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擇偶

2024-08-15 17:52:29 作者: 王乃正 王冬蘭等

  一、擇偶標準的時代變遷和基本特徵

  擇偶,是一種異性間的人際選擇。作為一個社會人,每個人內心都以一種期望模式去尋求、選擇愛人。這種期望模式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擇偶標準,它是戀愛的出發點和決定因素。它不僅直接影響著婚姻關係的狀況,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現實社會價值觀念的一個縮影。擇偶是一種重要的心理、社會和文化現象。作為社會成員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種抉擇,擇偶標準及其模式無疑會反映整個社會文化的價值取向。

  (一)中國傳統的擇偶標準

  傳統的中國家庭比較注重婚姻的穩定,強調從一而終、白頭偕老。因此在婚姻問題上,無論男女都極為慎重,認為婚姻幸福與否的關鍵在於擇偶是否得當。大量的材料與研究表明,無規則和無差異地選擇配偶的社會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所有社會都存在關於誰和誰結婚的規範體系及具體規則。

  

  中國封建社會婚姻的基本形式和規則就是門當戶對。民間社會之所以在歷史的變遷中深受此規則的影響,是由於統治階層長期實施和倡導此觀念的結果。在被統治階層,認為婚姻除了完成生子繼嗣、傳宗接代的使命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能幫助人們過上安穩的日子,因此他們擇偶時一般不願高攀豪門貴族。作為一種影響深遠、流傳甚久的傳統和習慣,門當戶對的擇偶觀念在民國時期的中國社會還被普遍沿襲著。據我國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四省部分縣誌記載,門當戶對的擇偶觀念深入民間,被民眾普遍接受。例如,當時河北通縣的縣誌中有「擇門第之相稱,憑媒妁之聯姻」之說;河南許昌縣誌中有「議婚必擇門第」之說等。此外,我國的東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區也有類似的現象,如遼寧新民縣縣誌中有「普通人情,總以門第財產、資格相當,始能議婚」之說;四川安縣鄉民擇偶「大抵各因其門第財力相當而已」等。總之,中國社會傳統的「門當戶對」擇偶觀念和標準深入民心,被各階層普遍接受,其影響之深、之遠、之廣,遠勝於其他任何一種擇偶觀,甚至對現代社會仍有影響。

  此外,在「門當戶對」這一大觀念之下,民間的擇偶標準還包括對方的品行、情感、年齡、容貌等。其中對對方品德的要求要重於容貌;在注重品德的基礎上,也強調對方的家風,尤其看重女方的母親和男方的父親的品德修養。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於,在舊時代的中國,擇偶標準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特點密不可分。而由於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極其落後,經濟力量十分薄弱,年輕人在選擇結婚的對象時不能不考慮成本問題,即結了婚就一定要白頭到老,否則休妻再娶的成本和代價都太大了。另外,一旦結了婚,婚後的家庭一定要求穩定、持久。他們考慮得更多的是實實在在的日常生活是否有基本的保障,比如,能否生育、撫養孩子,能否很好地照顧、贍養老人,能否改善家庭的日常生活,能否使家庭的生產力水平有所提高等。正是由於傳統習慣的巨大影響與現實生活的需要發生「共振」,才使門當戶對的擇偶觀念得以遵守和延續。

  (二)新中國成立至今青年人擇偶標準的變化[1]

  擇偶是人類歷史長河中幾乎每一個人都需經歷的事情,它是相對穩定的,但擇偶標準卻是動態的和可變的,因為生活在不同時代的人們,基於不同的價值觀念、社會信仰形成了各異的擇偶標準。可以說,一個時代的擇偶標準就是社會文化轉型的晴雨表,因此,從其變遷的過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時代發展的脈絡。新中國成立至今,擇偶標準經歷了這樣一條發展脈絡:家庭成分、政治出身占主導文化與經濟並重經濟壓倒一切多元結構,感情得到復歸。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頒布的《婚姻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廢除了以包辦強迫、男尊女卑、漠視子女利益為特徵的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確立了以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為原則的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此後,中國人的婚姻觀、擇偶觀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發生了與社會變遷相適應的變化。

