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獨生子女學前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024-08-16 09:57:27
作者: 王乃正 王冬蘭等
(一)父母自己不帶孩子,親子交往缺少依戀情感
根據著名的人類學家、生態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的理論,兒童是在與周圍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中不斷發展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其直接或間接交往的一切人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他們的認知、情感等都是在社會性交往過程中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如新生兒,從出生起就不是孤立於社會存在的個體,對其影響最直接的是父母。父母通過不斷地給孩子換尿布、餵奶、喝水以及與孩子輕聲言語和肢體交流,使孩子建立安全的親子依戀感。親子之間的這種相互作用和情感聯繫將會影響到兒童以後的社會交往。安全性高的依戀關係,使幼兒會模仿成人的行為,用成人對待自己的類似方式對待自己的同伴,表現為攻擊性低、樂於助人、待人友善等。相反,「近年來西方大量的研究表明,安全性低的親子依戀關係可以預測學前兒童與同伴交往困難或六歲兒童在學校的行為問題」[14]。可見,和諧、安全的親子關係的建立對孩子的成長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如果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照顧第三代孩子就可能會成為祖父母輩晚年最大的樂趣和生活的寄託。同時,小兩口因工作繁忙或以此為藉口逃避親自帶養孩子等,也樂得將孩子完全交給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因此,目前我國出現了一種特殊的家庭模式,即形式上的「4-2-1」、實則為隔代撫養的家庭模式。
當孩子還沒睡醒時,父母已經外出了;當父母回到家時,孩子已經又睡著了。一天24小時,孩子的主要交往對象便成了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祖輩在照顧小孩子的經驗和耐心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受到年齡、體力、精力等的局限性,他們已不能很好地與孩子互動。另外,老年人與年輕人在兒童教育的觀念上、方法上都存在較大差異,使得孩子容易形成不安全的依戀關係。同時,大多數祖輩都比較溺愛孫輩,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缺乏應有的理性。有關獨生子女犯罪成因的調查中表明:獨生子女家庭中有的孩子從小與祖父母居住,往往受到祖父母的溺愛,逐漸形成好逸惡勞、任性的性格特點。回到父母身邊後,受到嚴厲的管教,容易產生牴觸情緒。在發生家庭衝突時,這種心理被激發,成為犯罪的誘因。[15]因此,父母不能很好地照顧孩子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家長嬌寵溺愛,包辦代替
父母愛孩子,是人的天性,也是家庭教育的出發點和孩子健康成長的基本土壤。對於兒童的成長,愛本身就是一種教育。但是,正如真理跨前一步就會成為謬誤一樣,父母的愛如果越過一定的限度就會發生畸變,成為溺愛。
「由於獨生子女的稀缺性而引起的重要性增加,致使家庭重心變化,孩子日益成為家庭的焦點,許多家庭出現『4-2-1』陣形,六個長輩圍繞一個孩子轉。更有甚者,在有些家庭中還出現了『N-2-1』的局面(「N」除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外,還包括家庭中的其他成員、專門的家教、保姆等『重要的他人』)。」[16]可見,父母及祖輩將所有的愛和希望都傾注於獨生子女身上,將孩子置於過於特殊的地位,他們便成了家中的「小太陽」「小皇帝」、長輩一生唯一的希望,一家人像眾星捧月般,全都圍著這一個孩子轉。在經濟上,大量地為孩子購買玩具、圖書、各種食品等;在生活中,家長不僅不讓孩子做家務,甚至連自理勞動也包辦代替,忽視孩子自理能力和勞動觀念的培養。換言之,「獨生子女家庭的主體與環境之間信息和能量交往中出現了『五過』的行為:愛的過分聚焦、行為的過分干涉、生活的過分照顧、飲食營養的過分強調、成就的過高期望。」[17]馬卡連柯曾說:「獨生子女最容易習慣於他占有的特殊地位,變成家庭里真正的暴君。」事實確實如此,父母對子女無原則地溺愛與寬容、百依百順、包辦代替,結果形成了子女任性、懶惰、自私、唯我獨尊、不能與周圍的人和諧相處,有的甚至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長的過分溺愛、包辦代替,無形中剝奪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及面對困難時獨立思考的機會。同時,家長這種眼裡只有自己孩子的解決問題方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助長孩子形成「自我中心」「唯我獨尊」的意識。
