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入京:三國時代的零點
2024-09-26 04:05:07
作者: 王覺仁
何進和宦官交戰,然後同歸於盡,最後反而讓董卓摘了桃子。這個結局讓很多人不爽,最不爽的非袁紹莫屬。
當董卓帶著他的西涼軍,簇擁著少帝大搖大擺地回到洛陽時,有人就勸袁紹說,趁姓董的初來乍到,立足未穩,趕緊把他幹掉。
可是,儘管恨得牙癢,袁紹卻不敢動手。殺宦官他眼都不用眨,可對付董卓就另當別論了。因為京城的人都在傳,說董卓這回帶來的西涼兵皆為精銳,且人數眾多,他袁紹豈敢輕舉妄動?
可是,袁紹並不知道,他和所有人一樣,都被董卓忽悠了。
董卓真正的人馬,只有區區步騎三千,而袁紹等人得到的情報,不過是董卓玩的一個障眼法。他自忖這點兵力,震懾不住袁紹這幫人,於是就每隔三五天,讓一部分士兵在半夜溜出城,第二天早上再大張旗鼓地進城,以此營造一種兵多將廣的氣氛。
結果,這麼一個小伎倆,就把袁大公子和滿朝文武全給蒙了。
當然,這只是權宜之計,時間長了肯定露餡。所以很快,董卓就以威逼利誘等各種手段,兼併了何進、何苗的部眾。然後,他目光一轉,又盯上了丁原。
丁原,時任武猛都尉,之前與董卓一樣,也是奉何進之命來到洛陽的,麾下有一幫精兵猛將。其中有兩名虎將,在日後可謂大名鼎鼎。
他們就是呂布和張遼。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人,弓馬嫻熟,英武驍勇,很早就在并州一帶闖出了名頭,江湖人稱「飛將」。這可是西漢名將李廣的稱號,沒有足夠的江湖名望,是戴不上這頂高帽的。時任并州刺史的丁原十分賞識呂布,就將他招入麾下,引為親信。
董卓對付丁原的辦法很簡單,就是暗中找到呂布,勸他反水,幹掉丁原,然後帶著所有人馬跳槽過來。具體董卓是怎麼說服呂布的,史書無載,不過,無論古今中外,挖人的套路都差不多,無非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再誘之以利。
《三國演義》走的就是這個套路。羅貫中在第三回里說,董卓有個部將叫李肅,是呂布同鄉,自告奮勇去挖呂布。他牽上赤兔馬,外加「黃金一千兩、明珠數十顆、玉帶一條」登門拜訪,然後用一番「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的老套說辭,輕而易舉地策反了呂布。
這一幕寫得繪聲繪色,只不過是虛構的。
其實,不管什麼套路,獵頭要想成功挖人,後面都是要有企業實力背書的。而在當時,董卓的影響力和實力都要遠遠大於丁原。所以,呂布沒有過多猶豫,就幹掉了丁原,帶著部眾集體跳槽了。
張遼就是在這時候跟著呂布一塊兒跳槽的。
張遼,字文遠,雁門郡馬邑縣(今山西朔州市)人,先祖是聶壹,就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馬邑之謀」的策劃者。因躲避仇家,聶氏一族後來改姓為張。三百年後,張遼出生。他和呂布一樣,勇武過人,也是在丁原當并州刺史時投效的。
轉投董卓後,張遼始終無所施展,後來跟著呂布也不得志。直到呂布被曹操擊敗,張遼降曹後,才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在日後曹操討伐袁紹、北征烏桓、守衛合肥等戰役中,張遼均立下了赫赫戰功。
董卓不費吹灰之力就吞併了丁原的部眾,還得到呂布這員虎將,不由大喜過望,馬上封呂布為騎都尉,還認他做了義子。
說到董卓認呂布做乾兒子這事,我們就要順便為呂布說幾句話。眾所周知,呂布在《三國演義》里經常被罵作「三姓家奴」,意思是呂布本來是呂家人,後來做了丁原義子,其後又做了董卓義子,而且先後把兩個乾爹都幹掉了,實在不是人。