  1.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這20年,我國在政治、經濟制度上處於一個不斷發生巨變的時代,期間經歷了政治上的土改運動、建立人民公社、反右運動和「文化大革命」;經濟方面則經歷了「大躍進」和三年自然災害等。這些時期的社會特點極大地影響了年輕人的擇偶傾向。重對方的家庭出身、重對方個人的政治身份、在意對方的品德遠勝於對方的外形容貌,成為這20年擇偶標準的突出特點。而「唯成分論」和「政治掛帥」對青年人擇偶的影響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表現得淋漓盡致。

  新中國成立初期,勞動人民翻身得解放,成為國家的主人,全社會對於勞動者的尊重達到了一個空前的程度;我國從20世紀初,經歷了國內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之後,成立了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因此,在年輕人擇偶過程中,無論男女,對解放軍、工人等職業情有獨鍾。無論是城鎮還是在農村,女青年以能找到黨員、政府機關人員、農村基層幹部、解放軍、各級勞動模範為榮;男青年也願意找有文化的優秀女青年、三八紅旗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但無論男女,都非常重視對方的家庭出身和個人的政治身份,黨員、團員、積極分子、先進分子都是年輕人的擇偶首選。

  到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三年困難時期,人們最關注的就是如何解決溫飽問題,因此導致年輕人的擇偶標準發生了一些變化:除了仍然注重對方的家庭出身和政治身份以外,更多地開始注重對方的經濟狀況。簡單地說,無論是男青年還是女青年,都要看對方家庭有經濟收入的人有多少、吃飯的人有多少。此時擇偶標準的變化,真正應了「民以食為天」這句老話。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受極「左」思想的影響,年輕人的擇偶標準也隨之出現了偏差,政治標準成為唯一的標準。在大中城市,男方的出身必須是「紅五類」,最好是工人階級中的一員;而在農村,男方最好是貧下中農,當時人們都以出身於貧下中農尤其是僱農的家庭感到自豪。那時女性不太考慮對方的文化程度和經濟條件,因為當時知識分子被貶為「臭老九」。而且當時除一些高級幹部的收入略高一點之外,同一年齡層的男性在經濟收入上幾乎相差無幾。男青年在擇偶時,對對方的家庭出身的要求略低於女性,但最好不在「黑五類」或父母被打倒的範圍內。那些家庭出身不好的男女青年,有的因「同病相憐」走到了一起,有些則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才解決婚姻問題。

  到「文化大革命」後期,由於大規模的政治動亂基本結束,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重視經濟發展和文化教育的措施,青年的擇偶標準又相應地發生了變化。擇偶標準為政治因素第一,文化、經濟因素第二。特別是1972年大學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後,這些「時代的寵兒」成為青年擇偶的首選。男工農兵大學生在女青年中特別受歡迎,因為這類男性符合女性當時追求的理想類型:既有良好的政治出身,又具備一定經濟條件和文化素養。這種擇偶標準的變化是一種進步,它客觀上營造了尊重知識的社會氛圍。

  2.20世紀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政治形勢和經濟政策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大部分人對「文化大革命」中瘋狂的行為心有餘悸,在擇偶時,無論男女青年,都特別不願意找政工幹部、黨員、優秀團員等與政治聯繫密切的人為對象。相反,年輕人更願意找平反後恢復職務的老幹部家庭子女、有海外關係家庭的子女、「文化大革命」中沒有政治問題家庭的子女等。

  「文化大革命」後,黨和國家政府為廣大知識分子落實了政策,給予了他們應有的政治和經濟地位。高考制度的恢復,使廣大適齡青年將大學生、青年知識分子作為最佳的擇偶對象。

  改革開放後,經濟的發展,使中國第一次出現了「個體戶」「萬元戶」的概念,青年人在擇偶時也開始關注對方的經濟收入,雖然有那麼一點「羞羞答答」,但從心裡已經不排斥「有錢人」。

  改革開放後帶來的另一個變化就是打開了文化娛樂領域的門戶,引進了國外一些影片、電視劇、小說等,電影、電視劇中的主人公對年輕人的擇偶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特別是擇偶中對外貌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國電影的影響。比如,女青年開始喜歡「高倉健式」的男青年,討厭「奶油小生」;而男青年則更喜歡溫柔、漂亮、小鳥依人式的女孩。

