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學價值體系
2024-08-16 09:59:33
作者: 劉占蘭
對於「科學即成果」「科學即過程」兩種觀點的爭論,又有許多學者從科學認識論的角度提出「科學既是成果也是過程」。強調要用動態的觀點解釋科學,並且要把科學活動的結果(知識)和科學活動的過程(研究)有機地統一起來。作為「活動」的科學比作為「知識」的科學更能使得我們從更廣泛的人類活動背景上把握科學的本質屬性,它不僅涵蓋了活動發生的過程,而且涵蓋了活動取得的結果;它不僅涵蓋了活動的客體,而且涵蓋了活動的主體;不僅涵蓋了活動主體的認識因素,而且涵蓋了活動主體的非認識因素。美國教育家V.舒密特和V.羅克卡斯特在《用日常事物教科學》一書中也表明了這種觀點。他們認為:人們通常都把科學定義為組織化的知識體。但是,科學除了事實、原理、定律、理論和假說等內容之外,還包括觀察、實驗、深思、想像、預言以及獲得知識的其他手段等特殊的態度和感覺。[13]甚至當代許多教育界的學者明確提出,科學不僅是知識體系與獲取知識的過程和方法,而且也是一種價值或態度,包括提出問題、相信世界可被認知、實事求是、創新性、合作等。
所以,科學的內涵應包括科學價值體系、科學過程與方法、科學知識三個基本要素,正如科學史專家理查·歐森(Richard Olson)曾對科學下過的定義:科學是一種活動及心智習慣,其目標在於有所貢獻,以增進整體知識,而這些知識必須有組織、放諸四海而皆準,並經得起考驗。
作為價值體系的科學中包含著科學的世界觀。美國科學促進會在《面向全體美國人的科學》一書中提出,科學世界觀的內涵應該包括:[14]
1.世界是可以被認知的。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發生和發展都是有規律的,因而也是可以通過認真、系統的研究加以認識的。科學家們相信,運用智慧和藉助擴展感官功能的儀器,可以發現宇宙間各種特性的規律。
2.科學認識/理念是會變化的。研究科學的過程也是一個發掘和獲得知識的認識過程,這個過程要依靠仔細的觀察,並從觀察中創立各種理論。其中,知識變化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新的觀察可以對現行的理論提出挑戰。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原有知識可能會得到修正和完善,甚至被推翻。在科學界,不管理論新舊,總是不斷地對其進行驗證、修改,有時會拋棄。科學家認為,即使無法獲得盡善盡美和絕對正確的真理,要說明這個世界及其怎樣運轉的,得到日益精確的近似真理還是可以做到的。
3.科學知識是持久的。雖然科學家反對能獲得絕對真理的概念,並認為其中不確定性是事物本身的一部分,但絕大部分知識都具有持久性。連續性和穩定性如同變化一樣都是科學的特徵,試驗性和置信性同在。
4.科學不能為所有問題提供答案。世間有許多事物不能用科學方法檢驗。
在談到科學價值體系時,我們主要會涉及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等基本觀點。科學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即實事求是和追求真理。
蔡德誠先生提出科學精神的內涵應包括6個方面[15]:客觀的依據,這是科學活動的基礎;理性的懷疑;多元的思考;平權的爭論;實踐的檢驗;寬容的激勵。
有關科學態度,美國科學促進會頒布的《2061計劃》中,提出兒童通過科學教育應具有如下科學態度[16]:好奇心、尊重事實、批判地思考、靈活性、對變化世界敏感、有尊重生命和環境的覺悟。而美國學者第德利(P.B.Diederich)則列舉了18種科學態度[17]:
懷疑:不要對任何事情都認為理所當然,而要問為什麼;
信任解決問題的可能性:相信任何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渴望實驗的證實:主張用實驗來證明各種想法;
精確:用精確的試驗而不是含糊的或感情化的方式表達;
喜歡新事物:對新事物採取支持的態度;
願意改變意見:在可信的證據面前願意改變自己的信念;
謙虛:相信很多事情都是難以確定的,因此對未經證實的想法不過於自信;
忠於真理:即使發現自己過去所下的結論是錯誤的也不感到羞恥,而是忠實於事實;
客觀:不是憑自己的喜惡而是用事實來證實一件事;
不迷信:對怪異的事情努力尋求科學的揭示;
渴望知識的完整性:努力尋求知識之間的普遍聯繫;
保留判斷力:對於別人的既定結果不急於表態,而留待自己調查清楚之後;
區分假設和解決問題:知道假設是需要檢驗的,它不等於解決問題;
假設的覺悟:對一個問題要不斷地提出假設;
判斷的普遍性:相信通過科學實驗得出的判斷具有普遍的說服力;
尊重理論:認識到科學理論的重要性;
量化的習慣:喜歡用數字表達事物;
接受概率的觀念:認為自然界中很多事物的發生是隨機的。
兒童在早期建立的科學概念、掌握的探究技能,以及確立的對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念,對其成年後具有的科學素質會有決定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