可是,在真實的歷史上,丁原從未認呂布做義子,只是對他「大見親待」而已。既然缺了中間這一環,所謂三姓家奴就不能成立了。
當然,羅貫中給呂布起這個綽號,用意是塑造反面人物的性格特徵,抨擊見利忘義的醜惡行為,弘揚忠孝仁義的正能量。這都無可厚非,只是作為讀者,我們還是要懂得辨別文學與歷史的異同。所以,說呂布薄情寡義、輕於去就、做人沒底線肯定是沒錯的,可把他說成「三姓家奴」就屬於誇張的文學手法了。
經過一連串腹黑操作,董卓真的變得兵強馬壯了。他躊躇滿志,覺得是時候會會前不久那場政變的總指揮——袁紹袁大公子了。
他把袁紹請到府上,開門見山道:「天下之主,應立賢明,每念靈帝,令人憤慨!陳留王看上去還不錯,我打算立他,想必強過劉辯吧?當然了,人總有小時候聰明,大了卻變愚笨的,不知他將來如何。但姑且先立他吧,如果他也不行,那劉氏的種,就沒必要留了。」
在中國古代,歷來權臣廢立皇帝、弄權篡位,一開始都是要扯點遮羞布的,可董卓卻異常生猛,一上來就赤裸裸地亮出底牌,分明已經把大漢朝廷視為囊中之物,也分明沒把眼前這位家族「四世三公」的袁大公子當回事兒。
他的意思明擺著:把劉協扶上去做傀儡,由他董卓獨攬大權,必要時甚至可以把漢家的招牌換成他董家的,而你袁紹是敵是友,就看你今天怎麼接這個話茬兒了。
袁紹向來自視甚高,豈能被他一介武夫擺布?於是毫不示弱,坦然接招:「漢家君臨天下四百年,恩澤深厚,兆民擁戴。當今天子尚幼,未有不善宣於天下,你想廢嫡立庶,也得問問天下人答不答應。」
董卓沒料到袁紹敢正面硬?,遂手按劍柄,厲聲道:「你小子竟敢如此?天下之事,豈不在我!我欲為之,誰敢不從!你以為董卓的刀不夠鋒利嗎?」
袁紹也拍案而起:「天下豪傑,難道只有你董卓一人?」說完拔出佩劍,橫在當胸,一副跟董卓拼命的架勢。
兩人無聲地對峙了片刻,誰也不敢貿然動手。然後,袁紹就在董卓兇悍的目光中揚長而去了。
董卓雖然驕狂,但並未失去理智。他知道,袁氏一族在洛陽葉大根深,在朝野更是一呼百應,如果今天殺了袁紹,後果恐怕難以預料。
所以,這口惡氣,他只能忍了。
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對袁紹來講,既然跟董卓撕破了臉,那洛陽鐵定是待不住了。幾天後,袁紹就把自己司隸校尉的印信掛到了洛陽東門的城樓上,然後亡奔冀州。
袁紹一走,董卓最後的顧慮就消除了。九月,他大會百官,以最高領導人的姿態發表講話:「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陳留王,何如?」(《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一》)
百官惶恐,沒人敢吱聲。
董卓掃視了眾人一圈,又接著說:「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劍,今日亦同。有敢抗議者,皆以軍法從事!」
他說的這個典故,是當年漢昭帝早亡無子,輔政的霍光立了昌邑王劉賀為帝,沒想到劉賀的品行糟糕透頂,霍光就召集百官開會,打算廢了他。當時,霍光的副手田延年就在一旁拿劍恫嚇,把百官嚇得面無人色。
此刻,董卓搬出這個故事,雖屬東施效顰,但震懾效果是一樣的——群臣一聽,越發震恐,一個個大氣都不敢出。
只有盧植站了出來,說:「從前太甲在位,昏庸不明;昌邑王行事,罪過千百,這才有伊尹、霍光廢立之事。而今天子尚幼,行無失德,非前事可比。」
董卓大怒,拂袖而去。
當天,董卓就放話要殺了盧植。有人趕緊替盧植說情,這個人就是蔡邕。當初他被流放朔方,之後幾經波折,長期流落天涯。不久前董卓召他回京,想利用他名士的身份點綴新朝廷。蔡邕自然是婉言謝絕。董卓就讓人給他捎了一句話:「我喜歡滅人九族。」蔡邕嚇得一個激靈,馬不停蹄就趕到了洛陽。董卓很滿意,三日內給他連升了三級。