  3.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此時期,擇偶標準的突出特點就是經濟因素成為主導其他一切的因素。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意識到個人價值體現方式的逐漸多樣化,從較早對知識擁有者的崇拜,到對社會開拓者的青睞,雖然體現價值的方式越來越模糊,不過結果卻是一樣的,即以創造價值的多寡來體現,而這種價值又常常表現為直接的經濟效益。在年輕人擇偶標準上,女性的變化尤其明顯。女性的愛情觀和擇偶觀開始向「經濟」「金錢」方面傾斜,「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則是萬萬不能的」口號開始嚴重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社會地位曾經不太高的個體戶,卻因為擁有較為雄厚的經濟效益而成為部分女性擇偶的首選;當然,那些能夠把知識直接轉化為財富的人,更成為年輕女性愛慕的對象。男青年的擇偶標準則越發地重視女子的年齡、身材和容貌,希望女方的年齡比自己小,而且是越小越好,因為能夠找到「小媳婦」,說明自己「有本事」「有魅力」。

  大約在1987年以後,「讀書無用論」的思潮重又抬頭,知識分子在年輕女性中不再像以前那樣受歡迎,「能掙會花」的男性成為女性擇偶的首選目標,即使是知識女性也希望男方既有知識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20世紀90年代以後,女性擇偶觀中的實用主義傾向愈演愈烈,「幹得好不如嫁得好」成為一部分女青年的共識,因此社會上少數富人以及在權力部門中工作的男性成了女性擇偶時趨之若鶩的對象。男青年對女朋友的要求更加突出了容貌、身材和年齡。同時,男青年為了自己的發展「前途」,特別看重女孩子家的背景,如果女方家庭有權有勢,容貌、身材、年齡等條件均可以讓位。

  4.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社會發展進入多元化,表現在思想意識、經濟發展、文化特色等方面,同樣,人們開始追求高質量的愛情和婚姻,在擇偶中越來越多地體現出「人本」精神,越來越注重人的情感、品質及能力(田曉虹,2000)。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擇偶更注重經濟利益;同時由於擇偶標準遠離政治,淡化了非個人因素;心理的需求和情感需求得到復歸;青年人擇偶時比以往更加注重興趣、愛好的投合,性格脾氣的互補以及溫柔體貼等內在素質和個性魅力。

  多元化的擇偶因素,使得感情因素得到復歸。進入21世紀,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處於轉型期的中國,是一個現代與傳統、變革與循規、開放與束縛共存的多元結合體。3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政治變革和文化碰撞,不斷地衝擊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當代中國社會使人們選擇婚姻的自由度增大,擇偶行為已經擺脫了幾十年乃至幾百年來政治、家庭的羈絆,向物質滿足與心理需求靠近,因此年輕人的擇偶觀也趨於務實和多元。男女青年首先考慮的都是雙方的感情,除此之外,對方的經濟收入、物質條件、教育程度、職業聲望、容貌長相等實在的因素,也成為男女青年擇偶時不可迴避的重要參考條件。

  令人深思的是,「門當戶對」又成為現實擇偶中人們特別看重的要素,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年輕人的父母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和經驗教訓告訴他們,門不當戶不對必定會給未來的家庭帶來許多麻煩,是造成家庭矛盾的禍根;二是媒體的宣揚,尤其是電視劇中城市和農村兩類親家的水火不容,如《新結婚時代》《雙面膠》等電視劇的熱播,使得年輕人對成長背景不同的對象心存芥蒂。

  在多元化擇偶標準中,也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一小部分年輕人的擇偶標準是追求物質利益的最大化,他們可以不考慮對方的年齡、學歷、容貌等,只要對方有錢或者有權就可以。比如,女青年要求男方要有房子、車子、摺子、位子等;而有個別男青年完全不顧別人的看法,過分追求物質利益,只要對方有錢或者有權,「年齡不是問題」「容貌不是問題」「身材也不是問題」,甚至出現了「傍大款」「傍富婆」的現象。這些人給出的理由就是「嫁(娶)得好,我可以少奮鬥20年」。

