歸降的話,曹操一定不會殺他,並且還會給他一個光明的前程。只是,高順卻寧願選擇與呂布一同就戮,以生命為代價堅守他「不事二主」的忠誠。

  作為一個慣於在背後捅老闆刀子的反覆無常之人,呂布死的時候,還能有一個如此忠貞的下屬陪他上路,實在是他的幸運。反之,像高順這種德才兼備的員工,卻情願給呂布這麼一個不靠譜的老闆陪葬,似乎可以說是他的不幸。

  不過,在我看來,與其說高順忠於的是呂布這個人,還不如說,他忠於的是自己內心的價值觀。換言之,在高順的心目中,忠義的價值很可能是比生命更高,也更值得捍衛的,所以當二者出現衝突的時候,他寧可放棄生命,保全忠義。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更願意把高順的死看成「殉道」,而不是給呂布「陪葬」。時至今日,可能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認同高順的選擇,覺得他這麼做很傻,但是評價古人,還是應該考慮他們所處的時代。誠如有人說過:「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

  當然,有人放棄生命選擇忠誠,也就有人會放棄忠誠選擇生命。

  比如張遼。他當天就投降了曹操,並很快被任命為中郎將。從此,張遼的人生就掀開了嶄新的一頁。從前的張遼跟著呂布東跑西顛、反覆跳槽,不要說干出什麼像樣的業績,連在史書中露面的機會都很少。但跟了曹操之後,原本黯淡無光的人生就開始風生水起了——此後的張遼不僅擁有了遠大前程,而且最終成為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將。

  與張遼一同歸降,並得到曹操重用的,還有一對父子:父親叫陳紀,此前曾在朝中擔任尚書令;兒子叫陳群,眼下還沒什麼知名度,不過日後卻成了赫赫有名的曹魏重臣,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由他創建的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影響了此後魏晉南北朝的數百年歷史。

  陳宮死後,曹操很講義氣地把他的老母和妻兒接到了許都,一直厚待他們,不僅將陳母供養到壽終,後來還替陳宮的女兒張羅了終身大事。陳宮若地下有知,定當無憾。

  比起陳宮讓人寬慰的身後事,當初跟他一同背叛曹操的張邈,其結局和家人最終的命運,就堪稱悲慘了。

  早在三年前,即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冬,張邈跟著呂布逃奔劉備時,就讓他的弟弟張超帶著一家人躲到了雍丘(今河南杞縣)。可能在張邈看來,自己前途未卜,帶著家人一塊兒逃亡太過危險,所以才做了這個安排。然而,事與願違的是,沒過多久,曹操就親自率部圍住了雍丘。張邈心急如焚,就想去跟袁術討要救兵,結果剛走到半道,就被自己的部下砍了腦袋。

  很快,雍丘也被攻破,張超被迫自殺。

  曹操入城後,竟不顧與張邈過去的交情,將他的三族全誅殺了。

  這個舉動,著實讓人有些意外。因為張邈雖然背叛了曹操,但畢竟是他的髮小——當初曹操東征陶謙時,還特意叮囑家眷,萬一自己有個閃失,讓他們去投靠張邈,可見他與張邈的關係非同一般,至少比他跟陳宮的關係近得多。

  可為何同樣是背叛,曹操卻能善待陳宮的家人,對張邈的家人反而毫不留情,要如此趕盡殺絕呢?

  也許,原因恰恰就出在曹操與張邈的關係上。因為兩人過去關係太好,所以張邈的背叛對曹操情感上的打擊就更大,對他的傷害就更深,所以他的憤怒也就更不可遏制。而曹操向來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而且他表達愛憎的方式,比一般人要強烈得多。所以,正如當初為父親復仇,他不惜屠殺徐州百姓以泄憤一樣,誅殺張邈三族,可能也是出於同樣的憤怒。

  此外,時間可能也是一個原因。他誅殺張邈三族的時候,離張邈背叛他才剛剛過了一年多,怒火正旺;而陳宮被殺時,距離當初的背叛已經將近五年了,曹操心中的憤怒或許也沒有那麼強烈了,所以才會對陳宮的家人網開一面。

  消滅呂布之後,徐州基本上就沒什麼像樣的抵抗力量了。

  之前,泰山郡一帶還盤踞著臧霸、吳敦、尹禮、孫觀等割據勢力,這些人也曾一度跟呂布聯手,但呂布敗亡後,他們就作鳥獸散了。曹操先是發布懸賞令,抓到了臧霸,然後又讓臧霸去招降吳敦等人。很快,這些人便紛紛歸附。曹操全部予以任用,授予了臧霸等人郡守、國相等職。

  至此,徐州全境平定,徹底收入了曹操囊中。

  曹操凱旋。剛回到許都沒幾天,就有一位江東的使者帶著當地特產入朝進貢來了。

  這個使者就是孫策的謀士張紘。

  孫策讓張紘入朝,目的很明確,就是跟曹操搞好關係,取得朝廷認可,為割據江東謀求政治上的合法性。而這幾年,曹操對這個在江東攻城略地、迅速崛起的年輕人也頗感興趣,有心想籠絡他。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很快開啟了一段政治上的蜜月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