除了蔡邕,議郎彭伯也站出來勸諫:「盧尚書乃海內大儒,四方仰望,倘若今日誅之,恐令天下震駭。」
董卓覺得有理,新朝不宜給人血腥印象,何況要殺一個小小的盧植,也不急在這一時,於是收回成命,只罷了盧植的官。
盧植對朝政徹底失望,次日便告老還鄉了。不久,心有不甘的董卓就派殺手一路追到了他的家鄉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可是,殺手們撲了個空,因為盧植早已偕家人逃到長城外的上谷(今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隱居去了。
僅僅過了一夜,董卓就再度召集百官。這一次,大殿上多出了三個人:劉辯、劉協、何太后。公卿們心知肚明:變天的時刻到了。
董卓親自宣布,廢劉辯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劉協為帝。
這一刻,何太后哽咽不止,群臣心中一片悲愴。然而,已經沒有人敢開口說話了。
於是,年方九歲的劉協正式登基,是為漢獻帝。
至此,原本就已垂垂老矣、奄奄一息的大漢帝國,終於陷入了不可逆的深度昏迷之中。此後的幾十年,只是苟延殘喘、名存實亡罷了。
所以,劉協登上帝座的這一刻,基本上可以視為三國時代的零點。
九月初三,也就是劉辯被廢的第三天,董卓就用鴆酒毒死了何太后。
十一月,董卓自立為相國,同時享受「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禮遇。
這三項待遇,是歷代權臣的專屬特權:贊拜不名,就是大臣覲見皇帝時,贊禮官不直呼其姓名,只稱官職;入朝不趨,就是上朝的時候,不必按禮制規定的那樣小步快走;劍履上殿,就是可以帶著佩劍、穿著鞋子上殿。
權臣也分「跋扈」和「非跋扈」兩種,對前者而言,當這三道光環加身的時刻,距離篡位稱帝、改朝換代也就一步之遙了。至於這一步要不要跨過去,通常取決於這個權臣想不想,而非取決於龍椅上的皇帝讓不讓。
這一年冬天,風雨飄搖的帝都洛陽成了董卓和西涼軍的遊樂場。這些長年戍邊的大兵從沒住過這麼繁華的都市,從沒見過這麼多漂亮的女人。所以他們一下子就瘋了,擄掠財物,強姦婦女,如入無人之境。無論是市井小民還是皇親國戚,只要是他們看上的,無一倖免。
那些日子,洛陽的居民朝不保夕,人人自危。
在這個世界上,道德與文明從來只是一層薄薄的窗戶紙,而人性深處隱藏著無窮的欲望和暴力。哪一天,窗戶紙被刀槍捅破了,任何人都可能成為野蠻人。
所以,以文教立國的大漢王朝,到頭來,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帝都淪為一座暴力與恐怖之城。
在這些動盪的日子裡,當何進與宦官交戰、董卓與袁紹撕破臉皮、整個洛陽亂成一鍋粥的時候,日後的三國一哥曹操又在什麼地方、做些什麼呢?
他當然在洛陽,不過並不顯山露水。
當各色人等亂鬨鬨地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時候,曹操一直在觀察,在思考,同時也在耐心蟄伏,在等待機會。
《周易》說「亢龍有悔」,所以何進、蹇碩、張讓、趙忠等人,一個個身居高位,自吹自擂,結果一個個都死無葬身之地。
還有袁紹,一口氣殺光了所有宦官,結果一扭頭差點死於董卓刀下。
董卓後來居上,最為囂張,但是很快,他也將死得比誰都難看。
《周易》還說「潛龍勿用」。這個階段的曹操,大致可以用這四個字概括。他實力尚弱,人微言輕,所以只能遠遠站在歷史舞台的邊緣,冷眼旁觀那些刀光劍影,靜靜等待一個最合適的上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