  相關資料

  上海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的田曉虹等學者,通過分層多階段抽樣的方法,對上海800對夫婦進行調查,結果表明:以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為中心的改革開放,大大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其中也包括婚姻的質量。市場機制運作中的利益獲取和財富擁有已不再依賴於政治面貌、家庭出身等外在條件,而更多地與學歷、職業、能力、膽識等個人素質條件相聯繫。因此,這些因素對擇偶標準的確定具有直接的導向作用。高學歷是好職業的首要前提,而職業在現代社會中不但與個人能力、價值、地位相關聯,更是保障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富足和豐裕的主要資源。

  節選自:中國女性的擇偶觀.http://www.chddh.com/bbs/html/20935.html

  人協社交俱樂部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003年),多數現代男女的首要擇偶條件是「良好的品格」。溝通能力、情商和智商,也是許多現代男女最重要的擇偶條件。26歲的郭寶玲(化名)說:「所謂物質享受,我們總可以在婚後共同奮鬥,共同追求這些目標,但是如果對方的人品不好,則是我們無法改變的。」

  24歲的陳淑君(化名)表示,她希望未來的丈夫是個細心、善解人意、能夠給她安全感的男人。她希望丈夫比她大五歲以上,只要不是七老八十,對方年紀再大她都能接受。

  蕭芷萍(23歲,化名)表示,她希望丈夫會幫她做家務,但絕對反對他成為「全職家庭主夫」。

  受訪的男性則基本上喜歡美麗大方、溫柔賢淑、明白事理、善解人意的女性做他們的終身伴侶。

  29歲的黎啟進(化名)表示,「看得順眼」是首要條件,即使對方是美姐,婚後依然有很多男士注意,他都不會介意,而且會引以為豪。

  王石寶(29歲,化名)說:「對方須能夠成為賢妻良母,而且結婚後一定要願意生育,不然我的媽媽會殺了我的。」但是,王石寶並不介意幫妻子做一些家務,因為他很喜歡烹飪。

  阿札里(25歲,化名)表示,如果遇到一個善解人意的對象,即使對方比他大兩三歲,他也不會介意。

  改編自:現代男女擇偶要求不同.http://www.mwcj.cn/html/qingganmeiwen/qingganfenxi/20080209/4148.html

  對當代青年人進行了有關「擇偶標準和擇偶方式」的問卷調查和訪問,結果表明,男挑女:工作要穩定,年齡小兩歲;女挑男:能買房、不花心,最好還要會燒菜。通過對50位未婚女性進行調查,她們對於男方的要求按照重要性排序依次為:人品(60%)、職業(30%)、家境(15%)、興趣(10%)。

  節選自:擇偶標準和擇偶方式透視.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05-08/08/conten-1752744.htm

  近20萬名網友參與投票,並在騰訊微博參與話題互動,最終產生了「2011中國網友最新擇偶標準」。2011中國男性網友擇偶關鍵詞:①我們相愛(13.6%);②溫柔體貼(11.8%);③身體健康(10.1%);④外形可人(8.5%);⑤20~30歲(6.4%);⑥無不良嗜好(6.3%);⑦她(單方)愛我(6.2%)。2011中國女性網友擇偶關鍵詞:①有責任感(13.4%);②我們相愛(11.3%);③身體健康(11.1%);④會照顧人(9.7%);⑤他(單方)愛我(6.5%);⑥有房(5.8%);⑦外形帥氣(5.0%)。

  節選自:2011年最新擇偶標準發布.http://lady.qq.com/zt/2011/valentine201/

  綜上所述,新中國成立以來,擇偶標準從政治、家庭背景優先向物質、心理需求為重轉移的現象,不可否認地在一定程度上與社會政治環境的寬鬆、物質文明的進步密切相關,帶有強烈的時代印痕。

