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 三、胎教: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三、胎教: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2024-08-15 17:53:21 作者: 王乃正 王冬蘭等

  胎教,是指根據胎兒發育的不同階段和生命特徵,通過調節母體孕期的內外環境,促進胎兒中樞神經系統釋放神經遞質及內分泌物質,使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環境相互滲透,干預胎兒的大腦發育,啟迪智能,改善胎兒的生命素質,促進胎兒的健康發育成長,從而起到教育的作用。[14]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胎教學說的國家,也是最早提倡優生優育的國家。提到胎教,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周文王的母親胎教的故事。《列女傳·母儀傳·周室三母》中記載了這樣的一段歷史:「大任(太任)者,文王之母,摯任氏中女也。王季娶為妃。大任之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於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聖,大任教之,以一而識百,卒為周宗。君子謂大任為能胎教。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於邪色,耳不聽於淫聲。夜則令瞽誦詩,道正事。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過人矣。故妊子之時,必慎所感。感於善則善,感於惡則惡。人生而肖萬物者,皆其母感於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謂知肖化矣。」[15]這段話講的就是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在懷孕時,眼睛不看不好的東西,耳朵不聽不健康的聲音,嘴裡不說惡語、髒話,因為孕婦所接觸的外界事物都會使胎兒感知到並對其產生影響。在她的胎教影響下,文王出生後很聰明、很賢德。西漢政治家賈誼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系統地論證胎教問題的一位學者,在其所著《賈子新書》中有《胎教》篇專論胎教之道,認為胎教不僅關係到個人而且關係到國家興亡,故要將胎教之道「書之玉版,藏之金櫃,置之宗廟以為後世戒」[16]。

  現代科學也從各個方面來驗證胎教的科學性。李虹(1994)在驗證胎兒期心理現象存在時發現:胎教音樂可以使胎動時間延長,並證明在胎兒後期即存在條件反射;胎兒出生後能夠再認胎教音樂,說明在胎兒後期已經存在聽覺記憶;胎兒的性別及神經活動類型是影響其對音樂反應的重要因素。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邵道遠教授曾經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科專家聯合做過一個人體透聲的實驗,當時的實驗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動物實驗,先把麥克風包裹在等同於孕婦脂肪厚度的豬肉里,而後在豬肉的周圍放音樂,結果發現,透過豬肉麥克風是能接收到音樂的。但高頻聲音損失比較多,而且明朗、亮麗的音樂也變得比較沉悶;第二部分是在人民醫院找了4位準備做墮胎手術的孕婦,由婦產科的醫生把一個很小的麥克風放置在子宮中胎兒的附近,從空氣中傳到孕婦腹部里的音樂就全部被記錄了下來,與第一部分所做的實驗結果是一樣的。不過,邵教授認為,2000赫茲以下的聲音比較容易保真地傳到孕婦腹部裡面去,2000赫茲以上的聲音損失比較大,所以聽起來高頻聲就弱了,這個音樂就發悶了。人的聽覺有兩個傳導系統,一個是氣道,另一個是骨道。邵道遠教授認為胎兒在充滿羊水的環境裡是通過骨傳導來聽音樂的。

  但也有專家學者對胎教質疑,認為胎教是不科學的。丁宗一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丁宗一教授畢業於中國醫學科學院兒科研究所、協和醫科大學研究生院,現為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生優育中心名譽主任,北京軍區總醫院技術顧問。丁宗一教授認為,如果作為教育的一種,胎教應該具有教育學特徵,如相關的教材、教法,還要進行相關的考評。但讓孕婦進行胎教的時候符合教育學規律嗎?明顯不是。胎教結束後,有進行相關的考評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也沒有。如果胎教不屬於教育的範疇,而作為醫學的一類,則既沒有相應的醫學科學分類學特徵,也沒有得到相關管理部門的認可。他還在其中國網專家博客中寫道:「一個科學、嚴謹的論證過程首先要經過設計實驗,然後找出處理數據的統計學方法,最後明確它所驗證的因果關係。從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胎教至今,已有30多年,但這期間,所謂一些胎教的專家很多只是通過沒有嚴格設計的觀察得出結論,沒有合格的研究報告,也沒有在國家權威醫學雜誌上以論著的形式發表。這樣看到的效果並不足以證明那就是真正存在的現象。」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的牛鳳岐教授認為胎兒是沒有意識的,胎教也就沒有意義,並指出:「包括經孕婦腹壁播放音樂在內,所有以聲波作用於胎兒,人為地影響其成長發育的行為,在專業上都屬於醫學干預。在這種情況下,所用的樂曲和播放的工具就變成了醫療技術和器械,必須經過必要的研究和動物試驗證明其科學性,形成樣機和產品標準,經醫療器械質檢機構檢驗合格、足夠樣本的人體實驗、獲得藥監局批准後,才能作為醫療器械生產和應用。不是隨便什麼聲波、隨便什麼人,都能拿來用於進行所謂胎教的。」

  中國學前教育網有人撰文《現代的科學胎教理論》,認為:「目前,社會上流行的胎教,除了對胎兒的感覺、知覺的認識不清楚之外,對胎兒能否學習也模糊不清。神經生理學和心理學,早已用實驗科學地論證了,學習本質是大腦的條件反射的建立。條件反射是出生後在非條件反射基礎上,由外界給予的刺激信號與引起非條件反射的信號,多次結合共同作用於大腦,逐步建立起來的。至懷孕中期以後,胎兒雖然有了某些感覺,但受環境限制是無法建立包括學習在內的各種條件反射的。因此,把向胎兒輸送聲音的或光線的刺激認為是早期教育,不僅缺乏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科學根據,而且誤導人們忽視對正在發育的胎兒大腦的保護。所以,現代的胎教並不是簡單地認為胎教就是對胎兒的早期教育。」[17]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看待胎教問題呢?我們認為,胎兒的良好生長發育,奠定了人一生發展的基礎,所以,對孩子的重視應該從胎兒開始,甚至要從計劃孕育孩子的時候開始。之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對胎教學說感興趣,是因為人們越來越重視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更加意識到對下一代的優質教育是促進人自身發展及社會進步的有力保證。然而,所謂胎教學說,至今也沒有形成自身完整的理論體系,我們現在熱衷的胎教研究都是有關如何做到優生優育的。我國數千年的胎教思想及現在對胎教的研究,也都可以看作對優生優育的研究。萬鍅教授介紹:現代的胎教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胎教指的是音樂胎教、語言胎教、撫摸胎教等具體的胎教方法。而廣義的胎教指的是孕期保健,即怎樣調適母體的內外環境,免除不良刺激。在孕早期主要是趨利避害,孕中期是合理飲食、保證營養,孕晚期則是注重自我監護。」[18]所以,我們所關注的胎教其實就是如何做好孕期保健、如何為胎兒提供良好的內外環境,以及具體的刺激胎兒大腦、身心健康發展的方法。孕婦每天的生活都是一種胎教,除了充足的營養和沒有污染的生活環境以外,孕婦有良好的情緒對胎兒也極其重要。然而,聽音樂讓孕婦身心放鬆只是培養良好情緒的一個方面,除了聽音樂以外,身邊人的關懷、愛護也非常重要,甚至比音樂更有效。所以,孕育一個優質的後代,不僅僅是孕婦一個人的事,還應該是孕婦身邊所有人的事,是大家共同努力創造的生命奇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