相關資料
教師手記
晨間活動,小朋友們各自在位置上玩著玩具,欣欣被爺爺拉著小手走了進來,跟老師打完招呼後,直接走到自己座位上,欣欣發現別人坐了她的椅子,就哭了起來,爺爺看見了,就怒氣沖沖地對著坐在椅子上的晨晨說:「你給我起來,怎麼坐我們欣欣的椅子啊?」嚇得晨晨立刻站了起來,教師看見了,連忙走了過去,對著欣欣說:「欣欣,昨天老師不是給你換過位置了嗎?你忘了嗎?來,你是坐在這裡的。」邊說教師就邊把欣欣帶到了位置上坐了下來,爺爺見寶貝孫女還在哭,好像還是有點憤憤不平,教師一邊安撫欣欣,一邊對晨晨說:「沒事兒的,你坐下來吧,是欣欣忘記了。」等欣欣平靜下來,欣欣的爺爺才放心地走了……
案例選自:過分溺愛.http://wszp1978.blog.163.com/blog/static/46118334200922884726371/,2009-03-28
(三)家長缺乏給孩子提供「玩伴」的意識和機會
獨生子女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其唯一性上。家中只有一個孩子,沒有兄弟姐妹,既是獨生子女家庭的優勢,也是劣勢。「從生態的視角看,主體的生命力體現在與其他主體之間的共生和競爭能力上。因為共生與競爭是生命進化過程中兩個或兩個以上主體之間關係的表現形式,沒有共生能力,不能與其他生命體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補充,必然導致該主體生命力的下降;同樣,缺失競爭力,一個主體就難以在有限的資源中獲得發展先機,同樣也難以進化,甚至會遭致淘汰。」[18]
對於幼兒來說,同伴關係是其社會性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日本兒童心理學家山下俊郎提出「以兒童教育兒童」。他們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斷地社會化,了解自我與他人的區別,習得社會規則。在多子女家庭中,兒童從小生活在由兄弟姐妹組成的集體中,共同的生活、遊戲、學習使他們學會了分享、互助等行為習慣。「在獨生子女的家庭里,由於獨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沒有同齡夥伴進行交往,因而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也就缺少了施愛的對象與機會,出現了『夥伴危機』。」[19]由於無事可干,只好看電視、上網等。「據統計,我國4~14歲的兒童平均每天接觸電視的時間為2.22小時。」[20]
獨生子女的「唯一性」因沒有兄弟姐妹的比照性和公平的競爭性等,給家長的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然而,不少家長並未意識到唯一性所帶來的巨大問題,不僅自己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活動,也缺乏為孩子尋找夥伴的意識和機會,使孩子經常地處於「孤獨狀態」。長此以往,就會使孩子缺乏社交能力,造成孤僻、膽怯、不願與人交往的不良心理特點,當孩子步入社會就會缺乏應付複雜生活的能力。
(四)家長對孩子進行強加的早期定向培養
早期定向培養,指由父母單方面為孩子設計未來發展方向,全然不顧孩子自身條件與素質、興趣等。[21]這一觀念反映出家長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脫離了孩子的實際,沒有考慮到孩子個人的特點、專長、興趣愛好等,主要是家長自己的單方面想法,具有濃厚的家長感情色彩。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被放在了一個非常奇特的位置:一方面,孩子的安危成為大部分家長焦慮的根源;另一方面,孩子其實根本沒有「自我」,一切都由家長掌控。「唯一性」更進一步強化了父母「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急迫心理。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為了讓孩子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許多家長並不是冷靜、理性地思考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而是慣以炫耀心理、從眾心理、補償心理等為子女規劃未來發展的藍圖。