  (三)未婚青年擇偶的基本原則

  1.擇偶標準應多元性、綜合性

  首先,由於婚姻是滿足兩性生理、物質和精神多元需求的行為,人們在擇偶時就不可能只關注對方某個方面的條件。尤其是中國式的婚姻既崇尚白頭偕老,又倚重家庭本位、社會本位,選擇配偶歷來不是一個輕鬆的、純屬個人的自由選擇。其次,「門當戶對」「男高女低」等的婚姻配對標準,至今仍為社會通行的主流模式。當事人在擇偶時關注對方的年齡、容貌、文化程度、職業、家庭背景等個人條件是否與自己相近是合情合理的,考慮生理、經濟等方面的條件與看重對方的人品、個性也並不矛盾,因此擇偶標準必然是多元的。據1995年北京的一項調查顯示:完全以對方的年齡、身高、容貌作為唯一擇偶標準和完全以學歷、收入、職業作為唯一擇偶標準的人是不存在的。約有半數(50.3%)的男青年擇偶時要求在社會經濟地位、相貌和情感上三者兼顧,也就是說,北京男青年擇偶標準的主流是對對方進行「全面的考核」(紀秋發,1995)。

  2.在擇偶中應正確理解和遵循「門當戶對」[2]

  新中國成立後,理論界曾一度將門當戶對簡單視為封建社會的婚姻規則而加以批判,號召年輕人要打破門第觀念。實際上,門當戶對與人們長期的生活實踐不可分割,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容,其作用和影響既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

  門當戶對一般是指男女雙方在擇偶時要相互考慮對方家庭財產的多寡、門第的高低與自己是否相當,以及社會地位、社會聲望是否適合等。

  從歷史上看,門當戶對古已有之,早在西周時就有了雛形,是統治階級為保持自己家族或家庭的血統、地位而實行階級內婚制的結果。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規定高門和寒門不能通婚,階級內婚制才開始具有外在的門當戶對的形式,並隨統治階級長期實施和倡導而逐漸成為封建婚姻的基本形式及規則。在廣大人民的實際生活中,它具體表現為貧富不婚和貧富各自為婚。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學者通過對京、津、滬、寧等城市婚姻家庭的研究,認為在城市中「封建的『門當戶對』已不盛行,但其殘餘還客觀存在著,大多數人的婚姻都是有條件的婚姻,不僅條件相同(或相當)的人容易結為配偶,而且『異質互補』的現象也是十分普遍的」(潘允康,1987)。現代社會「門當戶對」的內涵更為廣泛,正如美國社會學家古德所說,「人們確實可以相信兩個家庭所接受的聯姻的條件,往往是雙方在經濟上或社會上門當戶對」;「一切擇偶制度都傾向於『同類聯姻』,即階級地位大致相當的人才可結婚,這是討價還價的產物」(W.古德,1986)。1992年,成都市社會科學研究所吳本雪等人對1982年時的調查點(成都市如是庵街道)進行了全面的追蹤調查,數據表明更多的人都傾向於同經濟條件相似、社會階層相同、文化背景相似、志趣愛好相近的人聯姻。這次追蹤調查進一步驗證並確立了同類聯姻模式,男女雙方都開始重視婚姻契約、權益、物質條件及各種實際問題。

  綜上所述,「門當戶對」規則植根於現實社會的物質基礎和生活實踐,當今時代仍有其存在的土壤和依據,我們不應當對這一擇偶取向做簡單的價值判斷。遵循「門當戶對」規則對婚姻生活有重大影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現代的門當戶對是對男女雙方自身條件、家庭條件的充分考慮和權衡,但過分追求門當戶對會使人們在締結婚姻中互相攀比,促使婚姻更加世俗化,而且這還是導致部分大齡青年(特別是高學歷的大齡女青年)擇偶困難的原因之一。從積極的方面看,門當戶對最突出的就是對維持婚姻的穩定和家庭的和睦有一定的作用。同一層次的人結合,除經濟條件以外,成長的家庭背景、擁有的文化水平、思想意識、審美情趣等都基本相近,因此在婚後生活中容易彼此適應、互相協調,有利於家庭的和諧、穩定。「如果不考慮選擇具有類似社會背景的人作配偶,婚姻就會缺乏堅實的基礎。」(W.古德,1986)


關閉