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的探究與科學家的探究
2024-08-16 09:59:44
作者: 劉占蘭
很多學者都提出:幼兒是一個小小的科學家。確實,在人生的長河中,入學前的幼兒與科學家的相似之處最多,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受到許多影響和壓制,尤其是上了高中以後會發生很大的轉變。
儘管我們常常說兒童是小小的科學家,但他們畢竟不是真正的科學家。「小科學家」與「大科學家」之間有基本的相似之處,也有著重要的區別。「探究—研討」教學法的創立者蘭本達(Brenda Lansdown)為了強調兩者的相似之處與不同之處,使用了生動的說法描寫了這種關係:一個幼兒在房間裡跑來跑去,我們並不稱他為運動員,但是他確實在跑;一個幼兒隨便寫出一個句子或一篇文章時(也許不無一兩段精彩的文字),我們並不把他稱為作家,但他確實在寫作;一個幼兒畫了一幅畫,並不會被稱為畫家,但是他真是在作畫。同樣,一個幼兒從事於某種形式的發現,建立起對他來說是新的關係,設計出一個簡單的試驗,他並不是科學家,但是,他的確是在「搞科學」。[20]
區分和比較兩者在探究上的異同,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開展幼兒園的探究式科學教育。下面主要從探究興趣、探究的性質與結構、探究的程序與環節三個方面作一下簡單的比較。
首先,從探究興趣來看,兒童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探究的熱情與科學家一樣強烈;而科學家也常常被認為是長不大的孩子。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其次,兒童和科學家都在一定結構的限制內自由探索,但自由的性質和結構的程度不同。科學家處於一定的歷史階段,選擇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研究內容;而幼兒則處於教師設定的環境和材料之中,自由地按自己的想法去支配材料。
最後,兒童和科學家經歷了大致相似的探究和發現過程,但每個環節都有程度上的差異。他們都面對未知,科學家面對的是人類的未知,幼兒面對的則是人類已知而他們自己未知的;他們都運用已有經驗提出假設,科學家是在前人研究和自身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推論和假設,文獻資料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幼兒只是在自身經驗和觀察基礎上進行假設;他們都對自己的假設進行驗證,科學家經歷漫長的科學發現歷程,甚至幾代人的努力,而幼兒只是簡約式地重演科學發現的過程;他們都要與他人交流和分享發現,科學家將成果公之於眾,供他人分享與驗證,他們的成果是人類共同的財富,而幼兒只是在同伴之間、師幼之間進行分享交流和相互質疑。
0以上對幼兒探究特點的理解和認識,是我們在幼兒園進行探究式科學教育的基礎和前提。
幼兒的探究與科學家的探究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