幾乎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身心健康,但家長更希望孩子能夠「成才」,有時他們會不自覺地做出「寧可以犧牲孩子的身心健康為代價、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愚蠢、荒唐的事情。於是,越來越多的家長讓自己尚年幼的孩子參加各種價格昂貴的音樂、書法、繪畫、舞蹈等「家長興趣班」,他們只認定一點:只要早「定向」、早下工夫,孩子就一定能成為專門的優秀人才。
近幾年來,媒體的相關報導不絕於耳:某市開設了「EMBA」,一名家長利用假期一口氣兒給孩子報了5個「興趣課」,導致孩子精神失常;一個5歲幼童因趕著上「興趣班」,被家長要求「吃飯限制在15分鐘之內」;等等。有記者做了一個統計,在當天隨機採訪的10名家長中,有8人稱自己的孩子上了興趣班,其中有參加一項的,有參加兩項的。只有2名家長稱孩子沒上興趣班,但原因是孩子剛上幼兒園還太小,還沒搞清楚孩子的興趣所在[22]。與此同時,家長這種盲目跟風的現象刺激了幼兒園開設興趣班熱的現象。「物價部門的調查結果顯示,在10家被調查的幼兒園(其中4家公立幼兒園、6家民辦幼兒園)中,公立幼兒園辦興趣班的相對少些,民辦幼兒園辦興趣班的較多,其中90%的民辦幼兒園都開設有各種類型的幼兒興趣班。每個幼兒園興趣班的收費也不一樣。」[23]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兒童的智能發展是多方面的,他們的興趣、愛好也是非常廣泛而不穩定的。面對興趣班「高燒不退」的現象,一方面,家長自己要冷靜,要進行理性的思考,至少得弄明白自己孩子的興趣是什麼;另一方面,家長畢竟不是教育方面的專家,他們需要真正的教育專家和社會傳媒給予他們一定的指導。比如,相關的宣傳應當使家長了解學前兒童身心發展有何特點、他們的生活應以什麼為主導等。如果家長無視孩子的發展特徵、個體差異,一味盲目地按自己的主觀願望去發展其特長,過早地進行專業化訓練,極易導致孩子出現內向、消極被動、性情煩躁、好發脾氣等不良性格特徵,勢必會阻礙孩子身心的全面發展,使得孩子因從小受到心靈和身體的摧殘,長大後厭學,逆反心理嚴重,最終的結果很可能與家長的初衷「背道而馳」。
(五)重智育,輕德育
著名的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說:「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穫;播上行為的種子,就能獲得習慣的收穫。」可見,兒童尤其是學前兒童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有教育家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當然,學前兒童家庭教育就應關注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然而,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相當一部分獨生子女的家長只將眼光盯在如何「學習知識」、如何「開發智力」上,並未將孩子品德行為的培養看得很重,這是當前學前兒童家庭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21世紀大力倡導的素質教育,歸根到底就是使孩子們學會做人、做事。要想學會做事,必得先學會做人,如果家長沒有認清這個道理,家庭教育必定會失敗!
重視兒童的智力培養和發展,無論是幼兒園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沒有錯,關鍵的問題是,家長需要弄清楚什麼是真正的智力開發、什麼是提前和超前教育。我們鼓勵家長進行科學的早期智力培養,但反對對學前兒童進行提前和超前教育。提前和超前教育,就是將小學的教學內容提前到幼兒時期進行;或者是強迫學前兒童學習他們不能理解、消化不了的知識和技能,這種提前、超前教育的代價是孩子付出了身心的健康和童年的快樂。家長還須明白,知識不等於智力,孩子掌握知識的多寡,並不完全意味著其智力水平的高低。況且,「智力水平的高低並不是一個人成就大小的唯一決定因素。智力水平是一個人創造成就的基本條件,但是,除智力水平這一條件外,機遇和一個人的人格品質也是很重要的。」[24]
獨生子女家庭的家長面對唯一的孩子時,更多應該考慮其成人後能否幸福、能否快樂地度過一生,應當在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發展良好的社會性等方面多做一些事情,多下一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